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始建于明永乐八年(公元1405年),至今已有600多年,据说"千家岸"原叫"千家两岸"。明朝初年,一个叫曹原明的智者,在农商之余发现了一个山青、水秀、石奇、林茂、洞幽的极好所在,于是请风水先生卜卦认定后,便择了时辰,携了家眷,别了亲人和生养他的故土,来到了这里破土筑巢,开山凿地,繁衍生息。因此地有狮山象山锁水,有文帽官印山兆吉,有清澈河流旺族,曹原明便豪气倍增,起村名为"千家两岸",他显然对他和他后裔的隆昌充满了信心。果然,只用了两百多年时间,他的子孙们就繁衍成了一个极大的村落,鼎盛时期达到了608户!于是,就有了莽山脚下的这群完整的具有湘南特色的明末清初的民居建筑。 千家岸村后有片好几百亩的原始次森林,苍郁翁森,像一团巨大的绿色烟雾。屋前屋后百年大树也比比皆是。 千家岸村在莽山脚下,明时属黄沙堡,亦是防匪驻兵之地,外来移民多于土著。这里边远,但不荒僻,因为有一条乐水河接通湘南粤北,注入珠江,流进大海。千家岸本是乐水河上游的一个水码头。从广东来的食盐、煤油、布匹等日用百货和临武、蓝山、本县南部本地下广东的煤炭、木材、桐油、苎麻、生猪均于此装卸,碰到货物集散旺季,熙熙攘攘赶集一般,热闹非常。 也许智者曹明原正是预见了这种繁华,才毅然举家搬迁到了这里,让他的子孙享受了繁华带来的恩惠。各地的货物集中在这里了,各地的钱财集中在这里了,各地的人才集中在这里了,各地的文化也集中在这里了。千家岸的繁华与文明,有数十栋雕梁画栋的民居群落为证,有保留完好的一宗一祠一议事厅屋为证,有后龙山的千年古树为证,有泛黄了的曹氏家谱中记叙的“十四训”、 “八劝”、“八戒”为证,有门楼前因出了翰林院学士、举人秀才而树的挂彩旗的多个旗杆石为证。<br>传说清朝的某年,千家岸发生了一场大瘟疫,那时缺医少药,病来如山倒,只用了几十天,千家岸就由原来号称的608户,剧减到了几十户。<br> 后面修描的颜色都没套正,好好的雕版被破坏 千家岸村内拥有贡元公祠堂、瓒公宗祠、琅公宗祠的三祠和40余栋明清古民居。有记录古代贡元、举人的旗杆石6对。民居均为青砖青瓦两层砖木结构建筑,硬山顶,封风墙、垂脊墙均有马头墙。门楣、窗格多雕刻有精美的人物、草虫、花卉图案,素有“说礼乐尔敦诗书”的宗风。巷道相通,青石铺地,且修有较为科学的排水系统。 贡元公祠堂 琅公宗祠 瓒公宗祠 高大的门楼 精美的人物雕版 描绘的“八仙”可谓惨不忍睹 精雕细琢的梁头 琅公宗祠大门因风水而斜开 琅公祠堂正门为月亮形们,由5块巨石凿成弧形拼接而成,费钱费时。 琅公祠堂2个侧门上方别致的扇面上分别书“说礼乐”、“敦诗书”。“说(通假悦)礼乐,敦诗书”,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意思是喜爱礼乐而重视《诗》、《书》。《诗》、《书》,是道义的府库;礼乐,是道德的表率;道德礼义,是利益的基础。现代意义应该是,明理、读书 瓒公宗祠 左右窗楣各书"腾蛟““起凤”。腾蛟起凤,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意思是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才众多各显其能。 巨大的六角门簪正门雕刻八卦图形,周遭六面雕刻有暗八仙和瑞兽 额枋整块高浮雕双龙 简洁的柱础有明朝风格 圆柱形门簪 方形门簪 最典型的湘南民居窗户造型 “翰墨林” “松竹梅” “吉祥” “如皋东风”。出自唐代诗人刘商,诗句《结束车舆强游往,和风霁日东皋上。》东皋指:水边向阳高地。也泛指田园﹑原野。 “戬谷”,读音:jiǎn gǔ。出自诗经之《小雅•天保》,后多见于各类骈文。有福禄之意,亦有尽善之说。 笔者2020年9月初来到这里,村子正在进行维修,可惜的是,使用了外行且工艺低劣的工程队,油漆,彩绘,乱涂乱罩,极大地伤害了古村的品位。对原本科学的排水系统的改造更是直接破坏,巷道里的石板都用水泥抹缝,殊不知很多石板路下就是排水暗沟,明沟也用水泥铺底,大大降低了排水效率,一旦下大雨,走水不畅,老房子就有泡水之险。 古村修缮不是可以随意为之的,作为第四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千家岸村,不可把国家下拨的资金浪费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