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 和 乡 音, --瑞风窗--丰和乡音

野菊山人

<p class="ql-block">  乡 情 浓 浓</p><p class="ql-block">——写在《丰和乡音》创办时(思路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丰 和”,何时为故乡名 还未追溯,可从汉字的源头 (甲骨文 图12)可见我们的祖先造字的原意。 “丰”为草木茂盛之形,“和”似屋子里摆有乐器,右边或左有禾,本意是和谐。</p><p class="ql-block"> 丰、和两字合为一起则象征着茁壮成长、丰衣足食; 象征着睦相处的人居生活; 象征着… 。</p><p class="ql-block"> “丰和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们的根土。无论我们到了哪里,都会像“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而怀念家乡这片故土,况且常常佳节倍思,乡情融杯。每每老乡相聚都是乡情浓浓、依依不舍,那是“回家的感觉”…是乎出于无条件的本能反应,疑似人性之固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丰和乡音》就是引用现代通讯形式建立的一个“电子版刊报”,是浓浓乡音的派生,是想让我们有一个常听“家乡声音”(乡音)的平台。觉得这个建议值得尝试,至少会有几个常住内容,其一,历经沧桑的乡土故园有许多革命战争时期的故事,它是瑞安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点燃周边乡镇包括鹿木在内的革命火烟的发源地,为我们留下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可歌可泣。 其二,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为建设家乡的努力,特别在改革开放以来行行出成果,人才辈出,家乡也更加美好了,值得我们了解与赞美。 其三,在漫长岁月里沉淀与积累着珍贵的生活经验文化理念本来就如歌是诗。 这些故事,这种精神、美德理念、乡土文化,不仅值得了解而且是今天我们最需要的东西,是丰和人特有的“精神粮食”。如何传承好开发好使她成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将成为咱们这一代不可推辞的义务。或许《丰和乡音》便成为一个承上启下的好形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此,我们倡议群内所有人不仅关注这来自家乡的声音,还有一个共同的使命感,即一起动笔,收集资源或提供信息线索,挖掘文化内涵。使我们的家乡更加繁荣富强,更加和谐发展,更有回归人之本初、体道自然的最新宇宙观的美丽家乡,为与“丰和”的本意相协一致而共同给力。丰和乡音编辑小组</p><p class="ql-block">2021年元月</p><p class="ql-block">注:“瑞风窗”——丰和乡音 系报告文学报的增页,希望有好章直接给报告文学各级报刊投送。</p> <p class="ql-block">乡情是陈年老</p><p class="ql-block">窖!越老越香!</p><p class="ql-block">乡情是纽带越绑越紧</p><p class="ql-block">乡情又象佳肴味精加之更鲜!</p><p class="ql-block">乡情又象春风拂面而来</p><p class="ql-block">令人惬意无比</p><p class="ql-block">乡情又象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令人心旷神 怡! </p><p class="ql-block">乡情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看着看着令人留恋,不能忘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道不完乡土情,诉不完家乡美这就是人间不变是—乡情!</p><p class="ql-block"> 谢谢乡里乡亲拙作不成编分享大家望勿见笑权当学习再学习。</p><p class="ql-block"> 黄正校二o二一年元月五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丰和乡贤现任会长:郑小龙</p><p class="ql-block">原发起人:郑希栋</p><p class="ql-block">特约:黄正校</p><p class="ql-block">编辑:陈志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