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琉璃渠后街,很早很早时这条街向西通往山坳里的椒园寺。据说到了清代椒园寺被毁,寺毁了沒人上香朝拜,通往山里的路也就逐渐湮灭。我顺路走到村西头,已盖满民房,确实无路可寻。</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椒园寺,有说是缘于环寺遍布花椒树而得名。当地也称 “ 蛟牙寺 ” 、“ 姜牙寺 ” 、“ 姜寺 ” ,据说源于最初寺中供奉的是“封神榜”里的姜子牙。一众寺名读音顺口,想是由于年代久远,读音讹传流变之故。建寺年代己不可考。</span><span style="color: rgb(64, 64, 64); font-size: 18px;">民间有“先有姜牙五百,后有潭柘一千(也有说是后有潭柘八百) ,然后才有北京城”之说。传说未必属实,但该寺年代久远是一定的。从先供姜子牙后供佛菩萨来看,建寺时和佛教入东土无关,由北京命名起上推1300~1500年,成寺于两汉也不是不可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4, 64, 64); font-size: 18px;"> 有如此古老的遗址不去看上一眼,心有不甘。</span></p> <p class="ql-block"> 椒园寺遗址在龙泉务村西南,琉璃渠村西偏北,地处偏僻。从龙泉务到椒园寺再向西经野溪桥过永定河可去妙峰山,另一条路从琉璃渠到椒园寺再到野溪过河去妙峰山。如今琉璃渠这条路沒了。去椒园寺要么从龙泉务过去,要么从野溪过去。在卫星地图上仔细查找后确定,从野溪入山去椒园寺,看完后走龙泉务回去。</p> <p class="ql-block"> 野溪站下车,沿永定河边前行,远山历历,流水澹澹。</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这里有野溪渡口,是去妙峰山上香古道的必经之处。如今野溪桥代替了野溪渡口。</p> <p class="ql-block"> 野溪永定河旁的京门铁路门大线,这是一条神奇的路线。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为解决机车燃料运输问题,做为辅助线路,同时在1906年主持建造京门铁路,于1909年通车。自西直门站南侧车公庄分岔,到达门头沟,所以也称为京门支线。而门大线的建造经历复杂,坎坷多变修修停停,于1939年日本侵华为掠夺煤炭物资而被接通。最终形成西经五路、田村等站,到三家店经色树坟、大台各站至木城涧,共11站,正线53.363延长公里。将门头沟的煤炭源源不断运抵西直门,供京张路蒸汽机车之用。随时代变迁,京门线从煤炭物资运输、货运、客运到通勤车,功能有所变化,不间断运行了110多年。</p><p class="ql-block"> 因为铁道线靠近西郊机场,影响领导人出入行驶,于1971年2月1日西直门至五路段线路被拆除。后期客运停止,做为方便沿线职工上下班的通勤车,自三家店至木城涧往返运行。形成了一个车头,一节车厢,一个司机,一个车长,一个乘务员兼任售票员的最简单列车组,是全世界最短的火车编组,是不是之一不知道。</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2019年11月,京门铁路大台线正式封闭,</span> 门头沟至木城涧之间自此无列车行驶。有消息说这条路山区穿行,沿线风景优美,准备开发成旅游专线。这条国人独立设计建造,运行了110多年的老铁路,能够带着“中国人的光荣”继续奔跑,自是百般皆好。</p> <p class="ql-block"> 我站立的位置是铁道线上2号3号隧道之间的一个山间小站,严格说来够不上个站,只是一个点,沒有站牌,没有站台,从下面公路边沿坡度很大的踏步上到路轨旁站立等候,列车出隧道口看到有人便停车,没人直接开过去,类似长途汽车的招手停车。</p><p class="ql-block"> 站立在京门铁道路轨上,百年沧桑,徒增思绪。</p><p class="ql-block"> 京张铁路修建前,英国人主持修建京奉铁路,在1907年之前,未全线贯通,所以叫做关内外铁路。顺便叨咕一句,北面终点站是因炸死张作霖而声名大显的皇姑屯。京奉铁路虽然没全线贯通,但已有部份路段投入运营,且利润可观。张家口是边陲要塞,京师北方门户,战略要地,交通需求迫切。所以当时的直隶总督袁世凯和关内外铁路会办胡燏棻商量,觉得不如用这笔钱,修一条去张家口的铁路。</p><p class="ql-block"> 京张铁路立项消息传出,英国人俄国人先后找上门来了,要求承办。建京奉铁路是清政府向英国人贷的款,所以关内外铁路的收入,要存入天津汇丰银行,用于偿还修路贷款。英国人近水楼台,关内外铁路的利润在我这儿,就事儿把京张也包给我得了。</p><p class="ql-block"> 俄国人不干了,拿出在1899年两国有过一个约定,北京向俄国边境方向修建铁路,要么中国自己筹办,要么俄国人承建,不许交给第三方。京张铁路,显然也在这个限定范围内,要求承办。</p><p class="ql-block"> 英国人也不是吃素的,甩出1902年续签的《关内外铁路交还以后章程》,里面明确规定,现在路段八十英里之内的范围,均由中国北方铁路督办大臣承修,不得转让给别家。好象维护中方利益,实则算准了中国没修建实力。英国当时实力最强,舍我其谁?小祘盘打得不错。</p><p class="ql-block"> 两边都是老大,弱国无外交,都不能得罪。可是中英、中俄的条约里,都同意中国自行筹办。在他们眼里中国绝对没有这个能力。没想到,袁世凯找到了一个牛人詹天佑,技术上没有问题。袁世凯为平复俄国人,强调两点:“ 一. 我们建铁路绝不用外国投资;二. 铁路建成以后,也绝不拿出去抵押 ”。又和英国人说:“ 我们建铁路的钱,还是从天津汇丰银行出 ”。哄的双方消停。袁世凯又找了个牛人梁如浩,此人幼童赴美留学,是詹天佑的学弟,精于经营。他接管关内外铁路,经他核祘,京奉铁路,一年结余一百八十万两白银,袁世凯大吃一惊,没想到有这么多钱。梁如浩到了汇丰,亮出计划,英国人才意识到落了空子。经梁如浩与汇丰银行反复谈判,定下贷款还款比例,京奉铁路每存入汇丰180万两利润,北洋支应局可以提走50万两。后袁世凯以答应过俄国人不使用外资,通过汇丰已是违约偏向英国人,让你占了便宜,否则我们去找俄国人贷款,以此为由,压制英国人认可新方案:“ 京奉铁路的利润,只要在账上留够六个月还贷本息,其他的钱都可以随时提走 ” 。</p><p class="ql-block"> 袁世凯、梁如浩利用英、俄之间的矛盾,造成英俄只要对方不染指,乐得观望。变汇丰还贷款为自有资金,酬到足够款项,硬生生保住了京张路的自主权。</p> <p class="ql-block"> 修建京张铁路酬款过程也是很有戏剧性的。牵扯到京奉铁路利润分成,庚子赔款,朝鲜还的借款。追加预算后,袁世凯多次上书朝庭,由于詹天佑测算极为精细准确,挑不出毛病,得以批准。可当时掌握大权的是慈禧太后,是最后拍板的人。对老娘们儿纯讲技术当然不行,关内外铁路会办胡燏棻觐见慈禧,聊天唠家常,神侃八达岭险峻,诉说开山打洞艰难浩繁,费用巨大,慈禧说那地儿我知道,确实够险,花钱多点儿不为过。谅解批准。京张铁路顺利开工。</p><p class="ql-block"> 京张铁路1905年9月4日开工,1909年8月11日建成,10月2日通车,共修建四年整,提前竣工两年。朝庭批准的总预算是 “七百二十九万一千八百六十两 ”,詹天佑竣工决算是 “ 六百九十三万五千零八十六两二钱零五厘六毫 ”,节省了20多万两白银。这还不是最终数据,京张铁路竣工时,共累计拨款七百三十七万三千九百八十四两,加上临时增加的京门支线费用六十三万一千两,总计为八百万两。这样祘下来结余的是白银一百多万兩。这一百多万兩白银,后来被用于修建张库和张绥铁路,詹天佑愣是节省出两条铁路线。</p> <p class="ql-block"> 从铁路线上下来,通过手机导航找到去往椒园寺的路口。从炮楼子里出来两位保安说前面是一个什么狗屁倒灶的山庄,属私家领地不许入内。山庄是私家领地,路怎么也成私人的了。好说歹说就是不行,只好绕回龙泉务前往,多走很多路,累煞大爷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走过龙泉务村,椒园寺遗址就在前面的山坳里。</span></p> <p class="ql-block"> 离村子还真不近,想抄个近道走错了路,到也没白走,路边酸枣树上掛满风干了的酸枣,点点猩红煞是可爱,走过去一会儿便摘了满满一衣兜儿,捏一颗扔到口中,酸酸甜甜满口生津。</p> <p class="ql-block"> 不伦不类的大门头,横梁上用红漆写着什么字,由于底子是混凝土的,红漆脱落看不大清,走近辨认是 “ 椒园寺生态园 ” ,看来离的不太远了。</p> <p class="ql-block"> 沿着山脚下道路转弯上坡,一眼望见四株古树,双柏双银杏一字排开。遗址已没有什么留存,唯有四株大树挺身张臂,象是在护卫着什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椒园寺早已倒塌,墓塔在“文革”期间也被摧毁。据说留有明朝石碑一通,虽严重破损,</span><span style="color: rgb(64, 64, 64);">字迹模糊,但仍能看出是明宣德二年(1427年)为该寺重修观音像而刻。碑文记载“主修观音圣象,圣寿福佑生灵”。碑在哪里不知道,没能见到。但说明椒园寺肯定早于明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4, 64, 64);"> 传说明初第一奇人姚广孝曾经在此修行过。姚广孝,上朝穿官衣儿,下朝披玄色僧袍。</span><span style="color: rgb(64, 64, 64); font-size: 18px;">被称作 “ 黑衣宰相 ” 。他策划 “ </span><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 font-size: 18px;">靖难之役 ” ,辅佐燕王朱棣登基,负责迁都,规划北京城布局,</span>修纂《永乐大典》,是个了不得的人物。至于是不是真在这里修行过,莫须有。</p><p class="ql-block"> 据村里人讲,遗址处不只一通石碑,“破四旧”时被砸断埋到地下。但愿真是如此,今后挖掘出来,或许能够说清椒园寺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 遗址处的古树确实不是凡品,尤其两株柏树,<span style="color: rgb(64, 64, 64);">据北京大学一位教授考证,认为这两棵柏树当得起京西第一古柏。论年头怕是在千年之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64, 64, 64);"> 两株古柏高矮胖瘦稍有不同,但气韵一致,应该是同时种下的。并立如兄弟联手,却又不似一奶同胞。一株树身凹凸紧绷,似有雷庭万钧之力,虎距而蓄力待发,当地人称“虎柏”。一株清高孤傲,昂首奋身,有升腾九天之状,当地人称“龙柏”。龙虎二柏天工造化,非人力可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龙虎柏”,历寒不减、四季常青,奇特之处在于年久远而不露衰老之象。</span></p> <p class="ql-block"> “虎柏”,象不象三分样,先说气势不减。</p> <p class="ql-block"> 龙鳞金甲凭风起,拧身欲飞九霄云。</p> <p class="ql-block"> 与龙虎柏并立的两株银杏,一立一侧,相敬如宾。</p> <p class="ql-block">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送出来就大门口,一去你就不回头。</p> <p class="ql-block"> 执子之手,相期以秋,轻歌曼舞,天地悠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