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

糖葫芦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21年1月10日,我路过帝王庙,发现这里开放了,喜不自禁,当场扫码预约进入参观。可能是许多观众不知道开放吧,博物馆人很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经了解,</span>经过近两年的修缮,2020年12月23日,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恢复对社会开放。开放后,《历代帝王庙从祀名臣》专题展、《三皇五帝与百家姓》专题展与《关羽身首魂尊》专题展,以崭新的面貌与公众见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朝嘉靖年(1530年),它是明清两朝祭祀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皇家庙宇。</p><p class="ql-block">历代帝王庙始终以三皇五帝为祭祀中心,体现了三皇五帝崇高的祖先地位,庙中入祀人物不断增多,到清乾隆时期,在景德崇圣大殿内供奉三皇五帝和历代开国帝王,守业帝王188人的牌位,在东西配殿供奉历代文臣武将79人的牌位。清代建有关帝庙,单独供奉关羽。</p><p class="ql-block">历代帝王庙占地2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整体布局气势恢弘,显示了皇家庙宇的尊贵和气派,为中国古建筑精品。</p> <p class="ql-block">  钟楼。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重檐歇山顶,悬挂祭祀朝钟处。现楼内悬挂2004年仿明嘉靖年制“金镛”。</p><p class="ql-block"> 一般寺庙都有钟楼和鼓楼,有意思的是,历代帝王庙只有钟楼,没有鼓楼。</p> <p class="ql-block">  东燎炉,始建于嘉靖年间,为绿色琉璃镣炉,用于焚烧祭祀历代帝王的祝文、神帛等,为2004年复建。西镣炉也是始建于嘉靖年间,2004年复建。为灰砖镣炉,用于焚烧祭祀历代文臣武将的神帛。</p> <p class="ql-block">  景德重圣殿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是历代帝王庙的主体建筑。殿内供奉主祀三皇五帝,历代帝王188人的排位。</p> <p class="ql-block">  西南碑亭。建于清乾隆年间,重檐歇山顶,海水江崖雕地面。亭内立乾隆二十九年御制碑,通高6米,碑阳为《重修历代帝王庙碑》碑文,满汉合文,碑阴为《历代帝王庙礼诗》碑文,汉文。</p> <p class="ql-block">  东南碑亭。建于清雍正年间,重檐歇山顶,海水江崖雕地面。碑阳为雍正十一年(1733)《历代帝王庙碑》碑文,满汉合文,碑阴为乾隆五十年(1785)《历代帝王庙礼成述事碑文》,汉文。</p> <p class="ql-block">  正东碑亭。建于清乾隆年间,重檐歇山顶,海水江崖石雕地面。亭内立乾隆五十年(1785)《历代帝王庙礼成记》,碑通高7.54米,满汉合文。</p> <p class="ql-block">  正西碑亭。建成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重檐歇山顶,海水江崖石雕地面,厅内无字碑,通高7.83米。</p> <p class="ql-block">  祭器库。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存放祭祀物品场所,2003年复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宰牲亭。始建于明嘉庆九年(1530)重檐歇山顶,是宰杀牺牲场所,也称打牲亭。内有石槽,为洗涤祭品之用。</p> <p class="ql-block">  井亭。始建于明嘉庆九年(1530年),专用于洗涤牺牲和调制祭祀羹汤。屋面为盝顶,中心露空,与井口相对,为天地一气之意。</p> <p class="ql-block">  神厨。始建于明嘉庆九年(1530年)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为贡品制作场所。</p> <p class="ql-block">  神库。始建于明嘉庆九年(1530),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祭祀贡品存放场所。</p> <p class="ql-block">  关帝庙。清代增建,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带前廊。用于专门祭祀关羽。为历代帝王庙中特有的“庙中庙”。2003年复建。</p> <p class="ql-block">  典守房。清代增建,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带前廊。看守官员办公场所。2003年复建。</p> <p class="ql-block">  遣官房。清代增建,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带前廊。监督制作祭品,摆放祭器、乐器的官员办公场所。2003年复建。</p> <p class="ql-block">  斋宿房。清代增建,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监督制作祭品,摆放祭器及乐器的官员吃斋住宿场所。2003年复建。</p> <p class="ql-block">  乐舞执事房。清代增建,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一间。主管祭祀月舞官员办公场所。2003年复建。</p> <p class="ql-block">  景德门和景德重圣殿这两处旧彩画是在2002年大修时特意保留的,目的是让人们了解这次彩画大修是依据乾隆年间的彩画做法,严格按照“不改变文物现状”的原则修复的。</p> <p class="ql-block">  堆放在室外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  2004年北京市文物局《历代帝王庙文物保护修缮碑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