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一

扬帆远航

<p class="ql-block">  翻开《教育的目的》这本书,打开一看,一本小小的书,封面简单,只有一幅类似于心理学的插画,仔细观察,却蕴含着很多信息。看完了序言,就迫不及待看起了第一章,发现字字珠玑,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话都很严谨,每个观点都直指核心,这是一本直击现实,直击心灵的书,书页虽不多,但很有价值。因此我想到了第一次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泛黄的书页,也是很小的一本书,字数并不多,但是读起来却收获颇丰,真是小书本蕴藏了大世界。</p><p class="ql-block"> 本书作者非常强调智力的训练,思维的训练。他认为如果要避免思想上的僵化,就要特别注意两条戒律:一是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二是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的透彻。他提倡的是少而精的课程,但是现实是一个老师往往身兼数职,除了教好语文,还要教书法,品德,综合等等,这现实的无奈怎么化解呢?</p><p class="ql-block"> “我只想说,我们想要的理解,是坚定不移的对现在的理解。”作者这样说道。这强调的是对当下的关注,当下的社会环境,当下的教育条件,当下的学生情况,当下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等,所谓活在当下,也许是一个人最有眼光和远见的选择了,毕竟沉湎于过去和憧憬于未来,对自我水平的提升并没有多大帮助。作者还说:“与先贤们交流是一种伟大且令人激情迸发的集会,但这种集会只能在一个地方进行,那就是现在,而先贤们到达这个地方的先后顺序并没有什么意义。”是啊,看一本好书,学习新的知识,都是在和先贤们交流,那些崇高的精神和伟大的心灵,对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认识自己,都大有益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先学习哪一类知识,先习得哪一种技能,先掌握哪种谋生的本领,确实无关紧要,因为一生很长,先学习这个,后学习那个,对于个体成长为完整的人来说,真的无所谓。反思自己的教学,很多时候,是不是过于强调整齐划一了?是不是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没有真的做到因材施教呢?这些问题,值得思考。</p><p class="ql-block"> 作者还提到:“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它应该是难教的,如果它很容易,那么这本教科书就应该被付之一炬,因为它是不可能有教育价值的。”作为教师,我觉得能意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认识到教育的实践价值和意义,教师在备课时就更能考虑到核心问题,并精准地进行训练,而不浪费课堂上宝贵的时间。这样目标清晰的教学才是有价值的。</p><p class="ql-block"> 很多时候,老师问的问题没有意义,没有激发学生有效的思考,只能是浪费时间。如果要问的话,也应该问一些学生需要动脑筋思考才能得出结论的问题,让课堂变成学生思维生长的地方,让学生的头脑越来越聪慧,思维越来越敏捷,而不是越来越迟钝。</p><p class="ql-block"> 书中这样写道:“我们希冀在孩子生动活泼的大脑中唤起美好品性,但是如果我们自己对此品性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就盲目的推行教育改革计划,结果是毫无用处的;如果你没有明确的教育的目的,你的一切教育方案都是徒劳!”《教育的目的》这本书,让我们思考: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现在培养的人到底能不能适应未来的生活?我们当下所用的教学方法,推崇的教育理念真的能指引我们有效落实教育的目的吗?在行动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具体实施?这些问题一股脑的都冒了出来,随着阅读的深入,希望我能在书中找到答案。</p><p class="ql-block">&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