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旁观者”到“创生者”—恒大幼儿园中一班《寻找家乡的文化符号》课程故事记录(四)

心微澜

戏剧活动: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周五,滢滢老师带孩子玩《综合戏剧活动:桥》。结合阅读图片与小朋友间的互相分享,我们开始动起来,来一起玩游戏,扮演一座我喜欢的桥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滢滢老师这高难度动作一下子就暖了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小朋友来玩一玩,试一试,这个桥洞怎么样,可以过船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两人合作搭桥,看小朋友的脚,为了让桥洞更大,我可是卯足了劲儿让自己的脚隐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看我们的花式搭桥,从一个人,到两个人,三个人……看来,人越多,桥洞越多,我把身体撑开,桥洞就会越大。哎呀,这可是个力气活,我快撑不住啦,小朋友互相喊:加油,坚持就是胜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搭的桥,小船能过吗?有小伙伴自发扮演小船开过来,可一定要既中看又中用啊。小船小船开开,滴嘟滴嘟过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五音桥,你听说过吗,这是一所会发出动听音乐的桥。跃跃小朋友是设计师兼导演,他提出要求:我们要五个人一起来,于是,便有了五小天鹅共同的演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滢滢老师抛出问题:这里有多少个洞,是五个洞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大家数过一遍,再数一遍,怎么只有四个洞,五音桥明明有五个洞啊,“还要来一个人!”跃跃小策划立即喊起来。于是,便有了我们中一班演绎的五音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不亦乐乎地开始了“搭桥,数桥洞”的游戏,几个小朋友合作身体扮演桥,总有小博士煞有其事地数来数去,检验大家“搭的是否成功,又多少个桥洞,可以过船吗。”古婷老师笑了:“这下艺术、数学、健康、语言领域全占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看看张舒喆小朋友,“桥洞多少个,应该有多少个人一起搭。”他可是门儿清。老师也就定格下这张“精彩瞬间”,可惜没能走到每一个孩子身边,估计错过了太多这样的“哇”时刻,不过,孩子们经历过就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港珠澳大桥,孩子们惊奇于它的大气磅礴,杜炳城小朋友详细地讲述了大桥的故事后,我们的表演欲望又一次被激发。七七小朋友说,“我们就先表演港珠澳大桥直直的地方吧,不过,这么长的桥,可要很多人一起来啊。”于是,我们便全班总动员,花式扮演“港珠澳大桥”开始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怎么样,看了澎湃不。可惜时间不够,那就下次再玩,或者表演区域里继续探究。熟悉又陌生的桥太奇妙了,我们一点一点走进它。</span></p> 回顾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滢滢老师是恒大幼儿园的一名新兵,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今天组织活动时,她呈现出的状态非常好,显示出做好充足的预设准备,并且在活动中又能灵活地捕捉孩子的兴趣点,有思考的跟着小朋友的节奏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师幼互动过程中,精彩连连,小朋友金句频频,创意十足。滢滢老师在与孩子的互动中,非常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表达,信任孩子们的想法,再加上有目标的引导,与孩子一起欢笑、一起解决问题。一节时长较长的活动,孩子们兴趣始终很足,也没有我们预先担心的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然这不是一次即兴的活动,为了这次活动,滢滢前一天准备了很多,看图说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晚上拉上爱运动的帅气弟弟玩一玩搭桥游戏,遇到问题不断地在思考,资源运用意识真是到极致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实,我们前一天在讨论时,只是一个初步的课程子课题构想,想的很粗浅,但滢滢在后面的组织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她的个性思考,这是“属于她的句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的即时线上讨论随时发生,老师们很辛苦,也非常给力,此时写下文字,我别有滋味在心头,感动加珍惜。</span></p> 记录者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个主题课程的发端实属偶然,中一班原先的构想是开设《认识家乡的文化符号》子课程《神奇的竹编》。走到他们班级,看到两位老师拿着一个竹编用品在讨论。与两位老师沟通后,我回来还查了一些资料,草就了一份竹编课程框架草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次进他们班级,正值区域游戏时间,中一班孩子玩得热火朝天,我看到建构区里有一组孩子在搭建桥,兴致勃勃又特别专注。在与老师们交流时,两位老师对建构的基本专业术语如数家珍:“什么围合、垒高、架空。”我脱口而出:“你看你们多谦虚,一个说是新教师,一个说是转岗教师,典型的门外汉,可你们这么厉害。”老师们很谦虚:“园长们组织做过一些培训,我们不会就学嘛,也看了一些教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进班级和他们一起做课程,我是忐忑的,一是不了解班上的孩子;二是时间的不确定让我不知能做多少;三是老师们愿意接受这样的课程吗。老师们非常随和和爽快:行!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此,我们的课程尝试从建构游戏开始,出发就行,不论结果。我还有一种奇思妙想,如果有时间,还可以“捡回竹编”,毕竟我们也有过思考,现在先从当下儿童的兴趣入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开始时,两位老师经常会操心地问:“陈老师,我们今天(明天)做什么?”我常常不好意思地笑:“并不是我不说,我好像也没想好明天做什么,我也没底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我们每天待孩子离园之后,都会做一个集中讨论,大家一起分享“今天的一日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遗憾,有些什么思考”,“明天我们可以做什么,怎么分工,需要一起配合做些什么。”这样的讨论于我个人而言,学习到很多,我也在感叹,学习无处不在,恒大幼儿园的老师们真是能量无穷。从所谓的“旁观者”到智慧的“创生者”,老师们做的非常给力,火花就在这倾情的参与中一个个迸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能量交换是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有时候,单凭我们自己很难把能量杯蓄满,找到方法,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补充能量,这也有助于提升整个学习小组的能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就让我们一起,寻觅这一颗颗沃土里的种子,吸收那流淌着智慧与思想的汉江水,在携手中勃勃生长。</span></p>

老师

小朋友

我们

课程

桥洞

孩子

搭桥

一起

竹编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