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是早期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早期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融入社会、发展自我的重要过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刘炎教授认为:婴幼儿凭色彩、图像和成人的言语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为主的低幼儿童读物的所有活动都是早期阅读。如用拇指和食指一页一页地翻书;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事物的变化,将之串联起来了解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中的各种关系;会用口语讲述画面内容,或听成人读书中的故事等等,都是早期阅读活动。通过多种阅读活动,孩子会逐渐把字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领悟词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使他们对文字驾轻就熟,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的《幼儿园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阅读影响儿童的一生”,幼儿园的孩子们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体验真、善、美;在阅读中习得新方法、获得新经验;在阅读的世界里享受着童年的快乐。</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在幼儿园小班如何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呢!首先让幼儿和图书建立感情。据说犹太人有个习俗,就是在孩子一出生时就让他去舔一本涂了蜂蜜的书,通过这一“舔”,孩子便会对书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书是甜的。当我第一次给班上孩子介绍图书时我告诉他们:“这是书宝宝,他是来和小朋友们交朋友的。他很喜欢大家,所以他会告诉小朋友们许多有趣的事情和许多有趣的故事,还会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我们把图书拟人化,让孩子们觉得这是他们的伙伴而不是一本没有生命力的书!</p><p class="ql-block">给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为幼儿挑选合适的图书,这是早期阅读的基础。现在市场上所出售的图书大都是以文字为主,图画很少,很小,画面不丰富。1—3岁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重要阶段,阅读仍以读图为主,但可以增加简短的文字,并且字号不能太小。画面要更加丰富,最好能给孩子提供发挥想象的空间。内容仍然要贴近孩子的生活,同时包含一些幻想的元素。情节性和故事性明显增强,并且要隐含一些简单的常识和寓意。在幼儿园及家庭中,幼儿图书量应充足,并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如创设图书角,图书角环境应温馨舒畅,里面供阅读的内容要丰富多样。各种各样适合小班孩子年龄特点的大小图书;图字并存的识字卡片;形象生动带图示的儿歌、谜语;鲜艳的色彩、丰富的画面内容、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一下子就能吸引孩子的眼球。在这里,孩子可以自由选择字迹所喜欢的阅读材料,大胆操作,大胆表达。</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其次,幼培养儿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使幼儿受益终生,并能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高。教育幼儿爱惜图书,不撕不折,不在图书上乱涂乱画,养成图书看完放回原处的习惯。鼓励幼儿大胆的选择自己想要的书,同时引导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和交换。另外,为了让幼儿自觉行成安静的阅读氛围,可以带领幼儿参观图书馆,看看大人看书时是怎样的,是怎样轻轻地走,轻轻地拿、放,轻轻地交流意见。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的形成规则。再次,让幼儿了解必要的阅读常识。如用眼的卫生习惯,不躺着看书,不在太阳下看书,看书时,书和眼睛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有序地翻阅图书的习惯;知道图书都有封面、内页、封底,阅读时应按页码顺序从前向后一页一页地翻,并且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等。了解这些常识,将有助于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并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高。</p><p class="ql-block">幼儿自主阅读能力是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而儿童不是天生就具备了自主阅读的能力的,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小班的孩子拿一本书,常会无目的的前翻翻,后翻翻,摆弄书,对书的画面的兴趣要大大超过对书内容的兴趣,对画面的理解也只停留在最直接、最浅层的内容。因而,在活动中我们有必要帮助幼儿获得图书阅读的最初的经验,学习掌握一般的翻阅图书的方式和规则,看懂图书画面的内容。</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首先,学会观察。幼儿阅读从感知开始,要让幼儿对画面内容有正确的理解,就要指导他们边看边想,引导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仔细观察画面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背景等。启发他们合理想像,画上的人物在干什么,将要干什么,让他们联系前后页来理解画面,并串联起来,有意识地让他们认识到一个精彩的故事是由连续的画页构成的。同时,在幼儿理解画面的基础上,启发他们思考,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让幼儿在思考中提升、积累阅读经验。</p><p class="ql-block">其次,发展理解和记忆能力。一切外部的信息,只有通过幼儿的理解,才能内化为他自身的东西,同时理解也是幼儿自主阅读不可或缺的能力。另外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的工作记忆能力,可以支持儿童掌握阅读信息。因而在活动中,我们应通过多种方法了解孩子对图书的理解和记忆情况,及时引导。如可以通过交谈。与幼儿讨论图书中的故事情节和内容,交流各自的感受,认真倾听幼儿的话,了解他们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解答、指导。可以通过讲述,鼓励幼儿大胆复述图书内容。可以通过表演,将图书内容化为戏剧表演,可以是分段表演也可以是完整表演又或者是分角色表演,让幼儿在富有趣味性的表演中进一步理解图书内容。还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幼儿在听完故事后,把故事一页一页地画下来,编上页码,装订成书。这一过程既需要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还需要对故事的记忆,既能让幼儿获得图书制作的经验,又体验到制作的乐趣与成就感,进一步提高阅读的兴趣。</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针对小班家长对幼儿在早期阅读的指导方法、认识上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惑。为此,我们在开展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将家长和幼儿双双纳为活动的主体,将幼儿活动能力的培养置于幼儿生活的大背景中,成为一种多元阅读,让幼儿在双主体活动中促进多元阅读能力的发展。以家长为主体,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让家长成为幼儿阅读的支持者。</p><p class="ql-block">1、在阅读过程中家长要善用身体语言。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时,不要忽视身体语言的利用。模仿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父母可以将书中的内容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表演给孩子看,孩子在模仿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并能激发他的想象力。</p><p class="ql-block">2、睡前阅读是最佳时机,幼儿在睡前的浅睡眠时期最容易进行无意识的记忆,睡前的阅读时期一定要把握。</p><p class="ql-block">3、父母分工,共助亲子阅读</p><p class="ql-block">亲子阅读不仅仅是母亲的事情,只有父母通力合作,做好分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特质的不同,母亲比较适合给孩子念亲子故事、儿歌、童话;父亲比较适合与孩子一起做游戏、讲寓言故事、成语故事。</p><p class="ql-block">4、千万别忽视分享阅读</p><p class="ql-block">分享阅读,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强调分享,讲究互动。因为孩子在阅读早期,给他一本书,他自己往往看不出门道来,需要他人帮忙。在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时,家长就能给孩子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例如给孩子读故事(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听家长读故事),教孩子翻书,给孩子适当讲解,通过发问促使孩子关注一些重要内容,等等。这种方式的阅读能给孩子带来阅读的安全感、成就感和快乐感,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p><p class="ql-block">尽管起初的分享阅读可能更多的是家长读,孩子听、看,但引导阅读的不是家长,而是读本,家长始终在拿着书给孩子读。这样,孩子从分享阅读的过程中就能慢慢明白,原来家长给自己讲的好听的故事都来自图书,这便可以激发孩子向图书寻找乐趣的动机,从而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这是使孩子向独立阅读过渡的有效方式。</p><p class="ql-block">家长和孩子分享阅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家长通过自身热爱读书的行为给孩子作出表率和示范,从而使孩子“近朱者赤”。这种以身作则的榜样的力量对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作用是相当显著的。</p><p class="ql-block">培养幼儿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幼儿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