26中山码头及历史上的奉安大典(中山北路)0113(发现身边的美2021.南京26)

漩涡

中山码头位于南京长江南岸,又称下关码头。中山大道的起点,就是鼎鼎有名的中山码头。这个建于晚清的码头,一百多年来一直静静伫立在江边,阅尽这座城市的沧桑。中山码头的江对岸是浦口,当年南北铁路大动脉的终点。今天,浦口车站(南京北站)不再接发列车,当年奉安大典的盛况,只能停留在史书的记忆中。 中山码头位于中山北路最西端 为迎接孙中山灵榇的安葬,1928年国民政府又借华侨飞机捐款150万,修建了一条由下关江边直达中山陵的迎榇大道。迎榇大道于1929年5月全线通车。 南京长江大桥未开通前,人们都经由中山码头坐轮渡过江,对岸就是浦口火车站(南京北站),码头的运输极其繁忙。等到南京长江大桥开通,加之浦口火车站停运,中山码头只有一些当地人还在那坐轮渡,但是因为中山码头及浦口火车站浓郁的民国风格,倒是吸引了不少文艺青年和摄友来此拍照、怀旧,它的旅游意义正逐渐大过交通运输作用。<br><br>现在的中山码头依然运行着至浦口码头的“宁浦线”轮渡,浦口码头紧挨着浦口火车站,坐一坐轮渡,看一看老火车站,在这里可以来一场民国怀旧之旅。 渡船 中山码头于1928年8月8日竣工,码头的修建是为了迎接中山先生的灵柩,竣工之时被定名为津浦铁路首都码头。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举行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灵柩所到之处均被冠以“中山”之名,如中山门、中山桥、中山路等,灵柩登陆的码头亦被定名为中山码头并沿用至今。 码头 坐落在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的中山码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这里曾是繁华的交通枢纽,常年开往对岸浦口码头的“宁浦线”轮渡,是连接南京主城区和浦口区的重要交通工具。 渡船 中山码头曾经是奉安大典的起始之地。现在的中山码头很时尚,有着时尚的线条,鲜艳的颜色,砖红色与白色相互辉映的外立面,让人感受到中山码头的时尚气息,码头主体建筑呈现中间高,两端偏低的结构形态,两侧为二层,中间主楼为三层,外部总体的风格是以民国风格为基础进行出新的,渡口位于出新的外立面内侧。右侧的二层楼为轮渡售票处以及夜游售票口等。 码头栈道 渡船 轮渡的入口走廊处,看到所展出的民国古老建筑群和物品 民国古老建筑群和物品 民国时期的南京中山码头(南京沦陷后日占时期),民国时期的中山码头比较小,在历史照片中可以看到原貌。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扩建后的中山码头,码头建筑在七八十年代改扩建后,逐渐面目全非,当时户外全被各种广告牌覆盖。 1993年的中山码头,户外全被各种广告牌覆盖。 按民国风格改建的中山码头——2012年鼓楼区政府、住建局以及下关滨江开发建设指挥部等决定将其恢复成民国风格,于是从2012年5月份开始着手进行改建。 改建后的中山码头 改建后的中山码头 改建后的中山码头 改建后的中山码头 从南京的中山码头回来,我查阅了孙中山奉安大典的史记。<div><br></div><div>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遵照孙中山先生生前归葬南京东郊钟山的遗愿,治丧委员会决定将孙中山遗体暂厝西山碧云寺,待南京陵园建成后再正式安葬。1929年春,陵墓主体工程完工,同年6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我们回忆那段历史、那些往事,深深地缅怀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div> 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一代伟人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br><br> 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铁狮子胡同行馆。<div><br></div><div>孙中山生前曾经说过,自己逝世后,希望能像苏联领袖列宁那样,保留遗体供民众瞻仰。因此,在他病故的第二天,国民党便与苏联政府联系,定制安葬列宁时使用的那种“水晶棺”。但“水晶棺”的制作运输尚需时日,只好暂时使用协和医院旧存的一具美式棺木。这具棺木用美国上等沉香木制做,上面有玻璃隔层,可以瞻仰孙中山遗容。<br></div> 孙中山灵榇按原定时间于4月2日移往碧云寺,放入金刚宝座塔的石龛内。同时,又由协和医院另外制作中式新棺。4月5日清明节,有关人员打开美式沉香木棺,将孙中山的遗体用中式新棺重新装殓。这具棺椁为楠木材质,内壁用耐腐蚀的铝材制作,棺内满盛福尔马林药水,浸没遗体,以达到防腐的目的。棺椁上部装有玻璃盖罩,以便观察内部情况,其上再覆盖楠木棺盖。装殓完毕后,重新放回石龛内。 中山先生灵梓入社稷坛安放的情形 <div>图为先生家属在北京中山公园灵堂守灵。<br></div><div><br></div>20世纪初年,中国政局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没落的清王朝,成立了共和政体的“中华民国”。然而,持续数千年的封建制度并非朝夕之间便可结束,时局动荡,战乱频仍,持续经年,难得平息。而身处那个特殊历史时期最重要的人物,自然非孙中山莫属。<br><br>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之后,特致电孙中山,邀请其前来北京共商国事。尽管当时形势复杂,孙中山还是由宋庆龄陪同冒险北上,试图为实现国家统一寻找出路,于12月4日到达天津。<br><br>在孙中山北上途中,政局突变,军阀段祺瑞、张作霖进入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由段祺瑞担任“总执政”,冯玉祥却被排挤到张家口去了。<br><br>孙中山抵达天津当天,就与张作霖会谈了一个下午。由于旅途劳累,孙中山晚间突发高烧,肝痛剧烈,颓然病倒。经德国医生主持会诊,认为是“肝脏瘫疡”,必须进行手术。但因孙中山身体过于虚弱,随行人员谁也不敢发表意见,就连宋庆龄也心乱如麻、没了主意。最后,还是孙中山自己决定,同意施行手术。<br><br>1925年1月26日,孙中山被送进协和医院手术室。当医生打开腹腔时,惊讶地发现“肝部坚硬如木,生有恶瘤”,立即取出活体标本进行化验,结论是:“其症名曰肝癌,允为不治之症”!事已至此,医生也毫无回天之力,在清除了肝部的淤脓之后,只能重新缝合。<br><br><br>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孙中山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三月中旬,本应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但天却突降飞雪,上苍似乎也为伟人的去世而悲哀。图为保存至今唯一记录孙中山辞世的号外。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孙中山逝世后,遗体暂厝北京西山碧云寺。<br> 孙中山生前曾经表示,希望去世后能够葬在南京。那是1912年4月1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向参议院行辞任礼。当天,他在卫士陪同下到南京郊区的紫金山打猎。在南山临时休息的时候,孙中山环望四周,见天高云低,山青水碧,松柏繁茂,景色宜人,不禁赞道:这可真是一个好地方,我死后如果能葬在这里就好了。如今一代伟人终于辞世,国民党决定遵照他的遗愿,将南京紫金山选为墓地。由于陵园建设不是能够马上完成的事情,因此治丧处决定将孙中山的遗体暂厝北京西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的石龛内,待南京陵园建成后再正式安葬。<div><br></div><div>图为中山先生与随行人员在南京紫金山打猎时就表示将来去世愿葬在南京紫金山,这是当时的情形。</div> <div>1926年1月25日,国民政府在钟山第二峰茅山南麓开工修建陵墓,1929年春完工,历时3年多。<br></div><div><br></div><div>5月15日,葬事筹备委员会通过媒体公布了《陵墓建筑悬奖征求图案条例》,同时明确提出,陵墓的建筑应遵循简朴、庄严、坚固的基本原则,避免奢侈华贵,整体建筑预算费用以30万元为限。<br><br>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一共收到四十多份应征图案,从9月22日至26日,所有应征图案均在大洲公司三楼公开展览,葬事筹备委员会还在上海各大报纸刊登广告,欢迎各界人士参观评点。这是中国建筑界空前的大事,一时人流如潮,平均每天的参观者均在千人左右。<br><br>9月27日,葬事筹备委员会再次召开联席会议,最终认为,头奖吕彦直的设计“简朴典雅,且完全根据中国古代建筑精神”,从而一致决定采用他的方案,并聘请其为建筑师,主持计划建设详图及监工事务。此后,吕彦直立即赴南京进行实地考察,并赶在两个月的时间内绘制完成全部工程详图,以作为招标施工的依据。</div> 孙中山的灵柩暂时安放于碧云寺后的第三天,也就是1925年4月4日,由在京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推举12人组成孙中山葬事筹备委员会。4月18日,在上海成立负责具体工作的葬事筹备处。根据孙中山的遗愿,墓地自然应在南京紫金山。宋庆龄与孙科在筹备委员陪同下对紫金山多次进行实地踏勘,最终选定中茅山南坡作为墓址。<div><br></div><div>上图为宋庆龄、宋美龄等人亲自登上紫金山为中山先生选墓址。(左起:1马坤、4何香凝、6宋庆龄、7倪桂香、8宋美龄、9宋子安、11宋子文)<br></div> 当时的紫金山中茅山南坡全景。图中箭头所指处即中山陵建筑位置。 1926年1月25日,中山陵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1926年3月12日,在南京紫金山举行了孙中山陵墓奠基典礼,宋庆龄、孙科、邓泽如、杨杏佛等各界人士数千人参加了典礼。图为参加奠基礼的群众。 奉安大典前的江苏第一造林场,这是中山陵的前身,远处是正在建造的中山陵。 按照最初的设想,中山陵应在奠基后一年内完工,于1927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两周年之际安葬遗体。但由于工程的艰难程度远远超出当初所料,再加受战乱影响,中山陵的工程进展缓慢。从1926年1月25日开工,直到1929年春天才大致完成。而孙中山遗体移灵的时间,则是一再更改。上图为20世纪20年代建设中的中山陵。 1929年1月,专门负责孙中山遗体安葬的“奉安委员会”正式成立,由蒋介石任主席委员,孔祥熙为办公室总干事,下设总务、财务等各组。(据《辞海》所释:君父下葬,称为“奉安”,孙中山被尊为“国父”,其遗体安葬赋以“奉安”之礼。)上图为建造中的中山陵祭堂。 建造中的中山陵祭堂(侧面) 陵墓正面建造时的情形 正在进行中的石阶工程<br> 中山陵在建设中 奉安前的中山陵的全景(正面) 此时,中山陵的建设已经接近收尾,又特地在南京为奉安大典修筑了一条“迎榇大道”。这条大道自长江南岸的下关码头直达中山陵,全长15公里。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尤其是从一月中旬开始,雨雪持续下了将近半个月,直接影响了工程进度。因此,奉安委员会不得不再次将“奉安”的时间改为1929年6月1日。上图为20世纪20年代中山陵园俯瞰。 中山陵墓工程浩大,受经费限制,分三部分进行。1926年3月12日举行了盛大建陵奠基仪式,陵墓所用石材或为苏州金山之花岗石或为香港之花岗石。按照征求图案时规定陵墓建筑费用预算以30万元为限,实际上,后来费用大大超过这一限制,1929年6月奉安大典前为停止,仅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工程就耗资143万两,还不包括购地费,道路、桥梁等费用,到了第三部分完工时,总耗费240万元。<div><br></div><div>建成后的中山陵,当时称总理陵园,其陵园范围包括紫金山全部,根据《总理陵园小志》记载:面积45772亩,环园40.6华里,东西长2.3华里。陵寝“在紫金山南坡,左邻明孝陵,右毗灵谷寺。墓室位于五百四十尺高度,高出明孝陵三百余尺。自墓道口上达墓室平面距离约二千三百尺,高低相差约二百四十尺,故自下仰望,极为崇高。全部建筑采用故吕彦直建筑师之图案,融合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神,庄严简朴。自大路端上石阶,经打石牌坊过一千四百五十尺之水泥墓道,达陵门,越碑亭,上石阶,凡二百九十级,达祭堂平台。祭堂位于平台之上部,墓室在祭堂之后。”<br><div><br></div><div>1929年5月,中山陵的建筑以及相关工程终于相继竣工。万事俱备,只待那场旷世大典如期拉开帷幕了。 </div></div> 在建造中山陵时,筹备处决定在中山陵墓室内放置一尊可供人瞻仰的汉白玉孙中山卧像。鉴于当时中国的雕塑技术落后,中山陵修建委员会向国外公开招标,主要面向英美雕望家。1928年,经委员会与国内雕塑专家评审,捷克雕塑家高崎的设计图形方案最终中标,修建委员会即向他提供材料,开始制作。<br><br>经过将近一年的制作,白色大理石中山仰卧像制成。该像与孙中山实际身高大体一致,中山先生着中山装,两手合放在胸前,双脚自然并拢,眼帘轻轻垂闭,面容安详慈善,似乎是在革命忙碌之余,暂得片刻休息。中山先生脚边雕刻有一束素洁白花,象征着干百万谒陵者对中山先生的无限敬意。 1928年,孙中山先生的灵寝设计方案中,除了墓室仰卧像,还要求设计便于祭祀的灵堂中山坐像。由于灵堂中的坐像供人们祭祀拜谒,设计要求较高,中山陵修建委员会仍然决定在国际范围内公开招标。波兰著名雕塑家保罗·兰窦斯基最终中标。<br><br>保罗·兰窦斯基是位严谨的艺术家。他看了中国提供的白色大理石材料,认为质地较软,易受酸性水气腐蚀,提出应该用世界上最好的雕塑材料——意大利白石雕琢。中山陵修建委员会也倾向于使用传统的意大利白石材料,这种材料质地细腻坚硬。坐像体积比仰卧像大一倍,工程进度较仰卧像制作时间要长。<br><br>直到奉安大典的第二年,即1930年10月,保罗·兰窦斯基才在巴黎的工作室完成孙中山坐像雕塑,随后用船运往南京。1930年11月,在中山陵祭堂举行了坐像落成典礼。坐像供奉在祭堂中央,高4.6米,中山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双脚并拢,正襟端坐,膝上摊着展开的文卷,双目凝视前方,似在聚神沉思建国方略。底座四侧,还镌刻着反映他革命活动历程的浮雕。 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1926年在天安门前设立的彩坊。 北平距南京上千公里,这般遥远的路途,如何安全稳妥地运送孙中山的灵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奉安委员会根据不同路段的具体情况,安排了不同的运输方式和相应的运输工具。<div><br></div><div>1929年4月23日,国民政府派何应钦为总理奉安迎柩总指挥。<div><br></div><div>迎梓专员林森、郑洪年、吴铁城赴北京迎接中山先生灵梓南下。<br></div></div> 宋庆龄专程回国参加孙中山奉安仪式<div><br></div><div>在孙中山永远离开以后,宋庆龄所遭遇的处境比以往更加凶险,但她始终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坚定的立场。她曾全力支持“五卅运动”和由其引发的省港大罢工,立场鲜明地痛击企图分裂革命阵营的国民党右派,致力于北伐战争……1927年7月,她发表《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坚决与背叛革命、公开反共的蒋介石、汪精卫决裂;并向新闻界公开宣布:“在国民党现行政策不改变之前,余决不参与任何活动;于革命事业不纳于中山主义轨道内时,余决不担任任何党务。”为彻底打破蒋介石企图利用孙中山及自己的影响以实现专制独裁的阴谋,宋庆龄毅然决定流亡国外,先去苏联,后移居德国柏林。<br></div><div><br></div><div>当她接到关于参加“奉安大典”邀请的时候,并不感到意外。很明显,蒋介石是要利用这个机会捞取政治资本,宋庆龄如果回国,等于从某种意义上承认蒋介石是孙中山名正言顺的“接班人”。但是,作为孙中山的夫人,她又不能拒绝参加大典。宋庆龄不是那种优柔寡断的人,她当即决定回国。不过,在动身之前,她采取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断然发表《关于不参加国民党任何工作的声明》,宣称:“为了避免任何可能产生的误解,我不得不声明,我坚持1927年7月14日在汉口发表的声明……在那个声明中我宣布不再参加国民党的工作,因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政策和活动是反革命的……我参加葬礼绝不是,也绝不能被解释为缓和或改变我的决定,在国民政策完全符合已故孙逸仙博士的基本原则之前,我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该党的任何工作。”<br><br>这一声明,对于蒋介石企图有所利用的幻想无疑是极大的打击。<br><br>1929年5月,宋庆龄取道苏联经满洲里归国,于5月18日晚6时乘火车抵达北京(当时已改称“北平”)。下车后,不接见任何外人,由孙科夫人陈淑英陪同,从站台上直接乘汽车至西山碧云寺。到达孙中山灵前时,宋庆龄连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用手指着棺椁,卫士明白她的意思,连忙轻轻揭开覆盖在棺椁上的国旗,透过玻璃棺盖,宋庆龄再一次看到了丈夫的面容,禁不住放声痛哭,抚棺连呼:“总理,我在此地,你哪里去了?”陪同人员无不下泪。<br><br>此后几天,陆续举行改殓、公祭、奉移典礼,5月26日,宋庆龄随灵车南下。28日凌晨3时40分,车抵蚌埠,蒋介石与宋美龄夫妇在向灵车致礼后,特地登车拜见宋庆龄。<br><br>然而宋庆龄绝不给蒋介石留下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尽管蒋介石已经为她安排了舒适的住处,妹妹宋美龄也竭力挽留,但在奉安大典结束后的当晚,宋庆龄就乘车离开南京前往上海。<br></div> 1929年5月22日上午7时正,国民党中央特派迎梓专员郑洪年率8名卫士将孙中山遗体从碧云寺最高处的金刚宝座塔奉移到下面的灵堂。孙夫人、孙科等将孙中山遗体从原来的楠木柩中抬起,更换殓衣。孙夫人率子孙科等将遗体移至在美国定购、铸造精致的铜棺中。图为一万五千两白银购得的美式铜棺 宋庆龄和儿媳陈淑英在北平碧云寺参加孙中山移灵南京的国葬仪式。<br><br> 图为起灵前之情景,5月26日,孙中山先生灵柩扶入灵车,由北平南移。<div><br></div><div>第一路段是从北平西山的碧云寺至前门的火车站,采用人力。这一路段原本计划使用汽车,但需要事先对碧云寺至西直门长达48华里的马路进行彻底大修,时间紧迫,难以实施,最后还是“决用杠夫奉移”。迎榇专员办事处最终选定专营“红白喜事”的西长安街日升杠房,雇用杠夫共分3班,每班除64名杠夫外,还有拨旗夫、拉幌夫、以及负责遗像亭的夫役等等,总人数为283名,一律着蓝白两色的统一服装。在整个移灵“奉安”过程以及南下途中每一次更换交通工具、直至最后将孙中山的棺椁安放入墓,均由他们负责。<br></div> 杠夫与守灵卫士将孙中山铜棺移出碧云寺<div><br></div><div>孙中山灵柩由碧云寺向前门外车站启运,军乐队、护灵团骑兵、护灵步兵皆臂戴黑纱,沿途送殡群众达三十万人。在城外用车运灵,到西直门灵柩放在绣花大棺罩和纵横交错的抬杠之间,近百名身穿绿色号农的杠夫,在梆子声中轮班换抬。殡仪队伍经西直门、新街口、西四、西单向前门缓缓而行。<br></div> 奉安途中中山先生铜棺移上灵柩 灵梓抵万寿山后换用大杠 孙中山灵梓队伍经过正阳门 中山先生灵梓经过西四牌楼 灵梓队伍经过天安门<div><br></div> 第二路段最长──由北平前门火车站至长江北岸的浦口,采用火车。按常规,自北平至浦口,有现成的北宁、津浦铁路可走。但是由于1928年5月日本野蛮制造“济南惨案”并占领济南,造成南北交通阻断,因此,最初确定的移灵路线不得不绕道平汉路、陇海路再转津浦路南段。<div><br></div><div>运送灵柩的列车是从国外购进的蓝钢车,由汉口车厂重新履行,装饰一新。地上铺着绣有国民党青天白日党徽的厚绒毯。灵车内光线柔和,庄严美观,车的两头装有铜制栏杆,光亮夺目。图为运送灵柩之专列。<br></div> 1929年5月26日下午5时正,前面铁甲车开道,后面的铁甲车护卫的灵车缓缓驶离北平车站。天安门广场鸣炮101响,向这一代伟人告别。图为灵车全景。<div><br></div><div>5月26日,孙中山灵榇南下一共动用了九组专列。其中的第六列为灵榇专用的灵车列车,共挂15节车厢。第六节是特地改制的专用车厢,承载孙中山灵榇;它前面的第五节车厢属宋庆龄专用;第七节车厢属孙科夫妇、戴恩赛夫妇、孙科子女专用;此外还有迎榇专员办公车厢、送殡来宾车厢、卫士和杠夫车厢等等,在这趟列车上,还专门配备了无线电台。<br></div>  5月26日,第一列迎榇宣传车上午9时由前门开出,最后一列随员来宾车于下午6时30分由前门开出。灵车列车于下午5时由前门车站正点发车,在沿途的天津、沧州、德州、济南、泰安、兖州、临城、徐州、符离集、蚌埠、明光、滁州等站均作停留,接受官民祭拜。直至5月28日上午10时,方才抵达浦口。如此庞大的专运列车编组,在中国铁路史上应是空前的。<div><br></div><div>灵车28日晨3时30分抵安徽的蚌埠。27日离开南京到蚌埠迎梓的蒋介石、宋美龄和宋子文、唐生智等已恭候在站台上。<br><br>车停定,蒋介石、宋美龄、唐生智当即登上灵车,在宋庆龄、孙科以及迎梓专员林森等的陪同下到孙中山灵前行礼致敬。<br><br>  5月28日上午10时,灵车抵达浦口。上午10时根据“总理奉安委员会”命令,南京狮子山炮台鸣礼炮101响,一时炮声隆隆,山岳震撼,南京军民用隆隆的礼炮迎接孙中山灵梓到来。<div><br></div><div>灵车停定,即在江边举行了祭奠,苍山含黛,江流呜咽。江边的哀乐与万里长江奔腾东去的涛声和成一曲扣人心弦的动人哀歌。接着灵梓由杠夫32人奉移停在江边的威胜号军舰。</div><div><br></div><div>图为运送中山先生灵柩之灵车停靠南京浦口车站。<br></div></div> 运送中山先生灵柩之灵车停靠南京浦口车站 孙中山灵榇抵浦口后由宋庆龄、孙科(前左二)及其妻陈淑英(左三)等亲属护送前往江边威胜舰。<br><br><br> 第三路段自浦口过长江,采用军舰。承担这一水域灵榇运输任务的是海军威胜军舰,该舰早已在5月中旬调至浦口附近江面停泊,并按统一要求进行了装饰布置,海军第二舰队负责江面的警卫。5月28日中午,承载灵榇的威胜舰缓缓驶往下关,舰上的海军军乐队高奏哀乐。当时参加仪式的中国海军“通济”、“楚有”、“豫章”等舰艇均在江面列队拱卫,包括参列的日、英、法等外国舰船,一律降半旗致哀,并鸣放礼炮。 威胜舰在隆隆礼炮声中徐徐驶抵下关中山码头 威胜舰在隆隆礼炮声中徐徐驶抵下关中山码头 威胜舰在隆隆礼炮声中徐徐驶抵下关中山码头 宋庆龄、蒋中正等在恭迎抵达南京的孙中山灵柩 中山先生铜棺在南京下关码头登岸<br><br>  国民党中央执委胡汉民、吴稚晖、蔡元培、于佑任、戴季陶等均身着蓝袍黑褂、白帽黑履,随灵车左右执绋。蒋介石在灵车最前面一旁执绋,穿着白绸长衫,显得格外令人注目。<br><br><br><br> 第四路段自下关中山码头至中央党部、再至中山陵,采用汽车。5月28日12时10分,威胜舰抵达下关中山码头。灵榇上岸,由北京杠夫抬入灵车,在场的国民党中央委员以及孙中山家属,均亲手扶棺奉移。那辆加长的灵车是特地向美国纳喜车行定做的。灵车沿新修成的迎榇大道缓缓而行,下午3时15分抵达中央党部,仍由北京杠夫将灵榇移入祭堂。<div><br></div><div> 停放中山先生铜棺的国民党中央党部祭堂<div><br></div><div> 1929年5月29日至3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大礼堂一连举行了3天的公祭。<br><br>  31日下午2时30分,孙夫人主持家祭仪式。<br><br>  31日下午6时家祭毕即举行封棺典礼,孙夫人率领孙科、蒋介石、胡汉民、孔祥熙到孙中山灵前,先将灵柩上的玻璃盖移开,接着孙、蒋、胡、孔等亲手拂拭灵柩周围。<br><br> <br></div></div> 6月1日是正式的“奉安日”,由中央党部至中山陵的路段仍由汽车载棺。凌晨2时,相关人员齐集,4时起灵。男宾执绋而行、女宾乘车随行;前面有铁甲车及骑兵连开道,两侧有200名军校学生组成护灵团护卫;各机关团体的送殡队伍在指定地点陆续加入,形成一个长达五六里的庞大队伍,而沿途观瞻的民众竟有50万人。   <div> </div><div> 6月1日凌晨2时左右,平时还在沉睡中的南京城,这时已车水马龙,万家灯火。送殡人员和前往观礼的市民纷纷向国民党中央党部和中山路拥去。<br></div><div><div><br></div><div> 钟鸣四下,参加奉安典礼的队伍开始整队。<br><br>  6月1日凌晨5时举行移灵礼。霎时,司令兵吹起了启行号,肃立道上的队伍立刻开拔,向中山陵进发。一路上,送殡队伍高唱着由罗家伦填词的奉安歌:“大道兮填填,哀歌兮极天,肃奉安兮国父……”歌声此起彼落,揪人心肠,50万群众在路帝静默致哀。庄严肃穆,盛况空前。<div><br></div><div> 图为奉移中山先生铜棺的灵车</div></div></div> 送中山先生灵梓至中山陵安葬途中的华侨、各省市代表行列 送中山先生灵梓至中山陵安葬途中的海军代表行列 送中山先生灵梓至中山陵安葬途中海军行列近景 奉安中山先生灵梓的行政院职员队伍 送中山先生灵梓至中山陵安帐途中的陆军行列 金陵大学的送葬典礼 中山先生灵车出中山门 中山先生灵车出中山门近景 中山先生灵车出中山门近景 6月1日,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园举行奉安大典,灵柩由其夫人宋庆龄和儿子孙科及党政要人护入墓室。<br><br>各国使节、各界群众前往送殡,队伍长达3公里。图为中山陵两旁送灵群众的壮观场景。<div><br></div><div>上午9时,灵车抵达中山陵石级前的广场。<br></div> 中山先生灵梓抵达陵墓前 中山先生灵柩准备抬上祭堂<div><br></div><div>第五段、也是最后一段路程:自广场至墓室,仍用人力。9时20分,灵车停于亭式的灵舆前,由杠夫将灵榇移入灵舆,起杠上行。<br></div> 中山先生灵梓沿中山陵台阶拾级而上 中山先生灵梓沿中山陵台阶拾级而上  由于台阶陡长,行进十分吃力,杠夫需竭尽全力。至祭堂前的平台后换用小杠,将灵榇移入祭堂。10时,队伍抵达陵门,在那里,举行了奉安典礼。礼毕,仍由杠夫将灵榇移入墓室安放。随后,参加奉安典礼的全体人员最后入墓瞻仰;接着,宋庆龄率孙科夫妇等家属亲手关闭墓室大门。 <div><br></div><div>12时正,灵柩徐徐放入墓穴,一时炮声隆隆,狮子炮台鸣炮101响,向这一代伟人致敬、告别,同时全国各地车辆暂停,行人肃立,工作中断,全体国民均就地起立默哀三分钟致敬。</div><div><br></div><div>从北平到南京的“奉安”过程中,曾有六次大规模的鸣炮。第一次是5月26日零点正,从孙中山灵榇自碧云寺起灵时开始鸣炮101响;之后,在26日下午灵榇抵达前门东车站、28日上午灵车抵达浦口车站、威胜舰载灵榇过江、以及6月1日正式“奉安日”凌晨灵榇自中央党部移上汽车的时候,均鸣炮101响。<br><br>最重要、也是最后一次鸣炮,是在6月1日正午12时,那是孙中山灵榇入墓安放──即“奉安”的时刻。根据统一要求,全国交通一律停止3分钟,全国民众一律停止工作、静默3分钟志哀。而12时整,狮子山炮台开始鸣炮,共101响,突然爆发的惊天炮声,不仅震撼了每个人的心灵,也明示万众:孙中山的灵榇已经进入了最后安放的地点。<br><br>正午12时,这场规模宏大的“奉安大典”终于宣告结束。<br></div><div><br></div><div>此后,中国国民党决议不再设立“总理”一职,以此纪念孙中山先生,并尊称其为“永远的总理”。<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