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

悠然见南山

<p class="ql-block">  除夕(别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日期在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日。 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p> <p class="ql-block">  元宵节(别称:上元节、天官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日期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它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该节日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别称:踏青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日期一般在公历4月5日。 国人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因此在清明时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每年一到清明节,很多地方都会以不同的形式,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来缅怀革命先辈,纪念战斗英雄。民间有踏青郊游、扫墓祭祖等风俗。</p>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别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民间有"扒龙船"、“吃粽子”、"放纸鸢”、“挂艾草菖蒲”等习俗。</p> <p class="ql-block">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燕京岁时记》:“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p> <p class="ql-block">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如有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艾节、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浴兰节、女儿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诗人节、屈原日、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五月初五、五月当午等等。唐代以前常用的名称是“五月初五”,唐以后,“端午”便取代“五月初五”等别称,一跃成为主流的称呼。</p> <p class="ql-block">  七夕节(别称:乞巧节、七巧节、七姐诞、道德腊)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日期是每年农历7月7日。 七夕节民间有拜月祈福、拜织女、吃巧果、乞求姻缘等习俗。</p> <p class="ql-block">  中秋节(别名:仲秋、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日期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p> <p class="ql-block">  歇后语</p><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p><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五吃月饼——节日的美食</p><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p><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五生孩子——赶上节了</p><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五看桂花——花好月圆</p><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五吃年糕——还早</p><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五看灯笼——迟了大半年</p><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五过年——差了节气</p> <p class="ql-block">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会落到谁家。</p> <p class="ql-block">  《十五夜望月》这首诗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表达了诗人思乡怀人的思想感情。</p> <p class="ql-block">  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p> <p class="ql-block">  寒食: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以禁火为标志。有观点认为,寒食禁火的习俗源于“改火”,即每年熄灭就火,重取新火,从而避免陈疾,获得新的生命力。唐代常于清明时节取榆柳之火,皇帝也会将新取得火种赐给权贵大臣,以示恩宠。</p> <p class="ql-block">  《寒食》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京都长安城寒食节的景象,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同时也用借古风今的写法,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