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底线 如何向“啃老族”说不

柘小南京路校区曹非凡

<p class="ql-block">家庭教育的底线:向“啃老族”说“不”</p><p class="ql-block">连云港市柘小南京路校区</p><p class="ql-block">学生姓名:曹非凡</p><p class="ql-block">家长姓名:秦丽娜</p><p class="ql-block">辅导老师: 董星星</p><p class="ql-block">  本堂课程由教育专家萧斌臣主讲,萧老师指出宠溺型家庭是培养“啃老族”的温床。要特别关注6岁前的家庭教育模式,家庭教育不能从小培养孩子的依赖意识,不能无限满足孩子的不当要求,不能压制约束孩子的正常行为;孩子的劳动教育不能缺位;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抗挫能力不能忽视</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国家教育不能培养“三种人”</p><p class="ql-block">1.“旁观者”:不进取、不创造、势必“啃家庭”肯“社会”</p><p class="ql-block">2.“反对派”:“啃老族”是“反对派”的群众基础</p><p class="ql-block">3.“掘墓人”:从家庭的“败家子到国家的掘墓人”</p><p class="ql-block">为“啃老族”画像</p><p class="ql-block">“啃老族”又称“吃老族”“傍老族”,“啃老族”这个词最早起源于英国,主要指有谋生能力却还要依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年龄主要在22至40岁之间。</p><p class="ql-block">“啃老族”的四种类型</p><p class="ql-block">追求梦想型:心里有一个高远的梦想,但自己却不愿为了梦想努力打拼</p><p class="ql-block">丧失自信型:遭遇挫折后不敢面对现实,心甘情愿地“啃老”</p><p class="ql-block">自闭型:人际交往差,活在网络的世界里</p><p class="ql-block">家庭溺爱型:家庭条件优越,没有进取的动力</p><p class="ql-block">“啃老族”中的“五种人”</p><p class="ql-block">就业挑剔者:眼高手低,不愿意做事</p><p class="ql-block">怕苦怕累者:少爷脾气,不干苦活</p><p class="ql-block">创业幻想者:要做大事,要当老板</p><p class="ql-block">频繁跳槽者:心猿意马,频繁跳槽</p><p class="ql-block">下岗者:不适应竞争,知识更新缓慢</p><p class="ql-block">啃老族”是怎样“炼”成的</p><p class="ql-block">宠溺型家庭是培养“啃老族”的温床。宠溺型家庭是指家长在孩子6岁之前对孩子过于溺爱。典型表现是:</p><p class="ql-block">从小培养孩子的依赖意识</p><p class="ql-block">无限满足孩子的不当要求</p><p class="ql-block">压制和约束孩子的正常行为</p><p class="ql-block">劳动教育的缺位让孩子缺乏生存技能</p><p class="ql-block">忽视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抗挫能力的养成</p><p class="ql-block">家长不要以错误的家庭教育模式教育孩子,如果6岁之前家长的教育模式是错误的,后果极有可能是培养出了一个“啃老族”。</p><p class="ql-block">“透支消费”的社会导向,培养了大批“隐性啃老族”</p><p class="ql-block">以往人们在消费的时候是赚得多花得就多,赚得少花得就少,标准是量入为出;后来银行发行了信用卡,人们可以先消费后结账;现在流行网上购物,结账也可以分期了。多样的消费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赚得少也可以花得多了,这就是“透支消费”。这种消费导向让更多人成为了“月光族”,每个月的工资首先得用来还账,大家都背着一身债过日子,一旦负债超出了个人的支付能力,就会从父母的钱包里掏钱补自己的窟窿,从“高负债族”演变成“啃老族”。</p><p class="ql-block">“啃老族”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危害</p><p class="ql-block">就更糟的是显性啃老族、隐性啃老族</p><p class="ql-block">“农啃”、“富啃”与“海啃”</p><p class="ql-block">“农啃”:农民工的孩子啃老,“富啃”是富裕家庭的孩子啃老,“海啃”是海外归来的孩子啃老,“啃老”不是一类人群独有的。虽然不同的家庭条件不一样,但是被“啃老”的家长在心理上却是相同的,他们都不忍孩子受苦,为了孩子甘愿付出一切,这种“全民富养”成了关乎每个家庭,关系社会健康发展,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社会问题。</p><p class="ql-block">“啃老族”正在大规模引发社会问题</p><p class="ql-block">“啃老族”自身能力衰退,游离社会,心理扭曲,引发自闭和社交恐惧症,最终诱发犯罪</p><p class="ql-block">给家人、家庭、家族带来极大的生活和思想负担,危及家庭和谐与安全</p><p class="ql-block">不就业人口猛增,加大社会救济负担</p><p class="ql-block">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冲击社会稳定</p><p class="ql-block">消除“啃老族”影响的策略</p><p class="ql-block">从家庭教育入手,更新父母的育儿观念。培养孩子不止是写作业、不止是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能力。生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抗挫力是孩子未来适应社会的基本,如果家长在这些方面疏于教育,则孩子长大之后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啃老族”,所以必须铲除“啃老族”孕育的土壤,斩断新的啃老族的“生成链”</p><p class="ql-block">从社会层面,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和传播积极健康的消费理念,促进形成劳动致富、勤俭节约、适度消费的社会新风尚</p><p class="ql-block">从社会广泛层面,增加职业培训,为青少年创造更多就业机会</p><p class="ql-block">从法律层面,立法禁止“啃老族”现象。</p><p class="ql-block">总结观后感:</p><p class="ql-block">“啃老族”是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它反应了家庭教育的失败,家长不正确的育儿观念和教育方式,助长了“啃老族”的理所当然,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形成了孩子的慵懒、任性和不思进取,由于家长从小培养孩子的依赖意识和无限满足孩子的不当要求及压制孩子正常的思维和行为,孩子才慢慢丧失了动手能力和抗挫能力,由此缺失了生存技能,家长应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对“被啃为爱”,“被啃为荣”,“被啃为乐”说“不”,从小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及社会责任感。</p><p class="ql-block">通过这次学习我们要改正自己以前错误的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这不仅是对孩子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当今社会做一份小小的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