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庚子鼠年在各种考验与繁忙中匆匆而过,站在2020年的岁尾回望来时路,串串脚印清晰可见,从最初的稚拙到渐趋成熟。这一年中,工作室的各项工作似静水流深,有序开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定准调子”,让个性化的规划增强执行力,实现目标引领</p><p class="ql-block">“由优秀走向卓越的专业成长共同体”是工作室的目标定位。工作室成立之初,面对一些成员专业发展缺乏规划、目标模糊、定位不当等现状,工作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遗余力地为成员“定调子”,帮助成员“准确定位”。</p><p class="ql-block">针对许多成员诸如“如何成为名师”“名师名在何处”之类的成长疑惑,工作室主持人张芳老师在工作室的首次研修活动中,为成员做了主题为“名师成长之路”的讲座,使成员充分认识到:欲成名师,先需定位自己;名师不是千人一面,名师是自成一家。成员们深刻领悟到形成适合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主张、教学风格、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对此,工作室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成员发展规划书》,指导成员辩证分析个人特点,不断厘清自己现在所具有的专业发展优势和所处阶段,清楚自己专业发展的起始点,明确理想所要达到的制高点,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做到精准规划。与此同时,为了顺利、有效地开展工作,全体成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商议制定了工作室详细的年度及届期工作计划,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及发展目标。这些制度和规划及时在工作室微信群里发布,目的是督促全体成员有计划地按时序进度开展工作。</p><p class="ql-block">工作室为每位成员建立了动态成长档案,成长档案中分设了多个栏目,包括发表文章、教学获奖、撰写的教学论文,自己最满意的教学设计、教学叙事等,每次的集体活动中都会安排由成员亲手填充自己的成长档案这一环节,这是一个有仪式感的环节,每一次的完善都是对前一阶段个人成长的总结,每一次的填充都为下一阶段注入了前行的动力,动态化的档案管理让成员的成长看得见。</p> <p class="ql-block">工作室成员成长档案册</p> <p class="ql-block">成员们在整理个人的成长档案</p> <p class="ql-block">二、“找好路子”,让常态化的读写增强内驱力,实现价值引领</p><p class="ql-block">“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启迪人的心灵,丰厚人的内涵底蕴。教育中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老师在拼命教书,而阅读才是教师从平庸走向优秀的必经之路,因此,“读书”成为了我工作室为每一位成员选定的最佳“路子”,工作室坚持将读写工作常态化,让每一位成员在阅读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厚自己的底蕴,获得教育教学的智慧。根据成员们的要求,工作室定期为成员购置图书,我们先后购买了吴欣歆主编的《如何成为真正的阅读者》《如何阅读》系列丛书,同时工作室还征订了《课程 教材 教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小学教材》等期刊,要求成员读书同时坚持做好读书笔记。仅疫情期间,工作室成员共撰写读书笔记40余篇,大家及时将阅读心得上传到微信群内,实现了线上读书交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线上主题读书会</p> <p class="ql-block">部分成员的读书笔记</p> <p class="ql-block">本学期,工作室又开展了“每旬一书”的读书活动,由工作室成员在每月1日、11日、21日定期轮流在工作室公众号平台上向大家推介一本好书。推介内容中包括:图书简介、推介理由、读后心得。 工作室成员分散在市域内13个学校,虽然大家不能常常面对面的交流,但共读一本好书,无异于共度一段美好时光,是读书拉近了成员之间的距离。通过读书交流,大家读书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教育理论水平和人文素养得以明显提升。</p> <p class="ql-block">三、“搭好台子”,让一体化的研训增强凝聚力,实现专业引领</p><p class="ql-block">2020年对于我省高中阶段教育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从2020年9月开始,河北省正式进入新高考,与此同时新入学的高一年级正式使用统编新教材。新高考、新教材给一线老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对工作室成员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老师在这一时期最强烈的需求在于如何将新高考、新教材的理念转变落实到课堂实践中去。因此一年来,工作室秉持共享理念,坚持“搭台子唱戏”,因需定研,潜心课堂,采用培训提升、课题研究、教学研讨“三位一体”的研训方式让一群“同道中人”,一起做“同道之事”,聚焦新教材,聚力新课堂。</p> <p class="ql-block">引进优质网络资源,定期开展线上培训。本学年受疫情影响,虽然外出学习机会受限,但工作室抓住一切可以学习和提升教师素质的机会,为老师们搭建好学习的平台,采用专家讲座、经验报告、线上交流等多样的形式坚持开展培训工作。工作室借助“新课标大语文”网络平台,每周为成员教师推送语文公益讲座,讲座教师大多为国内语文教学名师、特级教师,内容密切关联新教材、新高考,如四川蔺阳中学语文三级教授王光佑老师的《言之有据,理直气壮——论据的选择和使用》,重庆市一中杨晓康老师的《丁真的家乡在语文必修上——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山东省特级教师刘可翔老师的《引导梳理,逐项落实——2021年高考作文精准审题思维训练》等,各位语文界大家的每周一讲,让工作室成员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教学盛宴,成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此外,成员们还经常自发地把专家讲座资料及时上传到工作室微信群与大家分享,外出参加培训的成员会将学习心得分享到工作室微信群,在交流中完成二次培训,多元化高频次地培训学习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植根于每个工作室成员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刘磊、谢来达、曹仕文三位老师参加省级培训</p> <p class="ql-block">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线上培训</p> <p class="ql-block">围绕课题开展活动,合力探索教学之路。工作室成立之初,主持人张芳老师将之前在申请立项的省级课题“新教材背景下教师‘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的案例研究”延伸到工作室的研修活动中,以课题研究为工作室搭建好研究的平台,以全体成员的智慧为依托,发挥集体的力量,积极开展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紧贴日常教学实际,在结题阶段,我们共完成教学设计44节,说课教案24份,撰写听课心得20余篇,撰写教学论文33篇,其中在国家、省级期刊发表16篇,目前该课题已顺利结题,并被评为省级优秀课题。本学期,工作室申请的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单元任务群教学的实践研究”也已成功立项,目前正处于开题准备阶段。</p> <p class="ql-block">课题结题资料</p> <p class="ql-block">市级课题立项通知书</p> <p class="ql-block">集体研修促进交流,个人探索形成风格。一年来,工作室的研修活动以集体研修、小组活动、个人研究相结合的形式有序开展。工作室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成员们所需,然后以“订单式”的研修活动平台满足成员需求。如,张芳老师结合参加新教材省级培训的感受,正确理解“情境”“任务”“活动”的特征及关系,以便用好统编语文教材;工作室以“就近原则”以山海关一中、昌黎一中、市新世纪高中等五所学校为主,将成员分成五个小组,本学期各小组分别完成了部编新教材必修上册八个单元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其中昌黎一中刘丽莉老师、市新世纪高中耿金卫老师、山一中石红禳老师分别在工作室研修活动中展示了他们的设计思路;市一中唐明月老师以自己跨高一、高三年级教学的特殊经历,为成员们做题为《接轨新高考,用好新教材》讲座,引导老师们思考新高考与新教材的关联;工作室的各位成员通过日常备课、上课、评课、议课等多种形式进行个人教学探索,围绕“单元整体教学”“情境设置”等教学实际问题开展各种实践研讨活动,充分理解新高考、新教材之“新”,引领新课堂、新教学之变,力求形成个人教学风格。</p><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引领示范,送教下乡辐射带动。名师工作室绝不能成为封闭的象牙塔,若活动仅局限于本工作室的成员,就会出现视野狭小、效率不高、格局不大的问题。本工作室秉持活动共享的理念,搭建引领辐射的平台,尽可能把工作室办成开放的学习场所,尽量惠及更多要求进步的教师。11月,张芳老师先后两次到卢龙刘田庄中学、青龙二中送课送教,12月工作室带领部分成员赴卢龙中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卢龙中学、宏远中学的全体语文教师以及刘田庄中学的部分教师参会观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石红禳、高丰两位老师到卢龙一中送课</p> <p class="ql-block">集体研修</p> <p class="ql-block">张芳老师到卢龙刘田庄中学、青龙二中送教送研</p> <p class="ql-block">四、“吹响号子”,让多元化的成果增强感召力,实现榜样引领</p><p class="ql-block">许多名师工作室成立后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成员动力不足、被动发展,一潭死水泛不起半点涟漪。名师工作室不是行政组织,成员之间是一种自愿平等“同伴互助”的关系,督促成员发展不能用命令、要求等简单的方法,而应想方设法激发成员内驱力。工作室找到的好办法就是“吹响号子”,借助工作室微信群、公众号平台,大力宣传工作室在各方面的成绩。公众号简报分成“成员成果展示”和“工作室运行纪要”两部分。“成员成果展示”展示成员的教育教学业绩,包括论文发表(获奖)、教学设计、评课心得、成果推广、综合表彰、业务获奖等;“工作室运行纪要”包括专题研训、工作推进等内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工作室公众号</p> <p class="ql-block">一年来,尽管受疫情影响,我们在校工作的时间不过短短5个月,但工作室全体成员都未曾停下前行的脚步,虽然工作室成员大部分来自普通高中、县级中学,但在各级各类的评比中都有他们活跃的身影,在各个领域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20年我工作室张芳老师、王锐老师分别获得河北省优秀教师、河北省模范教师荣誉称号;谢来达老师、王锐老师被评为河北省骨干教师;韩威、胡文薄老师被评为河北省新时代“冀青之星”;耿金卫老师被评为市级“师德标兵”;吕耀明、宋丹等三位老师获得秦皇岛市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在市教科所组织的语文研讨活动中,刘丽莉老师获得教学设计一等奖,并做现场展示;在山一中开展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中,石红禳、高丰老师均是主力成员,并现场做示范课。一年来工作室发表论文11篇,送课下乡8节,多人参与语文教学图书编写工作。这些成果的展示,对于工作室而言,作为成员发展档案,起到对外交流宣传的效果;对于成员而言,是对成员的一种动态评价,驱动成员相互比较,比学赶帮、学长补短,促进成员从被动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变。</p> <p class="ql-block">石红禳老师、刘丽莉老师在全市教学研讨活动中做公开教学展示</p> <p class="ql-block">“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工作室的平台,让我们在交流中学习,在碰撞中提升。虽然因各自工作需要,我们常常分散,偶尔相聚,但我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匠心之火,散是颗颗敬业之星;聚是一团智慧之火,散是颗颗耀眼之星;聚是一团燎原之火,散是颗颗冉冉之星。所有过往,皆为序章,今天的总而结,是为明天的起而行,一个人优秀只是不悔的人生,带领一群人优秀才是卓越的人生,未来我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将继续携手前行,“坚守三尺讲台,胸怀山河世界”,为秦皇岛市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