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p> 0 1</p><p><br></p><p> 我有个侄子,从小养成了说一不二的性格。尤其在意对自己的承诺、决心、愿望之类的话语,几乎达到人们常说的一言九鼎、驷马难追的程度。</p><p> 还是很小的时候。一次,他爸爸带着他和妹妹一起出去玩。因走得匆忙,给俩孩子就带了一小瓶温水。当发现时,他爸爸悔恨得不得了。他马上说,爸爸,你放心吧!我早上喝的稀饭多,不用喝水。这瓶水给妹妹喝,足够了。</p><p> 那天天气还比较热。玩的地方,周围也没有卖饮料、小吃的店铺摊点。妹妹也很懂事。玩了好大会儿渴望了的时候,自己喝一口水,也让哥哥喝。可我侄子故意走得远远的,连着说:我不渴、我不渴。玩了一上午,他一滴水没沾。</p> <p> 上小学的时候,他的体育成绩不是很好。有一次,体育课跑六十米赛跑,他是全班倒数第五名。这项科目,期末要考核计入体育成绩。回家后,他如实说了自己的比赛结果,并告诉他爸爸妈妈,他准备从第二天下午放学后,在学校操场练半个小时跑步,争取期末把六十米赛跑成绩提高到全班中游水平。他说到做到。他们全班五十二名同学。期末的比赛成绩他是全班第十九名。</p><p> 他学习很自觉,也很刻苦。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市重点中学。上小学的时候,他就养成了有计划安排课外时间学习与其它活动的良好习惯。到了中学,他更是把每天的学习、业余活动、作息时间,安排得像钟表一样,循环往复,不用别人操半点心。他每天制订的学习计划,给自己订下铁规距,必须确保圆满完成。有好几次,他检查自己做完的作业,因粗心大意出了错,他狠狠打自己的嘴巴,弄得父母很慌张,以为孩子是不是犯了什么毛病。</p> <p> 到了上高中的时候,他渐渐对立体几何很入迷,喜爱上了建筑学。高考填写志愿,他填报了上海同济大学工民建专业。学校老师和亲友都看好,以为他会如愿以偿。没想到,语文应试作文审题出现偏差,成绩总分与录取分数线相差三分。他填写的志愿又不服从调整。最后,他被降到苏州大学工民建专业录取,即原来的苏州中专建筑学校,后来被苏州大学升格兼并。</p><p> 对于这个结果,他很懊悔,但不灰心。从接到苏州大学的入学通知书,他就对自己说:同济,我会回来的!</p><p> 四年后,他填报了同济大学工民建专业研究生。考研一路绿灯,读研成绩优异。他揣着同济大学工民建专业硕士研究生证书,被一家知名房地产公司录用。没到十年,当上了这家公司的技术总监。</p> <p><br></p><p> 0 2</p><p><br></p><p> 我有一位朋友的堂弟,酷爱喝酒,外号“四天王”。</p><p> 他们家弟兄四个,他排行老四,小名叫四娃子。他有一天喝四顿酒的超常能耐:几乎每天喝早酒、中酒和晚酒,常常还要加一顿夜宵酒。有一年,庙会举行喝酒大赛,他荣获第四名奖牌,拎回四大瓶北京二锅头散装白酒奖品。从此,在家乡方圆数里,“四天王”名声大震,成了很多酒席宴会上的擂主,不少爱喝酒的人心目中的英雄。</p><p> “四天王”早在上初中的时候,就对喝酒情有独钟,而且,喜欢闹酒。一次,几个同学在一起喝酒。他吹了一瓶低度白酒,有些醉意了,勒着一个同学的脖子,硬要给人家灌酒。弄得这名同学差点背过气去,鼻孔里呛出了血。事后,同学的家长找到了他家里。他爸当场给了他两个大嘴巴,罚跪了两小时,让写了保证书:上学期间再不喝酒。可到了过年,正月里他去亲戚家作客,就喝吐了酒。</p> <p> </p><p> 他初中没毕业,就回家干农活。对侍弄庄稼,种瓜果蔬菜,养鸡养鸭等等,他入门很快。家里家外,成了干活一把好手。农家或是劳碌辛苦,或是清闲无事,喝酒都成了男人生活中的一大乐趣。他的酒瘾酒量,也在农家生活中与日俱增。</p><p> 因为喝酒过量,惹事生非,他没少受父亲的训斥惩罚。但,每次喝多,都有喝多的特殊原因;每次训斥惩罚,都有坚决不再多喝的铿锵保证。接下来,又是一次次喝醉,以至喝得更多,惹事更大的重演。</p><p> 一晃到了取亲成家的年龄。第一次相亲,在未来老丈人家酒桌上,就丢了大脸。那天,人家自然要拿好酒相待。他不能自制,喝得醉醺醺的直打嗝,还结结巴巴说着“我没多喝!”自己拿过酒瓶给自己倒酒,攥着酒杯不肯下桌。老爷子看准了这小子没出息。无奈老婆子看中了他家的楼房,是村子里数得着的。小伙子长得也还可以。这门亲事也就稀里糊涂订下了。</p><p> </p> <p> </p><p> 有了独立门户的家,温顺的妻子又可以使来唤去,这小子的酒瘾酒量可是又上了一个大台阶。他还结交了“海量”与“十九碗”两个铁哥们儿,成为“酒缘三结义”,经常在一起海喝豪饮。</p><p> 他渐渐染上了在家里喝酒喝多了肆意耍酒疯,动手打骂妻子的恶习。一次,自己已经喝得很晩了,还要妻子再炒两个菜。妻子有些不乐意,他拿起一个碗,摔向妻子的脑袋,把妻子的头砸出了血。老丈人和妻子的哥哥弟弟找上了门。妻子过怨了和酒鬼的生活,说啥要离婚。他又是痛哭流涕,打自己的耳光,又是写血书,立下“三不誓言”:不再多喝酒、不再耍酒疯、不再动妻子一指头,才算躲过了这场离婚危机。危机一过,他早把“三不”誓言抛到了九霄云外。没过多久,妻子还是带着女儿跟他离婚了。</p><p> 四十五岁那年,他被检查出了中度脂肪肝。医生告诉他要少喝酒,他根本没当回事。又过了两年多,脂肪肝变成了肝硬化。医生很严肃的等于给他下命令:不能再喝酒了!他一边吃着药,还是经常一天四顿酒照喝不误。而且,还从哪里找到了一个解酒保肝偏方,神秘兮兮的拍着自己的胸脯跟人讲:本天王这身骨,只要有酒,孙大圣来了也击不垮!</p><p> 是击不垮吗?肝硬化持续加重,都出现肝腹水了,他还要贪杯小酌。越到后来,病情发展越快。还差九天过五十三岁生日。他撇下年迈的父母亲,乘鹤西去了。</p> <p><br></p><p> 0 3</p><p><br></p><p>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后人又引伸接续: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商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p><p> 诚信,关乎人生成败,家国兴衰。</p><p> 人们都期盼生活在一个美好诚信社会里,也都愿意与笃实诚信的人相交相处。</p><p> 然而,诚信从何而来?从根本上说,要从每个人自己对自己说话算数,言必行,行必果做起。</p><p> 可是,这不是每个人能轻易做到的,或者说,对好些人,比登天、重生还难!</p><p> 一个人能做到首先从自身言必行、行必果,需要素养底蕴,需要自尊自强,需要格局志向,需要责任担当。自我放任,强调客观,随波逐流,不计后果,都是从根本上构筑一个人立言、立信、立身、立业的大敌。</p> <p> </p><p> 建立在完全自觉自为基础上的从自身言必行、行必果,如果难以做到和坚持,只要有这个愿望和决心,也是可以通过其它方法途径、外在力量相助、相促,能做到、做成的。</p><p> 头悬梁、 锥刺股,是妇孺皆知的我国古代苏秦和孙敬,刻苦求学读书的典故。他们就是在深夜读书,到了困倦不能再坚持的情况下,一个用把头发绕到梁上,一打盹会让头发触疼头皮,另一个在自己大腿上扎一锥子的方法,用疼痛来帮助驱赶困倦,以达到继续坚持读书的目的。</p><p> 一个人如若诚心执意想做一件什么事情,想达到一个什么目标,想改掉一个什么陋习或毛病,想实施一个什么计划。在下定决心,立下誓言,付诸实施的过程中,有幸能够得到他人好心相帮相助,或指点鼓励,或批评训诫,或监督矫正,那是遇到了贵人和救星,当视为上天眷顾,求之不得。要是徒托空言,一意孤行,以至甘于堕落,甚至忌医讳药,那就只能一切后果自负。别人操心费力也是枉然。</p> <p> 古代孟母戒子的典故也很感人。其实,这个典故的感人之处,它的要义是孟母教子用心良苦。同时,如果没有孟子毕竟是有志读书之人,只是偶尔分神,影响了读书,自从受到母亲断织的教训之后,再也没发生过分心分神读书的事,后来成了博学博识的圣人,这个典故可能也流传不下来。</p><p> 当今,痴迷玩手机、痴情熬夜、制假造假售假与坑蒙拐骗,成了全社会“三大公害”。且不说扫除这第三害,需要切实落实国家决策部署,全民动员参与,法制重拳出击,全社会综合治理。祛除这前两害,也是关系广大百姓身家祸福,却是需要广大百姓真正认清危害,切实痛改陋习,互相监督帮助,全民一起行动的“万众除害”工程。</p><p> 这项工程可谓浩繁、复杂,实施起来难吗?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p><p> 现实情况是,几乎无数的人陋习成瘾,比戒毒还难。不少人有所醒悟,发誓赌咒也想戒,也想改,可就是挣不脱像中了邪的引力惯性,戒不成,改不掉。然而,倘若真的铁心立志要根除,除害降魔的道法也有的是,戒瘾改邪并不难。</p> <p> 我有一位朋友,一家三口。原来也是玩手机玩得机不择手,痴迷入魔。三人夜间各有所好,标着劲儿,熬到三更更精神,灯光连着启明星。都知道这样伤身体,误正事,又都很任性,父母管不了孩子,妻子管不了丈夫。</p><p> 恶习终会酿恶果。恶果初露,痛改恶习,尚属不迟。</p><p> 自从丈夫被检查患了眼底黄斑,妻子提倡立了家规:全家人每天早晨上班、上学前,只能用手机简要处理必须发送和回接的信息、电话,不能干别的;无论何时何地,吃饭、走路、陪客、如厕,不能看手机;晚间九点半,都把手机锁进抽屉;告知亲友,有事拨打座机电话;每晚最迟十点半,就寝休息;每人备一把小手电,十点半以后,不许开房间、床头灯。父母作榜样,孩子当监督员。父母有违规,罚款二百元。</p><p> 这一家三口,一下子就把“两害”摘离身外,扫出了家门。</p><p><br></p><p> 【注:文,原创;图片,选自网络。】</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