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学习能力基础——小学生认知发展</b></h3> 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学习活动就逐步取代游戏活动成为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并对儿童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学习活动的基础,在小学阶段,认知发展有其自身特点。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其中小学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主要特点如下: 儿童可能有时候表现出自我中心,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就会做出来,如大喊大叫,不太会顾及别人的感受,这也是很多小孩被称为“熊孩子”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时候也会意识到其他人有不同的观点。儿童能够认识到生命的生物基础,不会把生命特征安置到非生物上,比如你问他椅子会不会跑、会不会吃饭?他一般会说不会。儿童能够忽视会产生误导的表象,在寻求问题的答案时,关注情境的多个方面(去中心化)。比如在小学生面前摆放两个相同的烧杯,杯子里水量相同,当着小孩子的面将其中一杯水倒入另一个细长的杯子中后,你问他,两杯水是不是一样多?小学生能够轻易地告诉你两杯水一样多,但同样的任务在学龄前的孩子身上却无法完成。另外,在小学阶段,大脑正在进行髓鞘化,即神经元之间的干扰逐渐减弱,大脑功能逐渐分化,因此小脑袋变得越来越聪明了,主要表现有: 1.注意力<div> 在小学阶段,儿童会更好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与其目标有关的方面,而筛选掉无关的信息,避免环境噪声带来分心。这种能力在6-10岁期间有非常大的改善。其次,年龄大一些的儿童会灵活地根据任务的要求来调整注意力。比如,要求儿童对颜色和形状不同的图进行分类时,学龄期儿童都能够按照要求,或以颜色为标准、或以形状为标准转换分类标准,而幼儿通常会一成不变地只依据一种标准来分类。最后,计划性在学龄儿童期有很大的改善。他们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决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儿童在收集信息方面越来越有系统性,有利于他们的问题解决。</div> 2.记忆<div> 小学儿童记忆能力的发展,表现在记忆容量的变化和记忆策略的使用方面。比起幼儿,小学阶段的儿童由于记忆加工速度更快、更有效,可以留出有限的工作记忆容量去存储信息和执行其他的认知过程。<br></div>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成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单元,儿童的短时记忆与成人有很大不同。有研究表明,一年级与三年级、五年级儿童数字记忆广度差异明显,三年级与五年级儿童数字记忆广度则无差异,这表明7-9岁是儿童短时记忆容量迅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小学低年级时,父母可有意训练儿童的记忆能力,比如父母读六个数字让儿童复述,或父母读一段文字,让儿童统计某一字的数量等,但不宜过量训练以免心生厌恶。<br> 儿童很早就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记忆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用到的记忆策略大体上包括四种,即外在帮助(列出计划表)、有意复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要记忆的内容,比如电话号码)、组织分类(可以把不同人按职业分类)、精细加工(对数字用谐音、编故事等进行记忆)。此外,儿童通常会使用不止一种记忆策略来完成一项任务,也会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类型的记忆策略。 3.思维<br><div> 小学阶段的儿童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这种过渡要经历一个演变过程,从而构成童年期思维发展的特点。</div> (1) 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小学时期主要是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因此,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才逐步学会区分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主要的东西和次要的东西,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同时他们还离不开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思维仍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2) 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童年期的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思维具体形象性的束缚,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或三年级以下学生,他们的逻辑推理需要依靠具体形象的支持,甚至要借助直观来理解抽象概念。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往往是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同时起作用,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中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发展起来。这个发展过程是两种思维成分相互渗透,进行消长变化的发展过程。 (3) 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在整个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也存在着具有关键性意义的转折年龄。一般认为,这个转折年龄在10岁左右,即小学四年级。也有研究指出这个重要阶段的出现具有伸缩性,根据教学条件,可以提前到三年级或者延缓到五年级。这里强调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转折期,要求教育应适应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发掘他们的巨大潜在能力,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4.言语<div>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口头言语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应用比较多的是对话言语,独白言语才刚刚出现。同时,进入学校开始正式教育后,他们言语发展的重点是书面语言和内部语言,阅读和书写在其技能训练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整个小学期间,最初是书面言语落后于口头言语,在正确教育的指导下,从二三年级起,书面言语逐步赶上并超过口头言语的水平。小学阶段只有高年级的儿童才会默读,这标志着外部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指人们对自己发出的、不起交际作用的言语。人们往往在内部言语过程中进行着思维,产生着各种愿望和行为计划。<br><div>(以上内容节选自天津市家庭教育系列丛书之三《小学生家庭教育》)</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河北区第二实验小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德育室</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1年1月12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