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公式:成败背后的科学》笔记

Charles

作者: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div>来源:万维钢《精英日课》第三季</div><div>《成功公式》1:分数在哪里决定成败</div><div><font color="#ed2308"> 这本书聊得不是“成功学”,而是有关成功的“科学”。</font></div><div>1.业务表现不等于成功。</div><div> 这本书研究的是世俗的、可见的成功。这并不是说自我感觉的成功都是幻觉,也不是说不重要,而是那种成功不好测量。这本书研究的成功,是客观的、可测量的东西。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必须接受一个事实:业务表现好,不等于成功。比如你是一个画家。在美术学院的专家看来,你的绘画技法、作品的意境、特别是你的审美眼光,都大大超过当代著名画家冷军。可是你的画卖不出去,而冷军的一幅画能卖出几千万元。那对不起你不算成功。我们经常谈论的各种提升自我的方法,如刻意练习、意志力、高效率,都是研究的怎么提升业务表现。业务表现好,可以说明你是一个高手,但高手并不一定成功。</div><div>2.你的成功由我们决定。</div><div>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有个王牌飞行员叫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曾经击落80架敌机,外号“红色男爵”,不但技艺高超而且个性张扬,他故意把飞机漆成红色,在空中特别显眼,向敌方飞行员挑衅。同时期的法国飞行员雷内.方克击落了100架敌机,而且自己还没事,要知道红色男爵可是被敌方击中而死。但是方克的名气远远不如红色男爵。原因就是德国宣传机构需要用“红色男爵”的形象去提振国民精神。而法国没有这个宣传需求。</div><div>巴拉巴西说:<font color="#ed2308">“成功不是取决于你的业务表现,而是取决于你的业务表现对社会网络的用处。”</font>也就是说,决定你成功的不是你的业务表现,而是别人对你业务表现的评价怎么样。成功都是被人给的,你的成功由我们(社会)决定。</div><div>3网球和高中。</div><div> 别太悲观,有些领域业务表现的确就能决定成功。数据表明,职业网球选手的成绩和他们受关注程度之间,有直接关系。球迷只看成绩。再来看看升学考试,两个好学生以为一分之差,一个上了“省重点”,一个上了“市重点”。考大学时,两个人并不会有显著的差距。所以重点高中并没有提升你的成绩,是你提升了重点高中的成绩。(个人观点:1,没有显著差距还是有差距的,有时候撬动命运的就是这一点点差距,。2,两个学校认识的同学是不一样的,长大后社交资本也是不一样的。)<br></div><div>《成功公式》2:名画和名校:你与网络的关系<br></div><div> 业务表现清晰可测,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功;业务表现没那么清晰可测,“网络”就决定了成功。</div><div>1.名画应该值多少钱?</div> 这幅画叫《戴金盔的男子》,曾经价值连城,因为他是伦勃朗的作品。但1985年因为有专家证明它其实是伦勃朗的一个不知名的学生的作品,价格从天上掉到地上。 2005年有人花了1万美元买下了这幅叫做《救世主》的画,2017年拍卖却拍出了4.5亿美元。就因为2011年这幅画被鉴定为是达.芬奇的作品。我们承认艺术是有门槛的,不可能什么画都卖1千万美元,但我们也要承认艺术品的判定非常主观。艺术品的价格不是由好坏、而是由艺术的“网络”决定的。<div>2.顶级网络生意经。</div><div> 作为画家,你必须知道一点,你的画能卖多少钱,几乎完全取决于你曾经在哪些画廊和博物馆里卖过或者展出过作品。而且请注意,顶级场馆和那些二流、三流场馆并不是一个升降级系统。哪怕你就在古根海姆画廊附近的一个什么二流画廊展览,古根海姆通常看都不会看你。现实是二三流画廊自己形成了一个个外围网络,这些网络几乎就是孤岛式的,一旦进入就会陷入这个孤岛网络中流转,几乎不可能跳出去到一个高级网络。<font color="#ed2308">艺术网络由画廊、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家,四个元素组成。</font>如果有收藏家画100万美元买了你的画作,你就进入了这个网络,网络会确保你始终留在这里。从此你就属于顶级画廊。原因就是艺术网络不是人情网也不是人脉网,而是个利益共同体。你的成功是这个网络给的,这是个只进不出的系统,又怎么可能让人轻易进来呢?</div><div>3.怎样逆袭</div><div> 第一,他们的动作都很快。想要逆袭,你必须在职业生涯的前十年内奋斗到一流画廊。</div><div> 第二,他们完全知道网络的重要性。他们会不知疲倦地到世界各个地方的画廊转场,想方设法露面,跟哥中圈内人交往,期待能碰到一个上升的机会。</div><div> 这大概就是武磊可以跟着徐根宝从乙级联赛开始打,而章子怡必须一出道就是《卧虎藏龙》--张艺谋还告诉她,给在多钱也别去拍电视剧的原因。</div><div>4.名校对谁有用</div><div> 我们知道名校能让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名校还有高水平的校友网络。这也是名校能给我们的加持。统计分析表明,<font color="#ed2308">名校加持对你没影响,需要两个前提。</font></div><div> <font color="#ed2308">第一个前提是你得确实申请了名校。</font>一个学生的硬指标达标,而且他申请了哈佛,只是哈佛没录取他,这没关系,他将来还是能拿那么高的工资。敢申请,说明他认为自己属于名校。但是如果根本没申请,那就是眼界不够高,野心不够大。所以巴拉巴西总结说,<font color="#ed2308">名校=成绩+野心</font>。</div><div> <font color="#ed2308">第二个前提是你的家庭条件得说得过去。</font>中产阶级的子女只要硬指标达标,最后上不上名校影响不大。名校加持最有用的是黑人、墨西哥裔和来自家庭状况比较差的学生。说白了,上名校对眼界比较低的人最有用。<font color="#ed2308">通过对名校的探讨,我们发现有时候网络看似不起作用,那可能只不过因为这个网络足够大,你身在其中不自知。而如果网络很小,你又胸怀大志,那就一定要一开始就瞄准那个顶级网络。</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成功公式》这本书总结的第一条定律是--如果业务表现可测量,业务表现驱动成功;如果业务表现不可测量,则是网络驱动成功。</font></div><div>《成功公式》3:金子和金子怎么比</div><div> 巴拉巴西的《成功公式》这本书中的研究表明,在高水平的竞争中,是金子也不一定发光。</div><div>1.红酒的玄学</div><div> 9美元的红酒和30美元的红酒的差别是容易分辨的,而25美元和200美元的红酒是很难分辨的,这就好比金子和石头是容易分辨的,但是金子和金子不好比。业务表现一旦达到金子的范畴,就会有两个特点,第一,它是有上限的,比如说赛跑,博尔特跑得再快,他的速度也不可能是我的五倍--实际上他也就是我的两倍左右。这就意味着你的表现已经达到了高水平,正在接近上限,你就很难再提高了。第二,这也就意味着高水平的竞争者的水平都差不多,很难区分。“脱颖而出”这个词不适合高水平比赛。你说你努力了,你经过了多年的刻意练习,你付出了泪水和汗水走到今天这个赛场。但请看一眼你左边的选手,再看一眼你右边的选手,难道他们就没努力吗?</div><div><br></div> 2.最公平的音乐比赛<br> 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音乐竞赛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音乐比赛。赢了这个比赛,你不但可以拿到一大笔奖金,还会被送到最好的音乐学院去深造--你就拿到了顶级网络的门票。别忘了,音乐可是一个不容易测量的领域,是网络决定你的成功。过去40年以来,从来没有一个在第一天出场的选手能拿到冠军,而相比之下,有一半的冠军是出现在第五天。你付出了那么多努力,结果决定名次的是你抽签抽到的出场顺序。<font color="#ed2308">这个效应叫“靠近偏误”:我们总是对越靠近的东西感觉越强烈。</font>所以金子和金子比,比的已经不是一般的业务表现了,出场顺序是只能听天由命的事情,在别的细节上,也许你还可以争取一下。<br>3.细节决定成败<br> 金子和金子比,常常就是这种意想不到的细节决定成败。也许是简历里的一段什么特殊经历,也许是衣着打扮,也许是聊天时的一个小玩笑,这些东西基本上跟工作能力没啥关系。然而如果面试官知道来的人都不差,它还可能只看这种小细节。当所有对手都是金子的时候,你就需要找一些特别的点来突出自己。<div><font color="#ed2308"> 《成功公式》这本书的第二条定律是--业务表现是有上限的,而成功是没有上限的。</font><br><div>《成功公式》4:欢迎度和适应度</div><div>1.《哈利波特》是好书吗?</div><div> J.K罗琳和史蒂芬.金都曾匿名发表过作品,结果是有的书卖的一般,有的书卖的不好。但当读者知道这些书是名作家写的之后,都会大卖。我们都知道一个<font color="#ed2308">“马太效应”,已经取得过成功的人活着产品往往更容易取得下一次成功。</font>读者喜欢买名作家的书,这样能降低读者的选择成本。由此可见“马太效应”是有存在的价值的。</div><div>2.白给的成功也是成功之母</div><div> 社会学家在维基百科上做了一个实验。随机选了200个编辑,分成两组,对第一组给其中每个编辑一个点赞式的虚拟奖励,第二组都没有。结果在接下来一个月里,第一组编辑的产量提高了60%,而且其中有12个人又得到了别人的点赞。对比之下,第二组的产量没有变化,得到新点赞的只有两人。这就是马太效应,这就是为什么你得赢起跑线!初期的一点点小小成功都弥足珍贵,能给你带来新的成功。<font color="#ed2308">我们专栏以前就多次说过,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因为成功能给你带来自信。那今天看来这句话还得修改一下--白给的成功,也是成功之母。第一次奖励的作用,是证明了你的“可被奖励性”。</font>所以说“赢在起跑线”这句话的关键词是“赢”。</div><div>3.适应度</div><div> 有个著名的实验室这样的。雅虎公司有个音乐实验室,准备了很多新歌,邀请了14000名受试者来听。研究者通过一些分组确定这些新歌的排名,然后在另一些分组里故意把排名颠倒过来---比如说,好歌的排名被压低了,一般的歌曲被排在了前面。研究者想看看,人们会不会被排名影响,去重点关注那些平庸但排在前面的歌曲。对大多数歌曲来说,的确是这样。受试者就好像绵羊一样。别人说这个歌好听,他们就更多的下载这首歌。托儿,真的有用。但是,有几首特别好听的歌没有被压住。哪怕你把它排名压的非常低,受试者仍然能慢慢地把他顶上来。据此,巴拉巴西提出一个概念,叫“适应度”。当前这首歌有多成功,多受关注,叫“欢迎度”。我们现在知道欢迎度跟以往的成功有关,甚至可以是白给的成功。而“适应度”,则是这首歌在同等的条件下,自己打败竞争对手和赢得关注的内在能力。这是一个来自进化论的词,正所谓“适者生存”。欢迎度可以是炒作出来的,而适应度代表内在的竞争优势。</div></div><div> <font color="#ed2308"> 这本书带给我们的第三条成功定律--以前的成功*适应度=未来的成功。</font></div> 《成功公式》5:母鸡与GitHub上的程序员<div> 今天的主题是团队,有人发明了一个词叫做“团队智商”--组成团队的个人智商强,团队智商可不一定强。团队行不行有自己的法则。</div><div>1.全明星母鸡</div><div> 比如你拥有一个养鸡场。你知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母鸡多下蛋呢?除了好饲料、环境等这些硬件设施,你还需要科学育种。直观的想法,就是选拔最爱下蛋的母鸡。母鸡爱不爱下蛋应该是可以遗传的。如果一只母鸡爱下蛋,她的女儿也许就也爱下蛋。那我们一代一代优中选优,养鸡场里就全是爱下蛋的母鸡,让他们互相模仿开展下蛋竞赛,这行不行呢?答案是不行。研究者发现,最爱下蛋的母鸡往往攻击性较强,要求别的母鸡对她俯首称臣。养鸡场都是一个笼子里放12只母鸡,高产母鸡放在一起会上演宫斗剧情。当繁殖到第六代,就有的遍体鳞伤,有的直接就被斗死了,根本顾不上下蛋。后来研究者有了一个洞见。我们不应该选拔单个的母鸡,应该选拔的是母鸡的集体:先随机分组,然后看看哪个笼子的产蛋率高,就对这个笼子集体育种,让他们的后代还在一起。结果这个思路是对的,几代下来,优秀母鸡集体的产蛋能力一代比一代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说,这叫<font color="#ed2308">群体演化</font>。动物的演化并不仅仅是个体和个体竞争,还有群体跟群体竞争。团队也是这样,团队的目的是跟别的团队去竞争,这个是大局,别被个人竞争干扰了大局。单兵作战能力强的个人,如果太好斗,就不能放在一起。反倒是有些不愿意跟自己人竞争的人,是团队必不可缺德宝贝。<font color="#ed2308">强人+强人≠强大团队</font></div><div>2.强联系和弱联系</div><div> 研究者发现,要想让团队成功,各成员之间既不能全是强联系,也不能全是弱联系。强联系太多,大家都是熟人,合作出来的东西就会太过传统,缺乏创造性,熟门熟路碰撞不出什么新的火花。弱联系太多,也不好形成配合。要想即有传统又有创新,团队成员必须既有强联系又有弱联系。你得有老人,有新人,还得有外人。这样关系网络才能保证多样性。而要想让每个成员都积极提供不同的想法,团队内部交流一定要非常平等。得给到每个人充分的发言机会。</div><div>3.定于一人</div><div> 这个人是绝对主力,而且就只有这一个主力。其他人虽然也都参与,但只是做一些辅助性工作。而且项目的团队越大,这个“定于一人”的现象就越明显。更重要的是,越是一个人主导项目,他的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人多想法多,项目的愿景和完整性只能靠一个人把握。</div><div> <font color="#ed2308">成功团队的网络结构,有三个特点:1.要定于一人,这个人为项目负总责,其他人提供支持。2.人员构成要多样化。每个人有不同的专业,人与人之间要有不同的强弱关系。要有熟人、有新人、有外人。3.强调面对面的平等交流。</font></div> 《成功公式》6:曾经功劳给了谁<div> 团队的成功需要全体成员共同的、多样化的努力,但是这个功劳会被其中一个人拿走。</div><div>1.一个小故事</div><div> 胡总是一个大公司主管销售的副总裁。每当公司推出新产品,胡总就会到全国各地分公司巡视,指导产品推广。小王是沈阳分公司的销售经理。胡总指导沈阳的市场和其他地方的不太一样,而小王非常了解情况,就授权小王主导沈阳的业务。小王使用了一些创新性的方法,搞定了沈阳市场。胡总在沈阳这几天几乎都是看着小王在做事。临别之时,胡总跟小王说,我对沈阳是两眼一抹黑,这次多亏了你!年底,总公司论功行赏,胡总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人们都说胡总是销售天才,全国通吃!胡总在获奖感言中感谢了小王......以及另外15个分公司的销售经理。小王觉得自己完全没有被总公司注意到。在科研方面的博士生也常常遇到这种问题,在一个项目中明明是博士生做出的成就,最后都会归功于导师。(个人观点:这种现象是普遍现象,领导也好、导师也罢,他们做的是认可你、发现你和给你提供站在“巨人”肩上的机会。)</div><div>2.诺贝尔奖预测法</div><div> 巴拉巴西有个中国学生叫沈华伟。沈华伟2013年加入巴拉巴西的实验室之后,立即就做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项目。他发明了一个算法,能精准预测诺贝尔奖得主。W和Z玻色子这个发现,获得了198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论文一共有137个作者联合署名,拿到诺贝尔奖的两位作者,一个排在105位,一个排在126位。但沈华伟的算法,能精确的把两个人给挑出来。跟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判断一致。算法考虑的是这篇论文的所有署名者,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的论文引用规律。如果你做出了重大发现,那我们设想,你在之前肯定已经做出过相关贡献。也就是说,这篇论文对你来说不应该是孤立的。你应该在之前、之后都在这个领域中发表过相关论文。你不但拥有这篇论文,而且拥有这个课题。而那些合作者就不行了,他们临时来帮忙,做完这个项目就去做别的了。这完全符合前面说的成功第一定律,你的成功有我们的“感知”决定。这活到底是怎么干的,谁先提出的设想,谁完成了最关键的发现,谁付出了最多的汗水,我们看不到。我们能看到的每个人的论文发表情况。谁的发表记录最完整,谁拥有这个课题,谁就拥有这篇论文。<font color="#ed2308">功劳不是来自业务表现,而是来自社会的感知。</font><font color="#333333">ipone是乔布斯发明的吗?特斯拉电动车是马斯克造的吗?社会感知根本不在乎公不公平,还可能充满偏见。研究发现,</font><font color="#ed2308">女性在职业方面遇到这种问题更加频繁,受到“不公”也更多。</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3.怎样拿回你的功劳</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 前面说的那个预测诺贝尔奖的算法,它的结果是可以随时间改变的。199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是一个大反转的故事。获奖论文发表于1985年,是华裔物理学家朱棣文和导师阿瑟.阿什金合作的研究。当时阿什金在领域内声望很高,如果在那时候用预测算法,阿什金应该拿走79%的功劳,而朱棣文还是新人,只能拿到5%的功劳。但是朱棣文接下来在这个领域继续研究,又发表了很多论文,而阿什金没有再继续做下去。结果才过了十几年,业界已经只认朱棣文。当年那个工作到底是谁主导的?是年轻的朱棣文还是老资格的阿什金?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们的感知,那个领域在1985年是阿什金的,到1997年属于朱棣文。</font><font color="#ed2308">我们经常说谁谁谁抢了谁谁谁的功劳。但功劳不是一次性的东西,而是一个“系统”。想要拿回自己功劳,你必须学会独立工作。</font><font color="#333333">以前我们讲《巨人的工具》的时候说过,当学徒,要有给牛人铺路的觉悟。你想要的是第一线的工作经验,就算把功能都给导师又能怎样?</font><font color="#ed2308">事实上你想抢也抢不过来,导师给你你也接不住。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你就必须跳出来,去独当一面。</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成功第四定律是团队需要各种人才的合作,但是功劳往往归于一人。他能拿走功劳不是因为他这次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他拥有这个领域。</font></div> 《成功公式》7:与无常作伴<div> 我们专栏去年讲过罗伯特·弗兰克的《成功与运气》,强调成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font color="#ed2308">。弗兰克说的主要是社会:你的成功并不完全是个人奋斗的结果,你应该感恩时代,回报社会。</font>巴拉巴西这本书对个人更有用,但是他也得讲运气。<br></div><div>1.爱因斯坦的运气<br> 爱因斯坦不仅仅是一位物理学家,他还是一位名人。所谓名人,就是他是做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是“因为出名而出名”的人。科学家通常不是名人。现在活着的、公认最厉害的物理学家是爱德华·威滕(Edward Witten) —— 我以前上《量子场论》课,我发现那个教室的书桌上,有人刻下了威腾的名字,大约是把他当做学物理的榜样 —— 那你听说过威腾吗?我们知道1919年广义相对论得到证实,爱因斯坦从那个时候就名声大噪 —— 但一开始仅限于科学圈。美国人就对爱因斯坦没有那么热心。他是一个德国人还是一个犹太人,还傲慢地宣称全世界只有12个人能理解相对论,美国人不喜欢这个姿态。爱因斯坦声望的引爆点发生在1921年4月13日。这一天,爱因斯坦坐着蒸汽轮船到达纽约,访问美国。本来媒体也没当回事儿,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完全是出于尽责,派了科学记者去报道爱因斯坦的到访。两个记者就到码头来接船,结果一看,现场竟然有两万人的欢迎队伍!爱因斯坦一行人下了船,有一个专门的车队护送,警车开道,市民夹道欢迎。科学记者没见过这个阵势,心想爱因斯坦怎么这么受欢迎。他们赶紧去给爱因斯坦做了面对面的采访。结果爱因斯坦的形象果然不俗,简直出乎意料。他一点都不刻板,衣着也不怎么规整,举止比较随意,还拿了把小提琴,“像孩子一样热爱小提琴”。爱因斯坦上去好像还有点胆小、有点害羞。一聊起来,说话非常机智,直觉多过理性,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物理学家。声势夺人在前,平易近人在后,两个记者完全被征服了。他们说爱因斯坦是一个梦想家,是一个艺术家……反正绝不仅仅是个理科男。美国媒体这么一宣扬,民众彻底喜欢上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声望发生了跃迁,从此就成了妇孺皆知的世界名人。但是巴拉巴西有一个疑问。到纽约之前,爱因斯坦的声望并没有普及到老百姓那里。为什么居然会有两万个纽约市民,那天连班都不上了,要专程去迎接爱因斯坦呢?巴拉巴西考证了一番,发现欢迎人群根本不是去接爱因斯坦的,两个记者搞错了。他们是因为犹太教会的组织安排,来迎接锡安主义运动领袖,哈伊姆·魏茨曼(Chaim Weizmann)的 —— 魏茨曼正在推动犹太建国运动,也是后来以色列的第一任总统。爱因斯坦到纽约主要也是为了这个活动,他在车队里有个席位,但是车队不是来接他的,他相当于是魏茨曼的随从。人不服命运不行啊。不过成功定律可不是说你应该只服命运。你应该追求的,是偶然中的必然。<br></div><div>2.成功与年龄<br></div><div> 巴拉巴西发现两个统计规律。第一,大部分人取得重大突破,的确都是在职业生涯的早期。第二,但是,对每个科学家来说,一生最重大的发现,却*可以*发生人生中的任何阶段。科学家的创造力并不会随着年龄减弱。那你说这不矛盾吗?不矛盾。<font color="#ed2308">随着年龄下降的不是创造力,而是产量。</font>巴拉巴西说这就好比买彩票。如果你每年都只买一张彩票,那你这辈子哪一年中大奖的概率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买了很多张彩票,中年以后就买的很少了,那显然你中大奖的几率在年轻时代是最高的<font color="#ed2308">。中年人的真正问题不是没有创造力,而是不愿意干。年轻人有冲劲,中年人懈怠了。你的生产力不行了,你退出了。</font><br></div><div>3.r值和Q值<br> 巴拉巴西提出一个可测量的理论。单个项目的成功,由两个变量决定。第一个变量叫 r 值,r 代表想法的好坏。r 值越高,这个想法如果能实现的话,它的影响力就越大。第二个变量叫 Q 值,代表你把这个想法实现的能力,也就是你的执行力。<br> 用 S 代表成功,那么巴拉巴西告诉你一个公式:<font color="#ed2308">S = Qr.</font><br> 这个公式非常简单,但它的高明之处在于,巴拉巴西等人发现了测量 Q 值的方法。他们能评估每一个科学家的职业生涯之中,Q 值是怎么变化的。<br><font color="#ed2308"> 人的 Q 值,并不随着年龄变化。</font>也就是说只要你还愿意干,你就还能干得一样好 —— 你就还有机会。耶鲁大学教授约翰·芬恩(John Fenn)到六十多岁了还没做出重大发现。耶鲁看他 Q 值不高,希望他赶紧退休,把他的实验室和办公室都给收回了。但是芬恩不服老,换个地方继续干,终于在67岁这年取得突破,提出对生物分子的质谱分析法,然后一路高歌猛进一举获得2002诺贝尔化学奖。<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 由此得到r,是不可捉摸的。Q,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产量,你自己可以控制。这就是<font color="#ed2308">成功第五定律 —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成功就可能在任何时候出现。<br></font><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