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前言:受限于图片数量,分两期呈现给您。</div>多次入藏,看那离天最近的蓝,就是大大小小的错。<div>在西藏湖泊都被称呼为措,错。<div>错,措,通用,为藏语中的“湖”的意思。<div>在西藏江河称为“藏布”或者“曲”。</div></div></div><div>青藏高原是板块运动的结果。高原隆起的过程中,经历了强有力的挤压、碰撞等构造运动,不可避免地会形成许多断裂带,给湖泊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高原上出现洼地湖盆。雪山与冰川融水汇集之后,就形成了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的湖泊。而且绵延的雪山冰川融化的雪水为这些湖泊不断提供水源。<br></div><div>高原湖泊大多为咸水湖。淡水湖所占比例很少。</div><div>2017年6月中国科学院组织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首先聚焦于江湖源区域,即西藏最大湖泊色林错和青藏高原中部重要冰川发育区进行了系统科学考察。</div>考察结果为高原湖泊急剧扩张。<br>色林错面积在过去40年间增加逾四成,现已成为西藏第一大湖。<div>青藏高原不但是“亚洲水塔”,也是气候启动区,对我国乃至北半球气候环境的变化至为关键。<br></div><div>西藏大大小小的错1500多个,几次入藏也就连路过几十个而已,真正停车拍摄的更是寥寥无几。有些拍了图还不知道是什么错。</div> 羊卓雍措湖。<div>羊卓雍措,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br>主要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中段在浪卡子县与贡嘎县之间,拉萨西南约70公里处,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羊卓雍措面积675km²,湖面海拔4,441米。</div><div>从拉萨到羊湖需要翻越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羊卓雍措湖面平静,一片翠蓝,仿佛如山南高原上的蓝宝石 。<br></div> 高原圣湖-羊卓雍措U湾 高原圣湖羊卓雍措 冰川与河流 高原圣湖羊卓雍措 高原圣湖-羊卓雍错 高原圣湖-羊卓雍错 圣湖-羊卓雍措水面海拔4490米 此文介绍的错,是按照行程拍摄顺序介绍的。不分湖泊大小。 佩枯错,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吉隆县境内,地处希夏邦马峰以北60公里,雅鲁藏布江以南40公里处,海拔4580米,面积284.4平方公里,为日喀则地区最大的湖泊。<div>2020年9月2日16点左右到达湖边拍摄。<br></div> 佩古错湖边的玛尼堆 潮根 根 佩古错 佩古错的树根 佩古错湖的路 佩古错的云 有了路也就不太平了 一错再错的天边 佩古错湖边的鹅卵石 2020年9月3日下午到达玛旁雍错湖边。<div>玛旁雍措,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城东35公里、岗仁波齐峰之南。周围自然风景美丽,自古以来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国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藏地所称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br>古象雄佛法 雍仲本教《象雄大藏经,俱舍论》中所记载的“四大江水之源”指的就是圣湖之母玛旁雍措。东为马泉河,南为孔雀河,西为象泉河,北为狮泉河。</div><div>“玛旁雍措”--“不可战胜的碧玉之湖”,藏语里“玛旁”就是不败,无不胜的意思。<br>玛旁雍措最早名为“玛垂”,或“玛垂措”,是雍仲本教中广财龙王的名字。<br></div> 远山的红霞--玛旁雍错湖边半山腰的经幡 纳木那尼峰特写-玛旁雍错湖边雪山,纳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西段,与海拔6638米的神山冈仁波齐峰遥遥相对。<div>纳木那尼峰,藏民称之为“圣母之山”或“神女峰”。<br></div> <div><br></div><div><br></div>黑颈鹤雏鸟湖边湿地上觅食 晨光中的玛旁雍错 跑群藏野驴 在吉吾寺塔林拍摄的玛旁雍错和纳木那尼峰一角 旁雍错纳木那尼峰全景图 玛旁雍错湖边--玛尼堆上的牦牛头盖骨-信众们神灵的转化使者吉吾寺 经幡旗与玛旁雍错 连接上苍的祈祷 9月4日早晨继续到玛旁雍错湖边拍摄日出。<div>玛旁雍措湖边<br></div> 飞幡迎霞-玛旁雍错晨光 玛旁雍错湖边吉吾寺玛尼刻石-功夫石头 鬼湖凌晨-与玛旁雍错相邻的是咸水湖,拉昂错,又称鬼湖。<div>天上还挂着月亮,拍了二张匆匆离去。</div> 拉昂措-鬼湖清晨 拉昂措-鬼湖清晨月光下 玛旁雍措朝霞光芒四射 玛旁雍措晨光 玛旁雍措湖边 转山转水 玛旁雍错的晨光 玛旁雍错日照金山 玛旁雍错转水 纳木那尼峰 转山转水的使者 幽默的嘴脸转山转水图中在吉吾寺山上 玛旁雍错湖边吉吾寺看冈仁波齐 9月6日经过的湖泊未停车拍照,这是象泉河--札达县托林寺朗钦藏布-象泉河 这一天主要拍摄札达古堡,一夜消失的古格王国都城遗址。 一路向西,阿里地区-革吉县.热琼嘎布村附近的湖--聂尔错 8号下午15:26沿G317到达聂尔错到湖边拍摄。拍摄点湖边4365米 阿里地区-改则县.吓嘎错傍晚的光会 阿里地区-改则县.吓嘎错-晚霞.太阳星芒 阿里地区-改则县.吓嘎错晚霞 阿里地区-改则县.吓嘎错的晚霞 阿里地区-改则县-吓嘎错的晚霞夕照 阿里的错与雪山 高山冰川 西藏.扎日南木措湖 扎日南木错,西藏自治区第3大湖。亦称塔热错。位于藏北高原南部,阿里地区措勤县境内。属东西向构造断陷湖。属咸水湖。<div>9月10日上午10点30赶到湖边<br><div><br></div></div> 西藏第三大湖扎日南木措咸水湖 西藏-扎日南木措风光 扎日南木措边山玛尼堆 扎日南木措风光组图 扎日南木措湖风光 扎日南木措湖心岛 扎日南木措湖一角 扎日南木措恐龙足 扎日南木措全景图 扎日南木措卧龙湖心 扎日南木措-献给上苍和圣湖的最高礼节 最神秘的当惹雍措湖 当惹雍措,是西藏面积第四 大湖,中国第二深的湖(第一是长白山天池),是西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徒崇拜的最大的圣湖。<div>位于冈底斯山中段北麓,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境内文布荒原上。</div><div>万里羌唐的西部,是著名于世界的“无人区”,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的双湖,文布地区,每6平方公里才有一个人存在。<br></div><div>当惹雍措为南北走向,形如鞋底的大湖泊,三面环山。<div>当惹雍措南岸达尔果山东侧有一缺口。达尔果山一列七峰,山体黝黑,顶覆白雪,形状酷似7座整齐排列的金字塔。它和当惹雍措一起被雍仲本教徒奉为神的圣地。<br>“达尔果”和“当惹”都是古象雄语,意为“雪山”和“湖”,一个是神山,一个是圣湖。</div><div> 公元五世纪以前,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曾经存在一个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文明高度发达的古象雄王国。</div><div>最辉煌的时候,象雄王国的疆域西起今阿里地区的岗仁波齐(上象雄),横贯藏北的尼玛、申扎一带(中象雄),东至今昌都丁青一带(下象雄),疆域极其辽阔,是青藏高原最早的文明中心。<br>古老的象雄产生过极高的文明,它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还是西藏古老的传统宗教"雍仲本教"的发源地。作为本教的神山圣湖,达果雪山和当惹雍措养育了湖畔的人们,是古象雄文明的摇篮。</div><div> <br></div></div> 通往文布南村当惹雍措湖边,下午14点40从s205公路下到湖边土路赶往文布南村 当惹雍措湖边的哈达 当惹雍措湖边的玛尼石堆 当惹雍措湖一角 那曲地区尼玛县高原神湖当惹雍措风光 去往文布南村的路上 当惹雍措湖中间细腰部小山 诵经转经转湖转山藏传佛教信众们贯穿一生的营生 小孩子拿着巧克力挥手-谢谢叔叔 当惹雍措神湖转湖。落日前我们赶到文布南村,进驻湖边藏民开的小旅馆。两层小楼,通铺。<div>下午领队协调藏民老太太穿上节日盛装去湖边拍摄。</div> 当惹雍措文布南村转湖的盛装夫人 藏民穿着最珍贵的衣服戴上首饰绕湖转经 当惹雍措转湖 虔诚的转经筒 文布南村在当惹雍措神湖转湖的藏民 虔诚的笑容 傍晚日落云飘彩<div>拍摄完转湖老人,已是落日黄昏。团友们回住宿的地方休息准备吃饭。</div><div>西边黑云开始变红,我还没上楼,拿相机到湖边拍下落日金辉。</div><div>有的团友到小旅馆二楼平台拍摄,还害怕踩塌了房顶。</div> 当空晚霞红似火 傍晚20点59分,当惹雍措湖边落日前的晚霞 当惹雍措秋霞 当惹雍措晚霞红 文布南村晚霞 文布南村当惹雍措胡晚霞 藏羚羊 离开文布南村往北往东去色林错,这段路上野生动物较多,路上碰到藏野驴,和藏羚羊,看到羊群赶紧下车装备武器慢慢靠近,藏羚羊还是非常警觉,老远就发现了靠近她们的长枪短炮,开始沿湖边奔跑。先是向右奔跑,可是前方是公路,跑到公路边又折回。<div>光顾上拍摄最终连湖叫什么都没弄清楚。<br><div>因为距离太远,400+2XIII都够不到。</div></div> 藏羚羊群 藏羚羊觅食 藏羚羊-如其说是决斗不如说是玩耍 一篇美篇,最多100图。只有分两期了。<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