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河

小溪

<p class="ql-block">  家乡的河,要说最大给我EP象最深的就是灞河了。它发源于西安蓝田灞源,流经灞桥、未央,汇于黄河支流渭河。古名滋水,历史悠久。</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期蓝田地区气候湿润,降雨丰沛,灞河水量充足,常有商旅乘舟划船游弋其中,从都城长安到蓝田县城大部分经贸往来物资运输主要靠灞河水运完成。料想那时家乡霸河两岸帆船停泊,酒旗迎风,红男绿女,游人不断的热闹场景,繁华盛况一定非同一般!</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常去舅家(西寨村临灞河,离县城近)小住,爱听舅家爷讲有关灞河的奇闻趣事。从中明白了不少道理,也成为我幼年时期难得的精神补品。</p><p class="ql-block"> 有些精彩片段至今还记忆犹新。话说那年夏天河上发大水,木头柴禾被水旋卷而下,村里水性好胆子大的犬娃跳入水中去打捞,结果被大浪连树掀起一丈多高,又被裹着卷入湍急的水流……小伙子生性要强,不认输,硬是抓住树桩不放,与其一起出生入死,上上下下,几经沉浮……河堤上的人眼巴巴看着他被洪水冲走又消失不见,吓得狂呼乱喊,有经验的长者顺水沿河跑十几里路想救他上岸,屡败屡试未果,一直追到下游水面变宽流速变慢了,他才连同树桩被一笼子铁丝捆绑的石头拦水坝卡住,他处惊不乱,趁势依着水坝侧过身抓住树枝脱了险,这下既保住了性命,还得到了那半截子树桩。后来往回搬又颇费了一番周折,先要吆喝人把树抬上岸,还得借亲戚架子车,再让同村跑来救他的人在又饿又困的状态下几里一换地往回拉,整个过程充满艰辛。犬娃跟别人不同的是自己认准的事再难都要咬着牙坚持干。</p><p class="ql-block"> 村里人像欢迎凯旋归来的士兵一样迎接他们回到家,又担心又好奇地围拢过来想探个究竟,问犬娃受伤么,害怕不?“没有啥,我好好的。”犬娃一句爽快的回答就让大伙儿放下了心。木匠老汉对着粗大的树桩瞅了又瞅‘i说"不错,得了一块好料,核桃木,贵重东西,冒个险值!”众人哈哈大笑,也有年青人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目光。“这下我娃把娶媳妇打家俱用的木料早早筹备上了。”隔壁婶从人群里终于挤出个头,举起胳膊竖着大拇指夸赞道。犬娃嘿嘿一笑不无调侃地说“大难没死就是福。谁知道下河捞柴呢还能捡回个宝贝疙瘩,咱是瞎雀儿碰上个好谷穗,全凭运气。嘿嘿!大家散了,让我美美睡一觉去。”</p><p class="ql-block"> 物资匮乏的年代就是那样,人们追求简单,为了温饱,为了捞点柴火不惜用生命作代价,敢与洪水较量。</p><p class="ql-block"> 人啊!不从难处过,怎知柴米贵。经历过贫穷和苦难的人更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遭受过挫折和打击的人更要有活下去的勇气和担当。也许玩着灞河水长大的犬娃人生最大的出彩莫过于那次灞河里冒险。可是从他身上展现出来的那种果敢、勇毅、乐观的精神和憨厚、踏实、坚韧的品格凝聚成一束光,照亮平凡人前行的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往事不堪回首,美好的精神品质世代相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国家扶贫政策的落实到位,我的家乡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灞河面貌今非昔比,变化之大天翻地覆,速度之快日新月异。保护灞河,治理灞河不再是固堤防洪那么单一,而是朝着生态化、人文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蓝田县城沿河地段已经打造成可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每回家行走在滨河大道上,欣赏着灞河两岸的旖旎风光,品味着文化长廊里“蓝田日暖玉生烟”“雪拥蓝关马不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脍炙人口的唐诗佳句,就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夜幕下的白鹿广场,灯光熣灿,歌舞升平,简直就是欢乐的海洋。附近的彩虹桥更是熠熠生辉,桥上行人来来往往,其乐融融。桥下水中倒映似真亦幻,明灭可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置身这里,你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在水里?画里?梦里?还是在现实里?灞河夜色迷人,家乡蓝田真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