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之美在““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div>据清光绪癸巳(1893)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所示,当时绍兴城内有桥梁229座,城市面积为7.4平方公里,平均每0.0231平方公里就有桥一座,与世界闻名的水城意大利威尼斯相比较,为该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桥梁密度的45倍(该城面积为567平方公里,当时有桥378座,现仅存桥76座),为清末时苏州城内桥梁密度的2倍(苏州城内面积21平方公里,清末有桥310座),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谓是“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 绍兴桥梁量多面广,据1993年底统计全市有桥10610座,誉为“万桥市”。</div> 下面这个是八字桥。它筑于三条河的汇合之处,兼跨三个条河,与三个条道路相衔接,算是我国最早的“立交桥”。据《嘉泰会稽志》记载,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南宋宝祐四年(1256)重建,“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是绍兴城内最古老的桥。 <p class="ql-block">这是在东湖上的霞川桥。采用板墩板桥式样,轻灵简洁。“三桥洞,两桥墩”将湖水巧妙地分成三行,使小桥在晚霞映照之下隐约在平静的湖面上映出“川”字,“霞川桥”因此而得名。桥的两侧有楹联一副“剪取鉴湖一曲水,缩成瀛海三山图”,道尽东湖山水风光之美。</p> <div>绍兴之美在“密锁重关掩录苔,廊深阁回此徘徊。”</div>绍兴当地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居住建筑被称为台门。“绍兴城里五万人,十庙百庵八桥亭,台门足有三千零(三千有余)”。绍兴古城,台门如星。台门深藏在水乡的小巷深处,幽静院落,白墙黑瓦,飞檐翘角,或临繁华而安朴实,或傍清河而沐古风。门内天井里,飘散着久远的传说。曲径上,流淌着古风遗韵。花园里,散落着遗闻轶事。<div>之所以被称为台门,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为高台说。这种说法认为,台门源自于我国流行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古老建筑形式“高台建筑”,以“台上筑屋”表达求神庇佑、与神沟通的原始情愫,同时兼顾防潮功能,因此广为沿用。这种建筑形式,使得街上的每户人家给人的直观印象都是台阶上的门户,相互毗邻,隔街相望。因此,这种民居形式被当地人称为台门。其二为府第说。清代翟颧的《通俗编·居处》中记载:“凡高大之门,时俗漫呼之曰台门,虽未尝有筑土为基之实。而其名偕矣。”绍兴住宅入口的典型做法是台门、前院、二门,二门又叫仪门,其前院很小,亲切近人,有现代住宅“玄关”之意义,入口小坪数空间,提示着一个大家庭。典型的台门,要凸出或凹进墙面,做出一个当地叫“台门斗”的空间,而且台门斗地面要比住宅外地面高一些,用台阶联系,这样,门的起步有高度又有空间,实现了“台”(高、基础、支承等)的意义。<br></div> <p class="ql-block">绍兴之美在“仰视碧天际,俯瞰绿水滨”的东湖。</p><p class="ql-block">东湖所在地,原为一座青石山,秦始皇东巡时曾在此驻驾饮马,故被称为箬篑山。汉代以后,箬篑山成了绍兴的一处石料场,经过千百年的凿穿斧削,搬走了半座青山,且形成了高达50多米的悬崖峭壁。取石还深入到了地下20多米,有的甚至四五十米处,时日一久,形成了长过200米,宽约80米的清水塘。清末,绍兴著名乡贤陶浚宣,利用采石场筑起围墙,对水面稍加拓宽,遂成山水相映的东湖。</p><p class="ql-block">东湖最奇特的景观是崖壁。沿着古运河旁围墙边小路步行远看,崖壁表面颜色深浅不一,洞穴形状各不相同,富层次,多变化;沿着湖中小径中瞧,崖壁及崖壁所组成的洞穴给人以神奇;乘船入洞可以近观,在崖壁之下感受东湖,那时的感觉可能会是自己的渺小。洞有陶公洞与仙桃洞,据说未进二洞等于没有到过东湖。</p><p class="ql-block">东湖景区内还有听湫亭、霞川桥、饮渌亭、桂岭、秦桥等恰到好处的人工点缀。除山石湖水等组成自然风光外,东湖还有很多历史人文胜迹,孙中山、陶成章、徐锡麟、鲁迅等都曾到过东湖游览或商量革命大计。陶成章遇难后,绍兴人民为纪念英烈,在东湖建立了陶社。1916年八月,孙中山先生还亲临陶社致祭。建国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到过东湖。郭沫石在东湖还留下诗歌一首:“箬篑东湖,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难通。大舟入洞,坐井观空。勿谓湖小,天在其中。”</p> 这个是陶公洞。纪念修建东湖的陶浚宣命名。 这个是喇叭洞,据说洞壁能回音,在洞中说话,远处桥上都能听见。 仙桃洞。传说王母娘娘曾在此种下一棵仙桃树。为防仙桃被偷,还派了天将来看守。洞上方那个有镂空的突起,传说就是天将用的椅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这个是东湖有名的古桥,秦桥。亦是因秦始皇东巡南下时,驻驾饮马而得名。最绝妙的是它的对联:闻木樨香否?知游鱼乐乎?一幅对联,两个著名的典故,不仅将桥南的桂岭和桥下的游鱼连在了一起,而且寓意深长,令人拍案折服。</p> <p class="ql-block">听湫亭。建于清末。据说站在亭内,可以听见陶公洞壁缝里水珠落入潭中的声音。</p><p class="ql-block">我听了,没听见。但有清风拂过面颊,草木香夹着水气绕过口鼻。隔水建了个戏台,有人在唱着我听不懂的软糥小调,宛转清柔,使人很是沉静。间有儿童嬉戏声隐约而来,又让人失落起来。人间清静怡然太难求,它只会倏忽而来又飘然自去。</p> <p class="ql-block">绍兴之美在“ 青石桥傍木廊旧,细柳阶边水阳楼”。</p><p class="ql-block">绍兴号称有四大古镇,安昌古镇、斗门古镇、柯桥古镇和东浦古镇。我去的是安昌古镇。</p><p class="ql-block">安昌古镇始建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多次焚毁,又于明清时期重建。白墙灰瓦雨清风隔,古意石桥月半弯。街市沿河而建,一边是民居,一边是商市,两岸之间古桥相连。河之南有带着顶棚的长廊,各种传统特色的店铺作坊,翻轩骑楼错落有致。河对岸则是青石板小路,古朴典雅的江南民宅,狭仄幽深的小弄台门,无处不在细述着历史的记忆。</p><p class="ql-block">桥下是穿梭来往的乌篷小船。头戴乌毡帽的船夫,在青光粼粼的河面上划着橹,也摇曳着天上的云朵和河边柳树的影子。</p> 这个是“阳明桥”,《嘉庆山阴县志》有记载:“悴(翠)园精舍,在县北涂山(西麓),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白洋朱和妻矢节抚子,设宅延王文成守仁为师,其子侄簠、簦、篪、节等俱成品。” 作为一个吃货,向来信奉美食不可辜负。每到一处,美食是必须的。很遗憾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胃口却越来越差。而且这次行走绍兴是我一个人,很多美食只能过过眼瘾,根本不能全部尝过。绍兴名菜很多,但我觉得基本以糕类、酱类、腌制品、腊制品、酒入菜为主,口味鲜明,偏甜鲜。 这次的文比较长,最后以我喜欢的周作人的一句话结尾:“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