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冲湿地鸟园

54陈

南京江浦侯冲风景区,地处苏皖交界之处。<div>毗邻老山国家森林公园脚下、美丽的滁河从风景区边蜿蜒的流淌,区内风景秀丽。</div><div>沿途滁河风光带,原生态湖泊、沼泽,大批的候鸟来此过冬。</div> <p class="ql-block">绿头鸭</p><p class="ql-block">野生的绿头鸭是保护动物,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驯化饲养绿头鸭。但是绿头鸭直到今天仍然被认为是野味中的上上之选,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因此也一直是中国主要的狩猎鸟类之一。由于长期捕杀,加之其他围湖造田等一系列剥夺绿头鸭生存环境的操作,绿头鸭的数量逐年减少,为了保护绿头鸭,中国国家林业局在2000年的时候将绿头鸭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p> 野生的绿头鸭,每年一二月开始配对,三四月交配,五六月孵化。<div>到了夏天,飞到北方避暑。</div> <p class="ql-block">绿头鸭警觉的很,车来车往它不怕,一旦人从车子里出来,马上就齐唰唰的飞离。</p> 同事老杨开车,先带我们看看绿头鸭的聚集地,然后再带我们去红隼,黑翅鸢的活动点。 红隼是一类体型较小的猛禽,属隼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其在寻觅地面猎物时有逆风翱翔的习性,又被称作“风中翱翔者”。 红隼经常在空中盘旋,搜寻地面上的老鼠、雀形目鸟类、蛙、蜥蜴、松鼠、蛇等小型脊椎动物。<div><br></div> 红隼猎食在白天,主要在空中搜寻,或在空中迎风飞翔,或低空飞行搜寻猎物,经常扇动两翅在空中作短暂停留观察猎物,一旦锁定目标,则收拢双翅俯冲而下直扑猎物,然后再从地面上突然飞起,迅速升上高空。 <p class="ql-block">滁河二岸池塘,鱼类丰富,黑翅鸢不来时,我在大埂上闲逛,正好遇见斑鱼狗在空中悬停,寻找鱼类,立马手持相机拍摄。</p> 斑鱼狗,羽毛如同斑点狗,捕鱼高手。 <p class="ql-block">这次去江浦拍鸟,就是为了这位主角:黑翅鸢。</p> 黑翅鸢:小型猛禽,体长约33厘米。上体蓝灰色,下体白色。虹膜成血红色,眼先和眼周具黑斑,肩部亦有黑斑,飞翔时初级飞羽下面黑色,和白色的下体形成鲜明对照。<div>尾较短,平尾,中间稍凹,呈浅叉状。脚黄色,嘴黑色。常在空中翱翔,间或进行滑翔。</div> 飞翔的高度较低,采用盘旋、翱翔等方式。一般单独活动,活动在白天,多在早晨和黄昏进行。主要以田间的鼠类、小鸟、野兔、昆虫和爬行动物等为食。 悬停,在航空领域是指航空器在一定高度上,保持空间位置基本不变的飞行状态。 黑眼眶,红眼睛,嘴上和脚趾自带利钩,眼神凌厉,一看就不是吃素的。 <p class="ql-block">摄友严老师说了,不要只看鸟的翅膀形态,没有眼神光,这个鸟片就是肺片。😅</p> 从悬停到俯冲捕食,干净利落。 黑翅鸢习惯在旷野狩猎,飞行时双翅呈上扬姿势,常在空中定点悬停,同时低头搜寻地面上的猎物。因为悬停要不断拍翅,能量消耗比较快,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到附近树上、电线杆、电线上等休息。 冬天的落日来的要早些,才四点半,太阳就准备下山了,黑翅鸢停留在高压线上,迟迟的不肯再下来。<div><br></div> 芦苇花絮在寒风中摇弋 远处的村庄,貌似炊烟袅袅。<div>也有点不像,暂且不论。</div> 没有阳光的陪伴,再好的鸟也拍不了,我们也该回家了。 编后<div>2021年1月8日,一次非常好的机会,天时地利人和。一天的时间拍到了这么多的鸟,真是个开心的日子。</div><div>拍鸟的地方,没吃没喝的卖,只有自己带些饼干充饥,寒风一阵紧似一阵,大家如此,却是无人叫苦,你说奇怪不奇怪。</div><div>......</div><div>在这里非常感谢摄友老杨和老严,没有他们,我只能在家门口转转。</div><div>感谢您的驻足浏览</div><div>陈士杰 编制于2021年1月12日</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