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染而遇

🍍菠萝麻麻

【活动起源】<br> 扎染是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科技, 是用植物染料把布料或服饰成品,按照制作设计意图,用折、压揉缝等方式捆扎染色,再拆去捆扎线或縫线,形成一定的图案花纹,生活气息浓郁。植物染料是利用自然界之花、草树木的茎、叶.果实.种子.皮根等植物为原料,经过粉碎、浸泡.蒸煮等诸多工序提炼而成的纯天然植物染料。<br> 孩子们在草地上玩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衣服上有了绿色的斑点,他们既苦恼又好奇,为什么小草的绿色会跑到衣服上来呢?为什么桑葚的紫色会跑到手上来呢?其实在我们童年的时候也普有过类似的经历。所有这些都说明孩子对植物中的色素不仅不陌生而且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我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创设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以此来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观察、实践、体验,使孩子们在操作中发现植物中是含有色素的,并初步了解植物色素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孩子们的探究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培养孩子主动关注生活的意识,让他们感觉到“扎染并不遥远,扎染就在身边”。 【活动过程】<br>一、初遇——染<br>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部位,含有大量的色素成分,可用于染色。植物染料的资源丰富,染色技术历史悠久,与化学合成染料相比,安全无毒又环保,其中一些还兼有抗菌、防紫外线作用,许多植物染料也可作为食品着色剂。<br> 那么,生活中还有什么其他植物的颜色?为什么它们会有不同的颜色?小班的小朋友们还不能很清楚的说出为什么,通过活动幼儿认识了五颜六色的植物色素,通过视频资料,了解常见的可以提取植物色素的植物。<br> 教师反思:通过活动,知道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都含有不同颜色的天然色素。了解植物色素的功能,是重要的营养成分,可染色或作为食用色素,也可吸引蜜蜂传花粉繁衍后代。激发幼儿对植物色素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br>二、探寻——染<br> 我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们一起收集各种各样喜欢颜色的植物。记住名称和颜色,带到班级里来,一起试试看神奇的植物染料。从孩子们开心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个活动非常感兴趣。<br> 那么,用什么办法把植物染在布上呢?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尝试了植物拓染。 教师反思:我们开始了研究,孩子们分组选取了不同的植物进行加工。各自找到了锤子、石头、实心的积木等,玩的真起劲!用锤子来推敲树叶、在孩子们的合作下,白布上惊喜的出现了各种树叶的颜色。有的孩子还将叶子的颜色在布上拓印了成型的叶子,用花儿的颜色在布上拓印了花朵的形状。<br> (二)蔬菜染料<br> 事后,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老师,明天我还想用这个来画画。”昊然说。玥玥说:“其他的植物也能染出颜色来吗?”我回答道:“试试不就知道了?”<br> 孩子们又开始蔬菜染料的尝试。几个小朋友行动起来,我们将蔬菜紫甘蓝切碎,然后由老师放在锅里加水煮沸。在等待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期待不已。 (三)水果染料<br> 除了蔬菜可以染色,那么水果也可以吗?润润说:“我吃火龙果的时候一直会弄在衣服上,妈妈说那样就洗不掉了。”佳佳说:“我今天吃橙子把衣服弄张了变得黄黄的。”那就一起来动手吧!于是我们开始了火龙果染色的尝试。 教师反思:火龙果染色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虽然在我们老师的眼中,是失败的,但是在幼儿眼中,也是一种探索的过程!在过程中,我们会观察幼儿的表情、语言和动作以及实验进程,当发现幼儿需要帮助时,再适时介入,并且及时与幼儿一起提炼操作中的发现。<br> (四)身边的染料<br> 幼儿园里有很多植物、蔬菜,一定也藏着颜色染料,赶紧去找一找吧!<br> 硕硕找到了一朵红色小花,亦凡找到了黄色,琪琪找到了绿色……有很多孩子找到了绿色,有的在小草上找到了绿色,有的在青菜上找到了绿色,有的在竹子的叶子上找到了绿色…… 我们将相同颜色的植物放进木臼里进行碾压。碾压了大概十分钟,昊昊说:“老师,我手都压酸了,怎么还是没有看都汁水出来呢?”“是呀,我看到你们压了好久了,好像只出来了一点点水。”“我想是因为我们今天找的植物水分不够多吧!”孩子们表示赞同。我说:“那我们往里面加一点青菜叶试试吧。”往木臼里加了水之后,果然,绿色的染料出来了。 教师反思:老师及时的与孩子们进行谈话,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以便为他们的后续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要张开眼睛去仔细看看,要伸出两手去缜密的研究。”植物是幼儿常识教育任务的一部分,是促进幼儿观察力发展、增长丰富知识的途径之一。 五、终相守——染<br> 细数植物染料的历史,远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时期,人们已经在装饰品的石珠上染色,在新石器时代应用矿物颜料,也开始使用天然植物染料。并在轩辕黄帝时代,利用草木之汁染色制衣。据《大戴礼记·夏小正》记载,在夏代人们已经开始用蓝草进行染色,并且开始种植蓝草供以使用。进入商朝,人们已经掌握了利用矿物以及植物染料染色的技术,此时是我国最早、同期最具有相当水平的染色技术时代。到了明清时期, 根据《天工开物》和《本草纲目》的记载,可用作染色的植物扩大到几十种。植物染料不仅自给自足,且大量出口。<br> 植物染料是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瑰宝,非遗项目的一种。优秀的传统工艺应该在当今时代被赋予新的历史意义,而不再是“历史”的东西,导致传承的青黄不接。同时在我国支持传统文化发展的政策下,这一项古老而又有活力的工艺一定会以更活泼的状态活跃在大众的目光。<br>【活动反思】<br> 《诗经》用最质朴但永恒的方式,记载下了草木染在我国早期历史中最为浪漫的一笔。今日,它正在复苏……五颜六色的花朵,深浅不一的草木,在古代人们的手中,它们是大自然馈赠的最佳染料;在现代孩子们的眼中,就是无限的想象和创意。<br> 在一系列植物染料的探寻活动中,一条布、一扎皮筋、一盘染料,相碰撞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我们带着问题和任务出发,在探索过程中寻找快乐。<br>  这次的探寻活动之所以能够成功,源自于孩子们对扎染的执着,源自于孩子们在遇到困难时齐心解决问题的精神,也源自于老师提供的帮助与支持。<br>接下来,孩子们和“扎染”之间还会发生哪些故事呢?他们还会有哪些奇思妙想呢?我们一起期待今后的发展吧!<br>

植物

染料

染色

幼儿

孩子

色素

颜色

扎染

绿色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