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白鹳飞翔篇

浪淘沙

喜欢拍鸟,热爱远方,有时候向往独行。一个人走路,才是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p>东方白鹳(英文名:Oriental Stork,学名:Ciconia boyciana),是鹳形目鹳科鹳属的鸟类。是一种大型涉禽。与白鹳(又叫西方白鹳、欧洲白鹳)是近亲,但比白鹳更大,体长为110-128厘米,体重3.9-4.5千克,翼宽大约2.22米。与白鹳不同的是,东方白鹳的嘴黑色,眼周皮肤红色,虹膜为白色。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定为濒危种。在中国西南出现的可能是另一种大型的鹳——钳嘴鹳</p> <p>东方白鹳嘴长毛而粗状,嘴基较厚,往尖端逐渐变细。体羽包括尾在内主要为白色。翅上大覆羽、初级覆羽、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色,具绿色或紫色光泽。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内侧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外侧羽缘和羽尖外,均为银灰色,向内逐渐转为黑色。前颈下部有呈披针形的长羽,在求偶期间能竖直起来。</p><p>嘴黑色,基部缀有淡紫色或深红色,嘴微向上翘。虹膜粉红色,外圈黑色,眼周裸露皮肤、眼先和喉朱红色,脚红色。</p><p>幼鸟和成鸟相似,但飞羽羽色较淡,呈褐色,金属光泽亦较弱</p> <p>东方白鹳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而偏僻的平原、草地和沼泽地带,特别是有稀疏树木生长的河流、湖泊、水塘、及水渠岸边和沼泽地上。有时也栖息和活动在远离居民点,具有岸边树木的水稻田地带。冬季主要栖息在开阔的大型湖泊和沼泽地带。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集成数十甚至上百只的大群。</p> <p>东方白鹳主要以鱼为食。也吃蛙、小型啮齿类、蛇、蜥蜴、软体动物、蜗牛、节肢动物、甲壳类、环节动物、昆虫和昆虫幼虫,以及雏鸟等其他动物性食物。觅食活动主要在白天,而且主要在早晨6-7点和下午4-6点,中午休息或在巢上空盘旋滑翔。通常在巢附近500米范围内觅食,在食物缺乏时也常飞到离巢1-2公里,甚至5-6公里以外觅食。夏季多单独或成对觅食,秋冬季则多呈小群觅食。</p> 白鹳会用它坚硬的长嘴插进冰里、泥里找鱼充饥。 在冰河里冻不喜欢游动的鱼是白鹳的美味。弱小的苍鹭吃不下我怎么大的鱼,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这只苍鹭看见这么大的一条鱼被东方白鹳从泥里揪了出来也手舞足蹈。 费了大一阵子终于吞下了这条鱼 突然的飞向另一只白鹳,因为另一只发现了大鱼而弄不出来去帮忙。 折腾了好一阵子这条在泥里冬眠的鱼,终因为太大而没有抠出来,最终放弃了。 鱼没弄到,可是两只白鹳很开心相对而舞。 相对展示自己,大白鹳还拥抱了小的白鹳 <p>东方白鹳从前在东亚地区是常见的鸟类,甚至在日本东京市的教堂屋顶上也曾有营巢繁殖的,但在1868-1895年间,由于非法狩猎、农药和化学毒物污染等原因,东方白鹳的种群数量在日本逐渐减少,仅能在冬季偶尔发现少量的越冬个体。分布在朝鲜、韩国的繁殖种群也已于20世纪70年代初绝灭。由于人口密集,工农业的发展,使得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黑龙江、吉林两省残存的繁殖地也变得极为狭小,总数有3000只左右。</p><p>据估计,目前(截止到2012年)东方白鹳全球数量仅在1000至2499只之间,并仍在减少 。</p><p><br></p> 拍摄于沈阳浑河河道东陵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