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问”与“咬文嚼字”

云水谣

大家知道,在文史界做学问是不容易的,上下几千年沧桑,卷帙浩若烟海,要想做学问,非下大工夫不可。下面的几个例子,就说明非“咬文嚼字”不可。<br> 近年来,文学界的“余大师”屡遭诟病,先是误解“致仕”之意波动文坛,余在《山居笔记·十万进士》中有这样一句话:“大量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生最重要的现实遭遇和实践行为便是争取科举致仕……”把“致仕”理解为“获得官职”,殊不知“致仕”乃“退休”之意(《礼记·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仕”);后是“乐”字门,在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余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乐(yao音“要”)”字错读成“快乐”的“乐”,引起一片哗然。曾有一金姓学者(《咬文嚼字》杂志主编)在余某散文作品里找出100多处文史差错,引用唐人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为名出书辩驳。<br>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清华大学演讲,顾秉林校长对送给宋的一幅书法作品念不下来也就算了,在向宋楚瑜赠送礼物时又说成‘捐赠’,引起下面学生的一片嘘声,呼吁其“引‘羞’辞职”。<br> 无独有偶。事隔两个月,新党主席郁慕明到中国人民大学演讲,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在致辞中又将“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真是丢尽了人!《诗经·幽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七月是指农历的七月,“流”指向下运行,“火”是一星名,即二十八宿中的心宿,又称“大火”,每年农历七月以后便渐渐偏西向下沉落,所以叫“流火”,这时酷热开始减退,天气渐渐地凉了起来。 <br> 四川郫县的团结镇是成都高校云集的地方,镇政府为了宣传自己新兴“大学城”的形象,在新毗河桥头打了一个写有“大千幽居之地,学子麋集之城”字样的巨型广告,结果“大学城”的形象没树好,反而被不知情者误认为该镇是“养鹿场”。原来,广告词“大千幽居之地,学子麋集之城”的“麋集”,是“麇集”之误。“麇集”即为“聚集”;“麋”即“麋鹿”,“麋集之城”自然是“养鹿场”啦!<br> 据传曾经有某博士生写信,希望导师指导论文,曰:“**老师,敬启……老师疑惑不已。“难道要我焚香沐浴、洗手整衣,恭敬地打开?”这里应该写“大启”、“君启”或“亲启”。后此生继续写道“望**老师扶正”。应该是“斧正”,而“扶正”的意思,乃是正妻亡故之后,妾扶至正房,真乃笑话……<br> 前几年曾有网友恶搞了一个“成语”——卧槽泥马(一句“国骂”的谐音),并煞有介事的称此典故出自于《战国策·楚策四》:伯乐多良马,其有邻亚犁,曾与人言:“我亦善识马,有一骏马,伯乐不及。”人皆疑,欲观之。亚犁恐,乃以草泥置一卧马于槽中,众人视之笑其蠢。皆曰:“此何良驹,卧槽泥马尔。”并煞有介事地开出释义: ⑴形容识人不明.表示明明其能力不足.但上位者因为种种原因或糊涂.任其肆意妄为;⑵形容虚有其表,窃居名位者.表示即使给某人相应的地位.但其能力不足是无法改变的(等同于烂泥扶不上墙.沐猴而冠);⑶形容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可悲的是,此恶搞竟让xx学院博士段凡掉进了陷阱。在谈及金融危机下的白领“跳槽”时,段博士在《解放日报》撰文谆谆教导:“不过,卧槽与跳槽并非完全对立,否则就可能变成一匹“卧槽泥马”。卧槽泥马出自《战国策》,形容虚有其表……所以说,职场人士大可不必草木皆兵……”<br> 中国文字和文史博大精深,浩如瀚海,人活个几十年,就是再博学难免有不精不到之处。我们草根级别的文学爱好者也还罢了,错就错了,但错误出在学者、名人身上就不一样了,朱军同志就因为做访谈节目时称毛新宇的父亲毛岸青为“家父”,继而又因“下跪门”而离开节目组。<br> 我认为,做学问首先要“谨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切不可附庸风雅、望文生义,弄得贻笑大方。就如某作家讲,“我总是反复体味一个字词,直待把它‘焐热’才敢用”。敝人在文革后文学复兴时期与朋友的书信中也曾出丑曰,“望兄仲秋来聊举杯邀月,当滥觞耳!”乃是典型的望文生义,将“滥觞”误解为“举杯狂饮”,想来赧颜。其次要“勤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敝人不才,但也看过不少书,《现代汉语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也是当书读过N遍的,所以看到“卧槽泥马”,第一眼就知道它不是成语。“开卷有益”,我们读书不妨杂一些,并养成存资料、记笔记的习惯,“好脑子不如烂笔头”么。没有网络的时候,我做了一些小卡片,说是卡片,其实就是裁成10平方厘米见方的纸片,在一侧打上孔以便装订,把读书学到的东西记下来,分门别类的加以整理,闲暇时就拿出来翻一翻,写东西用到时查找很方便。再就是要注意用“规范词”(《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词),不可靠想当然来“造词”,如:可以用“阐述”、“表述”、 “阐释”、不能用“表释”。经常看到博友的帖子里充塞着一些,如“萎顿”、“伫足”等“自造词”,使人看后如鲠在喉。现代汉语词典自1978年至今2005年,已经修订了5次,其中的字词足以表情达意,如果人人都来造词,岂不乱了套。其实,在日益数字化、网络化的今天,选字用词很简单,正确的用词在汉字输入法(尤其是“搜狗”)里都会显示词组,反之就没有。<br> 现在,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特别是对搜索引擎的依赖越来越强了,而这种对网络过度地依赖信任,已经悄然削弱了我们读书的积极性和分辨真相的能力。对习惯靠网络搜索搜集资料的现代人来说,谁敢保证每个人都有中文博士般的鉴别能力,谁又敢保证自己绝对不会掉入网络恶搞的陷阱? 我们在轻敲键盘获得资料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考究、甄别,“不唯上,不唯下,不唯网”。再就是注意自己的知识积累,提高“抗忽悠”能力。<br>  忽然想起了一句古训,觉得可以拿来翻唱一下,那就是,“脚踏实地读书,夹起尾巴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