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儿童的学习—六年级语文学科体验式研训活动之八

我是小尹

<p class="ql-block">  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的使用教材,更好的理解“新教学”的理念和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在泉山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推动下“为了儿童的学习——六年级语文学科体验式延训系列活动”已经进行到了第八场。求是大备课组于2020年11月24日在求是小学五楼录播室开展第七单元大单元教研活动。活动伊始,求是小学、奎园小学和奎山小学四位老师进行模拟课堂。</p> <p class="ql-block">  奎园的董老师在教学时,说到“马鞭”这种实在道具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感知,播放了一段京剧演员表演使用马鞭的折子戏片段,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认真观看,并且能感受到道具使用的艺术效果,从而为接下来的表演和模仿环节做好体验的铺垫。紧接着,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京剧道具,她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道具“马鞭”,并且在课堂上表演了手持马鞭演绎“上马”和“骑马”的动作,当学生们看到老师亲自演绎京剧动作,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习《伯牙鼓琴》一文,交流伯牙与钟子期是怎么相识的过程中,奎园小学王娜老师让学生通过自读、汇报资料袋的内容,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内容做以汇报。学生从中理解了知音和高山流水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筛选、鉴别资料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奎园小学刘筱茹老师执教文言文《书戴嵩画牛》在教学中,刘老师先引导学生复习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即读准、读通、读懂。把方法先教给学生,再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进行学习。教学中刘老师能大胆放手让学生多读多悟,以读促悟。而且非常重视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刘老师紧紧围绕杜处士和牧童两者不同的笑,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两个人物的不同形象,并通过朗读、范读、表演等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原本枯躁无味的文言文教学变得趣味十足,学生也学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求是小学郭怍惟老师紧紧抓住二至六自然段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奏乐曲,第九自然段贝多芬记性创作《月光曲》两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通过自读自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等方式深入解读文本,充分感受贝多芬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热爱,理解《月光曲子》的内容。紧扣文章的主题,编者的意图,流传的是贝多芬的精神。加强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促进了情感交流,思维碰撞,文本对话。</p> <p class="ql-block">  大备课组所有教师进行了线上备课、评课,线下研讨等活动。老师们分享自己的实践感受,诉说着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给课堂带来的改变。</p> <p class="ql-block">  希望大家在新教学中不断耕耘,不断探索,在试验田中开出新教学的果实!</p>

学生

教学

老师

小学

马鞭

贝多芬

道具

刘老师

奎园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