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四年随舅舅去了一趟眉山乡下他告知说这是我的外婆娘家,也随道带我去参观了《三苏祠》。舅舅是彭山中学语文老师,自然对出生在自已故里同列唐宋八大家的苏氐三父子尊崇不已。游览参观时给我介绍了不少关于他们的秩事和作品。暑假回去,写了篇《游三苏祠》的作文,很得语文老师於明鳌的赞赏,传阅给语文教研组其他老师获一致好评。於老师上课时提起,心里小得意了好久。现在想起,也不过是去旅游了一趟,有经历和实感。那时,多数家庭经济条件很差,假期带娃儿到外地去耍一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没有生活,作文写什么呢。现在想起,很怀念舅舅的。</p><p class="ql-block"> 真正接触苏轼作品是知青时认识了成都十二中一个叫邓先春的有些另类的下雁门知青。他背了个赤脚医生药箱装了些常用药穿了件当时乡下医生、供销社粮管站职工标配蓝布长衫子在四乡八里到处流窜。由于当地老乡缺医少药,居然也混得起走。我们生产队离公社場镇较近,常有知青跑来借宿,我们也不便拒绝,但队上意见挺大。口粮不够吃,要找队上称啊,怨不得农民。一天这个12中的邓知青行医寻到我们队上来了,自然也只有在我们几个知青这儿来骗吃骗喝骗睡了。还好,他行走江湖练就好口条又是高中生多读了两本书懂得要多些很快大家就熟络起来,就像老朋友一样。走时,他居然给大家都留下临别赠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字写得不错,"邓先春"三个字签名特俊秀,好像专门练过就跟现在的名星似的。当时初中课本还没选入苏轼诗词,不像现在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素质培养,从小就唐诗宋词,被他这个高中生麻倒了。后来知道高中语文教材选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不管他是在我们面前显摆还是借苏词来感谢我们的接待并祝福大家,总之是第一次窥见苏词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从"大江东去……"的豪放到"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婉约,再到《赤壁赋》对无常人生的深刻理解,诗、词、歌、赋、文、书、画……不以胜数的杰出作品除了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很少几个能与之比肩而立的崇高位置,大文豪乐观豁达酷爱生活精神也是留传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东坡肉就是大家津津乐道的美食。</p><p class="ql-block"> 洪福老弟提起过眉山打造了一个"水街"景点,还不错。但一直没逮机会前往观光。正好今天德浩试车看天气晴朗就邀约大家跑了趟眉山并特意去了水街。这几年名人故里为发展地方经济和提供给人民更多休憩娱乐地方,打造了很多的人文景观。去得多了,感觉到处都似曾相识鲜有新意。琼楼玉宇、雕梁画栋、朱阁绮户、流水拱桥……当一幅幅气势宏伟又精美绝伦的胜景画卷就在你的眼前展开时,还是有些惊讶和怦然心动,心思:要是大学士在天有灵,应该回到自青年宦游始就再也没有回过的一别近千年魂牵梦绕的故乡,再不用孤独地在高处不胜寒的天上人间起舞弄清影而是与家乡的后世子孙同享盛世永共婵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