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11日上午,我和于学和(大鱼)老师相约到渭河观鸟。河堤路上,虽寒风凌冽,但天空晴朗,阵风一扫河面的雾气和扰流,几百米远的河对岸水鸟和人的活动一目了然,通透的空间为观鸟拍摄创造了绝好条件。</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行车经过延西高速桥附近抵达一大片湿地时,看到这里芦苇塘没有结冰的水面有数量庞大的白眼潜鸭很活跃的游来游去觅食嬉闹。我们停车走进水塘边,潜鸭不约而同哗的起飞奔向湿地的另一处水域。我们围着环形水塘观察,不时有成群潜鸭受惊飞离,在隔着芦苇的纵深水道中穿行落水。近半个小时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一片水域竟然集聚了有四、五个大群和几个小群的白眼潜鸭,大群均在百只以上,小群也有二、三十只,潜鸭的到来将冷涩的芦苇塘变成了欢乐谷,鸟景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 如此庞大数量的白眼潜鸭在西安周边水域结群,在我们多年观鸟经历中实属少见,我们当即意识到这应该是迁徙越冬的候鸟潜鸭群了。</p> <p class="ql-block"> 近几年由于气候等因素有几种潜鸭在西安周边形成了留鸟,其中要数白眼潜鸭数量居多,浐、灞、渭河以及一些荒废鱼塘、小型水库均有分布。二、三十只结群已经是大群了,这些留下来的水鸟基本上都有相对固定的活动水域。</p> <p class="ql-block"> 2017年在雁鸣湖出现的一对青头潜鸭就是与以白眼潜鸭为主的潜鸭混群的,因为有这方面的观测积累,看到如此大群白眼潜鸭时,我们俩人共同闪现的念头是隐身进一步观察,希望在如此大群的白眼潜鸭中发现混群的其它鸭种。</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找好观测点架好相机后约十几分钟,小群大群白眼潜鸭又陆续飞回了这片宽阔的水域,在鸭群中首先发现的另类鸭是几只赤膀鸭和两只红头潜鸭。</p> 赤膀鸭。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发现了从芦苇丛游出的几只黑头、褐色背、两胁褐白相间的潜鸭,经过在相机上的放大比对,我们初步确定是青头潜鸭的雄鸟了,甚为惊喜。</p> <p class="ql-block"> 由于湿地面积较大,周边稍有惊动潜鸭就群起群飞,而且主要在两块较大面积水域活动,为摸清青头潜鸭的大致数量,我们决定分头把点来进一步观测,将重点放在潜鸭活动较集中的这一片的两大块水域。</p> <p class="ql-block"> 在潜鸭活动相对稳定的时段,我们一边观察拍摄中,一边通过电话不断沟通情况,于老师回话说他正在拍摄的水域看到有两对,我这边有一对在水中游着,另一对上了草甸开始梳理羽毛。我们之间的距离大约有一百多米,初步确定观测发现一共是四对。</p> 迈上草甸的青头潜鸭。 于老师在东边水塘拍到的青头潜鸭之一。 于老师在东边拍到的青头潜鸭之二。 西边水塘所拍摄活动中青头潜鸭。 西边水塘所拍摄。 观测中潜鸭不停群起群落。 观测中追踪拍摄到一只单飞的青头潜鸭。 卧在草甸上梳理羽毛的青头潜鸭。 小群白眼潜鸭。 100多年前,青头潜鸭曾广泛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印度、缅甸、泰国等地。但近十年间,因生态破坏,人类猎杀,全球青头潜鸭的数量急剧下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最高级别——“极度濒危”,属于极危鸟类。此前认为全球数量不足500只,它对栖息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堪称环境质量好坏的指示物种。青头潜鸭又被称为东方白眼鸭,雄性青绿色的头部加白色的眼睛很引人注目,它们很少鸣叫,为深水鸟类,善于收拢翅膀潜水觅食、杂食性!采食量连普通家鸭的二分之一都达不到。在陕西属于冬候鸟,因它们迁徙一般都是几只或十几只的小群,又生性胆小,所以很少被人们发现。青头潜鸭的厉害之处不止在于它们拥有鸭子中罕见的运动能力,而且还是十项全能的选手。它们不仅会游泳而且会潜水,不仅能在空中飞而且陆地上的奔跑速度也非常快。 (据华商报 它世界) 近期寒潮来袭气温下降,造成大部分水域结冰,沿渭河的城市排放净化出水口暖流湿地成为水鸟较集中的活动区域,幸福渠、皂河等处成为水鸟天堂,各种水鸟集中这些池水中觅食,场面十分壮观。 <p class="ql-block"> 观 测:于学和 郭陆和</p><p class="ql-block"> 撰 稿:郭陆和</p><p class="ql-block"> 观测点:渭河西安段湿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