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或许是离五台山比较近的缘故吧,五台山是唯一一座去了多次的佛教名山。前几次到访五台山,每次都是匆匆忙忙停留一天或半天就下山,对五台山的印象也就是塔院寺、五爷庙、黛螺顶等名气大的寺庙。2020年10月的一天,在一本杂志上偶然翻到了敦煌61窟的《五台山图》,突然又萌生了去五台山朝圣的想法,想来个五台山深度游,再次感受一下文殊菩萨的大智慧加持!</p> <p class="ql-block"> 深秋的五台山,凉意阵阵,台顶已有皑皑白雪。这次放慢了脚步,驱车从台外游到台内,随缘随性地走,由外到内看个仔细。</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台外篇</b></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是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村的南禅寺,重建于公元782年(唐),是我国也是亚洲最古老的<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单体</b>木结构建筑。</p> 内有17座唐塑佛像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是位于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的佛光寺,距南禅寺1小时车程。<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于佛光寺比较偏僻,</span>1937年梁思成和林徽因考察佛光寺时,骑毛驴从五台县到佛光寺整整走了两天。如今游客也甚是稀少,山门外也只有一两个兜售当地土特产的村民。</p> <p class="ql-block"> 跨进山门,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林掩映下,一座宏伟建筑显露出来。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发现之旅,否定了日本学者“要看唐代木构建筑,只能到日本奈良去”的断言。</p> <p class="ql-block"> 佛光寺东大殿,被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是国内唯一遗存的唐代<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殿堂级</b>木构建筑(857年),也是我国存世的四座半唐木构建筑之一(其余为:五台山南禅寺,芮城广仁王庙,平顺天台庵,正定开元寺钟楼(半座))。</p> <p class="ql-block"> 佛光真容禅寺牌匾和大木门也都成了上千年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 斗拱雄大,广檐翼出,大气雄陈。</p>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千年古迹面前,人生也无非过客。 <p class="ql-block"> 殿里泥塑彩像,历经沧桑依旧色彩鲜艳如新,除两位护法金刚外,其余佛、菩萨、人等,都面善相美,气度雍容华贵,体态丰腴。</p> <p class="ql-block"> 唐代女供养人宁公遇(下图右侧小塑像),谦恭地在这肃穆寂静中盘腿安坐了上千年。</p> <p class="ql-block"> 转完东大殿出来,在院内邂逅了正在录制山西文物古迹电视节目的蒙曼老师。</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是位于五台县茹村乡北湾子村的尊胜寺,为五台山仅次于显通寺的第二大寺庙,距佛光寺约半小时车程。</p> <p class="ql-block"> 相传唐代时印度的佛陀波利在此第一次遇见文殊菩萨(下图左为文殊菩萨所化白衣老人,右为印度佛陀波利),因波利未带《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文殊菩萨要其返回再来。7年后佛陀波利带经再登五台重遇白衣老人。</p> 寺内近千年的宋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幢。佛经记载,将陀罗尼经放在高幢、高山、高楼上或佛塔中,可减重恶业垢。 <p class="ql-block"> 第四站是清凉寺,在从西进入五台山景区的山路上,距佛光寺约50分钟车程。相传是顺治皇帝出家的地方,清凉寺石碑上还刻有顺治写过的《归山词》: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来时欢喜去时悲,合眼朦胧又是谁?</p> 清凉石,为清凉寺的象征。传说为文殊菩萨从龙王那里借来的镇海之宝——歇龙石,改善了五台山的恶劣气候,令五台山变成一座清凉山。相传文殊菩萨曾于清凉石上讲经说法,因此也称曼殊床。在清凉石上坐一坐、躺一躺,据说很有加持力,可令身体健康,增福增寿。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朝台篇</b></p> <h3> 朝台也就是朝拜五台顶上的文殊菩萨,有大朝台和小朝台两种方式。佛教信众认为,朝拜五台顶的殊胜功德不仅可以去掉前世今生的业障,还相当于修行500年。信众大朝台一般为从佛母洞开始顺时针依序朝拜,游客大朝台只能乘坐景区观光车从东台开始逆时针朝拜。</h3> 东台顶为望海峰,山顶望海寺中供奉聪明文殊。 <p class="ql-block"> 那罗延窟位于<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东台东侧的半山腰</span>,佛经记载为文殊菩萨安住的山洞。</p> <p class="ql-block"> 巧遇从四川甘孜来的藏区信众来拜谒那罗延窟</p> <p class="ql-block"> 北台顶为叶斗峰,海拨3061米,是五台山最高峰,也是华北最高峰,世称华北屋脊。</p> <p class="ql-block"> 山顶灵应寺,供奉无垢文殊菩萨。</p> <p class="ql-block"> 山顶龙王殿,里面供奉五台山最灵验的五爷。</p> <p class="ql-block"> 站在北台顶远眺,最远处为中台顶。</p> <p class="ql-block"> 去中台途中路过万圣澡浴池寺,可在这里吃顿斋饭,味道不错。传说这里是文殊菩萨洗澡的地方,殿里一块石头上,还留有一双文殊菩萨浴后在池边站立的脚印。</p> <p class="ql-block"> 中台顶为翠岩峰,建有五个台顶规模最大的寺院——演教寺,寺名取意于文殊菩萨在此演教说法,供奉孺童文殊菩萨。孺童是说文殊菩萨毫无杂念的心境,如孺童一般的纯洁无瑕。</p> <p class="ql-block"> 山顶还建有宗大师殿,供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p> 西台顶为挂月峰 <p class="ql-block"> 山顶建有法雷寺,供奉狮子吼文殊菩萨。取狮子说法,因其吼声如雷,既与法雷寺之名呼应,又表示文殊菩萨法力威猛无比之意。</p> <p class="ql-block"> 从四川甘孜来的藏区信众在转佛塔</p> <p class="ql-block"> 从西台到南台中间,路过狮子窝。文殊古洞,相传为文殊菩萨修行之所。</p> 南台顶为锦绣峰,建有普济寺,供奉智慧文殊。 古文殊洞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台内篇</b></p> 五台山标志大白塔所在地——塔院寺 大白塔高50.27米,为五台山最高建筑,鹤立在金碧辉煌的寺庙群中。唐时为三层石塔,元修建为藏式石塔,明修建为大白塔,将元代石塔、释迦牟尼舍利塔包裹在大白塔内。 塔院寺里转法轮的僧人 <p class="ql-block"> 磕长头的藏传佛教信徒,从遥远的藏区来五台山朝圣。</p> 塔院寺里绕塔的信众 <p class="ql-block"> 大白塔东面院落中的小白塔——文殊发塔。相传文殊菩萨显圣化贫女遗留的金发就在其中,前来绕塔的僧人、香客也不少。</p> <p class="ql-block"> 五爷庙是每一个香客都去烧过香的寺庙。殿里供着五龙王,据说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其塑像原供在北台顶,清康熙年间为百姓祈雨方便请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 五爷庙里举香向五爷许愿的信众络绎不绝,人们双手合什,跪在蒲团上,将自己心中的美好愿望临时编成一篇小文,向五爷默诵。</p> 显通寺是五台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寺庙,为五台山佛教协会驻锡地。 显通寺铜殿 <p class="ql-block"> 前往菩萨顶,要登108个台阶,穿过“灵峰胜境”牌坊。</p> <p class="ql-block"> 敕建真容院——菩萨顶,取意峰顶住有菩萨。</p> 大文殊殿内供奉的文殊像是五台山独一无二的真容文殊,相传为根据文殊菩萨显现的真容塑的像。 <p class="ql-block"> 菩萨顶现在是黄庙,供奉的是藏传佛教文殊菩萨像。</p> 殊像寺,供奉有五台山诸寺中最高大的文殊菩萨像,相传当年塑此像时,文殊菩萨在天空显真容,匠人用荞面捏成文殊菩萨头像。 虔诚的香客在点香 广宗寺 罗睺寺,是专供释迦牟尼佛的儿子罗喉罗尊者肉身舍利的道场。 <p class="ql-block"> 以五台山十景之一“开花现佛”著称</p> 黛螺顶亦称大螺顶 <p class="ql-block"> 黛螺顶将五座台顶文殊菩萨像集于一殿供奉,以作为遍礼五台的象征。广大信众把登大螺顶朝礼五方文殊殿,称为“小朝台”。有“不登黛螺顶,不算朝台人”之说。</p> <p class="ql-block"> 从四川甘孜藏区来的佛教信众登临黛螺顶</p> 南山寺,以精美的彩塑、石雕艺术及佛教音乐享誉五台山。 <p class="ql-block"> 五台归来不看庙。将近四天时间的游礼,既观瞻了寺庙建筑的宏伟庄严,也欣赏了雕塑彩绘的生动优美,既听到了隐藏在后面的传说故事,也感受到了一刹那带来的清净悠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