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

青莲风雅(谢绝私聊)

<p class="ql-block">  人生几十年,饱尝了风花雪月,经历了曲折坎坷,真可谓人生百态!一个人如何不空负了此生,对人、对己、对社会来说都是合理的,没有受损的。这应当成为我们思索和探究的重点!</p><p class="ql-block"> 这个社会是由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组成的,如果我们大家都做好了自己,这个社会自然就好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向善了,这个社会也自然就和谐稳定了。无论我们在什么岗位,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也无论我们的贡献多高,都无所谓,都不影响我们,也阻碍不了我们积极向上做好自己。所以,只要我们做好了自己就是对这个社会的最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孟子提出“人性善”的理论,指出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向善的。这是做好自己的道德底线,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精神。</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说,人人做尧舜,满街皆圣贤 。这启示我们,每个人都有做圣贤的天斌和可能。关键就在于我们自己如何去把握?如何去做好自己?</p><p class="ql-block"> 做好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又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也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之所以这样认为,主要是指我们大家平时都不愿意或不注意去做好自己,放任自流,放纵自己,随便自己,凡事都没有原则,放弃了底线,结果就做不好自己;说做好自己是件容易的事,就是说这是我们每个普通人都能够做到的,只要我们大家都认真去做,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行为养成,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坚持住了底线,就可以真正做到做好自己。</p><p class="ql-block"> 儒家追求的就是:“慎独自律,修己安人”。 而自律的最高境界是慎独,做到了慎独便是最好的修身养性方法,利己利人。心学创始人之一的陆九渊曾说过:“慎独,即不自欺。”君子在为人处世时,能够做到慎独,就是不自欺,不自欺是指对外不欺人,对内不自欺欺人,行事坦坦荡荡、光明磊落,才能够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p><p class="ql-block"> 《论语·宪问》:“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孔子提出“修己安人”的思想,意思就是一个要提高自身修养,使自己周围的人也得到提高!。</p><p class="ql-block"> 群经之首的《易经》里有一个谦卦,是唯一六爻皆吉的卦,六个爻的爻辞都是好的,这表明一个人从小到大,只要能够保持美好的谦德,做人谦虚,对人谦让,修养自己宽阔的心胸,不与人斤斤计较,他就能一生亨通。而我们平时所说的谦谦君子,就是从谦卦来的,它形容一个人能够谦虚并且能严格要求自己。当然,现在意思有些变了,贬义的意思多了。实际上它的本意含有更深刻的寓意,前一个“谦”是修己的意思,后一个“谦”是安人的意思,合起来正是孔子所倡导的“修己安人”。这就告诉人们,修己安人是人生的起点,人们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品德修养,充实自己所需的才能,等到自己把这些都充实好了之后,使所有跟自己在一起的人都感觉到很和谐,很安宁,那自己也就会无往而不利,自己也就会亨通。这就是与人为善,做事向善的本分起源。</p><p class="ql-block"> 宋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最能表达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担当和使命。言简意赅,境界宏远,可以说是中国人精神上的绝句,相当于精神上的坐标。不管身在何处,作为一名中国人都对此感同身受,它具有非常强大的民族凝聚力。</p><p class="ql-block"> 可是一个人到底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特别是读书人!我认为横渠四句就是张载对此给出的一个解答。无用的只是死读书的酸儒,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是有大志向的人,应该是要成为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兴邦之士的人。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一个人有崇高的境界和气度,要胸怀天下,心系百姓。正如前两句所言,读书人要为天下确立起生生之心,要寻求治国平天下的大道,同时要关注黎民百姓的疾苦,使百姓能安居乐业,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一个读书人对于现世的最高理想和价值所在。然而张载指出,一个读书还应该有超过他所处时代的价值和意义,那就是对于过去的传承与发扬和对于未来的开拓与创新。为往圣继绝学指的是继承和发扬先贤们的学问和思想,在当今时代,这不只适用于儒学,往圣既可以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袖,也可以是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科学巨擘,还可以是鲁迅,季羡林等文化大师。而为万世开太平则是一个人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所在了,一个读书人应该推动历史的进步,做出开创性的工作,为后世之人奠定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横渠四句道尽了一个人特别是读书人的使命与责任,时常以此自省,实觉任重而道远! </p><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p><p class="ql-block"> 可见实现人生价值的标准很严格,要求很高!做人没有小事,可以说“事无巨细”,一切都必须按原则和规矩来办理,千万不可没有底线,放弃原则。因为如果一切都没有底线,没有原则,则后果不堪设想。无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但要成为中国的脊梁,也是非常不易的!作为平常人,做好我们的平常事也是对人生的最好诠释。</p><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15日于酒泉</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