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尊敬的家长朋友:</b></p><p class="ql-block"> 您好!</p><p class="ql-block">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吸毒贩毒、 跨境赌博违法犯罪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充分发挥中学生“小手拉大手”作用, 保护师生及学生家庭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宁,构建反诈禁毒治赌长效工作机制,根据荆州市委政法委、市禁毒委、市公安局印发的《荆州市打击整治“涉诈涉毒涉赌”犯罪集中攻坚行动方案》(荆政法〔2020〕16 号)要求,学校特拟此信,希望您与家人共同阅读,积极投入到反诈禁毒治赌宣传教育队伍中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防电信诈骗知识普及</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1 电信诈骗的定义</b></p> <p class="ql-block">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2 电信诈骗的特点</b></p><p class="ql-block"> <b>1、犯罪活动的蔓延性比较大,发展很迅速。</b>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通过编造虚假电话、短信地毯式地给群众发布虚假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布范围很广,侵害面很大,所以造成损失的面也很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2、犯罪分子作案手法变化快。</b>犯罪分子作案手法翻新层出,千方百计编造各种虚假事实进行诈骗犯罪,从最初的“中奖”、“消费”虚假信息,发展到“绑架勒索”、“电话欠费 ”等虚构事实诈骗,甚至冒充电信工作人员、公安民警诈骗,欺骗性非常大,识别很困难,没有接收过诈骗信息的群众非常容易上当受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3、团伙作案,反侦查能力非常强。</b>一般采取远程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团伙组织严密,他们采取企业化的运作,分工很细,有专人负责购买手机,有的专门负责开银行账户,有的负责拨打电话,有的负责转账,下一道工序不知道上一道工序的情况。这也给公安机关的打击带来很大的困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4、跨国跨境犯罪比较突出。</b>有的不法分子在境内发布虚假信息骗境外的人,也有的常在境外发布短信到国内骗中国老百姓,打击难度很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3 电信诈骗的受害群体</b></p><p class="ql-block"> 电信诈骗侵害的群体具有很广泛的特点,而且是非特定的,采取漫天撒网,在某一段时间内集中向某一个号段或者某一个地区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受害者包括社会各个阶层,既有普通民众也有企业老板、公务员、学校老师、学生,各行各业都有可能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波及面很宽、社会影响很恶劣。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一定要密切关注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惯用手法、作案方式,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保护好个人相关信息,不盲目轻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轻易点击来历不明链接,对涉及钱款往来一定要核准信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4 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1、“电话欠费”诈骗。</b>犯罪嫌疑人以电信部门名义群发信息或直接拨打电话,称事主开户的固定电话欠费,事主否认有此情况后,犯罪嫌疑人建议事主报警,然后冒充公检法等政府部门,以银行账户涉嫌诈骗或洗钱等为借口,要求事主把账户内存款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实施诈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2、银行卡消费、银行转账短信息诈骗。</b>犯罪分子会给你发送一个银行卡消费、转账或透支等内容短信,当你电话“垂询”时,几名犯罪分子则分别扮演“银行工作人员”“警察”、“银联管理中心”层层设下圈套,只要确定你卡上有资金,他们并会忠告你把钱转到“安全账户”内,骗走你的钱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3、 “猜猜我是谁”诈骗。</b>犯罪嫌疑人拨打事主电话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让事主误以为是其亲友,并将该陌生电话存入手机通讯录,骗取信任后,犯罪嫌疑人再次打电话以车祸、嫖娼被处理等为借口,骗取事主钱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4、退税诈骗。</b>犯罪分子冒充税务、财政、车管所工作人员拨打你电话,称“国家已经下调购房契税、购车附加税税率要退还税金”让你提供银行卡号直接通过ATM机转账退换税款。当你到ATM机时犯罪分子称退税系统只支持英文界面,让你按照他电话指示操作,乘机划走你的钱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5、盗用QQ借款诈骗。</b>犯罪分子通过黑客手段,盗用受害人QQ后,分别给其QQ好友,发送请求借款信息,进行诈骗。有的甚至在事先就有意和QQ使用人进行视频聊天,获取了使用人的视频信息,在实施诈骗时有意播放事先录制的使用人视频,以获取信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防毒禁毒知识普及</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时至今日,毒品这场来势凶猛的世纪之患还在无情地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面对着新型合成毒品日趋增多,青少年日益成为易感易害的高危人群,亟须遏制。</p><p class="ql-block"> 为增强我校学生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我校每学期都开展以“禁毒教育进校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为同学们筑牢拒毒防线,守护健康生活。</p><p class="ql-block"> 我们将禁毒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参观禁毒教育基地,召开主题班会,观看禁毒影片,开展禁毒教育第二课堂,网上学习,青骄课堂禁毒知识竞赛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扎实开展“禁毒教育进校园”活动。</p><p class="ql-block"> 在禁毒课堂上,同学们围绕“吸毒的危害、为什么会染上毒瘾、毒品的种类、你会怎样拒绝毒品”展开学习和讨论,触目惊心的视频,生动的图文讲解触动着大家的心灵,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了毒品的严重危害,掌握了识别、拒绝毒品的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1 毒品的危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吸毒严重摧残人的身体。</b>吸毒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并导致多种疾病,机体免疫力下降,如果吸毒者吸毒过量还会造成突然死亡。</p><p class="ql-block"> <b>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b>吸毒者毒瘾发作时,大都会不顾廉耻,丧失自尊,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关系他人,贪图享乐,好逸恶劳,爱撒谎,丧失责任感,不知羞耻,六亲不认,只认毒品和金钱。并且常常是每吸过一次都悔恨万分,极度压抑郁闷,悲观绝望,恐惧多疑,甚至自杀、杀人。</p><p class="ql-block"> <b>吸毒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等行为。</b>毒瘾发作时会使人感到非常那个痛苦,失去理智和自控能力,甚至自伤、自残和自杀。</p><p class="ql-block"> <b>吸毒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b>吸毒会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使人容易患上肝炎、皮肤病等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的危险行为,极易导致艾滋病的交叉感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2 如何抵制毒品的侵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坚决不要吃第一口。</b>有些毒贩为了利益的需要,有时会通过前几次免费提供的方式,让你染上毒瘾后,他就可以源源不断的销售毒品。因此我们拒绝毒品要从第一口开始。</p><p class="ql-block"> <b>告诫自己吸毒毁一生。</b>只要你沾染了第一次毒品,你的人生将会改变,不会变的前途似锦,而是被“鬼魔缠身”。某种特殊身份的人,如警察、医生、记者不相信毒品的成瘾如此巨大而尝试,但结果都是毁灭了自己。</p><p class="ql-block"> <b>提高自我心理素质。</b>不要因好奇而被人引诱吸毒;不要因赌气而吸毒;不要进入网吧、游戏厅、KTV等易于诱发和滋生吸毒现象的场所,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防被人诱骗而沾染毒品。</p><p class="ql-block"> <b>理性面对挫折。</b>根据统计有不少学生吸毒,都是因为无法理性面对生活中学习中的挫折,选择消极面对吸毒。人生难免遇逆境,切不可选择吸毒来逃避现实,麻醉自己,从而最终走上毁灭之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i>防范跨境网络赌博知识普及</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1 网络赌博的危害</b></p><p class="ql-block"> 由于网络赌博比传统赌博更隐蔽、便捷更容易吸引民众参与,不受空间限制,故参与人员广,涉赌资金多,社会危害大。因其具有“境外操作、境内渗透”的特点,公安机关对于此类犯罪的取证、打击难度大。不少参赌人员在短时间内就会输掉巨款,倾家荡产,负债累累,甚至是家破人亡。此外由于网络庄家位于境外,大量赌资通过地下钱庄流向境外,对经济安全和市场秩序也会造成危害。我们要认清网络赌博的迷惑性和危害性,不要因为想试试运气、寻求刺激或以此赢大钱、发家致富,一旦深陷其中,则悔之晚矣。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2 网络赌博的常见形式</b></p><p class="ql-block"> 第一种:互联网赌场,利用网站(包括各种APP)为工具,以直播的方式进行,赌客可实时看到赌桌上的一些情况。用户只要通过注册个人账户并且充值,就可参加赌博,如百家乐等。</p><p class="ql-block"> 第二种:利用体育竞技,包括福利彩票和六合彩等作局,通过某种规定的公式去算出一种赌博标的,再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下注,比如赌球。</p><p class="ql-block"> 第三种:利用带有红包功能的平台组织赌博,这也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多个社交网络平台上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赌博形式。</p><p class="ql-block"> 第四种:利用一些休闲游戏的平台来进行赌博,常见于一些棋牌类游戏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03 网络赌博的惯用骗数</b></p><p class="ql-block"> <b>手段1:一输就跑。</b>网络赌博的服务器隐秘性强,参与者与组织者互不相识,甚至参与者之间也素未谋面。庄家输了溜之大吉,彻底人间蒸发,赢者空欢喜一场。庄家重设IP,另起炉灶接着骗。</p><p class="ql-block"> <b>手段2:只赚“平台费”。</b>此种网络赌博中,组织者不“坐庄”,只提供平台服务,但收高额平台费、佣金,这意味着不管参与者谁输谁赢,只要有交易,平台方都可获取暴利。</p><p class="ql-block"> <b>手段3:“网络出千”。</b>几乎所有的网络赌博组织者在后台都有技术控制的权限。比如,一种猜数字类的赌博,参与者根据此前的概率计算,很多人都认为这一次押某个数的概率高达90%,于是都押宝在这个数上。组织者或者庄家一看情况不妙,就会让程序员在后台巧妙地更改结果,参与者却蒙在鼓里,最终只能感叹自己运气太差。</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