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冯巷村》的文化底蕴及历史变迁(一)

天高云淡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基本情况</p><p class="ql-block">冯巷村是属于无锡市梁溪区黄巷街道,五河社区的一个自然村。</p><p class="ql-block">东面沿江海西路黄巷公铁立交至山北大桥。</p><p class="ql-block">南面是京杭大运河无锡段。</p><p class="ql-block">西面是锡澄运河沪宁铁路151号桥至高桥段。</p><p class="ql-block">北面是沪宁普铁线及沪宁城际高铁线。</p><p class="ql-block">内塘河穿村而过,冯巷浜与内塘河桥在平安桥相接,冯巷村内的水系成丁字型。</p><p class="ql-block">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800米,面积0.96平方公里。70年代时有黄智圩,麻苧圩及陈长岸三只圩田,当时完税面积(交公粮面积)为580亩。</p><p class="ql-block">冯巷村,有老村和新村之分,拆迁前有近400户人家。</p><p class="ql-block">80年代时,常住人口不足1000人。</p><p class="ql-block">现在因城市不断扩大,几经征用拆迁,现在冯巷村已无农田可言。</p><p class="ql-block">因随着沪宁线151号铁路桥线的改造及新开新的锡澄运河,和新建成的《惠暨大道》而在冯巷村规划筹建《北尖公园》,所以,目前所有在冯巷村内的派安,冯巷混凝土公司及市政公司的沥青搅拌站,沿两条运河而建的黄砂,石子,石灰中转仓库已全部拆迁完毕,正在在等待新的一轮规划建设。</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山北大桥。</p> <p class="ql-block">黄巷公铁立交。</p> <p class="ql-block">京杭大运河。</p> <p class="ql-block">轮队驶过151号桥。</p> <p class="ql-block">内塘河风光。</p> <p class="ql-block">二,冯巷村的村名的由来</p><p class="ql-block">冯巷村原来先叫称钩浜吴巷上,后来叫皋桥冯巷上。冯巷上的水系,有一条叫冯巷浜又叫对浜,(平安桥又叫对浜桥)冯巷浜到底在观音堂处向右转了一个弯,形状象称钩,故称称钩浜,所以叫称钩浜吴巷上。从前村上有吴,冯,伍三个大姓。冯姓居多,从事撑船搞水上运输较为富有。伍姓的都信道教,做道士老法师的居多。当然还有百家姓的其它姓氏。</p><p class="ql-block">有一年晚春夏收前,劲吹西南旱风,江南大旱,我们村上的农民以农耕为主,麦收前后"落谷"后,要添秧水,因河岸干涸缺水,我们村上只有在大王庙前庙角落河床较深尚存河水,因此有水添秧水,秧苗长势喜人。但是同是靠内塘河水添秧水的庄里,毛巷,南徐桥的农民河里却没有水,眼看着秧苗枯黄,就在一天夜里三个村的农民到大王庙庙角落架起了一个十人踏的大水车架车偷水以救秧苗之急。</p><p class="ql-block">当时村上有一亇身材魁梧挺拔,身长力大的叫冯增的一个村民勇士,听到此消息赶到现场大喝一声,"贼呸,谁叫你们来偷水,这是我们村上的河水,快停下,否则不客气!"接着一只脚踏住水车,水车立马停下来,十个人再用力气还是踏不动水车,心想不好,碰到大力士对头,只得泱泱退下水车,拆了水车回家转了。后来,黄梅天来了,水来了,秧苗成了黄金,这一年我们村上水稻丰收,而庄里,毛巷,南徐桥,因缺秧苗则水稻棵粒无收。</p><p class="ql-block">这一年,为了感谢冯增的功劳,经村民协商将吴巷改成冯巷,又因京杭大运河与锡澄运河交界处的闻名无锡的石拱桥"皋桥"在本村地界,所以叫皋桥冯巷上。</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巜冯巷村》村名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三,历史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1.皋桥及十里亭</p><p class="ql-block">冯巷村西南方向的京杭大运河与锡澄运河交界处有一座石拱桥《皋桥》别音高桥,历史上传说高桥有多高,初一在桥上掷一个铜板,要到月半才能听到声音。</p><p class="ql-block">大运河从前叫唐河,唐河锡澄河的运输船只顺风靠扯帆,逆风靠拉牵,船运至皋桥底下落帆换牵十分繁忙,拉牵的号子声,换牵过牵的吆喝声,落帆扯帆的声响,彼此起伏,其场景十分壮观。</p><p class="ql-block">皋桥脚下在唐河牵路上的十里亭是城西洛社石塘湾农民进城的歇脚地,既休息又避风又遮雨。从前皇帝乘船下江南从常州到无锡,要经过洛社,石塘湾,皋桥三只十里亭,再向东运驶就到三里桥的接官亭弄,无锡的地方官员都要在接官亭弄迎接。</p><p class="ql-block">可惜的是皋桥在1956年新开锡澄运河后又新建了一座木质运河桥而废弃,十里亭在文化大革命中,冯巷村与石塘湾梅泾村的农民的皋桥坛坟的土地争夺战中拆除,冯巷上三个生产队都分到了十里亭上的木梁,木柱,和皋桥上的石条。石条被用在水沟上的过板,本梁木柱都用来造生产队的仓库。</p><p class="ql-block">2.平安桥</p><p class="ql-block">原本平安桥是一座十分简单的木头桥,下雨下雪天行人过桥十分不便。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荣德生荣家大做善事为民造福,先在通往鼋头渚的五里湖上造了一座宝界桥,然后发布一个建立《造百桥会》的公告。获此消息,时任惠河镇镇长的钱子谨和惠河镇的镇民委员的吴桢祥立即到荣巷荣家资询要建新桥事宜,第一次接待的是荣德生本人,解释百家会的会就是《聚会》的意思,例如建一座桥要十万元资金,地方上就筹集70%左右,然后申请建桥批准后,我们派人带材料来建桥。镇长和镇民委员立即行动,发动有识之士捐款,待筹集好资金后第二次赴荣家,有专门人士接待,过后不久荣家就派专门造桥队伍来建造。桥建好后取什么名,因我们的麻苧圩地处西塘河地势低洼,三头两年发大水,影响庄稼收成,因此取名平安桥,桥的正中有一个图案,图案下面压着二条鱼,意为压住发大水的鱼以图平安。</p><p class="ql-block">平安桥建好后,我们黄巷乡的其它村庄纷纷效仿,先后建了南徐桥,张家桥,百子桥,新桥等等桥。</p> <p class="ql-block">远眺皋桥和十里亭。</p> <p class="ql-block">我们村上的平安桥在梅园荣德生铜象后的荣家故居中有专门介绍百家会展览展示,依次是宝界桥,星德桥,平安桥,我们的平安桥竞然名列第三,不信,你可以前往梅园取証。</p><p class="ql-block"> 现今的平安桥上二个铁栏杆,下面的一根在1958年被锯掉凑数炼钢,桥面桥栏杆几经修旧仍十分破烂,本人曾经通过社区,逐级向上级反映,要求修膳荣家遣产百桥会之平安桥,至今没有下文,实属遗憾。但是最近传来好消息,我们五河社区党总支书记赵星宇同志表示,会在春节过后,由五河社区出资,在保持平安桥原貌的基礎上,加固桥面,修复好桥栏杆,让平安桥的这个文化遗产世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三十年代荣德生《千桥会》建的平安桥。</p> <p class="ql-block">平安桥在千桥会中排立第三。</p> <p class="ql-block">四,宗教文化</p><p class="ql-block">解放前,小小的冯巷村宗教文化十分繁荣,建有观音堂,冯巷村救息会,大王庙,以及以伍姓家属为代表的道士,道教音乐道教派系。</p><p class="ql-block">1.观音堂</p><p class="ql-block">观音堂建在冯巷村后面称钩浜,有大厅,小厅,附厅,侧厅及隔厅组成,逢年过节,香火旺盛。现在的观音堂门口旁边有一块黄色的石碑。一块黄色的金山石石碑上,标题是"文碑建录"。落款′是乾隆四十六年仲冬,经查实,乾隆四十六年即公元1781年,所以,观音堂距今已有240年的历史了,也算是冯巷村附近周围有名的历史文物啦!</p><p class="ql-block">解放后,观音堂改建成初小。我在观音堂上过半年级(相似于现在的幼儿园大班),及1至四年级,大厅上是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复式班,小厅上是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复式班,观音堂外面有一上体育课的土操场。后来的小学与南徐桥的五河小学合併,便成为历史。现在,信佛人士有时还聚集佛教徒念大家佛,以保佑冯巷村民幸福安康。</p><p class="ql-block">观音堂的东面的隔厅是冯巷救息会旧址,救息会内有《水笼》一个及水桶,水皮带,及晚上出《笼》的照明灯。每逢春后端阳节前后都要举行《出水笼》仪式,即聚集每家一位青壮年,先聚午餐一顿,酒足饭饱后,用水捅打水,接水皮带,几个青壮年轮流上阵按水笼试出水,做模拟救火演习,以便实战时,《水笼》派上用上,拉得出用得上。其实《吃水笼》的风俗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也是寺庙宗教文化的传承。</p><p class="ql-block">2.大王庙,在平安桥对面,桥和庙隔河相望,是从前凡是有家人过世去烧回头香的地方。是解放初期我们村的第一任农会主任赵全根及其女儿赵秀娣居往的地方。因大王庙建在靠河里的土坉上,四周没有打驳岸,经雨水长年浸泡冲刷后土墩逐年塌落,大王庙也逐步塌倒。90年代内塘河打驳岸改造,村委乘机沿土坉打了驳岸,并在土坉上建了个亭子,象征性地恢复了大王庙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3.道教和道教音乐</p><p class="ql-block">解放前,村上的伍姓人家,基本上都是信道教的,共有22亇道士(其中包括老法师)。</p><p class="ql-block">伍朝兴在钱桥,伍一鸣在棉花巷都专门开过道房,从事道教职业。</p><p class="ql-block">道教中的道教音乐,十分有名,如人家做"五七"时在场上做的叫《串风》的一个道场,絲弦家生民俗乐器齐上,音乐美妙动听,五六七八个道士手持乐器,跟着老法师在道场上串来串去,有时把手中的钹两手一甩往天上一丢,两个钹在空中㕷的一声接在一起场面十分壮观。</p><p class="ql-block">伍丁初和伍一鸣两位老先生应对道教音乐十分有造旨,先被江苏省锡剧团选作乐师,后被江苏省戏剧学校聘请为音乐教师。无锡道教音乐有十个老前辈,叫做"十不拆",意为十个兄弟要团结一致搞好道教音乐,十个兄弟坚决不能拆散,伍丁初就是十不拆中的十兄弟之一。</p><p class="ql-block">如今道教音乐已被国家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伍丁初的孙子吴虎勇道长已被列为无锡道教文化的传承人。伍虎勇虎道长除了专门搜集采编道教音乐的传统曲子之外,每个星期有一天在南长街的水仙庙的道教音乐工作室带着徒弟手把手的传教道教音乐,以便使道教音乐一代一代传下去,传到后继有人。记得小时候过年时,在大年夜的夜里,有一批热心人士在有些家门前砖场场面有较大的场上用白的石灰水画一些弓箭,大刀,标枪,大花瓶,大花篮等,以示去邪避闲,来年丰收,这也是道教音乐的一种展示与传承。另外我记得大约1958年左右。由我们村上以道教音乐《串风》为题材编排的由十几位美女,手持一只长柄花篮表现的《串风》舞蹈,在无锡和郊区大出风头,并纷纷获得了市区的一等奖。在上世纪90年代,无锡市成立了道教协会,伍虎勇选为副秘书长,道士伍朝兴之子伍锡清被选为惠山片片长,道士伍兴宝之子伍锡元郊区片片长。但愿道教和道教音乐永远在我们冯巷村的后代一代一代传下去并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观音堂现址。</p> <p class="ql-block">大王庙现址。</p> <p class="ql-block">五,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解放以来,我们冯巷村经历了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变迁。生产队巳由原来的四个到一个联队,再变为三个。现在的冯巷村已属城市编制,生产队已改成居民小组。</p><p class="ql-block">历史上国营华新炼焦厂,利用造纸厂,曾经在冯巷村建厂。八十年代,冯巷全体村民发扬《四千四万》精神,建办了冯巷布厂,冯巷造纸厂,高桥模具厂,油墨厂,外贸仓库等社办企业,及派安,冯巷混凝土公司及其他外来合作企业,为振兴冯巷村的经济,改善冯巷村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收入,增加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出的积极的贡献。</p><p class="ql-block">冯巷村原来是一个单独建制村,初解放时属五河乡管辖,后属黄巷乡,黄巷街道管辖。后来冯巷村与五河村合併,现在的冯巷村为五河社区的一个自然村了。</p> <p class="ql-block">六,展望未来</p><p class="ql-block">随着改革开放和建设強富美高现代化新无锡的进程,我们冯巷村已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红利,村庄面貌已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p><p class="ql-block">随着拆迁了冯巷村的100多户原住民,国家和人民政府在我们小小的冯巷村仅0.9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投资了几十个亿的交通设施。</p><p class="ql-block">1.151号桥沪宁普线提升改造工程及沿改建线的连岛路桥新建工程。</p><p class="ql-block">2.新建的江海西路十二车道的黄巷公铁立交,新改建的十二车道的山北大桥。</p><p class="ql-block">3,新建的即将通车的在新开的锡澄运河旁的《惠暨大道》。</p><p class="ql-block">4,新建的青石西路(即将升级的中山路)延伸段。</p><p class="ql-block">5.即将新开的《新的锡澄运河》及内塘河高桥排水闸改建工程。</p><p class="ql-block">6.已经开工的穿过山北大桥的北塘大街(吴桥西路)延伸段。</p><p class="ql-block">在2021年元旦前通车的《惠暨大道》及青石西路延伸段,将在我们冯巷村冯巷桥堍十字交汇,形成《江海西路》,《青石西路》,《惠暨大道》,《北塘大街》四路相交的壮观场面,及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p><p class="ql-block">根据梁溪区《一带一路》的规划,我们冯巷村将是最大的得益者。</p><p class="ql-block">一带,运河风光带。由于在我们冯巷村内新开了新的锡澄运河,因此将在我们冯巷村内形成了京杭大运河,与新老两条锡澄运河交汇的独特的壮观的场面,为了响应保持和发展京杭大运河的自然遗产,市府决定在我们冯巷村的全部,高泾村的部份地方筹建一个《北尖公园》,以对应大运河无锡段,南有南禅寺,南长街风景区,中部有黄埠坉处的运河公园,北有京杭大运河与新老锡澄运河交界处的北尖公园。运成一条沿着大运河的美丽风光带。</p><p class="ql-block">一路,中山路,中山路从朝阳广场一直通到《惠暨大道》,通过延伸中山路,准备重新振兴中山路经济。</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冯巷村百年一遇的好机会,我们村内所有河道已全部清淤,驳岸全部打好,河旁建好大理石栏杆,河底建好翻水器,河面建好喷水器,又新建了三只现代化公共厕所,村庄处处象花园。到处是一派美丽乡村的景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江海西路。</p> <p class="ql-block">惠暨大道</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宽畅美丽的青石西路。</p> <p class="ql-block">美丽村庄。</p> <p class="ql-block">小河河岸美化工程。</p> <p class="ql-block">在沪宁线上疾驶而过的高铁列车。</p> <p class="ql-block">509公交冯巷站开通仪式。</p> <p class="ql-block">五河社区党总支书记赵星宇致词。</p> <p class="ql-block">虽然目前我们冯巷村的环境还有待改善,但周边环境变化巨大,日新月异,已经给我们冯巷村的前景规划和勾勒好了一幅美丽的图锦。</p><p class="ql-block">我们相信,我们的家乡《冯巷村》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一定会建成东沿公路,南临运河,西面沿路又临河,北靠沪宁高铁大通道的美丽整洁的让人羡慕不已的休闲乡村!</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储耀金,编写于2020年12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