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曾几何时,我曾以父寿、母健、妻贤、子孝、孙乖而自豪,老父老母携手相伴七十余年,五世同堂。耄耋之年的父母一向精神矍铄,身体康健。直至"堂上椿萱雪满头"时仍感情甚笃。</p><p class="ql-block"> 高堂老母现已91岁高龄矣,88岁时仍能骑小三轮车上街买菜,照料时年96岁的老父亲。老父老母含饴弄孙,其乐融融。但不幸的是,老母亲于2013年(89岁)秋天不慎摔倒伤及腰椎,从此卧床不起。老父亲也因心系母亲病情,身心俱疲每况愈下,加之我等照顾父亲饮食起居不及母亲精心周到之万一,致使老父亲于2014年12月3日驾鹤西游,享年98岁(见我的《祭父文》)。</p><p class="ql-block"> 转眼之间,父亲离开我们已仨月余,今天我回临沂老家参加先父的百日之祭,并看望卧病在床的老母亲。回想起父亲在世时的音容笑貌和母亲的身体状况,不禁心中惴惴,随将所思记之。</p> <p class="ql-block"> 古语云:父母在,不言老,不敢老。鸟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人身为万物之主宰,也应有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每当我想起父母那爬满皱纹的额头,那饱尝雨雪风霜的脊背,那饱经艰难困苦的满头白发,我常常情不自禁,热泪盈眶,那是亲情的呼唤。 </p><p class="ql-block"> "若你安好,便是晴天",我觉得对所有深爱着的人都适用。但对于生我养我的父母,这份天高地厚的恩情,用"父母尚在,不敢言老"更为贴切。</p> <p class="ql-block"> 父母在,不言老。不论长到多大,在父母身边,也只是个孩子。在我们感慨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已不堪重负的时候,父母仍是我们最大的精神上的支持。看到父母慈爱的容颜,听到父母暖心的话语,再多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好象霎时间周身充满了力量和勇气,因为我知道,上有父母,下有幼孙,该是我独立支撑的时候了。 </p><p class="ql-block"> 父母在,不敢老。但自父亲仙逝后,我似乎在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心情不好的时候,萎靡不振的时候,我总爱说自己老了。尤其是我也当了爷爷以后,从内心深处真切的感觉到我"真的老了"。可想起高堂老母亲尚在,我为何要轻易言老?有什么资格言老?高堂暮年,儿女就是他们的主心骨,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儿女若言老,将置父母于何地? 因此,父母在,我不敢言老矣。</p> <p class="ql-block"> 不言老的后面是承欢膝下的欣喜,是父母心中的慰藉。现在我也年近花甲,早生华发,但每每想起还有高堂老母亲可以侍奉,便有了无以言表的幸福与激动! </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真正懂得了父母的伟大,想要好好孝顺一下时,他们已经垂垂老矣。当我们有时间陪父母游玩时,他们已经走不动了,哪儿也去不了啦。当我们经济上有能力为父母购买山珍海味时,他们的牙已经不行了,什么也吃不了啦……,到那时,我们又怎么能弥补父母之前深深期盼的眼神?又怎能抚平父母常年累月的郁结?又怎能报答父母的洪恩呢?</p> <p class="ql-block">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是维系我们这个70余口大家庭的基础与核心。父母在,我们这个大家庭就是一家,但等父母均百年之后,这个大家庭就会自然分成若干个小家啦。我每次回家,卧病在床的老母亲总是强忍病痛与不适,强颜欢笑,不愿让我挂念和不安。但分别时,我清楚地看到了母亲那可怜巴巴地、依依不舍的眼神。每每至此,我便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仓皇逃离,不敢与母亲对视,恐怕控制不住泪水而让母亲伤心。</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我们的父母老了的时候,他们对儿女的孝心要求真的不是太高,只要对他们有点耐心就行,只要能常回家看看,和他们共进午餐或晚餐就行,只要不烦他们唠叨,耐着性子听他们的诉说就行。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如果我们能象父母对待我们儿女一样去对待自己的父母,那可真是大孝顺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亲情,往往朴素的会让人忽略,但是却最能感动人。朋友们,让我们多抽出一点时间陪伴一下自己的父母吧!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悔之晚矣。 </p><p class="ql-block">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