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磨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练形式。通过反复多次的教案设计、教学实践,集中团队成员的教学经验和智慧,研讨修改,集体备好一节课,能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那么,在“磨课”过程中,怎么做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磨课”有哪些误区可以避免?来看看上期每周一问老师们的精彩回答!</p> <p class="ql-block">提前做好准备</p><p class="ql-block">@啊泽:在“磨课”之前,要做好准备,可先听听同科组其他老师的课,或借助互联网,观看一些优质课、名师课。通过观摩成功课例,分析和学习课堂精髓,借鉴其中符合自己和学生实际的环节或某些课堂设计、处理技巧。同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认真钻研教材,构思要上的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先独立备课,再参与集体备课,用“说课”的方式反复推敲、改进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初步形成较合理的教学设计。</p><p class="ql-block">@琪儿:参与磨课时,可让授课教师介绍课时备课的思路,做好观课说明,提前把握住教师课堂教学脉搏,掌握教学的主线,有的放矢地进行观课,做好铺垫。</p> <p class="ql-block">细节部分要注意</p><p class="ql-block">@薛法根:需要注意的是,“磨课”磨出来的教学设计,未必就适合每个教师,未必就适合每个班级的学生。再好的设计,如果不能与教师的学识、性情、特长或者与学生的基础、需要相契合,就难以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磨课”,要从“同题共构”走向“同题异构”,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和课堂的学情,调整方案,更新设计,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个”。这种教学设计,就像长在自己身上的手和脚,上课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自然自如,不觉得生硬和别扭。</p><p class="ql-block">@狄文茜:“磨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分段磨”。所谓“分段磨”,指将我们预先设计好的教案分成几个段落,在自己班级里“开磨”。将教学预设分成几个完成的段落展开的磨课,不仅可以有效落实课的流程、组织、方法策略,亦能避免正式上课时学生因对课程的熟知产生的枯燥感。</p><p class="ql-block">@邵虎虎:“磨课”,其实就是面对一节课,让不同的听课教师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课堂结构、知识含量、板书设计、教学语言、教师仪表、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细节性的矫正和提升。在参加“磨课”时,以下细节可以多多注意,比如粉笔字的书写书否工整,普通话的发音是否准确清晰,课堂上老师的站姿、仪态是否赏心悦目等。此外,教学语言表述的简洁准确也是需要考量的内容。</p><p class="ql-block">@冰淇淋的夏天:“磨课”时,对教案的打磨不能忽视。这是因为,从文字上打磨课程,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实操的熟练度。“磨课”最忌讳的就是“粗枝大叶”和“死抠”。泛泛而谈没有意义,反反复复也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但只磨一节课的一个知识点也很容易钻牛角尖。</p> <p class="ql-block">及时进行反思</p><p class="ql-block">@谢sir:“磨课”前后,老师们可以多思考以下这些问题:</p><p class="ql-block">1.从课前聊天的导语到结语,是否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都推敲过了?</p><p class="ql-block">2.课堂中的每一个行为是否与主题紧紧相关联?</p><p class="ql-block">3.环节的设计,是否环环相扣、前后照应?</p><p class="ql-block">4.我到底是在“教教材”还是在“用教材教”?</p><p class="ql-block">5.上课时的我是紧紧围绕学生,还是死死盯着设计?</p><p class="ql-block">6.这堂课我是想向大家展示“我有多厉害”,还是“学生多厉害”,还是“我使得学生变厉害了”?</p><p class="ql-block">7.学生上完课后,能从这堂课中记住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方法、树立什么情感、意志或态度?</p><p class="ql-block">8.通过这堂课,我是想打造课堂的范式,还是树立教师的范例?</p><p class="ql-block">@赵乐琦:“磨课”,首先要磨的是教法、学法、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流程等这些方法性的教学要点。在经历了多次“磨课”之后,我写了一篇教学反思,直言要断绝课堂中不需要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过高、过多,教学环节繁复、冗杂,教学语言随意以及设计层次不鲜明等。</p><p class="ql-block">@陈颖倩:在一次次“磨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不管如何精心准备,如何认真讲课,一旦教学设计脱离学生实际,忽视学生的心理与兴趣,学生参与度就会低,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无趣,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因此,“磨课”必须要打磨学情,且从学生真正的问题出发,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因为了解了学情,掌握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心理特点,教学预设就不会跑偏,教学评价才会更有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