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托海

观峰道人

<div>  “醉后,方知酒浓;游罢,才知景美。”用此话来概括可可托海,可谓贴切。何况一支名叫《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歌曲,近来又在网上疯传……</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它是</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宝石之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第二冷极<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世界地质矿产博物馆<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的“落基山国家公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拥有世界最完好的地震断裂带......</div> 可可托海镇,是一个因矿而生的小镇。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富蕴县城东北48公里的阿尔泰山间,额尔齐斯河刚好从镇中穿流而过。可可托海,哈萨克语的意思为“绿色的丛林”。蒙古语,意为“蓝色的河湾”。这里曾因矿产资源丰富而举世闻名,这里是全国第二冷极,水电部门在这里测出了零下57℃的数据。 可可苏里是额尔齐斯河散落在大地上的一颗珍珠,一片湿地。远远望去,水边绿草如盖,野花盛开,牛羊成群,午后的阳光下,哈萨克牧民的毡房炊烟袅袅,宛如一幅边塞牧歌图。蓝天、白云、苇丛倒影,湖面颜如玉,明如镜。 地质圣坑——可可托海三号稀有金属矿全貌,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矿坑之一。三号矿脉南北方向长250m,东北方向长150m,深200m,盛产着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种有用矿物中的86种矿。其中铍资源量居中国首位,铯、锂、钽资源量分别居全国第五、六、九位,稀有金属占到矿山储量的八成以上,是世界军见的超大型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矿脉、它因矿种之多、成帯之分明、储量之大、品味之高、成矿质量之好,被世界地质学者公认为“稀有金属地质博物馆”、“天然矿物陈列馆”。<div>  可可托海三号矿脉出产的矿石承担了我国还前苏联债务的百分之四十七。我国制造原子弹、氢弹、卫星、核潜艇所用的锂、铍、钽、铌、铯等稀有金属主要来自三号矿脉,它为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及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英雄矿、功勋矿”。<br></div> 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源出中国阿尔泰山西南坡,山间两支源头。喀依尔特河和库依尔特河汇合后成为额尔齐斯河,自东南向西北奔流出中国,一路上将喀拉额尔齐斯河、克兰河、布尔津河、哈巴河、别列则克河等北岸支流汇入后,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斋桑湖,再向北经俄罗斯的鄂毕河注入北冰洋。全长4248公里,在中国境内546公里,流域面积5.7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多达111亿立方米、水量仅次于伊犁河居中国新疆第二位。号称新疆第二大河。<br> 额尔齐斯大峡谷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境内,是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中的一处主要景点。沿额河对峙连绵排列的花岗岩山峰,峰壁圆浑,形态多样,峰峰演绎着美丽的故事,堪称一百单八峰。更奇特的是这里的花岗岩山峰表面,多呈密集蜂窝状的凹坑,以及好似凝固的巨瀑一样的竖直沟槽,俨然瀑布化石。 <p class="ql-block">神钟山</p> 山峰表面,多有呈密集蜂窝状的凹坑,石壁上的竖直沟槽就像凝固的瀑布。 可可托海的白桦林,素以“浪漫爱情岛”而闻名遐迩,白桦树高大而 粗壮,温柔而坚毅.........步入其中,醉眼迷离,诗情画意。 仔细看桦树的身上都有一个个“节疤” ,像是一只只黑色的“眼睛”,据说,当地的情人们有一种习惯,就是用红丝巾系在桦树身上,遮住白桦树身上的“眼睛”。这样就能让对方不再看别人,而只爱自己一生一世,至死不变。在每年春天大约5月初,桦树刚发芽的时候,在树干上环切开树皮,就会流出味道甘甜的树汁,据当地牧民讲,这种树汁富含多种养分,对高血压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不过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情人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