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老人的故事

太极小强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湖南湘潭人。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p><p class="ql-block"> 白石老人的书画篆刻和诗文俱佳,他的人格也值得我们的称赞和学习。看现在社会上的有些书画家:有为哗众取宠而无“功底”的乱写却言之为丑书的、有手而不用却故意用嘴含笔写字的、有笔而不用倒是抱个拖把来沾墨挥洒的、有的为了多赚钱而把国画的创作做成流水线来批量生产的、还有些人盲目自大而自封或互封为大师的,等等。文人的风骨何在?我觉得在提倡精神文明建设和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都应该向白石老人学习。</p><p class="ql-block"> 需要说明的是:残疾人没手而用嘴含笔写字的等例外,他们的精神是可嘉的👍。</p><p class="ql-block"> 图文:选自网络,致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白石老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p> <p class="ql-block">  早年齐白石卖画,为简便起见,以数量计算,如画青菜瓜果鸡鸭鱼虾,画上有若干,就以若干钱计算。有人要一幅虾子为题材的画。齐白石画完,即以画上有几只虾,照只计算。此人看了画,以菜市场买菜的常例,要求多添一只虾子。</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不悦,但还是拿了笔,在画上给他添了只虾。那人看画,发现这只虾画得像是走了样,毫无生气,有点奇怪。齐白石说:“你要添的这只虾子,是不在价钱以内的,所以替你画了只死虾,算是免费附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218, 223); font-size: 18px; background-color: rgb(143, 43, 39);">  齐白石一生订过许多份润格,有的亲订,有的是弟子代订,以下这份润格,为齐白石20世纪30年代亲手订的,全文如下:余年七十有余矣,若思休息而未能,因有恶触,心病大作,画刻目不暇给,病倦交加,故将润格增加,自必叩门人少。人若我弃,得其静养,庶保天年,是为大幸矣。</span></p> <p class="ql-block">  白求及短减润金、赊欠、退还、交换诸君,从此谅之,不必见面,恐触病急。余不求人介绍,有必欲介绍者,勿望酬谢。用棉料之纸、半生宣纸、他纸板厚不画。山水、人物、工细草虫、写意虫鸟皆不画。指名图绘,久已拒绝。</p> <p class="ql-block">  花卉条幅,二尺十元,三尺十五元,四尺三十元,以上一尺宽。五尺三十元,六尺四十五元,八尺七十二元,以上整纸对开。中堂幅加倍,横幅不画。册页,八寸内每页六元,一尺内八元。扇面,宽二者十元,一尺五寸内八元,小者不画。如有先已写字者,画笔之墨水透污字迹,不赔偿。凡画不题跋,题上款者加十元。</p> <p class="ql-block">  刻印,每字四元。名印与号印,一白一朱,余印不刻。朱文,字以三分四分大为度,字小不刻,字大者加。一石刻一字者不刻。金属、玉属、牙属不刻。石侧刻题跋及年月,每十字加四元。刻上款加十元。石有裂纹,动刀破裂不赔偿。随润加工。无论何人,润金先收。</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喜欢画白菜,也画得好。齐白石把白菜推许为菜中之王,他以白菜肥大、嫩白、脆绿的特点入画,画出的白菜新鲜水灵、生机盎然。而且齐白石常自称自己“通身蔬笋气”,他出身农家,画白菜,画好白菜,在他看来这是极自然的事。</p> <p class="ql-block">  有位画家私下里学齐白石,也画白菜,可画得总不像,他最后忍不住去问齐白石,画白菜有什么诀窍?齐白石哈哈一笑:“你通身无一点蔬笋气,怎么能画得和我一样呢?”</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是我国现代书画家和篆刻家。但他原是一位雕花木工,只在余暇学画和篆刻。二十七岁那年,他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p> <p class="ql-block">  1889年春节的一天,书画家给齐白石出了个画题,让他画一张横披。作完后,胡沁园十分惊喜,遂即收齐白石为徒。他教齐白石读唐宋诗,并引导他看小说。齐白石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常常读到深夜。</p> <p class="ql-block">  经过几个月的苦读,齐白石背熟了《唐诗三百首》,还研读了不少古人涛文,浏览了许多古典名着。他作的诗也别具一格,具有唐风宋骨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胡沁园从“立意”、“用笔”等基本功入手教授齐白石,还把自己珍藏的古今名画借给他观摩。齐白石眼界大开,他揣摩“八大山人”的作品,临摩、领会其用笔之妙,吸取百家之长,绘画技艺突飞猛进,不足一年就掌握了山、水、人、物、花、鸟的基本画法和技巧。</p> <p class="ql-block">  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他苦练书法和刻印。短短几年时间,齐白石在绘画、篆刻、吟诗、书法、装裱等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进展,成为名满天下的书画家。</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年轻的时候,他就很喜欢篆刻。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老篆刻家,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等这一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你的印就刻好了。”</p> <p class="ql-block">  别的人都以为老篆刻家戏弄齐白石,劝他不要理那老家伙,齐白右却真的挑了一担础石来,夜以继日地刻着,一边刻,一边拿古代篆刻艺术品来对照琢磨。</p> <p class="ql-block">  刻了磨平,磨平了又刻,手上起了血泡,他不在意,他就那么专心致志地刻呀刻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础石越来越少,而地上的淤泥却越来越厚。最后,一担础石统统都化为泥了,齐白石也练得了一手好篆刻艺术,他刻的印雄健、洗炼,独树一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p> <p class="ql-block">  有一次,他过生日。由于齐老是一代宗师,学生朋友来了很多。 从早到晚,客人络绎不绝,老人笑吟吟地迎来送往,等到夜晚送去最后一批客人,老人再也支持不住了,他躺下很快睡着了。</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齐白石老人一早就起床了,他顾不上吃饭,先到画室去做画,家里人都劝他吃饭,他却不肯歇一歇。总算五张画画完了,家人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等着他吃饭。谁知他摊纸挥毫又继续作起画来。家里人怕他累坏了,都说:“您不是已画够五张了吗?怎么还画呀?”</p> <p class="ql-block">  老人轻轻抬起头说道:“昨天生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以补昨天的‘闲过’”。说完,他低下头继续作起画来。正是凭着这种勤奋精神,齐白石老人的画越作越精,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是全才:诗、书、画、印、花卉、草虫、山水、人物,无不精通;他赋予作品以质朴清新的农民情感,赋以文人画形式以新的坐命力和现代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218, 223); font-size: 18px; background-color: rgb(143, 43, 39);">  1919年,齐白石举家迁往北京,在那里卖画治印为生。此时他结识了一生之中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位友人——陈师曾。这两人的关系后来被人概括为“没有陈师曾就没有齐白石,没有齐白石也就没有陈师曾。”</span></p> <p class="ql-block">  陈师曾在当时绘画界新思潮汹涌澎湃时仍坚定地拥护传统,曾著《文人画的价值》一书,此文极有意义。然而也就是这位貌似古板的陈夫子对白石翁进行多次鼓励和指引,在这种精神支持下,齐白石毅然以十年工夫进行衰年变法,从此他的大写意花鸟方始元气淋漓,呈现出为世人所熟知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徐悲鸿三请齐白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29年9月,艺术大师徐悲鸿受聘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他上任后不久,就亲自去拜访齐白石,聘请他来校担任教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2月一天的上午,徐悲鸿走进北京西单跨东胡同齐白石那简陋的画室里。两人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当徐悲鸿提出聘请齐白石担任北平艺术学院的教授时,齐白石默默看了一会儿徐悲鸿,婉言谢绝了。</p> <p class="ql-block">  几天后,徐悲鸿重又敲开齐白石的家门,但又遭谢绝。对此,徐悲鸿不气馁,不灰心。他深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最后,齐白石终于被说服,担任了北平艺术学院的教授,同时也道出心里话:“我不仅没进学堂读过书,而且连小学生也没教过,怎么能教大学生呢?”</p> <p class="ql-block">  徐悲鸿说:“你只在课堂上给学生作画示范就行了。”</p> <p class="ql-block">  虽然齐白石的画像徐悲鸿所赞赏的那样:“妙造自然,浑然天成。”但是在当时的美术界,有些人却极力歧视与贬低木匠出身的齐白石。一次画展,齐白石的作品受到冷落,被挤到一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p> <p class="ql-block">  当徐悲鸿在展厅内看到齐白石的作品《虾趣》时,心中暗喜道:“真是一幅妙趣横生的佳作啊!”</p> <p class="ql-block">  他立即找来展厅的负责人,把《虾趣》放在展厅中央,与他的作品并列在一起,并将《虾趣》的标价8元改为80元,而自己的那幅 《奔马》标价为70元;他还在《虾趣》下面注明“徐悲鸿标价”字样。此事引起轰动,齐白石也由此名扬京城。</p> <p class="ql-block">  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齐白石为了不受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画面很特殊,一般人画翡翠鸟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径上,窥伺着水面上的鱼儿;齐白石却一反常态,……</p> <p class="ql-block">  不去画水面上的鲟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翡翠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翡翠奈何?”齐白石闭门谢客,自喻为虾,并把作官的汉奸与日本人比作翡翠,意义深藏,发人深思。</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毫。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p> <p class="ql-block">  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看你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p> <p class="ql-block">  有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70多岁的时候,对人说:我才知道,自己不会画画。人们齐声称赞老人的谦逊。老画家说,我真的不会画。人们越发称赞,当然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在晚年的时候,画荷画虾都非常的精妙绝伦,而且他本人也非常的爱国,很受周总理的敬重,总理一直很照顾老人生活上的事情,后来决定给齐白石换一个大四合院,没想到搬过去以后齐白石一直闹着住不惯,嘴里还说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其实他担心自己老屋里藏得东西被人翻到。</p> <p class="ql-block">  老人十分的节俭,这都是苦生活锻炼出来的,即使后来他过得比较不错了,也依然把控着家里的米粮。每次吃饭时他必须亲自给量,这天媳妇做饭跟齐白石要米,齐白石舍不得多给一点,都是量一竹升子手抖上一抖,这场景莫名的熟悉感,想到了学校盛饭的阿姨。</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精打细算还不止如此,在卖画的时候,那真是“锱铢必较”,钱一点都不能少,虾也一点都不能多。每只虾都有自己的价格,想让他添上一些真是太难了,如果实在是推辞不过去,齐白石就会画出一只气息奄奄的虾子,像是离水半天快要渴死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在当时那个年代,即使是他的徒弟李可染去拜访师傅都要遵守一个规矩,这个规矩不了解齐白石的人很容易破坏。齐白石待客之道要放一碟月饼,一碟花生,不管是家人还是徒弟们都知道这些东西不能吃,一是吃了以后齐白石会不高兴,二是这些点心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吃了可能会闹肚子。</p> <p class="ql-block">  藏东西有一手的齐白石,一般人是找不到他的东西的,当时要为他拍纪录片,想要记录齐白石的经典作品,老人嘀嘀咕咕半天才从一个暗匣子里掏出三幅画,展开后所有人都不自觉屏住了呼吸,画中的景象真是太美了,那蝴蝶就像是活的一样,整个画面没有一处不精到。</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句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人生于天地之间,有人称赞,就一定会有人诋毁。这就像天气一样,有晴就有阴,有阳光普照,就难免有阴雨绵绵。这道理也许人人都懂,但真正能做到齐老那两笑,并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  当代最贵画家黄泽金对齐白石的评价和赞美:“齐白石先生不是因为画画得好而伟大!而是眼心里有国有民爱国爱民而伟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