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尧坝古镇(下)

江南风

<p class="ql-block">  大鸿米店,本为清嘉庆武进士李跃龙府邸。李跃龙,四川合江尧坝镇人,嘉庆十三年(1808)中戌辰科武进士第二名,榜眼。嘉庆十五年(1810),皇帝赐进士第,授营守府,圣旨敕建进士牌坊。府邸位于尧坝镇临街17级台阶之上,古镇标志性建筑。因著名导演黄健中以此背景拍摄电影《大鸿米店》而得名,名闻遐迩。</p> <p class="ql-block">  登上高高台阶,门厅已辟为茶馆,临街房屋如此高“门槛”,似乎尧坝古镇才有。</p> <p class="ql-block">  高“门槛”之后是两个高低不同的四合院。这是下四合院,面积近2000平方米,全木质穿逗结构,一楼廊道精致典雅,二楼护拦串花雕刻。</p> <p class="ql-block">  二楼廊道及雕花木床、医馆展室。</p> <p class="ql-block">  农耕馆。尧坝古镇周边土地肥沃,是合江重要的产粮区,尧坝的米、豆通过驿道运往贵州等地。贵州赤水等地的人便用药材、山货、土纸等到尧坝换取粮食。说是展馆,其实就一间屋而已。</p> <p class="ql-block">  二楼高悬“进士”牌匾房间,是进入上四合院通道,穿过阶梯进入另一四合院,有曲径通幽,别有洞天之感。</p> <p class="ql-block">  依然是两层楼,四合院布局。一楼正厅放有兵器,悬挂大大的“武”,庭院右侧是武进士李跃龙铜雕像。</p> <p class="ql-block">  一尊龟背狮头铜雕塑蹲踞门首,不知有何说法。</p> <p class="ql-block">  二楼正厅及廊道。</p> <p class="ql-block">  李跃龙书房。李跃龙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书亦读得好,自幼精通《四书五径》及各类典籍。书房所在处为尧坝场最佳观景地,环境清幽。李跃龙在此读书,常常于休息时,观望远山。</p> <p class="ql-block">  李跃龙传奇画展。人们称尧坝为“周半场和李半场”。周、李两姓在尧坝受到百姓的尊重和爱戴,以致每年正月耍龙灯时都要先朝贺新房子的周家,城墙上的李家后,才耍全场。李半场即是从李跃龙石牌坊建成后开始完善定型的。而周半场的代表人物周其斌也是李跃龙的好朋友。尧坝这一带流传着许多关于李跃龙传奇故事,画展以此表现李跃龙生平。</p> <p class="ql-block">  尧坝古镇以其深厚文化底蕴,独特民俗风情,精美古建筑群,深得众多著名导演和影星钟爱。著名导演凌子风、郭宝昌、黄建中,影星许晴、尤勇、邵兵、马伊琍、魏俊杰(香港)等先后来过这里。在古镇拍摄过《狂》、《大鸿米店》、《酒巷深深》、《英雄无界》、《功夫骄子》、《红色记忆》、《革命到底》、《雾柳镇》等20余部影视剧,是有名的“川南影视城”。</p> <p class="ql-block">  大鸿米店。清代中叶,尧坝已成为驿道上重镇,是合江重要粮食产地。《合江县志》(民国版)载“(尧坝)当泸县、赤水交通孔道。居民约四百家。商务以米、豆为大宗,多运销赤水。” 1994年著名导演黄建中在此拍摄《大鸿米店》电影,室内米柜、斗、灯都是当年拍电影道具。</p> <p class="ql-block">  袍哥会。旧时尧坝驿道交通繁盛,流动人口多,三教九流、大小帮会、散兵士匪样样不缺。袍哥会是尧坝场各帮会中人数最多、势力最大的组织。袍哥,取自《诗经·无衣》“与子同袍”之义,发源于清初,盛行于民国时期,与青帮、洪门为当时三大民间帮会组织。建立袍哥組织的地方,统称码头、或山头、香堂。袍哥分仁、义、礼、智、信五个堂口。每个堂口有总管,统称舵把子。堂口之下有“公口”,通常开设在茶馆。</p> <p class="ql-block">  其它各类展室,可谓一座大鸿米店,半部尧坝史。</p> <p class="ql-block">  王朝闻故居。位于古镇进士牌坊下侧,川南典型四合院,面积500平方米,分为戏楼、正堂、客厅、卧室、天井、作坊室、偏房等。正堂供奉神龛、神案,左右置太师椅,可见当年诗书礼乐家风。</p> <p class="ql-block">  作坊室,有王朝闻少年时代使用的碾子、龙骨车、风簸、簸箕、撮箕、蓑衣、斗筐、锄头、犁耙等。</p> <p class="ql-block">  王朝闻(1909—2004),卓越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早年学习绘画、雕塑,1937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美院副教务长、《美术》杂志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华美学学会会长,全国政协第三、四、五、六届委员等。</p> <p class="ql-block">  王朝闻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突出成就,他为《毛泽东选集》封面创作的浮雕《毛泽东像》、圆雕《刘胡兰像》、圆雕《民兵》等,都属于新中国美术的代表作。在七十余年艺术与学术活动生涯中,横跨美术、文学、戏剧、电影、曲艺、民间文艺、摄影等领域,出版了专著和论文集40余种,近千万言,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和文艺理论体系作出了卓越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