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0日,小雨菲菲,烟雾迷濛。近三十名南中学子在语文、地理、历史、政治、数学、英语等多学科老师的组织带领下,于上午8:30在社会主义学院大门集合,开始了为期半天的“寻踪南滨,诗意校园”——南滨路文化地理历史考察研学活动。<br>这次活动由鹤鸣千里地理社和《五色地理》、《南岸地名历史文化探究》、《古诗文里的重庆》精品选修课程组联合举办。特聘专家、顾问全程讲解,指导。沿着南滨老地名,用跨学科的眼光去寻找这十里洋场的前世今生,寻着历史的脚印,找到自己心魂的方向。 特邀专家:邵莉 <br>重庆市重点产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国家人力资源一级管理师,职业生涯高级规划师,高级编辑。<br>主要研究方向:大数据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AI招聘、职业征信、职业指导、职业规划等。 特聘解说:毛宇剑,重庆市南坪中学校校友,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区网络作家学会会员,历史爱好者,曾在全国政协办公厅主办《纵横》、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甘肃文史》发表过多篇口述历史文章。 沿着龙门浩老街,,从美国大使馆海军武官处遗址(市社会主义学院内)、美国大使馆武官住处旧址1号楼(龙门浩老街入口)、新华信托储蓄银行旧址、重庆海关别墅旧址、美国大使馆武官住处旧址2号楼、枣子湾民居(复建)、意大利使馆旧址(易地迁建)、美国大使馆临时办公楼旧址(复建)、美国使馆酒吧旧址……一直到慈云寺安达森洋行旧址,在这烟雨南滨,南中学子们听着毛宇剑的专业讲解,了解了建筑物的选址原因、历史命名和文化辐射作用。曾经那些熟悉的或者陌生的老地名,今天一一出现在眼前,淡退了朱红,黯淡了喧嚣,洗尽铅华,历经沧桑,每一座建筑物,站立百年,凝视着涛涛江水和那亘古不变的太阳,今天,我们相遇了。 瞧我们的专心劲。 答对了问题,得奖了。 探秘卜内门洋行旧址,曾经熙熙攘攘的洋行,如今已是年久失修、灰尘满面,唯有墙上的字迹和精美的纹饰,隐隐约约在告诉我们这座西洋建筑的过往……<br> 慈云寺、安达森洋行旧址、故宫南迁纪念馆,虽然已装饰一新,但看着墙上的老照片,我们依然能看到那段历史,日军呼啸而过的战机、安达森高举的瑞典国旗、幸免于难的三千多件故宫文物……那是重庆人,也是民族的血泪史,中华民族用坚韧的毅力在战火与硝烟中倔犟地生长着。 故宫南迁纪念馆中,偶遇市民杨老先生。学生与老师对他进行了采访。据老先生介绍,他祖上曾是国民党一个官员。在特殊时期,他曾因此未能上中学。退休之后,他时常到各地收集、了解历史。这让他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新中国给人民带来的尊严感,新时代给人民带来的获得感。他劝勉同学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