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镜头记录的瞬间是被定格的历史,照片所展现的画面永远比文字更加深刻,几十年的记忆,是历经岁月的洗礼和时代变迁的历史画卷。我们也是有故事的人。作为亲历者和见证人的兵团二代,就让我们穿越时空找回记忆。</p><p class="ql-block">由于大部分成员都分散在全国各地照片不好收集,照片只有一部分,有照片的传给我,后续补上。</p> <p class="ql-block">1949年9月,国民党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和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先后通电起义,新疆和平解放。以乌斯满、尧乐博斯等为首的地方武装团伙在美国驻乌鲁木齐副领事马克南的煽动下,纠集反动势力和散兵游勇数千人,裹挟少数民族群众数万人,掀起反革命武装叛乱。10月,王震司令员亲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部分部队以空运、车运和徒步行军方式进驻新疆。</p> <p class="ql-block">乌斯满、尧乐博斯在新疆无法立足,流窜至甘肃敦煌,安西(现在的瓜州)一带,1951年,乌斯满被抓获并执行枪决,尧乐博斯侥幸逃脱,经印度边境逃亡台湾,亡命天涯。马克南在逃往西藏途中被抓捕处决。为了边疆长治久安,拉开了清剿残匪、守土戍边的大幕……。</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刚刚成立,边境敌对势力和国内匪患不断。党中央审时度势,一举建立了12个生产建设兵团。五六十年代,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支援边疆。尤其是《生命的火花》、《老兵新传》、《年轻一代》、《军垦战歌》等一批反映兵团和农场生活的电影、文学作品更是激起了年轻人对于军垦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作为生产与军事结合特殊部队,军垦人可以穿军装、带军帽,这对于那些向往革命的年轻人意味着无上的荣誉。而且一旦边境爆发冲突 ,极有可能要上战场。</p> <p class="ql-block">1964年,以河西国营农牧场为基础,组建了农建十一师,同时调进全国多省大批复转军人。1966年,从新疆兵团、东北农垦总局和天津调进技术工人1419人。接收复员军人(战士)2945人。招收天津知识青年2021人,西安2353人,兰州張掖武威等市1542人,知识青年合计共5916人。1966年末农建十一师职工总数达到18927人。</p> <p class="ql-block">最早的小宛农场还没有有任何建筑,在现在十六连(老一连)的位置(四周都是胡杨林),中间一个篮球场,篮球场周围都是地窝子,都是年轻人。下午吃完饭,爱运动的人打篮球,不打篮球的都出来围一圈聊天,因为来自全国各地,很有聊头,分享着各自家乡的故事,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向往。</p> <h3>那个时候没房子,住的都是地窝子,平地上挖个坑,挖一个斜坡入口当门,上面搭个顶。没有床板,地窝子里留一个土台子,褥子就铺在上面上,盖的就是部队上发了个薄被子,用芨芨草编的席子当门,真可谓是天寒地冻。但那个时候人们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虽然生活很苦但人们精神状态非常好,仍然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也有极个别随军的家属,到大西北来看了看情况,又回到老家再也不来的,那只是个别现象。</h3> <p class="ql-block">甘肃省酒泉地区国营小宛农场地处安西县(今瓜州县)境内、成立于1965年。成立伊始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11师第6团。</p> <p class="ql-block">当时复员转业军人随军家属户口还没有转过来,没有口粮,两个人吃一个人40多斤的口粮,一个月四两油还没有菜。每天还得出去劳动,挖渠 ,平田整地 ,打埂子,干的都是重体力劳动。饿得实在没办法了,就到附近生产队老乡家里买点粮食,也可以用衣物换吃的。还得“偷偷摸摸的”。当时的计划经济时代是不允许的。那个时候的艰苦,不是文字可以表达的。</p> <p class="ql-block">不定期到基层连队和附近生产队放电影,在那个娱乐生活和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生产队老乡的贫困程度更严重。甚至都没有遮体的衣物,出门才能穿衣服,为了看场电影,大人身上才能裹着被子或床单遮住隐私部位,小孩……。</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1966年天津知青(文艺宣传队),大部分是刚出校园十几岁的青春少年,至今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为了国家的建设 ,来到大西北。现已大部分回到了城市,极个别的永远留在了大西北!</p> <p class="ql-block">兵团知青,拿起枪是战士,拿起锄头是垦荒人。这些是刚入伍的女军垦战士,头戴军帽,胸前配着大红花,当时参军入伍无上的光荣。</p> <p class="ql-block">1972年原为农建11师6团,后改编为11师2团。1974年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撤销,酒泉农垦局成立后改为国营小宛农场,名称一直延续至今。小宛农场下属三个分场。即四工一分场、十工二分场及场部以南三分场。</p> <p class="ql-block">在物质匮乏,环境恶劣的情况下 ,人们依然是斗志昂扬。听老一辈人讲,那个时候精神状态相当好,经常演节目,有《白毛女》,《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是乐在其中,一起哭一起笑 , 戏散了还久久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当初大西北的女知青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当时连队的女知青,不定时就有摄影爱好者到连队去照相。当时就连照相也算是很奢侈的,也挡不住年轻人爱美,留住青春的热情。</p> <h3>疏勒河河滩,在龙口坝当时没有水井,人们生活用水都是用扁担从河边挑水,一到冬天结冰,就在冰面上砸个洞,往外舀水,天再冷一些整个冰面就冻实了,就得把冰块挑回家放到锅里面化开了再用。</h3> <p class="ql-block">70年代初期当时的住房,统一规格,统一标准。没有3,6,9等,一视同仁。每户屋檐下几乎都有因施工留下椽子旁边的一个洞,都会成为鸟窝,最多的是麻雀,那个时候没梯子,我们就把板车立起来靠在墙上,站在板车上,掏鸟蛋、掏小鸟,有的时候掏的小鸟就拿回家去养,小的好养,大的养不活。</p> <h3>因为大人得上地劳动,家长轮流带孩子。因为兵团的人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我们是听着不同方言的儿歌长大的,所以我们从小就会很多方言。</h3> <p class="ql-block">大西北的树种胡杨林,素有千年不倒之称。有的胡杨林很茂密,大人都不让小孩子进去,怕迷失方向,有大一点的孩子带领成群结队好多小伙伴偷偷的进去,里面有野果子还有那种野豆角,都可以吃,那个时候我们随时随地可以享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p> <p class="ql-block">北大河河滩,枯水季 。一到下雨过后我们就成群结队到河边和沙包上捡蘑菇。捡的多了,会得到爹妈的夸奖,满满的成就感,那个时候真的很幸福快乐,小的时候幸福是很简单的事。</p> <h3>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扎根边疆的后代们。那个时候的游戏太单调,除了疯跑 ,到河里去游泳 ,就是在地下画一个长方形的图形,叫攻城。分成两部分人, 一天搞的浑身满脸是土 ,回家免不了一顿责罚,但是依然笑的很灿烂 。</h3> <p class="ql-block">二团石棉矿女子篮球队</p> <p class="ql-block">秋收,最熟悉的画面 !马车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一辆马车一般四匹马,一匹驾辕马三匹边马。赶车的大叔拿着长长的马鞭,不时把马鞭啪啪打的山响,好威风! </p><p class="ql-block">70年代中期,有一位十二连(老二连)天津知青,发生意外从车上掉下来受伤,医治无效死亡事件。</p> <p class="ql-block">联合收割机,解放了人力也提高了生产力。看到这个大家伙就能想起当时的隆隆的轰鸣声,前面割着小麦后面跟着马车,收割机斗子满了就会传送到后面的马车里面,马车就会运到麦场晾晒,一个连的麦场就占地好几亩,在当时附近生产队的人从来没见过联合收割机(康拜因),会引来很多当地人的围观和好奇的眼神。</p> <p class="ql-block">机务班的年轻人在劳动之余还不忘留影纪念,想留住青春,留住记忆。当年能坐进驾驶室,开动这大家伙 (联合收割机 ),还是满满的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当时最重要的中转站 ,为军垦而生,由军垦人而建的车站,当初因为理想各种原因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 ,若干年后,一部分人又因支边青年回城的大潮走向四面八方 ,由于通高铁了,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忙碌。</p> <p class="ql-block">由于生活和环境的巨大落差和各种时代背景各方面原因,就有了一九六七年二月发生在老七连部分知青,自发的集体返城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回城的声音此起彼伏,十一师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70年代中期,有的知青由于伤病、水土不服,办了病退,回到了城里,也有的通过各种关系回到了城里。</p><p class="ql-block">1978年的年底,震撼全国的云南知青大返城运动爆发了。这年秋天全国发布《知青工作四十条》……,彻底破灭了滞留边疆的200万兵团知青的愿望。</p><p class="ql-block">云南西双版纳橄榄坝农场七分场的上海女知青徐玲先怀孕分娩,赤脚医生喝醉酒,造成孕妇胎儿双双死亡,成为这场大风暴的导火索。70年代中后期,全国各地群体静坐绝食事件频频发生,中央军委和各兵团决定,符合条件的知青可以回城。</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支边青年家庭,来到大西北,各自找到了真爱,组建了家庭。有的是一见钟情 ,也有的一见误终身( 70年代的知青返城大潮中 , 为了回城 ,还有假离婚,假戏成真,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伤害)。</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 ,在返城的大潮中,大部分知青回到了城市,留在大西北的复转军人占98.5%,知青占1.5%(多数因为婚姻问题,不符合回城条件 )。留下的直到退休,大部分在安西(现瓜州)县城,敦煌,玉门,嘉峪关,酒泉安了家,有的就回到了老家。</p> <p class="ql-block">龙口坝的土城子。1979年由于中美破冰和苏联的挑拨,越南内部反华<span style="font-size:18px;">势力不断在广西,云南边境制造事端残害百姓,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全国各地形成了练兵备战的态势,打靶练兵备战成为常态,通常枪械都可以带回家,不用入库。</span></p><p class="ql-block"> 当年民兵训练打靶,靶子就在土城子的西北拐的北面,啪啪啪啪……,一阵枪响过后,小孩子们蜂拥而上,有的捡弹壳有的挖弹头。大人们关心的是还能打几枪,打了多少环,小孩们关心的是能捡多少弹壳,能挖多少弹头。</p> <p class="ql-block">小宛标志性建筑小宛大桥,始建于八十年代初。当初是茶余饭后最好的去处,谈恋爱的年轻人就会从桥的两头走下去,到桥下找属于他们的地方。那个时候谈恋爱单纯又懵懂,唱首爱情歌曲都会脸红心跳 。什么话都不好意思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中学部,看到这个讲台就想起学校开大开会的时候,学校领导在上面非常庄严的讲话 。在节假日的时候,有才艺的老师和学生也会在这个讲台上表演节目。</p> <p class="ql-block">团部的公销社(商店)里面的东西很全,油盐酱醋,针头线脑,各种烟酒百货,学习文具,糖果副食,实实在在的百货商店,那个时候想要的东西太多,就是口袋里没有钱。</p> <p class="ql-block">野豆角 ,渠边,树林里都有生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嫩的时候可以吃,把它从藤蔓上摘下来,尾部会流出奶白色液体,剥</span>开外面一层绿皮,里面白色的鲜嫩的果肉,甜甜的很好吃。<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年条件艰苦,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零食。长</span>老了就咬不动了,带籽絮状,再老一点绿皮就会变成硬壳,炸开壳儿像蒲公英一样随风飘走!</p> <p class="ql-block">过了小宛大桥往北,以前的公路和路旁等车的道班房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高速公路。两边冰冷的高速护栏 ,好像隔绝了时空 ,再也没有往日那种接车和出发上路的感觉 。从这里可以走向远方,也可以迎回乡愁 。</p> <p class="ql-block">大礼堂,开会和表演节目,放电影的地方。 最爱看的电影就是《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看的时候全神贯注,<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拳头攥的紧紧的,眼</span>睛都不舍得眨一下,很入戏。有的时候也演《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听不懂也看不明白,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怎么回家的都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当初的毛驴车,很重要的交通工具,在交通运输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毛驴车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了,只能够在展览馆见到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以前叫黑果果,现在也不知道是谁给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黑枸杞。说里面有花青素,能够美容养颜,强身健体(现在炒作到好几百块钱一公斤)那个时候满滩遍野都是,黑黑的有点甜味,我们那个时候可没少吃这个,吃得满嘴黑黑的一圈。怪不得我们身体这么棒,还那么帅。姑娘们都那么苗条,还漂亮。当初还以为是水土问题,现在想可能是吃黑枸杞发挥了作用。</p> <p class="ql-block">沙枣树,大西北特有的树种,春天沙枣花开满枝头,花香四溢,秋天沙枣挂满枝头,酸甜酸甜的,很好吃。拿竹竿子打一杆子,哗哗底下就一大片,可以蹲在地下捡。不要一边捡一边吃,那样很容易把羊粪蛋子吃到嘴里,吃到嘴里的话,那个味道可能久久难以忘记,羊粪蛋子和沙枣大小差不多,形状也差不多,就是颜色有些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皮筋枪,当时男孩子可以说是每人都有一把,子弹是用纸折的,射到身上不要紧,射到脑门上可能就是一个包。原来的小孩子皮实,摸摸脑门没事儿 。这是我给我儿子做的 ,为了找回些许童年记忆 ,我儿子玩了几次就是丢到一边 。还是现在的玩具好玩 ,仿真的AK47步枪,装上电池 ,哒哒哒哒 ……就是没有什么杀伤力。</p> <p class="ql-block">团部小学部。没有了当初的朗朗读书声,显得那么熟悉,又那么宁静。现在师生都集中到了梁湖乡,归梁湖乡管理。那时我们初中体育课都会在这儿里进行,体育器材也比较单一,有软梯 ,秋千 ,有十几米可攀爬的铁杆 。值得一提的是“转塔 ”,我估计是当时老师自行发明设计的, 一个6米高的木杆上面有一个可转圆盘,对称下垂三根铁链 ,每一根铁链的下头都有一个类似保险带一样的卡扣。可以套进一条腿,也可以套进双腿 ,卡在臀部,围着杆子转 ,可以跑起来 ,跑的越快甩的越高 ,有飞起来的感觉,虽然有点危险,但能感受到速度与激情的碰撞。</p> <p class="ql-block">70年代后期;这是后来建的曾经住过的房子,以土木结构为主,由于当地气候干旱,屋顶都是草泥土顶。早期职工住宅都无院子,后来有人因房子小,子女多,在房屋前后自己修建了厨房。连队设有托儿所、卫生室、小学、食堂等服务性设施。和部队编制一样,有指导员、副指导员,连长,副连长,排长,班长,司务长,会计、保管、技术员,卫生员,老师等。</p> <p class="ql-block">70年代学校举办的运动会 ,拔河比赛,那时体育器材匮乏。可以让大家都动起来,还可以为之欢呼雀跃的,只需要一根绳。</p> <p class="ql-block">70年代末 ,中学时代,男青年服装都是单一的蓝绿色调,女青年都是花格外套,内心也都很单纯。到处可见勇敢的眼神和坚定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80年代,从以前的蓝色,灰色,绿色服装,到改革开放 ,姑娘们也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 ,再化个妆才发现自己也是美的不像话 ,回眸一笑,那也是百媚传情 。</p> <p class="ql-block">一九八二年十二连小学毕业。三位老师中有两位都是天津知青,因婚姻问题,在80年代后期才分别回到天津和广州。</p> <p class="ql-block">二营82年小学毕业照</p> <p class="ql-block">民兵训练,对越自卫反击战在80年代中后期,又迎来了“两山轮战”小高潮(1984到1989老山和者阴山)。</p><p class="ql-block">当初我们只能捡弹壳,现在也能钢枪在手,1987年民兵训练,那种钢枪在手的感觉,真的是不一样,满满的使命感 。那个年代,头发留的长长的 ,后面搭到肩上 ,前面刘海齐眉 ,没有一个成龙的发型 ,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酷 。想当年,谁又不是曾经的那个追风少年。</p> <p class="ql-block">80年代中期 ,穿上喇叭裤,怀里抱着录音机,放首《87狂热》,扭着迪斯科 ,戴个蛤蟆镜,再留个龙哥的发型 ,怀里搂着女朋友 ,那才是时尚达人 。另多少年轻人为之向往 ,那套装备怎么也得好几百,相当于现在好几万,有多少人因为没有钱,没有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而遗憾。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那是亘古不变的真理。</p> <p class="ql-block">80年代的少林寺电影播出以后,全国掀起了习武的热潮,一夜之间中学校园到处都是光头,早晨老师走进教室给我们上课,还以为走错了地方。</p> <p class="ql-block">硫化碱厂 ,80年代初期建设的小宛的工厂90年代初期就废弃了。已经没有了往日机器的轰鸣声和黄黄的浓烟,显得那么苍老和寂静。</p> <p class="ql-block">马灯,时代的产物,里面加的是煤油。曾经最熟悉的照明工具,六级大风吹不灭,家家都有,以前连队浇水巡渠 ,必不可少 。后来有了电灯和手电,就结束了它神圣的使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山楂片,80年代初,改革开放,不定时有货郎 ,挑着货担卖零食 。最爱吃的莫过于山楂片 ,一毛钱一包 ,十片 。 也不知道它怎么能那么好吃 ,酸酸甜甜的 ,吃一片还想吃一片。那个时候在团部上初中住校,一个星期的生活费都买了山楂片吃了 ,最后几天就要两个姐姐的饭票,要不就得饿肚子 。现在有谁再让我吃山楂片,白给我都不想吃 ,再也找不回原来的味道 。</p> <p class="ql-block">团部的仓库大门,我记得上初中的时候 一个初中同学他爸是在这儿仓库的保管,我还在这里卸过化肥,挣过零用钱 。</p> <p class="ql-block">团部的机井房,当初居民吃水都是用扁担在这个水房水龙头上接满了挑回家 ,家家都有扁担和铁桶 。一到中午或下午 做饭的时候 ,这个地方是最忙碌的地方,扁担和铁桶叮叮铛铛的敲击声会不绝于耳,有的时候还得排队 。</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从粮站往北到十字路的房子,后来都让个人承包,开商店,开饭馆,做各种生意。改革春风吹满地,小宛人民真争气,万紫千红,百家争鸣,这里是当初最热闹的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卫生队(后来称小宛医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 院长,值班大夫 ,挂号处 ,化验室,药房 ,改革开放以后,再也没有往日的忙碌,现在基本上让小诊所替代了 。</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小宛粮站,没有了往日的那种熙熙攘攘。排着长队,用粮票才能买粮食的时代过去了,成了永久的记忆 。</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面粉加工厂,老式的磨粉机,环境很差,在里面上班的人刚进去的时候互相都认识,下了班了,从头到脚都是面粉,只能看见两个眼睛忽闪忽闪的。不说话,谁都不认识谁了。</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机关大院,也叫团部。当初的最高权力机关 ,有好多的重要决定都是从这里传达,和举手表决发出的,比如知青回城 ,包产到户承包责任制,家庭农场 ……,直到新的办公楼建好了这里就废弃了 。听一个还在农场的朋友说,现在粉刷了一下 ,供居民居住 ,一些老民居都推倒了拆了 ,说是影响环境。</p> <p class="ql-block">90年代 ;小宛农场的老职工越来越少 ,大部分在瓜州(原安西)敦煌,玉门 ,嘉峪关,酒泉安了家 。</p><p class="ql-block">甘肃东部的移民陆陆续续接管了土地和住房 ,(以古浪县人员居多,也有武威的,张掖的 ……都是以自愿的方式一个传一个,把亲戚朋友都介绍过来的)以棉花 ,经济作物为主 。他们来的时候两手空空,现在都有了现代化的农机具,新盖了住房 ,有了存款 。现成的土地,现成的沟渠,旱涝保收 ,从他们的脸上也能看到满满的获得感 。</p> <p class="ql-block">听还在小宛的朋友说,为了不影响环境,国家拨款棚户区改造,推倒了不少老住房,每张照片都是不可复制的限量版,原来住的房子已经不多了。</p> <p class="ql-block">十二连,大部分的房子都已经拆除了 ,只有这些仅存的房子,还能找回一些记忆 。看到这老房子,那些如烟的往事纷纷涌上心头,儿时的欢笑还在耳边回响。</p> <h3>原来的安西(现瓜州)汽车站,很重要的交通枢纽,往西柳园,哈密,往南敦煌,往东玉门,嘉峪关,酒泉,往北就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再往北就到了蒙古边境。</h3> <p class="ql-block">每一个连队都有的仓库,一般都是存放的粮食,农机配件。</p><p class="ql-block">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仓库还存放过甘草 ,贩卖甘草的老板把收到的甘草存到仓库里,等够装一车就拉走了 。<span style="font-size:18px;">挖甘草也是自由自愿,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基本形成。</span></p><p class="ql-block">我们小孩子也挖甘草,每到星期天,连队的十六七个小伙伴,拉着板车浩浩荡荡的就出发了……下午各自把挖好的干草捆好,做好记好放到车上拉回来,一路上喊着口号,唱着歌,那时真的很快乐。挖的多了会得到爹妈的夸奖,满满的成就感,挣的零钱可以自由支配。</p> <h3>团部机修连家属区,到现在为止基本没有变样,还是这样 。</h3> <h3>机修连已经不修机器了,现在是棉花加工厂。</h3> <p class="ql-block">2000年代;小宛大桥的侧面,00年代初,我们和父母在酒泉安了家,小宛的事知道的也不多了,也是听朋友说小宛的变化更大了 ,00年后加速了老职工迁出移民迁入的步伐 ,现在老职工的人口占总人口不到5% ,唯一没变的的是雄伟的小宛标志性建筑,“小宛大桥 ”。</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过去了,小宛农场的街道变化不大。前段时间一个朋友去看了看,还给我发的这些照片,当初熙熙攘攘的街道,现在冷冷清清。看到这生活和成长的地方 ,心里满满都是回忆 ,还有点伤感。</p> <p class="ql-block">一营的礼堂</p> <h3>当年统一标准住房 ,每一次回到这里,都有一种放下的感觉,但过不了多久就想回来再看看。</h3> <p class="ql-block">2018年,原来一个连的老战友相聚酒泉,当年的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现在都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几十年后重逢,百感交集,有相见未语泪沾巾的感觉,一肚子的话又不知从何说起 。</p> <p class="ql-block">兵团二代欢聚一堂,老一代兵团人都老了,二代兵团人成了建设大西北的中坚力量。</p> <p class="ql-block">2016年8月,30年的同学聚会 ,同学们从全国各地赶来 ,再看一看他们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故乡尤在,何以为家。当初因为各种原因跟随父母各奔东西 ,现在却是为了乡愁从四面八方赶来 ,了结一下久违的心愿 。</p> <p class="ql-block">2016年7月24日,部分兵团二代,从全国各地相约小宛,再看一看自己出生和父辈们奋斗过的地方。故乡已是他乡,也是远方。</p> <p class="ql-block">16年8月21号,三十年同学相聚酒泉,大家聚到一起仿佛又回到了30年前,那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岁月的磨砺,抹灭不掉我们最美好的记忆,而这段记忆,足以让我们去珍惜,去怀念。</p> <p class="ql-block">二营八连</p> <h3>现在的小宛农场场部(在瓜州县城)</h3> <p class="ql-block">2016年五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农建11师六团五连,屯垦戍边战友联谊会</p> <p class="ql-block">2016年8月,两代兵团人相聚瓜洲</p> <p class="ql-block">2016年5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农建11师六团二连,天津知青屯垦戍边50周年战友联谊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8年,广东来的老战友相聚天津</p> <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天津知青55周年战友联谊会,重温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看今朝百舸争流,忆往昔峥嵘岁月稠。</p>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知青相聚在天津</p> <p class="ql-block">天津知青,50多年后,再次踏让他们留下青春年华与无限回忆这片热土。(西汉胜迹)现酒泉泉湖公园,很有代表性,甘肃的一半起源。</p> <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2日</p><p class="ql-block">50多年前的天津和广东知青老战友们,来看望他们的老班长,相聚酒泉,当初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大西北,有的是20来岁的退伍战士,有的是刚出校园的十几岁青春少年,当初都是青春年少,血气方刚。现在都已白发苍苍的老人,新中国的辉煌成就,离不开老一辈的无私奉献。</p><p class="ql-block">几十年的再次相见,感慨万千,茫茫几十年,弹指一挥间!</p> <p class="ql-block">这个视频很珍贵,值得珍藏!</p><p class="ql-block">六七十年代初的女性和现在的女性对比,<span style="font-size:18px;">伟大的祖国,几十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span>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老一辈人的艰苦奋斗,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希望。</p><p class="ql-block">截止到1985年年底 除了在乡下组成家庭以及不愿回城的知青外 ,几乎所有知青都回到了城市,20多年的上山下乡运动宣告结束,至今这个称呼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p><p class="ql-block">知青在特殊的年代,特殊的背景,特殊的环境,做出过特殊的贡献。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深深的印记。</p> <h3>当初的香烟品牌</h3> <h3>当年见到最熟悉的东西。</h3> <h3>当年的人民币。</h3> <h3>曾经用过的电影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