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推进乡村小学与城中小学共建立学课堂,2021年1月13日,在南通教科院符永平主任的带领下,如东县河口镇景安小学四名改课骨干教师来到了南通市城中小学。</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南通市城中小学的赵敏、章颖、施展和王晓珏四位老师分别执教五年级语文《忆读书》、五年级数学《多边形的面积复习》、三年级英语<i>Where’s the bird?</i>、六年级劳技课《食堂小帮工》。</p> 课例点评 <p class="ql-block">丛有莉老师点评五年级语文《忆读书》</p><p class="ql-block">《指导意见》要求“让讲授走向简明,让合作走向有效,让展示走向多样”, 那么什么样的合作才是有效合作呢?我认为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p><p class="ql-block">第一个是因为解决了问题而有效,这堂课上孩子们在老师引导下进行了3次合作共学,基本解决了老师设置的问题。</p><p class="ql-block">第二是应该面向全体而有效,这堂课孩子们交流很热烈,合作状态也很好。通过观察,我发现,有几位疑似潜能生(抑或是内向)的同学基本没有发言,他们大多时间在倾听,没有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从优生流向潜能生的合作,潜能生的学习还是被动的,只不过组长替代了老师的角色,我们应当倡导“多流向”的合作,让每一位孩子的思维都能够在合作共学中碰撞。</p><p class="ql-block">第三个是因为“柳暗花明”而有效,我们应当避免追求一帆风顺的合作,不能把合作等同于收集意见,要让合作有“嚼头”,把合作任务设置得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同时,还要兼顾到“起点低,落点高”的原则,要让合作“跳一跳”,让孩子们在“柳暗花明”中感受到集体探究的智慧与解决问题的愉悦。</p> <p class="ql-block">曹金梅主任点评五年级数学《多边形的面积复习》</p><p class="ql-block">章老师精妙的设计,和学生之间精彩的互动,娴熟的教学技能,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和人格魅力让我深深折服。课上能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先学,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高,学生通过课前整理把所学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同时重视学生质疑能力和评价能力的培养。</p><p class="ql-block">几点思考:</p><p class="ql-block">1.关于合作,小组合作要多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合作不是把自己的答案在小组内说一下就行了,而是学生间思维的碰撞,多给孩子汇报展示的机会,第一次汇报只有一组5个人汇报了,其他10个小组的学生都是听众和观众。</p><p class="ql-block">2.关于导学单,导学单是学生学习的拐杖,课前的先学应该设计一些基础性的题目,不宜过多,课中的习题设计应该多样化,课前的面积计算的题目可以放到课堂上来完成。课后评价的设计有点形式主义。</p><p class="ql-block">3.关于复习课习题的设计,复习课不仅是知识的梳理,更重要的应该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本堂课学生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在交流课前预习的内容,课上只完成了一道题目,感觉练习的量不够,如果是我,我会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和以前做错的题目设计一道关于多边形面积的题目,考考组里的其他同学,这样学生参与的面就广了,学生既是解题人又是命题人,这样的课堂会更有灵性。</p> <p class="ql-block">丛春云老师点评三年级英语<i>Where’s the bird?</i></p><p class="ql-block">施老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一口流利的、地道的英语令人为之折服。她能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以歌曲“on,in ,under”趣味导入文本,以游戏“寻找小鸟,粘贴小鸟”解决文本重难点句型及词汇,以展示“配音”提升学生语用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p><p class="ql-block">几点思考:</p><p class="ql-block">1. 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教师的过度牵引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游戏环节是否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生成更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p><p class="ql-block">2. 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小组学习应面向全体学生,在合作粘贴小鸟环节,有部分学生处于无事做的状态。这里是否可以采取学生互读,互贴的合作方式,确保人人参与,人人有事做。</p><p class="ql-block">3. 课堂教学需要评价机制的助推。学生有展示,就要有评价。学生的成就感来自于自身的评价,同伴的评价和老师的评价,能够得到他人的赞美和肯定,学生的自信更能增添几分!</p> <p class="ql-block">潘老师老师点评三年级英语<i>Where’s the bird?</i></p><p class="ql-block">施老师有着非常高的专业素养,听她的英语发音是一种享受。难得的是,她的课堂用语很接地气,这背后折射的是她的教学观,她把自己也当成孩子,和孩子们是平等的对话者。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完成教学任务,让课堂充满神奇,让孩子充满期待。</p><p class="ql-block">几点思考:</p><p class="ql-block">1.过于注重理性知识的堆积,忽视人情的温暖与人性的光辉。课堂上,教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忽视学生的自然生成与水到渠成的引导。</p><p class="ql-block">2.英语味不够浓郁。文本朗读环节花时间比较少,语音语调的感悟缺少在读中悟,在悟中读的体验过程。</p><p class="ql-block">3.在知识铺垫上耗时过长,导致文本学习时间较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p><p class="ql-block">总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处于思维状态,是否处在成长状态,学生学习的精神是否是立着的,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关注。</p> <p class="ql-block">潘老师老师点评六年级劳技课《食堂小帮工》</p><p class="ql-block">本节课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食堂小帮工,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感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p><p class="ql-block">几点思考:</p><p class="ql-block">1.课堂可以以活动板块的形式呈现,切勿细碎。</p><p class="ql-block">2.发挥“学案”作用,课前做好充分调查准备工作,既为课堂中的合作与分享做好先期准备,又提升了学生调查、采访、研究等综合能力。</p><p class="ql-block">3.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比如:你想去应聘食堂哪个岗位?可以通过以下问题让学生说得有理有据:你想应聘哪个岗位?你具备这个岗位的哪种能力?你还有哪些欠缺?今后将怎样努力提升自己?</p><p class="ql-block">4.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如何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提高合作的效率,健全合作的评价机制等,值得我们一起探讨。</p> 专家引领 <p class="ql-block">南通市教科院符永平主任首先重点点评了章颖老师的课并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言。接着就在座的老师存在的困惑以及思考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向与会老师分享了几个课改案例:课改虽是“煎熬”的,但收获是满满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