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直在思考《牡丹亭》美在什么地方?他的作者:汤显祖,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在《牡丹亭》之前,中国最具有影响的爱情题材作品是《西厢记》,而《牡丹亭》问世,便令《西厢记》减色不少。中国诗,从四言,五言,七言诗,到曲,杂句。到可能变成十个字,十几个字。在戏曲创作上,可以和唐诗,宋词,元曲媲美,应该也是《牡丹亭》成功最重要的其中一点吧。戏文实在太美,美得都让“花朝节”出生的黛玉都感慨缠绵,心动神摇,说这戏上也有好文章。李渔在《闲情偶寄》的《词曲部》中指出“一出用一韵到底,半字不容出入”。这也是这部戏文所恪守的。如《惊梦》,从第一句“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到最后一句“有心情那梦儿还去不远”,都在压一个韵,读起来,美得像一首长长的诗词。因此,郑振铎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也这样评价,“那是最隽妙的抒情诗,最绮艳,同时又是最潇洒的歌曲”。而英国作家毛姆也说过:“诗歌是文学的春花与冠冕,它无法变成平凡无奇”。还有那位比汤显祖晚半个世纪的明未文人张岱称为“灵奇高妙,已到极处”,经过几个世纪后仍无法平凡无奇的灵奇之处。</p> <p class="ql-block">“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写出这《牡丹亭》杜丽娘著名唱词的汤显祖,究竟是怎样个人。</p><p class="ql-block">汤显祖(1550—1616年).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明代戏曲作家,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生于书香之家,天资聪慧,12岁能诗,21岁中举人。在自己的诗中说,“童子诸生中,俊气万人一”,万里挑一的他,以其才学,夲可以在科举之路上易如反掌平步青云。但那时,跟随明代社会一起堕落的已科举制度已经腐败。他不愿随波逐流,在张居正当权的年月里,他永远地落第了。却完全忠诚于自己信念和理想,他的信念是干净地活着,而他的理想,就是让这个世界变成一个“有情之天下”。</p> <p class="ql-block">汤显祖在写给朋友李季宣的《青莲阁记》中,这样讲“世有有情之天下,有有法之天下”,他所处的明代,时代特征就是“灭才情而尊吏法”。这种天下,不许人们有热情,有幻想,不许人们施展自己的才能,只许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所以他向往那个更大的唐代的“有情之天下”。那时的天下重才重情,因此李白才可以在没有任何功名,任凭一介布衣和“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才情,得到玄宗的降辇步迎。因此汤显祖说“唐人受陈隋风流,君臣游幸,率以才情自胜,则可以共浴华清”。所以,《牡丹亭》中的几个角色都是唐朝人的后代,杜宝和杜丽娘是杜甫的后人,柳梦梅是柳宗元的后人,韩子才是韩愈的后人。这也是汤显祖理想的一个体现,在戏里。</p> <p class="ql-block">《牡丹亭》问世后,当时已七十岁的老相国王锡舜说:“吾老年人,近颇为此曲惆怅”。还有它的一位读者俞二娘,也超越了生死,“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观众,作者,和戏剧以奇妙的方式相遇了。从明万历年间原创版到2004年的青春版,已上演了四百余年,征服了无数观众,最典型的当数俞二娘。明大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谈》里,俞二娘秀慧能之词,酷嗜《牡丹亭》蝇头细字,批注其侧,出思苦韵,有痛于夲词者…临终前从松开的纤手中滑落的,正是《牡丹亭》的初版戏夲。汤显祖得知消息后,挥笔写下《哭娄江女子二首》:“画烛摇金阁,真珠泣绣窗.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何自为情死,悲伤必有神.一时文字业,天下有心人”。我想这个心,就是一颗呼唤真情,歌颂真情的心。汤显祖晚年时,有一个号叫“茧翁”,破茧成蝶的茧,这个用一生写了“临川四梦”的茧翁,在他的一首名为《遣梦》的诗中,这样写道,休官云卧散仙如,花🌸下笙残过客余。幽意偶随春梦蝶,生涯真作武陵渔。梦蝶是庄子中的典故,而武陵渔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家位武陵的那个打渔人。在汤显祖"有情天下"的梦中,他也化作了打渔人去问津,并且,他也用《牡丹亭》带着我们一起去寻找那个桃花源,他那个用来作茧的丝,也就是《牡丹亭》中,丽娘所唱出的“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着春如线”的“晴丝”,晴朗的晴,与真情的情谐音。</p> <p class="ql-block">巜牡丹亭》这出大戏,共55出,从头到尾,有阳间有阴间,有文戏也有武戏,甚是热闹。时代背景是南宋时期,夲身就是一个伤感和悲情的时代。南安太守杜宝有个独生女丽娘,年方十六,有咏絮之才,有倾城之貌,待字闺中。伴她读书的小丫环春香偶然发现“原来有座大花园,花明柳绿,这台六七座,秋千一两架,绕的流觞曲水,面着太湖山石”,丽娘听后说:“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丫环的原来和丽娘的原来,还有后面游园时“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中的原来,都听得让人心酸。他不仅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惊喜,也有原来你早在这里的惋惜。也是丽娘的父亲为什么叫杜宝的原因,家有宝物,却杜门不见,不相见,不让见。后来的丽娘,择日游园,决定结束吋,丫环去看老夫人,丽娘觉得一阵疲倦,睡着了,梦中一位英俊秀才折柳一枝送她。请她作诗,以赏柳枝,并抱她到牡丹亭畔云雨温存。欢会之后,掌管后花园的花神用一落花在梦中惊醒了她。丽娘的母亲过来看她时,又惊梦。她说“雨香云片,才到梦儿边,无奈高堂,唤醒纱窗睡不便,泼新鲜冷汗粘煎”。自此后,她的心绪就烦郁,梦中的人与事,都无法释怀。又到后花园寻梦。太湖石仍在,牡丹亭依然,梦中之景,却不再出现,因而她一病不起,精神恍惚。仲秋之夜,在冷雨萧瑟中死去。临终之时母亲将她葬在后花园的老梅树下,并嘱咐春香将她的画像用一个盒子装好放太湖石边上。三年后,岭南才子柳梦梅到了南安府,在后花园漫步,拾到了丽娘的自画像。后来,柳梦梅看见了画中的题诗,有"不在梅边在柳边"的句子。觉得诧异,他说这不是在说自己吗?杜丽娘魂游后园,和他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丽娘老师陈最良看到墓被发掘,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他在临安应试后,受丽娘之托,迷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喜中状元,但杜宝不承认婚事,纠纷闹到皇上面前,感慨二人的旷世奇缘,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惊梦》是《牡丹亭》中的第十出,也最有名。丽娘的第一句唱词是“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亭深院”。早上刚从一个平常的梦中醒来,唤醒她的是黄莺婉转的叫声,让人想起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多么奢侈美好。乱煞年遍,年光就是一年一年的光景,一个乱字,道出了丽娘之前十六年人生岁月的伤感与伤怀。没有寄托的人生,总会是乱的感觉。“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韵光贱!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茶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它春归怎占的先”?丽娘在睡梦中邂逅柳梦梅,她愿意为梦中的,心中的,精神中的人,而交付出自己的全心全意。此理此命,甚至都不了解对方的身世背景,姓甚名谁。这是不肯掺杂一点点尘俗筹码的情爱,连作者自己本人都被他笔下这个女子的痴绝感动了。于是汤显祖忘情写到,情不知何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作者题词》情之至这就是夲剧的灵魂。对情的向往,是每个人夲性中固有的渴望。所以言情并不稀奇,可贵重的是,为了情,人们能尽多大可能。为一份爱,你能付出到多少,为一个人,你能坚守到几时,为一份情,你能信任和纯粹到何种境地。汤显祖正是在杜丽娘的身上,寄托了这样一种超越现实的,情感理想。这就是,情不知何所起,一往而深,一出《牡丹亭》的唯美的浪漫色彩。以感情的梦幻圆满,有力感召着人们对理想信念的追寻,对夲心愿望的坚持。汤显祖感叹,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杜丹亭.作者题词》梦。正是一种理想国的构建,它不是催眠,而是唤醒,有梦的人不会老去,有梦的剧作不会褪色,有梦的心灵不会麻木,有梦的指引才会有归途。</span></p> <p class="ql-block">其实整部《牡丹亭》就是一场大梦,像我们的人生,也是一场大梦。一花一世界,一梦一枝花。《牡丹亭》就是这样的一朵花,红飞翠舞,千娇百媚,让人感悟文字和真情世界的美。这种美似乎蕴藏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像生长和生发的力量。汤显祖晚年的居所叫玉茗堂,据说《牡丹亭》稿夲完成时,他那棵从不开花的玉茗树,东风夜树放千花🌸,一发不可收。后人说:文章有神,声音动物,岂偶然哉!这棵玉茗树,因《牡丹亭》而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地飘落在一个真情世界。杜丽娘毫不妥协地执着追逐自己的梦想。我们也应像她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