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20年的开始,冬天并非寒冷,突如其来的疫情犹如隐藏在每个人心底的幽灵,让人感觉沉重的压抑久久不肯离去。后来,众志成城的感动像春天的种子,冒芽、展叶、开花、硕果累累,我们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风景独好。
2020年已经过去了,历史会永远铭记它,世人也不会忘怀它。这一年,许多的规则被破坏;这一年,许多的秩序被打破,我们虽然很无奈,但是却没有放弃我们的初衷,我们依然在奔跑……<br></h3> <h3> (1)
弹指一挥,我与马拉松结缘已经整整五年了,如今,回过头看看,这一路跑过来,除了汗水就是快乐。曾经面对全马的畏惧;曾经的400梦想;曾经的330追求……如今,当这些都一一实现时,才发觉这些都是过眼云烟,唯有跑步,才是真实存在的。
开篇说了,疫情打破了许多规则,也打乱了我们马拉松人的节奏和计划。就我个人而言,本来准备2020年要跑两场全马,目标是上海马拉松和中国马拉松精英赛。然而,春节刚开始,疫情便开始肆虐横行,本来还是每天一起嘻嘻哈哈晨跑的跑友,也在一夜过后呆在家里躲避疫情了……<br></h3> <h3> 一个月过后,国内疫情有所缓解,我们又陆陆续续地上路了,但是也传来了各地停止举办马拉松的消息,随后不久,也一一得到确证。参加马拉松,尤其是参加大型马拉松赛事,能够和中外马拉松高手同场角逐,一直是马拉松爱好者的动力。当没有这些动力时,我们也会懈怠自己,虽然还在奔跑,但是却没有计划和追求了。
2020年的上半年,除了在疫情爆发前举办的厦门马拉松,其他所有大型马拉松赛事都停办了。于是,我们就那么漫不经心地跑着,不追求速度,忘记了跑量,即使协会举办的拉练也很少有人参加。时间到了下半年,周边的几个小型赛事又激发起我们的跑步激情,后来,陆续又有几个大型马拉松赛事公布了举办的时间,并确定了报名和抽签时间,这让我们又是一阵热血沸腾。<br></h3> <h3> (2)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同时也是马拉松赛事集中抽签的一个月。首先是大家翘首以盼的上海马拉松公布了抽签结果,上海马拉松本来就很难中签,今年又将参加的人数从三万减少为一万,因此,不出所料,我们整个协会好像只有两三个人中签。对于我来说,就把希望寄托在中国马拉松精英赛了,因为其他的赛事我都没有报名。
这期间,协会在10月18日举行了一次长途拉练,从荷花广场出发,目的地是向日葵的故事景区,全程30公里。因为从我家到荷花广场还有六公里,所以,那次拉练我其实是跑了36公里。这次拉练需要经过三个乡镇的街道,沿途的村民和街道的居民都给予我们很大的鼓舞和赞赏。因此,不管是拉练还是宣传,这都是一次很成功的拉练。<br></h3> <h3> 说来惭愧,我已经有十个月没有跑30公里以上的记录了,而且每个月的跑量200公里都没有,同时,这期间总是留连酒局,致使体能大幅度下降。因此,在30公里的时候我感觉两腿有点发重,尤其是在途径两段水泥路时,我明显感觉两个膝盖极不舒服。因为这几年我都是在沥青公路锻炼和奔跑的,而水泥路面是缺少弹性的,致使我有几次想上保障车。虽然我最终还是坚持下去了,但是,通过这一次拉练我才知道自己跑步已经是严重退步了。
那是在下了三河大堤的时候,我赶上了跑在最前面第一团队,当我调整好呼吸和步伐时,看见了在前面领跑的跑友,他大概离我们有50米,身材矮胖,穿着一身黑衣,衣服不像运动装,上衣应该是敞开的,两个衣摆有节奏地向外摆动,我不禁暗自一乐:像个黑蝙蝠。于是我问:在前面领跑的是谁啊?有跑友答曰:“糖果”。那一刻我乐不出来了,不是吗?我全马跑进400的时候他还没跑步呢,以前我只知道他酒量大,很少看到他跑步。今年嘛,他确实跑的很勤奋,如今他都能在长途拉练的第一团队领跑了,这进步也太让人刮目相看了。
状态证明,我是退步了;事实证明,“糖果”已经今非昔比。他就像一只大大的黑蝙蝠,独自在队伍的前列飞行,直至到了终点,也未曾掉队。
“糖果”,好样的,为你点赞。<br></h3> <h3> (3)
10月26日,我幸运中签在中国马拉松精英赛,当时的心理很矛盾,一方面是很想参加这个赛事,并且希望在这个赛事跑进330。但是另一方面呢,今年跑量太少,再加上去年南马的阴影(闹肚子),觉得冲击330会是大梦一场。还好,我还是说服了自己,于是,我谢绝了许多酒局;于是,我开始科学而刻苦地训练……
11月21日,我和其他六位跑友共赴龙城,我和跑友陆义虎、涵友三人乘一辆车。俗话说,宁和明白人打架,不和糊涂人说话。因为他们俩都是大神精英级别的跑马人,因此,我们对跑步的训练和速度的提升都做了很多很好的交流,尤其是在核心力量训练这一方面,我们都认为平板支撑是比较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是,最终我们又得出一个结论:跑得快的人,平板支撑不一定做的好;平板支撑做得好的人,不一定就能跑的快。<br></h3> <h3> 11月22日的龙城,深秋乍寒,细雨纷纷,但是对于马拉松人来说,却是难得的天气。因为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强化训练,我心里还是有底气的,因此整个过程对我来说很轻松,我严格控制速度,就是4分55秒的配速,绝不跑快,确保跑进330就行。但是,虽然这样控制,有时稍不注意就会跑到4分45秒的配速,心里就会一个紧张:啊?不能跑这么快。
认真有认真的好处,因为那天我是认真跑步的,没有和沿途的市民互动,也没有去浏览一路的风景,就那么心无旁骛地跑着。同时,那天我是认真控制配速的,没有出现抽筋现象和撞墙反应,直至跑完都没有什么疲惫感。
是的,因为认真,我最终用3小时26分12秒跑完全程,实现了跑进330的目标,在此,请允许我对自己说一声:亲爱的自己,你真棒!<br></h3> <h3> (4)
整整五年了,五年来,我虽曾懈怠过,但是从没有放弃跑步,更没有想过放弃马拉松。真的,跑步会上瘾;真的,马拉松有一种魔力。
五年来,我一边跑步一边总结,最终认为,如果是为了健身,那就无需追求速度,每天跑个七八公里就行。如果是为了参加马拉松,那对于我们业余爱好者来说,必须做到跑量为王,同时还要做到核心力量的训练。当然了,凡事都有个度,跑步也是因人而异,也有它的科学性,跑步的科学性在于自己总结和积累,如果没有总结,那跑进330的不一定就有跑530的科学……</h3><h3> 其实,跑步的最终目的也是因人而异,当然咯,也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比如说跑友“晓敏”和“王小梅”,她俩跑的很快,而跑步也确实起到了塑形美体的效果,她俩都拥有一个傲人的容颜和身材;又比如说跑友“月光很淡”,她跑的也快,她还就是把自己跑成了一个不老女神;再比如说跑友“萱草”,她跑的很稳,她愣是把年过不惑的自己跑成了一个小女生……多了,如此这样的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枚举,我也不过是信口开河,有感兴趣的当面向她们请教吧。
<br></h3> <h3> 2021年的钟声已经敲过,不久,马拉松人又会融进姹紫嫣红的春天。回首刚刚过去的2020年,日本东京奥运会虽然被迫延期;第40届北京马拉松虽然被迫停办……面对如此诸多的遗憾,我们虽曾叹息,但是,我们却没有停止向前奔跑的脚步。因此,展望2021,我们坚信:我们会依然欢笑,我们会依然快乐!<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