橝山之阳古村落--王家大院

王格慧(字潤澤,號橝麓)

<p class="ql-block">前几日,禹州老家鸠山镇王村的党支部书记吴晓丹先生发来信息告知:王村的王家大院由河南省村镇规划建设协会确定为“第六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并予以公示。兹为王村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王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在书记、主任吴晓丹的带领下,注重挖掘本村历史文化资源,对具有400余年历史的王家大院进行了资源普查和有效保护,投资100余万元,续修了《王氏家乘》,恢复扩建了王氏宗祠,增置了花岗岩材质的“王村牌坊”,初步形成了由牌坊、祠堂、老街组成的王家大院三位一体的传统村落格局。在省住建厅、文旅厅、文物局、财政厅、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组织的专家调研审查中,得到了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现将王家大院传统村落的代表性建筑及风貌分享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辛丑清明落成的花岗岩材质的“王村牌坊”</p> <h3><br><br>王村古村落远眺</h3> <h3>村西的犁辕山</h3> <h3>橝山</h3> <p class="ql-block">禹州市鸠山镇政府东去一公里,有一海拔500米左右的玲珑小山--橝山。每逢春姑娘降临大地,杏花、桃花、梨花、石榴花漫山遍野,依次竞相开放,清香扑鼻且远播数里。盛夏来临,万木争荣,郁郁葱葱,云蒸霞蔚,气象万千。金秋季节,火红的石榴一排排、一层层,如彤云密布,似霞光普照。严冬时节,偶尔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一派圣洁且温文尔雅之景象写在中原大地。橝山脚下,自西向东,由犁辕山蜿蜒而来的黄色土崖宛如一条巨龙到此好像伸了个懒腰,又扭动了一下滾圆的身躯,形成了一条完美的弧线,然后又逶迤东去,至碗釉山下的石龙潭二龙相会,没入水中。王家大院就座落在橝山之阳这条“土龙”画就的弧线之中。生活在王家大院以及由此外迁到周边村、乡、县的王姓宗亲被称为“橝山王氏”。据不完全统计,橝山王氏宗亲分布于禹州、临颍、南召等县市近五十余个村庄,人口达两万余人。村前,发源于大鸿寨的湧泉河流水潺潺,往东经纸坊水库、南袁庄、顺店北注入颍水。河之南千米余,正面座落着金牛岭、扁担山两座案山层峦叠嶂,端庄肃穆;左前方旗杆山、高山崖比邻而居,牵手联袂。右前方连山、官山参差峥嵘,气势恢宏。村西头,两孔深达百米的土窑洞高悬土崖半腰,洞门坍塌后裸露在外的两个洞口像两只眼睛,注视着人世沧桑,诉说着往日动听的故事。村东头,土崖之上原本耸立着始建于清乾嘉年间的一座三层木塔,塔下是一座规模不大的祖师庙。此组建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毁。王村建村始于明末崇祯年间,由橝山王氏始祖冬公为避战乱从荥阳高山携子西逃流落于此,挖窑而居,逐步繁衍生息,遂渐成村落。全村现有七个村民小组,计一千一百余人,王姓居民占百分之七十以上。王家大院就座落在王村自然村中。王家大院原有上下两条街道,即上门、下门。下门由于紧傍湧泉河,数百年的山洪将十余座雕梁画栋、建筑精美的“一进三”、“一进四”豪宅冲毁殆尽,至八十年代初仅余三处残垣断壁。现存较为完整的是上门一条三百余米的古街,座落着十余处略显当年丰采但又饱经沧桑的古建筑群,被时人称为“王家大院”。王家大院现存古建筑约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自西往东依次为王作猷故居、王作铭故居、王作纲故居、王作柱故居、王均赞故居、王镇乾故居、王氏祠堂、王村牌坊等。</p> <h3>扁担山</h3> <h3>官山</h3> <h3>高山崖</h3> <h3>天洞</h3> <h3>王作猷故居</h3> <h3>第二进院均为两层楼房</h3> <h3>王作纲故居</h3> <h3>轩窗</h3> <h3>斑驳砖墙</h3> <h3>王作铭故居</h3> <h3>门楼左山墙</h3> <h3>砖雕</h3> <h3>上屋山墙</h3> <h3>临街</h3> <h3>王作柱故居</h3> <h3>影壁</h3> <h3>上屋和东屋为两层楼房</h3> <h3>王均赞故居</h3> <h3>王振乾故居</h3> <p class="ql-block">王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影壁</p> <h3>新扩建的东厢房</h3> <h3>修缮一新的祭拜厅</h3> <h3>祖宗牌位</h3> <h3>始祖像</h3> <h3>王氏家训</h3> <h3>道光十七年河南布政使赠送的的“经明行修”匾额</h3> <h3>道光二十九年十五名秀才为附贡生王清元赠送的“敦仁行義”匾额</h3> <h3>拴马桩</h3> <h3>辛丑清明落成的“王村”花岗岩牌坊</h3> <h3>牌坊楹联</h3> <p class="ql-block">王村王家大院,经过三百余年的风雨洗礼,虽多为残垣断壁,满目沧桑,但数座雄伟的筒子门楼依然耸立在湧泉河畔,多处“一进三”的深宅大院依然静静地守护着这片曾经孕育了橝山王氏二十余代后裔的温热土地。此组建筑,无论规模还是建筑档次,都是中原地区难得一见的古建筑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