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当你听到维也纳这座城市的名字的时候,你会立刻联想到古典音乐之都,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等等。这并不奇怪,因为包括戏剧、歌剧、古典音乐和美术等艺术和文化形式在维也纳有着悠久的传统。 数百年来,维也纳既是奥地利帝国的首都,后来又成为位于中欧心脏地带的奥匈帝国之都。由于音乐在18到19世纪之间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与贵族的宫廷文化联系在一起,因而这座城市里的君主们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大众使古典音乐成为了它一个持久不衰的传统。</p> <p>🔻音乐厅,剧院和作曲家雕像遍布整个维也纳市区</p> <p><br></p><p>不过,所有的这些外在因素虽然对维也纳的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影响,对真正对维也纳的音乐遗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是那些在这座城市里生活和工作过的极其富有创造力的天才们。 有趣的是,维也纳大多数备受推崇的音乐天才都不出生于本地。因为哈布斯堡王朝以及皇宫贵族的赞助,大批的艺术家和音乐家被帝国之都所吸引,来到了维也纳这个良好的环境下进行艺术创作。</p> <p><br></p><p>虽然维也纳确实也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本地作曲家,包括弗朗茨·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一世和约翰·施特劳斯二世,但更多的音乐名人从四面八方被吸引到这个让梦想成真的城市。由于这座城市是一个极好的成名的地方,许多作曲家来此访问后便留在这里谱写了辉煌壮丽的古典音乐。事实上,在维也纳居住的著名古典作曲家比世界上任何其它城市都多。其中,莫扎特、海顿、马勒(Mahler)和布鲁克纳(Bruckner)均来自奥地利各地,而贝多芬、格鲁克(Gluck)和勃拉姆斯等则来自欧洲其它国家。</p> <p><br></p><p>维也纳蜚声世界的古典音乐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像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这样的音乐组织自1812年以来一直在促进这个城市的音乐发展。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历史甚至更长,可以追溯到1498年。还有我们大家都熟悉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它是世界顶尖的交响乐团之一。维也纳市内用于音乐艺术表演的大型场所不计其数,用一篇文章是无法一一描述的。在此,我将挑选几处曾经游览过的有代表性的艺术宫殿与大家分享。不过,首先我们到维也纳的大街上和公园里去体验一下那里的音乐氛围。</p>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音乐家雕像和星光大道</b></p> <p>维也纳的街道几乎每个角落都有雕像或雕塑,它们通常是献给哈布斯堡皇帝们、这座城市的著名人士、或者重大的历史事件。在无数的雕像中,维也纳以其丰富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雕像而广为人知。它们遍布全市,尤其是环城大道的两侧和周围。</p><p><br></p><p>首先我们来到了位于城堡花园的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大型雕塑。它是为让奥地利人自豪的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建造的。</p> <p>莫扎特于1756年生于奥地利的美丽城市萨尔茨堡(Salzburg),当时是处在神圣罗马帝国时代。他从小就表现出了惊人的音乐天赋和技能。五岁的他就已经胜任键盘和小提琴并开始作曲,随后在欧洲各国皇室面前表演。17岁的莫扎特就被选中为萨尔茨堡的宫庭音乐家,但他并不满足,为了寻找更好的职位而四处旅行。1781年25岁的莫扎特在访问了维也纳之后辞掉了萨尔茨堡宫庭音乐家的职位,他选择了留在维也纳并一举成名。</p> <p>莫扎特雕像使用了意大利南蒂罗尔(South Tyrol)的Laaser大理石,雕像下的台阶由花岗石制成。雕塑展示了这位天才音乐家潇洒自信地站在华丽装饰的基座上。雕像下面的浮雕是他的歌剧唐•乔瓦尼(Don Giovanni)的场景。</p> <p>在雕塑的背面,我们可以看到坐在钢琴前六岁的小莫扎特和他拉小提琴的父亲和读乐谱的妹妹。</p> <p><br></p><p>沿着环城大道一直往东走便是维也纳的城市公园。在这个公园里有好几尊作曲家和画家的雕像,它们包括勃拉姆斯,舒伯特,莱哈尔和汉斯·马卡特(Hans Markat)。但最受游客们喜爱的是约翰·施特劳斯二世的金色雕像。</p> <p>约翰·施特劳斯二世被誉为"华尔兹之王",他的镀金雕像以维也纳上镜头最多的景点而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地标之一。</p><p><br></p><p>约翰·施特劳斯二世的雕像于1921年揭幕,但起初受到市民们的批评,因为大家觉得它的造型和风格似乎已经过时了。14年后金色雕像被拆除,不过在1991年它的原貌得以重现。</p> <p>🔻约翰•施特劳斯二世创作、指挥和演奏了众多圆舞曲,其中包括脍炙人口的《蓝色多瑙河》,《春之声圆舞曲》,《皇帝圆舞曲》等等。</p> <p>🔻施特劳斯二世雕像边独具匠心的花坛时钟。画面的背景就是施特劳斯二世首场音乐会的地点 - 库尔沙龙(Kursalon)。</p> <p><br></p><p>离约翰·施特劳斯雕像不远,靠近城市公园地铁站附近的是另一座大型贝多芬雕像。这座雕塑来自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的创意(后面我会详细介绍这个协会)。德国著名雕塑家卡斯帕·冯·祖姆布施(Caspar von Zumbusch)的设计最终赢得了设计委员会的认定。就这样贝多芬的铜像在他去世53年后的1880年与大众见面了。</p><p><br></p><p>雕像位于贝多芬广场。这位德国波恩出生的音乐天才自信而略带傲慢地坐在高高的台基上,四周是各种神话和象征性的人物,其中包括贝多芬创作的芭蕾舞音乐的主角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p> <p><br></p><p>除了众多的名人雕像之外,在国立歌剧院附近的环城大道上还有类似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不过,相比之下这里的星光大道低调了不少。</p> <p>🔻约翰•施特劳斯二世的星</p> <p>🔻美国作曲家和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的星</p>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金色大厅</b></p> <p>金色大厅(Musikverein)是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所在地。它是位于维也纳旧城区的一个享誉世界的音乐厅,也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家。</p> <p>金色大厅由丹麦建筑师 Theophil Hansen 设计,采用古希腊寺庙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其中包括音乐大厅和室内音乐小厅。金色大厅于1870年1月6日落成,其中音乐大厅长约49米,宽约19米,高18米,有1700个座位和300个站位。 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从这里向全世界播放。</p> <p>🔻音乐厅正立面顶部的三角楣中是神话传奇音乐家奥菲斯(Orpheus)的浮雕</p> <p>🔻非常幸运地可以进入这个向往已久的音乐殿堂聆听施特劳斯二世的圆舞曲了。</p> <p>🔻灯光下的金色大厅更加迷人</p> <p>🔻大厅内精美绝伦的拱形屋顶</p> <p>🔻又是一尊莫扎特雕像</p> <p><br></p><p>维也纳金色大厅的精湛音响效果与柏林的交响乐厅(Konzerthaus)、阿姆斯特丹的音乐厅(Concertgebouw)和波士顿交响乐厅一起跻身于世界最佳音乐厅之一。除了波士顿交响乐厅应用了现代建筑声学,其它三个音乐厅均采用了一个狭长高屋顶的鞋盒形状。</p> <p>🔻从未见过这么“多金”的建筑!</p> <p>🔻升级版的古希腊神庙中常见的女像柱一字排开,金碧辉煌。</p> <p>🔻大厅的天花顶上描绘了音乐之神阿波罗和他的九个缪斯</p> <p>🔻乐队成员身着古装,让人立刻有时光倒流之感。</p> <p>🔻热爱音乐的观众们为精彩的演出鼓掌</p> <p>在刚刚过去的元旦节日里,我们再一次在电视上观赏了维也纳爱乐乐团在金色大厅里献给全世界人民的新年音乐会。尽管由于疫情今年的新年音乐会没有一位现场观众,我想被转播的九十几个国家的音乐爱好者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欣赏这一年一度的音乐盛宴。</p>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维也纳国立歌剧院</b></p> <p>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德语:Wiener Staatsoper)是欧洲最重要的歌剧院之一。这个1709个座位的新文艺复兴风格的剧院是维也纳环城大道上的第一座大型建筑。它建于1861至1869年,按照奥地利建筑师奥古斯特·西卡德·冯·西卡德斯堡(August Sicard von Sicardsburg)和爱德华·范德诺尔(Eduard van der Nüll)的规划,以及捷克著名建筑师约瑟夫·赫列夫卡(Josef Hlávka)的设计。</p> <p><br></p><p>然而,这座建筑从一开始就不受公众欢迎。一方面,它的豪华程度似乎还不如一个附近的叫海因里希霍夫的私人住宅。更令大众不满的是由于环城大道在歌剧院建筑开工后在此处的地基比歌剧院高了近一米,因此长方形的歌剧院看上去像"一个沉没的宝箱",恰巧与1866年的军事灾难(Königgrétz战役)作了类比,甚至被称为"建筑上的'Königgrötz'"。巨大的社会舆论和压力最后导致了建筑设计师范德诺尔的自杀。更不幸的是仅仅十周后,另一位建筑设计师西卡德斯堡又死于肺结核。因此两位建筑师都未能看到大楼的竣工。</p> <p><br></p><p>1869年5月25日,歌剧院的首场演出剧目为莫扎特的唐·乔瓦尼(Don Giovanni),弗朗茨·约瑟夫皇帝和伊丽莎白皇后(茜茜)都出席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歌剧院的舞台被盟军炸毁,部分建筑也在1945年3月12日被火烧毁。重建的歌剧院有超过2200个座位,于1955年11月5日第一次演出,剧目是贝多芬的费德里奥(Fidelio),由卡尔·伯姆指挥。</p> <p><br></p><p>歌剧院现在的音乐总监是弗朗兹·威尔瑟-莫斯特。其他的前任指挥还包括我们大家熟悉的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以及小泽征尔(Seiji Ozawa)。歌剧院与维也纳爱乐乐团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因为乐团的成员都是从歌剧院乐团里选拔的。</p> <p><br></p><p>维也纳国立芭蕾舞团也以歌剧院作为它的家。此外,狂欢节期间这里举办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歌剧舞会。</p> <p>🔻不久前刚发行的由维也纳国立芭蕾舞团演出的三个经典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和唐吉诃德</p> <p>🔻不少游客席地而坐,在歌剧院外面的大屏幕上观看里面正在上演的歌剧</p> <p>🔻四个可爱的孩子似乎对屏幕上发生的事很感兴趣</p> <p><br></p><p>我们在维也纳的时候正值芭蕾演出季尾声,所以未能亲身体验在这一流的歌剧院里观看古典芭蕾舞。不过,带解说的歌剧院游览也是一个不错的弥补吧。</p> <p>🔻歌剧院底层大厅的装潢。此时,我似乎能体会到当初维也纳人为何对这座建筑的豪华程度不够满意。</p> <p>🔻上了楼梯后才是主层。</p> <p>🔻墙壁上的两个人头雕像就是那两位命运多舛的建筑设计师</p> <p>🔻主层的装饰应该能称得上精致奢华</p> <p>🔻这个小厅曾经是奥匈帝国皇帝看戏休息的地方。</p> <p>🔻第一次坐着曾经是皇帝专用的包厢里。我的左边站立的是歌剧院里的专职解说员。</p> <p>🔻坐着包厢里看舞台和四周</p> <p>🔻在普通坐位区仰望皇帝包厢</p> <p>🔻歌剧院游览还包括舞台和后台。后台的如此之大实在令人惊讶。</p>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音乐之家博物馆</b></p> <p>音乐之家(The Haus der Musik)是位于查尔斯大公爵宫殿的一座音乐博物馆。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创始人奥托·尼古拉(Otto Nicolai)于150年前曾经居住在这个大楼里。音乐之家于2000年对大众开放,是奥地利第一个声音和音乐博物馆。作为一个与参观者互动的声音博物馆,音乐之家采用了独特和创新的方式来呈现各种风格的音乐。在54000 平方英尺的展览空间内,一系列高科技互动和多媒体演示将人们带入了音乐的世界。在这里,游客们从体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了解人类最早的乐器及其使用,到今天的电子合成音乐等等。自2000年开业以来,博物馆已经接待了超过300万游客。</p> <p><br></p><p>博物馆的一楼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博物馆。有趣的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历史在这个世界著名的管弦乐队的诞生之地被完美地呈现给广大的古典音乐爱好者们。作曲家和指挥家奥托·尼古拉于 1842 年建立了维也纳爱乐乐团。</p> <p>🔻别具一格的钢琴键楼梯。在楼梯上上下跳动可以谱写自己的乐句。</p> <p><br></p><p>博物馆的二楼专门用于体验声音的产生,传播,反射等等现象。</p> <p>🔻声音的迷宫</p> <p>🔻这个容纳四个人一起玩的游戏可以让你尝到谱写一曲短小四重奏的喜悦。</p> <p>🔻这就是我们的“大作”。有点意思吧?😊</p> <p><br></p><p>博物馆的三楼是向伟大的作曲家们致敬的地方。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而享誉全球主要受益于一大批天才作曲家来这里生活和艺术创作。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作曲大师的展厅被用来讲述他们奋斗和成功的故事。</p> <p>🔻莫扎特时代的乐器</p> <p><br></p><p>博物馆的四楼是我们最喜欢和花的时间最多的地方,因为在这里我们可以模拟指挥世界上最著名的管弦乐队之一 - 维也纳爱乐乐团!站在指挥台上让你立刻感觉到置身于维也纳的金色大厅,面对你的是整个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成员。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模拟指挥系统能让你在指挥管弦乐队的时候掌握动态、节奏、情绪和音乐焦点。但是如果你的指挥不令人满意,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团员将会作出相应的反应让你难堪。</p> <p>🔻站在指挥台上面对维也纳爱乐乐队的感觉是无以言表的。</p> <p><br></p><p>这个模拟指挥系统的工作原理概括一下是这样的:当你拿起指挥棒并选择一首音乐后就可以进行了。音乐家们专心地跟随你手的动作,你举起的指挥棒越高,管弦乐队演奏得越响。如果你指向管弦乐队的特定部位(比如弦乐),这部位的声音就比其它的更响亮。当然,你指挥得越快,管弦乐队演奏得也越快。在你指挥乐队的时候,四个音响频道平行处理,并进行实况声音混合。</p> <p>这个模拟系统是博物馆里最热门的地点。终于轮到我上场了! </p><p><br></p><p>一头雾水的我匆匆上阵。挑选了一首节奏感强的《拉德斯基进行曲》之后,我的人生第一次指挥乐队就开始了。凡事做起来总比说要难多了。我原以为进行曲比较容易掌握,没想到我过于紧张,很快就乱了章法。大家可以看到乐队在我这个门外汉的瞎指挥下也失去了节奏。不过,我渐渐地进入了状况,乐队也配合得越来越好。尽管太太笑我的指挥风格犹如大刀阔斧,出人意料之外的是我的“大合唱”手势居然还赢来了乐队的全体起立!原本不打算附上下面这段献丑的视频,但通过它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模拟系统的敏感度。</p> <p>接着,比我冷静的太太上场了。她选择了《康康舞曲》(Cancan)。善于观察的她吸取了我的经验教训,很快地就掌握了规律。她与我迥然不同的“小家碧玉”风格不仅赢得了乐队的致敬,还招来了热烈的口哨声!</p> <p><br></p><p>真是无法用语言来准确地形容的一种人生体验。该轮到别人指挥的时候我们还是意犹未尽…</p>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城堡剧院</b></p> <p>继巴黎的法兰西喜剧院之后,维也纳的城堡剧院(Burgtheater)是欧洲第二古老的剧院。这座建于1741年的新巴洛克风格的剧院是奥地利的国家大剧院。它是最重要的德语专用剧院,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剧院之一。剧院由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女皇玛丽亚·特蕾莎(Maria Theresa)下令建造。她的儿子约瑟夫二世皇帝在1776年将它称之为"德语国家剧院"。三部莫扎特的歌剧在这里首演:后宫诱逃(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 ,1782年)、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 ,1786年)和女人皆如此(Così fan tutte ,1790年),以及他的C小调钢琴协奏曲第24号(1786年)。贝多芬的第一交响曲于1800年4月2日在这里首演。 整个剧院由1175个座位和85个站位。</p> <p>🔻当我们走过城堡剧院时,恰逢雨过天晴。霞光下的城堡剧院更显魅力。</p> <p>🔻久闻城堡剧院内部富丽堂皇,但这次没有机会进去参观了。借用两张网络照片让大家一睹风采(谢谢照片的作者!)这第一张是剧院进门之后的豪华楼梯。天花顶上是克林姆特和其他奥地利画家绘制的有关戏剧的多幅大型壁画。</p> <p>🔻这是城堡剧院观众席的全景,美轮美奂。</p> <p>🔻当我们置身于大众花园里的茜茜公主雕像旁,城堡剧院仿佛是一座白色的宫殿将绿色的花园称托的格外悦目。</p> <p><br></p><p>维也纳真不愧为音乐之都! 在这片洋溢着古典音乐的土地上,你不仅能够看到,听到和触摸到音符,甚至你能感觉空气中都弥漫着音乐。</p><p><br></p><p>我深知一生中有很多难忘的旅程,但维也纳的音乐之旅是别处无法媲美的、独一无二的、也是终身难忘的!</p> <p><br></p><p>后语:细心的读者一定已经觉察到我在这个美篇里采用了两次维也纳旅行的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