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陈妹/于非(坊员)</p><p class="ql-block">撰稿:郑茂怡(坊骨干)</p><p class="ql-block">审核:郑晓云(坊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21年1月8日下午,在一片寒风凛冽中,2020年海口市高中骨干教师工作坊“牵手”学校阶段性成长汇报全国直播展示活动作为2020年度收官之作,经历了精心的前期准备工作之后,终于在海口市第二中学报告厅与我们如期相约。</span></p> <p class="ql-block"> 回顾整个直播展示活动筹备历程,本次全国直播展示活动的顺利举行,得益于海口市教培院陈素梅副院长的鼎力支持,主办协作方<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口市教培院、海口市教育人才综合工作站、中国教师研修网的给力协作,市</span>教培院张华老师的细心指导,领衔专家海口一中正高级教师陈波老师的耐心指导,<span style="font-size: 18px;">郑晓云高中英语工作坊坊主郑晓云老师的智慧策划,</span>海口四中黄菁老师、海口市琼山中学杨飞老师等所有团队成员的无私奉献和通力合作,<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港学校王高平校长领导团队和英语组组长王燕霞老师领导的英语团队的热情支持协助。同时</span>特别感谢海港学校马晓雨老师勇于承担直播展示课的重任,给我们带来了一节引发无限思考的课例展示,一次令人难忘的全国直播展示活动!在此对所有参与了全国直播展示活动筹备的领导同仁们表示衷心的感谢!</p><p class="ql-block"> 一次精彩的直播展示活动,承载了辛勤的汗水,凝聚了智慧的结晶。工作坊与牵手学校合作研讨,追求卓越,不断推进双品质优质课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图为前期准备工作中陈波老师等几位指导老师带领团队成员们进行听课磨课。</p><p class="ql-block"> 本次直播活动录像课授课任务,着眼于体现基于新课程新高考大单元教学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要求高、视角新,对海口海港学校和工作坊老师们都提出了不小的挑战。领衔专家<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陈波老师、指导老师黄菁老师、杨飞老师和工作坊坊主郑晓云、副坊主李秀文老师等,以及海港学校马晓雨老师,通力合作,集思广益,攻关克难,在</span>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如何更有梯度、有逻辑,更好地体现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理念,以及将课堂教学和海口海港学校校园文化和课程文化结合为一体进行着认真备课和反复研课磨课,在完成授课任务的挑战中收获了大大的进步,也收获了满满的友谊。海港学校英语组组长王燕霞老师和高级教师任国霞老师,她们积极热情配合工作坊团队的工作,从备课到录课以及视频剪辑,学生管理都下足了功夫,工作落实快速高效!市教培院张华老师也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p><p class="ql-block"> “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所有人无私的付出,才有了这一场精彩的全国直播展示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本次全国直播展示活动的精彩瞬间吧!</p> <p class="ql-block">本次全国直播展示活动由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及海口市教育人才综合工作站主办,由中国教师研修网承办,海口市第二中学协办, 海口海港学校、海口市郑晓云高中英语骨干教师工作坊共同协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出席直播展示活动的嘉宾和领导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谢利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南省师范大学英语系副教授王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南中学英语特级教师吴爱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口市教培院英语教研员罗家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口海港学校校长王高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口海港学校副校长符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口海港学校副校长杨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中英语组组长,正高级教师,海口市高中英语工作坊领衔专家陈波。</span></p><p class="ql-block">现场参与现场直播活动包括郑晓云高中英语骨干教师工作坊指导老师、团队成员、海口海港学校英语组教师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本次全国直播展示活动海口一中郑晓云老师策划,由领衔专家海口一中正高级教师陈波老师、海口一中郑晓云老师、李能老师联袂主持。</p> <p class="ql-block">活动流程分为以下环节:</p><p class="ql-block">开幕式14:30-15:00---就位</p><p class="ql-block">奏乐暖场,嘉宾观众就位</p><p class="ql-block">15:00--15:05 ---开幕仪式发言(5分钟)主持人宣布直播活动的开幕:表达对嘉宾和到场观众以及观看直播的网络观众的诚挚欢迎;简要介绍本次活动相关内容,重点介绍今日做校园文化建设和校课程建设的海港学校,本次直播论坛正式开幕。</p><p class="ql-block">正式环节安排(15:06~18:00)</p><p class="ql-block">第一环节:学校文化建设与表达(20分钟 15:06—15:26)</p><p class="ql-block">第二环节:学校课程建构与思考(25分钟 15:26—15:51)</p><p class="ql-block">第三环节:学校课堂展示与探索(40分钟 15:51—16:30)</p><p class="ql-block">第四环节:课堂观察诊断与对话(50分钟 16:30—17:20)</p><p class="ql-block">第五环节:专家点评与成长诊断(40分钟 17:20—18:00)</p><p class="ql-block">三、闭幕发言 (2分钟)</p> <p class="ql-block"> 直播展示活动开幕式由郑晓云和李能老师主持。</p><p class="ql-block"> 主持人介绍了工作坊六级塔式结构人员分配情况,同时介绍了2020年工作坊牵手海口海港学校的一系列帮扶工作。一年来本工作坊在领衔专家陈波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调查问卷,深入海口海港学校常规课堂听课,主题式座谈研讨,主题式讲座等多样化方式开展帮扶共建工作,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帮助海港学校查找问题,精准施测。</p><p class="ql-block"> 期间开展至少8次主题式的帮扶共建活动,同时结合海南省以及海口市教研活动,海港学校和工作坊各成员学校英语组的教研活动特色,通过线上线下教研活动的有效衔接,以大主题带动小主题,个性化地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实现谈困惑,共研讨,实践探索,理论指引的方式,从而建立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提能力的互动教研模式,逐步实现本工作坊所有成员和海港学校共同成长,推进“双品质”发展。 </p> <p class="ql-block">第一环节:学校文化建设与表达(牵手学校校长团队—校级领导)</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海口海港学校符悫副校长介绍了海港中学办学历史、近年的办学课程及校园文化等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海港学校是一所有着58年办学历史的中学,有着独具特色的优秀校园文化。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务实,敢闯敢干,富有开拓创新精神,为了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海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海口海港学校团队在王高平校长的领导下,邀请经验丰富的海南师范大学博士团队深入走访校园调研,听取校领导团队的意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课程,打造出了属于海口海港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为建设有温度的学校不断砥砺前行。</span></p><p class="ql-block"> 办学校就是做文化,海港学校浸润在其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中彰显海港学校校园文化个性,汇聚发展活力,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第二环节:学校课程建构与思考(牵手学校骨干团队——中层领导)</p><p class="ql-block"> 由牵手学校海口海港学校教研室主任邢海燕老师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情况、课程体系等。</p><p class="ql-block"> 海港学校的领导团队细心的打磨,精心的梳理,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的分享介绍,展现了海港学校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实用型校课程建设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底蕴深厚、积淀精华、承载沧桑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愈久弥新的品牌,具有凝聚,引导和辐射作用。校园文化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校课程建设。基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建设需要结合学校实际,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开发出有特色的,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切实可行的学校课程建设体系。海港学校在女子自行车、校园足球、帆船帆板、瓷画、陶艺、书法、美术、合唱、生态养殖等课程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span></p> <p class="ql-block">第三环节:海港学校课堂展示与探索(牵手学校教学展示——骨干教师)(录像)</p><p class="ql-block">授课教师:马晓雨老师</p><p class="ql-block">授课内容:新外研版必修一Unit 4 Friends forever </p><p class="ql-block">课题:Click for A Friend</p><p class="ql-block">课型:阅读课</p><p class="ql-block">授课对象:海口市海港学校高一学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为马晓雨老师的导学案。</p> <p class="ql-block">图马晓雨老师的教学设计。</p> <p class="ql-block"> 马晓雨老师通过观看视频和简单的讨论后导入话题,引入本课话题“友谊”。创设情境语境,让学生感受与朋友相处的点滴以及校园文化,并通过问卷的形式展示问卷结果让学生能够关注和简单讨论本课主题“友谊”。</p><p class="ql-block"> 马晓雨老师让学生通过导学案对课文进行预习,预测本文的题目Click for a Friend. 的含义。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对所学文本有初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课堂活动做好了准备。</p><p class="ql-block"> 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思维导图。通过完成思维导图,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主旨大意和篇章结构,能够整合、梳理文章中线上交友相关的细节信息,阐述交友方式的改变和真朋友的标准。</p><p class="ql-block"> 老师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意图进行了探讨,引导学生思考“What does friendship mean to you?”思考并阐述个人对友谊的定义和标准。</p><p class="ql-block"> 最后通过对创设情境活动“以李华的姐姐网上交友”的讨论,让学生能够通过讨论阐述如何评判网络、社交媒体环境下的交友的真伪。学生能够通过评判,对于真正友谊的标准能够有更深入的认知,并能够对真假朋友做出自己的判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感谢积极主动承担本次授课任务的海口海港学校马晓雨老师!虽是短短一节课,可是马老师专业知识扎实,英语素质好,秉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敢拼敢闯劲,圆满地完成了展示课!祝福马老师未来一定会在英语学科上展现出更美的风采!</span></p> <p class="ql-block">第四环节:课堂观察诊断与对话</p><p class="ql-block">(“双品质”成长汇报—工作坊团队)</p><p class="ql-block"> 工作坊团队分别从五个课堂观察维度,<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对话的形式对本节课进行观察和诊断。</span></p><p class="ql-block">高中英语郑晓云骨干工作坊的坊骨干成员组成的课堂观察团成员分别是:</p><p class="ql-block">黄菁,海口四中英语高级教师, 海南省英语学科带头人,工作坊指导老师; </p><p class="ql-block">杨飞,海口市琼山中学英语教研组副组长,高级教师,工作坊指导老师;</p><p class="ql-block">李秀文,海口市第一中学英语教师,海口市第一中学十佳教师,郑晓云骨干工作坊副坊主;</p><p class="ql-block">张仁贞,海口市第一中学英语教师,郑晓云骨干工作坊坊员;</p><p class="ql-block">邹芳芳,海口市第一中学英语教师,海口市教坛新秀,郑晓云骨干工作坊坊员。</p> <p class="ql-block"> 马晓雨老师首先进行说课。马晓雨老师从本课的文本解读、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流程以及教学效果反思进行了说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17年普通高中新课标建构了以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构成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课标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即以主题语境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整合性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运用听说读写看等技能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发展学习者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引导学习者更合理高效地学习。马老师的这节课尝试去体现英语学习活动观在新教材中的运用,非常用心,值得我们认真思考。</span></p> <p class="ql-block"> 观察团的五位老师分别从五个课堂观察维度,对本节课进行了犀利而中肯的点评,与马晓雨老师进行了精彩的对话,思维火花的碰撞,激发我们对课堂问题的更深层理解和进一步探索。</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五位老师的五个观察维度点评精彩片段。</p> <p class="ql-block">海口市第一中学李秀文老师精彩点评</p><p class="ql-block"> 观察维度一: 教师教什么</p><p class="ql-block">诊断内容:教学目标的设置</p><p class="ql-block"> 李秀文老师总结:马老师教学目标的设置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首先教学目标体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课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交友观。”其次,教学目标具有可测性。教学目标的表述中使用了“获取”、“归纳”、“复述”、“阐述”等具体的外显性的动词,所描述出来的目标通过课堂所设置的检测性指标如思维导图的完成情况,学生复述课文的质量等可以检测出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再者,教学目标的设立体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3*3层次。其中“获取主旨大意”、“归纳文章结构”为“学习理解类”活动;基于对文本细节信息的获取、梳理和整合对文本进行“复述”属于“应用实践类”活动;基于对文本中作者关于网络交友的观点和态度的理解,阐述个人对友谊的定义和标准,评判网络、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真伪为“迁移创新类”活动。这三个层次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都有具体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在进行“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活动的过程中,马老师利用了思维导图“知识结构化”、“思维可视化”的特点,引领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对文本进行深度的解读。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马老师设置了情境----李明的姐姐在网上认识网友明明,让学生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判断明明是否是真正的朋友,并给出理由。这一活动的设置促进了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海口四中黄菁老师精彩点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观察维度二:教师教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诊断内容:教学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黄菁老师从八个观察点切入正题:一.教学方式、二.课堂导入、三.课堂提问和指令、四.倾听与反馈、五.策略指导、六、课堂时间的分配、七、教学目标的落实、八、活动的关联性。</p><p class="ql-block"> 黄老师认真仔细地记录列出数据,分析优秀点以及一些小问题。如本节课有17次正式提问+ 5-6个作为衔接的Yes- or- No questions+ 寻找学生中志愿者回答问题的提问。且提问基本都是有效问题,问题逻辑较清晰。老师能耐心倾听,及时反馈,能在学生小组活动的时候走到学生中间去交流和指导学生,但是,除了用very good, excellent, well done, good job, 黄菁老师也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更具体和有针对性. 比如学生的哪个观点,你非常认同?学生的哪个论述非常有说服力?为了确保分享和互学真正发生,也可以让学生对学生认真倾听进行评价。</p><p class="ql-block"> 黄菁老师表明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是有梯度的,是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活动之间都是基本上是有关联的。但是,在最后的环节的两个活动,她建议可以先让学生谈一谈从文本中学到了网络交友潜在的危险有哪些,然后再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去评判网络上网络环境下,辨别朋友的真伪,这样可能会更合理一些。能强化语言,同时不会脱离文本。</p><p class="ql-block"> 黄菁老师也指出本节课最大的问题是读的部分还是比较单薄,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文本处理的时间也不够。在这节课里,我们能看到What和Why, 但是没有看到how. 但是,How 在阅读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她认为本节课必须关注论说文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特色。要指导学生学习和关注如何论说,用什么样的句式结构和修辞方法以及作者是如何让自己的论说更有说服力的。比如用提问的方式引入话题,用对比的方式展开话题探讨,文章中的正反对比论证,比如举例、引用习语等修辞手法,以及是否能从标题中推断作者的态度,都可以成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她引用了王蔷老师说过的阅读的学习要让学生得意+得语,强调我们的教阅读不仅要让学生看懂文章,更要让学生关注学习文本中新的语言,文章的篇章结构和语篇衔接手段。要让学生运用新语言而不是只用原来的旧语言,去做事,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才是真正地迁移创新。而要想教得好,必须先认真解读,反复研读文本。教学过程中文本要深挖,不能浅尝辄止。</p> <p class="ql-block">海口市琼山中学杨飞 老师的精彩点评。</p><p class="ql-block">观察维度三:学生怎么学</p><p class="ql-block">诊断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方式和表现</p><p class="ql-block">一、观察点说明</p><p class="ql-block">1、依据:</p><p class="ql-block">(1)阅读课——基于文本;关注阅读技能和相关认知策略</p><p class="ql-block">(2)从学生怎么学的维度——关注学生活动内容、方式和表现</p><p class="ql-block">(3)聚焦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落实——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一系列有层次的学习活动,而且是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活动,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活动(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p><p class="ql-block">2、指标</p><p class="ql-block">《指向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学生活动效果观察量表》</p><p class="ql-block">(1)活动内容:A.围绕主题意义;B.循环上升的主题链(铺垫-深化-拓展)</p><p class="ql-block">(2)活动思维层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循序上升)</p><p class="ql-block">(3)学习语言:融合在每个活动中(感知-加工-运用-内化-迁移)</p><p class="ql-block">(4)语言技能运用:融合在活动中</p><p class="ql-block">(5)学习策略运用:融合在活动中</p><p class="ql-block">(6)文化内涵理解;融合在活动中</p><p class="ql-block">(7)价值取向判断:融合在活动中</p><p class="ql-block">二、观察结果分析和教学建议</p><p class="ql-block">(1)课前预习</p><p class="ql-block">效果:学生了解了学习目标,反思了自己喜欢的交友方式,粗略读了文章,了解了是文章是有关网络交友利和弊话题。课前已经在激活学生相关图式,引起学生对交友话题的关注。问卷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情。</p><p class="ql-block">思考:提前读课文的好处——利于水平弱的学生课上能进行更深入的内容学习</p><p class="ql-block">缺点——不利于教师调控学生阅读技能、学习策略</p><p class="ql-block">(2)Warming up</p><p class="ql-block">(2.1)视频效果:紧扣文本主题,成功引起学生的注意,很好地创设了有关友谊的情境。</p><p class="ql-block">建议:视频前提出问题;设置问题链,充分激活、调动学生的兴趣。</p><p class="ql-block">(2.2)谈论课前调查问卷结果——</p><p class="ql-block">效果:学生自己喜欢的交友方式——CLUB——学校丰富多彩的学校社团的图片,园课外活动、拓展活动有声有色,再次引起学生对交友方式的关注。采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音视频材料,很直观,很快地激发学生的兴趣。</p><p class="ql-block">建议:略增加师生互动,学生很感兴趣,有表达的冲动,是学生让表达感受的时机</p><p class="ql-block">(3)小组讨论了预习内容——(1)标题中“click”和“?”的理解,(2)文体,(3)连线方式归纳段落大意</p><p class="ql-block">效果:内容安排基本合理:初步理解文本是探讨网络交友利与弊的话题,并且是以讨论的方式展开的。</p><p class="ql-block">建议(1):思维层次:分析判断类活动一定要在学习理解了相关内容之后进行。比如标题为什么用了问号,这与文章内容和体裁高度相关,应该放在理解了文章大意之后处理。再比如“persuasive essay”这样的结论最好在梳理完内容和结构后再引导学生归纳。</p><p class="ql-block">建议(2):对于分析判断类问题最好有师生互动和给不同学生表达不同理解的机会</p><p class="ql-block">讨论:将学习理解活动放在课前是否合适?课前预习什么?为什么预习?面对英语水平相对较弱的学生怎么处理预习?</p> <p class="ql-block">海口市第一中学邹芳芳老师的精彩点评</p><p class="ql-block">观察维度四:学生学得怎样</p><p class="ql-block">诊断内容:</p><p class="ql-block">1.点评教学目标达成的效果;2.问题:根据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表述,马老师期待学生能够经过这节课的学习,理清本文的结构,并初步了解论说文的文体。请问您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您的预期了吗?</p><p class="ql-block">总结:本节课开始时视频的播放,学生全部全神贯注的观看,学生们感受到了与朋友相处的点滴以及丰富的校园文化,背景音乐Auld Land Syne以及问卷结果使学生关注到了和可以简单的讨论本课主题,并积极主动的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检查学生课前预习这一步骤上,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课前的预习很充分,这个过程中学生认真思考,跟着老师的指令走,对所学文本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课堂活动做好了十分充分的准备。在完成思维导图的部分,学生认真地阅读了文章,完成了思维导图,很好地梳理出来文章的主旨大意和篇章结构。在思维导图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也是积极主动的举手参与,语言流利、表现大方。展示的两位同学的思维导图内容上可以看到学生的思路清晰,表达准确。在复述环节,小组讨论时学生们几乎全部参与其中,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学生对文章达到了细节上的梳理。达到了借助思维导图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基于前面活动的步骤,学生通过分析,能够准确判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讨论与反思环节,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能够阐述自己的观点,反思了自己对友谊和交友的新理解,加深了对友谊深层次的理解。迁移创新部分,真实语境的创设,学生进行了深度的思考,通过评判,对于真正友谊的标准有了更深的认知,在学生观点表达上,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于真假朋友能够做出自己的正确判断。因此这节课,马老师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口市第一中学张仁贞老师的精彩点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观察维度五:课堂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总结:张老师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观察课堂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思考习惯:本节课学生讨论时间较长,约占上课时间的一半。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思考并积极参与讨论,并进行记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课堂话语:本班学生共有46人,有8人被教师点到参与课堂提问回答,占比17%。基本每一组都有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学生叫答机会比较均等,但有2位同学分别被叫答3次和2次。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能及时做出反馈,给予适当提示。但在点评方面,教师多使用比较宽泛的评语诸如:excellent,very good,well done等。由于回答问题的学生水平不一样,给出的答案也有差别,比如在retell的环节,有的学生基本照搬mindmap,但也有学生进行了重新整合加工,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点评可以更细化,把学生做好的地方具体到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另外教师指令可以更多样化更激励一点,课堂上start,please start 这样的指令稍多了一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3.课堂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 将校园文化融入课堂。课堂文化的构建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积淀。这节课教师首先带学生回顾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唤醒了同学们的文化注意和感知,点燃了学生兴趣,为整节课奠定了轻松愉悦的氛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课前问卷调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反思,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3)课上创设真是交友情境,结合班上实际情况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索精神和质疑能力,关注教学过程的情感变化。最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态度:不在于用什么方法区判断,而在于朋友双方彼此如何对待对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3.课堂氛围:民主自由,相互合作。从就座情况看,按组就坐,男女搭配。我们注意到,每次讨论,各组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踊跃参与,这应该是由于教师在分组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能力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从而提高了小组活动的效率,有利于学生之间更好地交流沟通。同时在课堂活动中,教师深入到学生讨论中去,创设了师生双向平等的互动,为学生营造了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教与学的环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了民主合作的意识,使得学生能够畅所欲言。</span></p> <p class="ql-block">图为点评五个观察维度表。本次课堂观察量表是本工作坊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参考多个版本的课堂观察量表后悉心打磨出来的新版本,用心、专业。</p><p class="ql-block"> 感谢课堂观察量表制作团队,领衔专家陈波老师亲力亲为一字一句地打磨量表,海南师范大学王蓉副教授积极协助,提炼打磨,两位专家手把手推进着本工作坊团队成员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第五环节:专家点评与成长诊断。</p><p class="ql-block"> 由领衔专家海口市第一中学正高级教师陈波老师来进行主持交流。</p><p class="ql-block">点评专家团队有:</p><p class="ql-block">谢利民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p><p class="ql-block"> 王蓉(海南师范大学英语系副教授);</p><p class="ql-block">吴爱姣(海南中学特级教师)</p><p class="ql-block">以及牵手学校海港中学的部分老师和郑晓云高中英语工作坊的教师代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专家点评与诊断环节,<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span>谢利民教授对校园文化建设等作出了点评。他非常肯定海口市高中骨干教师工作坊“牵手”城郊学校阶段性成长项目,依托海口市骨干教师优秀团队,扎根一所城郊普通学校,对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这一项目对海港学校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又促进了坊内教师专业成长,一个互助双赢的创举。</p><p class="ql-block"> 谢利民教授认为,“要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把一所普通的学校,变得不普通,就是学校教育的最大成果。课程文化建设要构建特色的文化载体。</p><p class="ql-block"> 而海口市海港学校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形成了“一训三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教学理念目标也已经形成。校园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即:怎么样让一所普通的学校不普通?这一特色理念契合国家对于“教育均衡化发展”理念,符合国家“办老板姓满意的教育”的宗旨。如何才能贯彻实施“全能教育”?</p><p class="ql-block"> 海港学校有自己的具体实施。首先,从教师角度,海港学校采取“专家引领,名师师范,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措施,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其次从学生角度,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课程。</p><p class="ql-block"> 谢利民教授非常肯定了海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学校的课程改革和课程建构如何体现学校的文化特色?邢海燕主任答:课程建构体现“环境育人”的特点,利用环境作载体,努力做出具有海洋特色的,成体系的校本文化课程。</p><p class="ql-block"> 谢利民教授补充建议:学校应以课程为载体,体现校园文化,力争达到理想目标。即“让环境会说话,让环境能育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海港中学邢海燕主任介绍了海港学校的一系列的课程活动,认为要建设成有特色的课堂体系,而不单单是课程活动,形成自己的课程载体。</p> <p class="ql-block"> 在课程诊断环节,海南师范大学的王蓉副教授对马晓雨老师的课进行了深度解读。王教授谈到了如何进行文本解读,如何把文本解读的成果转化成课堂活动。如何让学生进一步关注文本解读,深入文本解读,从而更好的挖掘教材。</p><p class="ql-block"> 王蓉认为,马老师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构文本的信息化结构图,帮助学生梳理清楚信息及信息间的关系。但没有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去分析信息之间的内在关系。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这一问题值得探索和思考。</p><p class="ql-block"> 另外,从本堂课看来,有如下几个方面有待于提高。</p><p class="ql-block">1)文本理解有偏差,文章主题意义在于探讨线上交友是否可行,以及如何辨别真友情。</p><p class="ql-block">2)文本挖掘不够深入,深入阅读不够。 </p><p class="ql-block">3)活动情景设置可以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促进学生生成。</p><p class="ql-block">王蓉专家补充建议:课堂上多听听学生怎么说?学生观点是否与作者的观点是否一致。针对课堂中学生比较偏激的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深入理解文本作者观点,进行分析判断,完成高阶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课堂观察点评环节,<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南中学吴爱姣老师对五个课堂观察维度做出了点评。吴老师首先肯定了本节课的五个观察维度,认为五个观察维度可以更好的整合,更好体现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要素。并提出了课堂观察维度如何运用到课堂中。同时介绍了海中在设置课堂观察维度上的具体做法,强调了聚焦课堂观察维度的焦点,不要面面俱到,紧扣学情,重点分析课堂数据。吴老师也对本节课的部分环节提出了中肯的改进意见。</span></p><p class="ql-block"> 吴老师认为,《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观察与课例分析维度》这一观察量表即符合英语学科特征,创新之处在于融入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特点,对于指导我们如何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对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提供借鉴指导意义。该量表从5个维度,29视角,102个观察点对整堂课进行了全面、细致、科学的教学观察。观察团教师对“英语学习活动观”有深入的理解,教师从不同维度针对具体的观察点对课堂进行了细致地观察,每个教师取证方式多样化。</p><p class="ql-block"> 吴爱姣专家建议:课堂观察量表可以更多融入英语学习活动观和英语学科素养的相关要素。首先,在“教师教什么”这一模块融合课标中英语语言学习内容六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作为框架。其次,在如何教方面,量表设计可以融入以下两个视角:1)活动的设计是否以主题意义为引领?2)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否有层次?3)是否做到了目标、教学和评价一体化?4)课堂的管理是否能促进活动的组织和推进?再次,关于如何学的方面,建议加入这一问题:学生的学习在哪能体现对其学科素养的培养?最后,在学得如何这一维度,量表观察点应该聚焦在学习目标的达成及达成得如何上。</p><p class="ql-block"> 对此谢利民专家建议:课堂观察首先要目的明确,弄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课堂观察。建议观察不要太泛,观察点不要太多。</p><p class="ql-block"> 最后陈波老师就各位专家的点评做了精彩小结。坊骨干邹象燕老师对专家意见和建议进行记录和汇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结束语:校园,揽宇宙万物于其间,囊人世至知于其中。点一粒理想的种子,而成大树,而成森林,以至于栋梁,以至于国家民族的精英;传一个柔淳的声音,而成齐唱,而成争鸣。我们坚信真正的成长是一群人的成长与另一群人的成长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让我们携手共进,积极探索,追求卓越,不断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 2020年海口市高中骨干教师工作坊“牵手”学校阶段性成长汇报全国直播展示活动圆满落下了帷幕。这是一场盛宴,汇聚思想的精髓,名家的智慧,也是一次探索,激发思想碰撞的火花。2021,精彩还将继续!</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牵手学校有话说</b></p><p class="ql-block">海口海港学校 王燕霞(英语科组长) 参加海口市高中英语郑晓云工作坊牵手海港学校阶段性成长汇报直播论坛有感:</p><p class="ql-block"> 2020年1月8日下午,虽然外面寒意袭人,但是在海口二中报告厅内却暖意融融,海口市高中英语郑晓云工作坊牵手海港学校阶段性成长汇报直播论坛正在有序进行。</p><p class="ql-block"> 这次直播论坛活动的主持人是工作坊坊主郑晓云老师和坊骨干李能老师。两位老师一中一英的主持开幕让我印象深刻。接着我校符悫副校长对我校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详实的介绍,邢海燕教研室主任学校课程建构与思考也作了解读。认真聆听后,我为自己的学校感到自豪,虽然我们是普通学校,但是我校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的学生也有着自己的独特的风采,我们海港人更有着自己的勤奋努力与执着。</p><p class="ql-block"> 当看到由我校马晓雨老师带来的学校课堂展示录像课,看到马老师循循善诱地指导学生时,看到学生活动层层深入,看到学生能用英语自信地表达自己观点时,我能够体会到陈波老师的良苦用心,无论是课堂观察量表制作,还是面对面地指导马老师,与马老师磨课,陈波老师都身体力行。</p><p class="ql-block"> 在认真聆听工作坊代表李秀文老师、黄菁老师、杨飞老师、邹芳芳老师和张仁贞老师从各观察维度来分析马晓雨老师的课后,我对英语学习活动观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以后如果评价一节课也有了更多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最后,听了由工作坊领衔专家陈波老师与专家谢利民教授、王蓉副教授、吴爱姣老师的精彩点评与诊断,感受更加深刻。特别是王蓉副教授说的:“关注学生的表现,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要好好实践,把语言和技能融入学生活动中,鼓励学生迁移创新。</p><p class="ql-block"> 这次直播活动圆满结束离不开郑晓云老师的精心准备与策划,相信在三年的牵手活动中我们学校的英语教师会有更快的成长与进步。</p> <p class="ql-block">海口海港学校 马晓雨</p><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8日下午3点,我参加了海口市研训院组织的郑晓云高中英语骨干教师工作坊牵手海港学校阶段性成长汇报直播论坛。</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直播,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为了这次直播录课,我们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我们海港学校王老师、任老师以及郑晓云工作坊的陈老师、郑老师等老师们的帮助。作为一个新老师,我在这次录课中也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比如在语篇文本解读方面,除了对What和Why方面的解读外,对于How这个方面也应该有详细的解读,只有三个方面的解读和分析到位了之后,才能带来一次完整的充分的课堂。就是在课堂上对学生提问的时候,对于每个问题的反馈应该不只是简单的表扬,更多的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追问,了解学生更多的想法和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还有在课堂内容的设置上,阅读课上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应该留出充分的阅读文本的时间给学生来消化这篇文章的内容和篇章结构。</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直播,使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感谢研训院组织本次活动,感谢我们海港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和帮助,感谢海口一中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在往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做好个人常规教学,每学期至少听课20节以上,认真做好教案、备课本的撰写,作业及试卷的批改;多上公开课,学习经验,积极参加各类讲座、培训,提升专业水平,跟随英语组的老师们学习,多多参与集体备课。</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工作坊团队有话说</b></p><p class="ql-block">海口市第二中学 陈妹</p><p class="ql-block"> 由于冷空气影响,2021年1月8日,迎来了海南今年入冬以来最冷的时期,但是在海口市第二中学西院报告厅,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场由海口市郑晓云高中英语工作坊牵手海口市海港中学阶段性成长汇报展示全国直播活动。</p><p class="ql-block"> 通过海港中学校长及教导主任的介绍,可以了解到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校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形势下,开足马力为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指导,为满足学生的需求,开展多样性的课程,供学生选择。此外,还根据学校的地理环境,开设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外教学活动,如:单车提骑行帆船训练等,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p><p class="ql-block"> 在课堂展示部分,马晓雨老师虽然作为一名刚入职的年轻教师,但不畏惧艰难,在工作坊团队教学及科组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下,反复进行磨课,最终给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录像课。这堂录像课,展现了一名年轻教师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课后,工作坊代表教师对马老师的这堂课进行了肯定,还分别从五个角度对本堂课进行了课堂观察,给出了个人的建议: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加深对文本的深层理解;以视频导入课题时,可让学生带着相关问题聚焦本课的主题;如何引导学生去关注文章的体裁、结构以及作者的态度等;在知识创新上,如何利用已激活的背景知识,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结合所学新语言知识来表达自我的观点。观察团队的建议细致有料。</p><p class="ql-block"> 在专家点评环节,来自上海的谢教授肯定了学校的文化建设工作,也对本次直播活动给予的中肯的建议。王蓉教授作为一名对一线教育有深入研究的专家,从课堂教学层面建议老师不仅要从WHAT和WHY维度,还要HOW的维度,对文本进行解读;此外,要多给学生当堂反复阅读文本的机会,深入理解、挖掘文本。吴爱姣老师对工作坊的课堂观量表给出了更多细致的内容建议,也对本堂课的目标设定进行了矫正:从友谊的地久天长变为网络交友的利与弊的判断。专家们的建议让我们对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p><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活动,大家都畅所欲言,思维相互碰撞,收获颇丰。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家一定能携手共进,在教学的道路上共同成长进步。</p> <p class="ql-block">海口市第一中学 邹芳芳</p><p class="ql-block"> 作为本次活动的评课人之一,在这评课过程中与优秀的黄菁老师、杨飞老师、李秀文老师、张仁贞老师一同观察课堂的维度,让我自己身也成长了许多,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关于学习活动观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本节课马老师准备充分,过程流畅,课堂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学生能够阐述自己的观点,反思了自己对友谊和交友的新理解,加深了对友谊深层次的理解。真实语境的创设,学生进行了深度的思考,通过评判,对于真正友谊的标准有了更深的认。在学生观点表达上,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于真假朋友能够做出自己的正确判断。在交流过程中王蓉教授、吴爱姣老师的、以及谢教授的点评和建议,让我从更高的角度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又给了自己一个新的目标的动力。黄菁老师和杨飞老师的的点评非常全面具体,让我更加清晰的知道了一个完整的课堂应该具备的方方面面。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的更高更更远,感谢这次活动为了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反思和提升的平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 陈凤琴</p><p class="ql-block"> 这次的“牵手”活动于本人是个学习的过程,确实受益匪浅。 首先, 观察团的专家老师们从五个维度(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学得如何?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情感价值观?)点评马老师的课对本人的启示很大。本人认为虑及这五个维度是备好一堂课的根本。其次,上海师范大学副院长谢利民教授就课堂观察环节的精彩点评对本人特别受用,他说,进行课堂观察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会让被观察者找不到自己的核心问题。海南师范大学王蓉教授最后就马老师的课提了一点建议,即多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这会对自己的教学效果的提升非常有帮助。本人认为,王教授是从观察学生学得如何的角度进行点评建议的。</p><p class="ql-block"> 另外,就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谢教授提出,真正的文化建设一定需要载体,通过这个载体让文化变得立体化,会发出声音,这样的文化建设才会达到育人的作用。工作坊领衔专家陈波老师说,教授的话对我们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起到了引领的启示作用。她说,要让每一株小草会说话。惟妙惟肖地阐释了专家的见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海口市第一中学 于非 </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活动让我对英语活动观有了更深的认识,印象深刻,不仅对于主持人流利的英文,优雅的姿态印象深刻,也是对晓雨老师一名新老师的课程安排印象深刻,更对工作坊的专家团队的分析和专家讲解感受颇深。</p><p class="ql-block"> 活动中让我有机会听到上海教授的关于课堂观察的新的理念,让我有了新的思考,无论是课堂观察或是平时的授课过程,不能贪多,要在授课前定好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每次解决1~2个问题,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另外让我有所感的是课堂上要给足学生学习时间,正如吴爱姣老师所言,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是我努力的方向。最后我觉得非常幸运在郑晓云工作坊,团队的团结和谐的氛围和积极上进的风气让我在参加每一次活动都受益颇丰。</p> <p class="ql-block">海口市第一中学 李秀文</p><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8日,本人有幸作为工作坊的一员参加了郑晓云高中英语骨干教师工作坊全国网络直播,并在课堂诊断环节参与了研讨。</p><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研讨,本人加深了多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认识,尤其是对马晓雨老师的研究课的诊断过程中,本人对教学目标的设置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马老师教学目标的设置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p><p class="ql-block"> 教学目标指向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课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交友观。</p><p class="ql-block"> 教学目标具有可测性。教学目标的表述中使用了“获取”、“归纳”、“复述”、“阐述”等具体的外显性的动词,所描述出来的目标通过课堂所设置的检测性指标如思维导图的完成情况,学生复述课文的质量等可以检测出教学目标是否达成。</p><p class="ql-block"> 教学目标体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3*3层次:其中“获取主旨大意”、“归纳文章结构”为“学习理解类”活动;基于对文本细节信息的获取、梳理和整合对文本进行“复述”属于“应用实践类”活动;基于对文本中作者关于网络交友的观点和态度的理解,阐述个人对友谊的定义和标准,评判网络、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真伪为“迁移创新类”活动。这三个层次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都有具体的体现。在进行“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活动的过程中,马老师利用了思维导图“知识结构化”、“思维可视化”的特点,引领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对文本进行深度的解读。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马老师设置了情境----李明的姐姐在网上认识网友明明,让学生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判断明明是否是真正的朋友,并给出理由。这一活动的设置促进了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由此,我深刻地体会到,明确、具体、融合、可测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良好开始和基本前提,这是我们平时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