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战沟尸骨坑考察记

乐山乐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交战沟尸骨坑考察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诗村人</p><p class="ql-block"> 交战沟位于高平市寺庄镇西河自然村北,距长平故城不足两公里,此沟呈东南一西北走向,沟中平缓,现为农田,两边为2一3米高的不规则土塄,尽头为低矮的山丘,山北为西曲村一带。已故原文化局副局长、廉颇文化研究会会长连春锦先生,早在1986下乡时曾听说这儿有个交战沟,并在当地村民指领下见到沟中土塄里有大量不规则乱葬尸骨。</p><p class="ql-block"> 在走访中得知,以前村民在此沟中耕地时也常见有尸骨出土。夏季每逢大雨洪水,河道中常会冲出一些人骨。老百姓称此地为“jiaozhan沟”,当问及为什么叫此名时,一村民说“孟良焦赞在此打仗”。孟良焦赞属北宋抗辽英雄,为扬家将中杨延昭手下的两员猛将。因有关杨家将的小说、评书和戏曲在民间流传甚广,对“焦赞孟良”耳熟能详,故以为焦赞在此打过仗。其实孟良和焦赞最初是山大王起家,焦赞活动的范围在河北雄州一带,从未到过山西高平。而此地处在长平之战古战场中心,属史书中所记载的“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许里,东西二十余里,悉秦、赵故垒,遗壁旧存焉。”之范围。王报村附近的葬凹沟也曾出土过尸骨和箭头。西河古称血河,可见当时战争之惨烈。西河村附近出土的唐碑记载此地“南临丹水,北枕秦城,西属长关,东临赵垒。”这些尸骨无疑是长平之战阵亡将士之遗骸,和永录尸骨坑属同时期遗存。在实地考察中,我们从裸露的尸骨中找到两块残缺的颚骨,一块上有五颗门齿,虽经两千年,依然釉面洁白。另一块上有三颗臼齿,也很洁白,无太多磨损。由此可判断此战士生前系年轻人。面对这些篏在土中的杂乱尸骨,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真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唐边塞诗人岑参的名句——“战场白骨缠草根”十分准确地描述了交战沟尸骨的状况,愿长平古战场的孤魂野鬼能有一个好的归宿!</p><p class="ql-block"> 正是:口口相传交战沟,白茅摇曳泣清秋。秦赵争锋壮士亡,遗骨千年仍未朽。</p> <p class="ql-block">战场白骨缠草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