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手工艺需要传承

德智

<p class="ql-block">  杨玘屯村位于河南省浚县,有“泥塑第一村”、“泥捏玩具之乡”的美誉。村头的杨玘塑像代表着该村泥塑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连顺泥塑作坊全体员工合影。这几位技师都是集捏、画于一身,是制作“泥咕咕”的高手。杨玘屯村有4000多口人,有一多半人会捏制“泥咕咕”。</p> <p class="ql-block">  李卫雪,连顺泥塑传承人,鹤壁市致富能手、“泥咕咕”传承人、获2012年浚县三八红旗手称号,2017年被焦作大学聘为艺术系兼职教师。她自幼随父授业,技艺精湛,擅长捏制民间传说、百姓生活中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  其父李连顺世居此地,祖辈一直从事“泥咕咕”捏制手艺。2006年“泥咕咕”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自2007年起,父女俩的作品多次在焦作市和全国获奖。作品《包拯》获2007年“郑州首届民间工艺精品展”优秀奖;《泥咕咕》2008年10月获“第十届亚洲艺术节”特别荣誉奖;《浚县脸谱》被河南省郑州市档案馆永久收藏。</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家人的精心专研、在作品上不断探索、创新。她们的作品多次在国内的比赛中获奖。</p> <p class="ql-block">  夏天是晾晒泥坯的最好时间,为了保证作品的质量,50多岁的李连顺每天都亲自晾晒泥坯。</p> <p class="ql-block">  连顺泥塑作品大致分为:人物、动物、飞禽三个类别,数百个品种。</p> <p class="ql-block">  技师们每天上午八点开工,五点下班,午休一小时,执行的是国有企业的作息时间。</p> <p class="ql-block">  这些地道的农民没有上过专业学校,全凭口传心授,个个身怀绝技,技艺精湛。</p> <p class="ql-block">  李卫雪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已掌握泥塑的全部工艺过程,除能独立完成较复杂的彩绘作品外,最拿手的是凭记忆就能把看到、想到的人物动作捏制的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  艺术的魅力在于不断的创新。她家的泥塑作品造型粗旷朴实,极具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在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每年从十月份开始进入销售旺季,一直持续到来年二月底,全年的作品几乎销售一空。</p> <p class="ql-block">  彩绘泥塑脸谱在浚县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样是制作脸谱,每个作坊在造型、色彩、图案、绘制手法都各有不同。</p> <p class="ql-block"> 一件好的彩绘作品不仅要造型优美、表面光洁细腻,最重要的是泥坯上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裂纹。阴干晾晒是泥塑工艺的关键步骤。</p> <p class="ql-block">  由于他们的作品做工细腻、造型独特、取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深受大众喜爱。连顺泥塑的作品还被美国、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收藏。</p> <p class="ql-block">  泥塑作品可谓是:下得厨房、上得厅堂,老少皆宜、人人喜爱,既有儿童玩具,又有高雅的艺术品。浚县的泥塑工艺品远销世界各地。</p> <p class="ql-block">  取材于乡村题材的作品生活气息强烈,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观者如临其境,感觉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见到了思念的爹娘,亲切感极强。</p> <p class="ql-block">  这个场景,谁敢说看了以后不立即想起自己白发苍苍的娘亲。</p><p class="ql-block"> “你雨中的画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给你包......”满满的母爱,满满的思乡泪!!!</p> <p class="ql-block">  面食是中原人的主粮,面条更是老少皆宜的美食,蹲在门前吃面的中原汉子,形象逼真,动作惟妙惟肖。既有艺术夸张又有很强的写实性。</p> <p class="ql-block">  李连顺的家就在村东头。应主人邀请来到李家,门前的年味还很浓。</p> <p class="ql-block">  他们的午饭非常的简单,一碗炒面,佐料是一碟陈醋。朴实的农民,朴实的艺术家、朴实的艺术品、简朴的生活,无处不体现中原人憨厚朴实的品质。</p> <p class="ql-block">  宏大的支前队伍,那女老少人物众多、形象各异,没有重样的,再现了当年中原人民支援前线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为了泥塑艺术后继有人,除当地政府组织各种培训活动外,民间自发的青少年免费培训活动也经常举办。</p><p class="ql-block"> 这是李卫雪在自家院内免费举办的少儿培训班。</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连顺泥塑作坊,从他们的作品中深深感受到了中原人对家乡人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p><p class="ql-block"> 祝愿延续了近两千年的浚县“泥咕咕”艺术更加发扬广大,愿你们把老祖宗留下来的艺术瑰宝永远传承下去。祝你们好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