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序言:</b><div><b><br></b><div>我记得去年作总结的时候,在结尾处说过这样一句话:2020年12月底,我会重磅推出我的摄影集——《从城东到城西》。但是实在抱歉,我想不能如愿了,因为拍摄计划没有付诸行动。所以我要先道歉,向去年的自己,也向一位一直在期待的读者,这位读者前几天还在问稿子的事儿,我真的很抱歉。</div><div><br></div><div>当然,我也要感谢另一位读者,这位读者一直在默默地鼓励我、支持我,无形之中给了我很大的动力,所以我才能抽出精力把今年零碎的照片整理出来,于是这篇文章才得以问世。这位读者平时也喜欢拍照,拍的还蛮好,而且擅于写作,一些文字让我很受启发,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div><div><br></div><div>还有,去年的文章下面,有一位叫‘艾不解释’的学弟给我写下了评论,我猜应该是你:Alex。他留言说让我拍一些西藏的星空,因为西藏的星空真的好美。我当时口头答应列入今年的拍摄计划,但是后面却食言了,所以我也想对他说一声对不起。</div><div><br></div><div>应该就这样吧,好像没有人要特意去交代了。</div><div>那,</div><div>我就开始了。</div><div><br></div></div> <p class="ql-block"><b>开篇之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今年写什么,我这几天一直在思考。疫情吗?我想算了,这个话题太过沉重。感情吗?也算了,这个话题有些复杂。 我捋了捋今年拍的照片,感觉没有一丝头绪。它们很零碎、很安静地躺在那里,不过也很容易分类:山东、西藏,一边是故乡、一边是远方,我拍的最多的就是待过最久的这两个地方。 </p><p class="ql-block"><br></p> <b>《布达拉宫》</b> 所以还是说说西藏吧。这样更忠于我的本心。对我而言,“西藏”这两个字,“西藏”这个地方,“西藏”所蕴含的种种都已经深深的植入到了我的血液、我的灵魂、我的思想。我也非常渴望我这个人、我的名字,能够与西藏紧紧地连在一起,直到某一天长眠于此,化成一缕清风,仍然可以轻拂这神山圣湖,撩动这流水行云。<div><div><br></div></div> <b>《普姆雍措》</b> 我甚至渴望某一天能够拥有一个藏族名字。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儿:有一次我在朋友圈发了一些照片,然后有一位大哥评论了四个字:鲁郎多才。这个藏族名字其实拨中了我心里的某根弦。山东简称鲁,鲁郎就是山东的男儿,我觉得鲁郎挺好的,至于多才嘛,有点不敢当,我看不如叫鲁郎不才。哈哈……<div><br></div> <b>《雪域圣裔》</b> 后面的一次机缘巧合,我把这个故事分享给了一位藏族朋友,继而向她请教名字的事儿,她觉得非常有趣,同时也给了我一些建议。她把之前的“鲁郎”改成了“鲁朗”,多了一些高原的味道;把“多才”替换成了“西绕”,意为智慧。从表面汉字来看,鲁朗西绕又有东渡西归之意,可以理解为这个人来自东,归于西。所以自那以后我就正式拥有了一个藏族名字,这让我非常开心。<div><br></div> <b>《格桑梅朵》</b> 说这么多,其实还是想表达一个意思,就是我非常热爱这片高原,这方土地和这里的人。所以今年我想说一说西藏。 当然,我说的西藏不是完整的西藏,她只是周海迪这个人2020年眼里的西藏,实际上她只是拉萨、泽当、洛扎、错那,因为我在2020年只去过西藏的这四个地方。<div><br></div> <b>《岩间白塔》</b> 我没有把照片严格按照这四个地方来进行分类,而是一张一张地拿出来进行欣赏,我不是走到哪儿说到哪儿,而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div><br></div> <b>《哲蚌古寺》</b> <b>正文:</b><div><b><br></b></div><div>2020年,我还是采用了照片+感想的叙述方式来表达我的一些看法,与2019年有些类似。</div><div><br></div><div>写的很随意,有些文字与文字之间没有太大的关联,读起来会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但奈何笔者能力有限,这已经是我今年所能做到的极致了。</div><div><b><br></b></div><div>OK,</div><div>开始。</div><div><b><br></b></div> <b>《自拍》</b> <div>正文第一篇,我想先聊一下我自己。<br></div><div><br></div>我是一个特别喜欢拍照的人,而且特别喜欢拿着相机去山上拍照。一部相机、两三块电池、一瓶矿泉水、一包压缩干粮,这些足以让我在山上幸福一整天。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大学学的是地理专业,我现在应该是中国国家地理或是西藏人文地理的一名摄影师。我应该会踏遍西藏的每一处山河,寻遍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我会与信仰对话,会与古迹交流。而且,乐此不疲。<div><br></div><div>但是。每每当前面的铺垫是那么美好的时候,这里经常会冒出来一句“但是”。但是我不是地理专业毕业,所以……</div><div><br></div><div>不过还好我有自己的时间,可以选择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儿,暂时的自由也可以使我在天空翱翔。</div><div><br></div> <b>《朵宗遗址》</b> <div>朵宗遗址位于洛扎县城东南侧的一处悬崖上,始建于14世纪帕竹王朝时期,初为西藏政府流放犯人的地方,后为噶厦政权时期一个权力很大的地方行政单位,1959年平息叛乱时被毁,如今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br></div><div><br></div><div>我喜欢与古迹交流,当用手指轻轻滑过“朵宗”沧桑的身体时,我甚至能感受到她每一寸皮肤的呼吸。她应该目睹了一代又一代生灵的新生与陨落,但她仍然屹立不倒。<br></div><br><div>我突然想起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仙李白在《把酒问月》里面写的一句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br><br></div><div>就像这朵宗遗址,今时的人们不曾看到她古时的模样,但是今时的她确实见证了古人的盛衰。<br><br></div><div>也许某一天,我也归于尘土,但这朵宗,却会一直都在。也许在2120年,100年后某一天,下一个“周海迪”会来到这里,登上朵宗遗址,发出和我一样的感慨。</div><div><br></div> <b>《玛尼石堆》</b> <div>这是位于朵宗遗址上的玛尼石堆,规模不大,但历经岁月的洗礼,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br></div><div><br></div><div>我不知道这方信仰经自何人,起于何时,只知自己来时已在。</div><div><br></div><div>这三幅照片分别拍摄于2017年、2019年、2020年,2018年的照片没有找到,应该是没有去拍,具体什么原因,我也不记得了。<div><br></div><div>不过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我在洛扎县的每一年都会上去打卡一次。也就是说,这个玛尼石堆将会见证我以后全部的洛扎岁月。</div></div><div><br></div><div>只是有一点,我希望“你”不要被岁月侵蚀。</div><div><br></div> <b>《碉楼》</b> <div>有人说,洛扎县是帕竹王朝时期的石砌建筑“活化石”。我觉得这句话并没有夸大其词。<br></div><div><br></div><div>洛扎县的碉楼建于600年前,历经朝代变更才达到如今庞大的规模(现存碉楼500多处,分布于境内各地)。当地的先辈把这些石房子称为“卡尔宗”,意为哨卡,既可以屯兵住人,又可以通风报信,在当时社会秩序极不稳定的大背景下,可以有效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div><div><br></div><div>我上面所拍的这座碉楼其实是朵宗遗址建筑群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前面有了以《朵宗遗址》为命名的照片,所以我姑且把这幅命名为《碉楼》,在此先说明一下。</div><div><br><div>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前景、远景层次鲜明的照片,极富张力,可以给人一种空间上的纵深感。而且这种古建筑与含苞待放的枝芽在“生命”这个意义层面上可以形成某种互动,让人感受到一种传承的力量。我们可以把碉楼看成是一位历经沧桑的长者,枝芽看成是一位即将诞生的婴儿。伫立的碉楼就像一座守护神,也是一位长辈,静静地站在那里,守候着新生命的到来。</div><div><br></div><div>当时正值夕阳西下,阳光也恰到好处地撒在碉楼的身上,让人觉得他和蔼可亲,真的如慈善的“ཨི་མི་”(汉语谐音:阿米)一般。(ཨི་མི་,洛扎方言,意为老爷爷)</div></div></div></div><div><br></div> <b>《没伞的孩子必须在雨里奔跑》</b> <div>这是拍摄于洛扎镇嘎波社区的三幅照片,我相信洛扎县的人对这个地方并不陌生。<br></div><div><br></div><div>我当时看了很多布列松、马克·吕布、薇薇安·梅耶、森山大道等纪实摄影大师的作品,并深受其影响,梦想某一天自己也拿着一部徕卡或者理光GR,游走于西藏街头,拍下许多“决定性瞬间”。</div><div><br></div><div>所以没事的时候我经常带着一部相机(当时用的是富士X70)走来走去,捕捉有意思的画面,像极了一位不怀好意的偷窥者。其实我只是想记录这个地方的人还有他们的生活方式,别无他意。</div><div><br></div><div>就像这个茶馆,那天下着蒙蒙细雨,我在茶馆门口站了大概有10分钟,我预感到这个孩子会冲出来,所以一直在等待。不出所料,他一直在张望,观察着雨势,最后终于下定了决心,咬咬牙冲了出去。</div><div><br></div> <b>《生命之始》</b> <div>今年4月份的时候,我特别痴迷微距摄影,并想象着自己成为一个“伏地魔”,贴在地上观察这奇妙的微观世界。为了满足内心的欲望,我甚至不惜砸重金购入了一枚微距镜头。<br></div><div><br></div><div><div>但微距摄影的拍摄对象主要是鲜花、昆虫此类的事物,而洛扎县城的四月并没有让人感到一丝春意,万物尚未复苏。换句话说,这枚镜头在这个时间节点根本毫无用武之地。我想改用一句诗来表达我的无奈:“人间四月芳菲尽,洛扎桃花未盛开”。</div><div><br></div><div>后面我还是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带着我的设备去拍了一些沉睡的生命,于是就有了上面的这些照片。</div><div><br></div><div>我在这方面的技术不够好,这只是我在生命的某些阶段对新领域的一个尝试。</div><div><br></div><div>尝试没有错,对吧?</div><div><br></div></div> <b>《藏南的雪》</b> <div>当江南大地已经百花吐艳、草木争辉,西藏高原却尚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r></div><br><div>2020年5月8日,一场雪的到来为洛扎这个藏南小城披上了一袭白衣,就像百无聊赖之际,一群天上的精灵突然造访,让我兴奋异常。<div><br></div><div>我急匆匆拿起相机、披上外衣、冲出家门,沿着县城和洛扎镇走了一圈,沿途拍了大量的照片。当走到图三、图四的拍摄所在地时已经是晚上20:56。当时天色已晚,茫茫一片,我看到远处的山,眼前的树,空中的雪以及半山腰上的经幡和白塔交相辉映,当时并没有做太多的思考,抬手就按下了快门,因为这天地太过于纯净。</div></div><div><br></div> <b>《I See You》</b> <div>今年6月下旬的某个周末,我一个人背着相机去县城附近的村落走了走,然后看到几个孩子在巷子里面玩游戏,于是就抓怕了几张。<br></div><div><br></div><div>在与藏族小朋友接触之前,他们有些害羞,而且看到我拿着相机,总是在躲避镜头。后面我们聊了一会儿,才慢慢打成一片。这些孩子都上了小学,有一定的汉语基础,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br><br></div><div>在他们做游戏的过程中,我拍到了一些有意思的画面。比如上面这幅,不过,他们到底在玩什么游戏呢?排除法,首先不是捉迷藏……哈哈……<br><br></div><div>这些孩子真的很乖,我们一起待了有2个多小时。我走的时候,他们一直在送我,跟我挥手道别,从村里的巷子一直送到村头的大桥,直到他们看不到我,我也看不到他们。</div><div><br></div> <b>《起舞的扎西》</b> <div>这幅照片拍摄于布达拉宫后面的龙王潭公园,是一组圆雕,刻画的是一群藏族男子围着篝火跳锅庄的情景,非常逼真,非常形象,非常生动。<br></div><br><div>其实,我不知道起舞的人是不是叫做扎西,而且起舞的是一群人,我只是着重去拍了其中一个人。但是我还是坚持把这幅照片命名为《起舞的扎西》,我有我的理由。扎西为藏语音译,意为吉祥,在某些情形下可以作为藏族男性的通用名字。如果我把这幅照片命名为《起舞的平措》、《起舞的罗布》、《起舞的次仁》,在感觉上是不是就差点意思?</div><div><br></div><div>最后补充一句,我上面说的“情形”是非常特殊的情形,第一次进藏的内地小伙伴千万不要被我误导,如果看到一位藏族大哥就喊扎西大哥,这样也不好,你可以喊 jiu (jiu:大哥的意思,读四声,哒。)。</div><div><br></div> <b>《锅庄舞》</b> <div>既然前面提到了起舞的扎西,那我在这里就简单聊一聊西藏的锅庄。<br></div><div><br></div><div>有时候我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些跳锅庄的视频或照片,然后内地的一些小伙伴就会问我:这是西藏的广场舞吗?广场舞?呃……这三个字总感觉怪怪的。可能形式上有些像,但锅庄的文化性更强一些,因为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div><div><br></div><div>关于锅庄舞的起源,我查了一些资料:在原始宗教信仰中,锅庄、火塘是神灵集聚之地,是维系个人和家庭命运的所在。因此,人们通过祭祀等取悦鬼神的形式来自我安慰和取得信心。人们在通过舞蹈把祈求、祝愿传给神灵的同时,还可以得到神灵的感召和庇佑。跳锅庄舞即为原始先民在祭祀神灵时与神灵沟通的方式。</div><div><br></div><div>这里还有一个传说:据传,人们在修建桑耶寺时,白天人们辛辛苦苦建的墙壁,到了晚上就被妖魔毁坏。为了镇妖除魔,莲花生大师请来工布地区的卓巴(跳卓的人)每至夜晚唱歌跳舞,美妙的歌声和精妙的舞姿将鬼怪迷惑,人们趁机建起了寺庙。这一传说广泛流传于藏区,尤其是西藏工布地区,也被多个权威性史籍记录在册。</div><div><br></div><div>锅庄舞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内容也极其丰富。“天上有多少颗星,卓就有多少调;山上有多少棵树,卓就有多少词。牦牛身上有多少毛,卓就有多少舞姿”。卓,即锅庄舞。这便是人们对内容丰富的锅庄舞的赞誉。锅庄舞其实是一种欢乐舞,所以凡遇喜在佳节,人们就不分老幼地欢跳。如迁居新房,结婚办喜事,藏历新年、望果节,男女老幼都要跳个酣畅淋漓。</div><div><br></div> <b>《慢——ག་ལི་ག་ལི་》</b> <div>对于后缀的藏语(就是“慢”的藏文单词),我还专门请教了一位阿佳(大姐),她说“ག་ལི་ག་ལི་”有些口语化。其实我个人倒觉得还好,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br></div><div><br></div><div>因为在藏时间已有8年,我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藏语词汇,对于“ག་ལི་ག་ལི་”,我是会读的,用汉语的谐音就是“格嘞格嘞”。有时候我自己讲话也会夹杂着藏汉双语,比如吃饭的时候我会对其他人说“格嘞格嘞的吃啊”,坐车的时候我会对司机说“格嘞格嘞的开啊”诸如此类,等等。<br><br></div><div>回归到这幅照片,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摄影表现形式,类似于剪影的效果,因为光线的原因,很多局部都失去了细节,只剩黑色的轮廓,可以让读者去想象,而且阿佳的闲庭信步和墙上的“慢”也形成了一种呼应。</div><div><br></div> <b>《小立·昏鸦》</b> <b>《古寺·低徊》</b> <div>我拍的照片始终绕不过黑白的话题,如果有一幅照片我觉得不够好,我就会把它褪色。因为在我看来,黑白自带逼格,黑白略显高级。<br></div><div><br></div><div>身处西藏,有时候觉得拍黑白其实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太对不起这里丰富的色彩。直到某一天,我偶然看到一位摄影师的作品,实在震撼,她的作品几乎全是用黑白来表现,而且极其简约,风格特别鲜明。所以后面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刻意模仿,虽得其形、未得其神。 <br><br></div><div>比如上面这两幅,第一幅拍摄于拉康镇杜鲁社区,第二幅拍摄于洛扎镇顿尼林寺。我会把多余的元素全部过滤,只框住我想表现的部分。如第一幅的树、线、鸦、天空,第二幅的鸟、寺庙、天空。我之所以不用色彩,是考虑到色彩可能也会影响主题的表达,我们不必过多的去纠结树的绿色、天空的蓝色、寺庙的红色和黄色以及鸟的五颜六色,因为我想表达的就是这种孤寂、怅寥,这才是我要的主题。<br></div><div><br></div><div>所以,摄影是减法,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的主题服务。</div><div><br></div> <b>《村间白塔》</b> <p class="ql-block">6月份的时候,我背着相机去附近的村落走了走。走,已经成了我的一种生活习惯。同一个地方我可能去过很多次,但丝毫不影响我要再次去的热情。如何在相同的地方挖掘不一样的美正是我急需要做的功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藏族群众在这个季节都在田里忙农活,不同于内地的收割,在6月份,洛扎镇的青稞、油菜还未成熟,他们在田里主要忙浇水、拔草此类的事,也因如此,村子里面人迹寥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我发现了一座白塔,有几名藏族群众在那里虔诚祷告,于是就停下来拍了几张。我选了不同的角度,于是把一位在路边休息的大哥也框了进来。他虽然在休息,但心已经去白塔那边了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藏族群众都是有信仰的,无论是在大昭寺、八廓街,还是这些不经意的小村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大冰的小屋》</b></p> <p class="ql-block">我今年十一的时候去过一次拉萨,有幸在“大冰的小屋”里逗留了片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小屋”位于八廓街上,文艺气息十分浓厚。我当时还在想:若时间允许,来旅游的朋友们可以在里面闲坐半日,可以看书、可以饮茶,亦或选一张明信片,附上自己的相思之语,寄给远方的朋友。你可以写下自己的故事,也可以走进别人的故事,你可以是自己的故事,也可以成为别人的故事,这样说可能有些绕嘴。我想表达的意思其实和这句诗有些类似: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后面得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大冰的小屋”倒闭了,所有的书、乐器全部都搬走了。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它难以为继,只是觉得十分可惜,因为在拉萨,我又少了一个可以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b>《藏装写真》</b> <div>很多人都想来西藏走一走,个中原因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因工作压力太大,有的是来欣赏美景,有的是情场失意,还有的是来告别曾经的自己……<br></div><div><br></div><div>于是八廓街上的摄影铺如雨后春笋般苏醒。扎一头脏辫,穿上藏装,然后拿起神圣的转经筒,咔……把你永远定格在雪域高原,于是获得了新生……<br><br></div><div>挺有纪念意义的一件事。曾几何时我也想做这样的摄影师,记录他们的美好,然后获得面包。<br><br></div><div>但后面还是放弃了,我担心我的摄影技术不够好,我也担心会厌倦天天给人拍照的生活,所以,还是把摄影当成了爱好。一直以来,就这样走走拍拍的挺好。</div><div><br></div> <b>《画》</b> <div>除了摄影,我还对绘画特别感兴趣,非常奇怪自己为什么会对此类的事物着迷,而且我还是一个色弱(我是真的看不出来那些色弱测试图里面藏着什么数字、什么图案),总之就非常离谱。<br></div><div><br></div><div>但是我真的非常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待在家里欣赏那些国内外的名画,尤其是维米尔的那幅《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简直就是我梦中的姑娘。</div><div><br></div><div>所以,我也时常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拿起画笔作画,为此还特意买了一块画板,然后一直未用,闲置到现在……<div><div><br></div><div>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说一句题外话,有一段时间我突然迷上了音乐,于是就买了一台吉他,然后也一直未用,闲置到现在……<br><div><br></div><div>可能音乐不太适合我,也许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所以,我还是想做一名画家。</div><div><br></div><div>如果我是画家就好了,哪也不去,就在拉萨,流浪在这座城市的街头,每天画上一幅,然后找个有缘人卖掉,不必太贵,够我果腹就好,至于睡觉嘛,露宿街头也未尝不可。</div><div><br></div><div>果然,慵懒的生活最适合我。</div></div><div><br></div></div></div> <b>《喝茶》</b> <div>“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悠游断不可少。”这是周作人先生在其散文《喝茶》中的一段描写。<br></div><br><div>我偶尔也能在西藏感受到这种意境,虽少了些诸如“瓦屋纸窗”、“陶瓷茶具”的文雅,却多了一份“随遇而安”、“怡然自得”的乐趣。在某个温暖的午后,几个人聚在一起、席地而坐,然后“蓝天白云下,把茶话桑麻”,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世俗所染、不为名利所累,如此的平淡安宁、真实无虚。生活啊,就是要这样慢下来才好。</div><div><br>时光如白驹过隙,世事如白云苍狗,天地虽大,唯有心安是归处。</div><div><br></div> <b>《地摊经济》</b> <div>我在开篇之语中说过,我不想谈疫情,因为太过沉重。但是既然疫情已经给2020年贴上了标签,我还是想在此篇中留下点关于它的东西,那就是继疫情之后、因总理一句话而火起来的地摊经济。<br></div><div><br></div><div>当地摊经济之风吹到西藏,这边也呈现出一些有意思的景象。就连高原上卖的产品也极具特色,有些甚至不能称之为产品,应该是艺术品,比如上面的这幅《布达拉宫》唐卡,既写实又传神。</div><div><br>其实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们对待地摊经济的一种态度,这里的人似乎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来,而是特别享受那种“烟火气”的氛围。他们的脸上散发出一种平静,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安宁。</div><div><br></div> <b>《花的世界》</b> <div>说到花,我就会想到王阳明先生的一句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我们先不管他是心学还是什么学,总之这句话极具意境和哲理,我非常推崇。<br></div><div><br></div><div>我相信很多人都喜欢花,她是那么的惹人怜爱,让人忍不住去嗅一下她的香气,去抚一下她的胴体。</div><div><br></div><div>那……你会因喜欢她而去占有她吗。换句话说,你会因喜欢她而把她摘下来吗?</div><div><br></div><div>我在Quora上看到一句话,写的非常好,可以回答上面的问题,我没有翻译成汉语,用心去感受就好:</div><div><br></div><div>If you love a flower, don't pick it up.</div><div>Because if you pick it up it dies and it ceases to be what you love.</div><div>So if you love a flower, let it be.</div><div>Love is not about possession.</div><div>Love is about appreciation.</div><div><br></div> <b>《那一世》</b> <div>曾几何时,我也非常渴望拥有一位玛吉阿米,与她幽会在八廓街那个土黄色的小楼上。<br></div><div><br></div><div>那到底是一种多么纯洁的爱情,才会让仓央嘉措写下这么多真挚美好的诗篇。</div><div><br></div><div>我不懂,可能永远也不会懂。</div><div><br></div><div>我永远都吟不出像“在那东山顶上”这样的名句,那种空灵缥缈的感觉,那种清澈透净的画面,想想就会让人沉醉。</div><div><br></div><div>关于仓央嘉措,我不想说太多,他留下了很多的传说,仅一篇《那一世》,就足以让我美翻在他的世界里:</div> <div>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br>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div><div>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的经筒,</div><div>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div><div>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br>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br>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呀,<br>不为修来世,只为在途中与你相见。<br>天空中洁白的仙鹤,请将你的双翅借我,<br>我不往远处去飞,只到理塘就回。<br>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br>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br>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br>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div><div><br></div> <b>《信仰》</b> <div>说起信仰,这其实是非常抽象的两个字,但在西藏,它却又是那么的显而易见。<br></div><div><br></div>西藏是一个充满信仰的地方,这一点我毫不怀疑,也容不得我有半点的质疑。走在八廓街或是布达拉宫广场,甚至是西藏任何有人居住的角落,都能看到手持经筒或念珠的信徒,都能听到他们诵经的真言。<div><br></div> <b>《形形色色》</b> <div>我在与朋友聊天时经常对他们讲:如果给我一部相机,我能在八廓街溜达一整天。这并不夸张,因为在我看来,那里真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br></div><div><br></div><div>我可以去一家唐卡店看他们画唐卡,也可以坐在茶馆里慢悠悠的喝茶,或者是在路边找一把长椅,坐在那里晒太阳。总之,这里有太多的选择。</div><div><br></div><div>当然,我最喜欢干的事儿就观察,观察这街上的芸芸众生,观察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因为这一座街上仿佛就囊括了所有的世间百态。宗教、市井,信徒、游客,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熙熙攘攘的街道自有一番风情。</div><div><br></div> <b>《在路上》</b> <div>有那么一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br></div><br>回首这些年,我不敢说读过万卷书,却可以自豪的说行过万里路。(PS:我真的不太喜欢看书)<div><br></div><div>我喜欢背着相机到处跑、到处拍照,走的越累,见的越多,我的内心就会越充实。世界那么大,我真的需要去看看,而西藏的美,正需要我用脚步去丈量。</div><div><br></div><div>真正的在路上不是到此一游,而是需要用心去感受,去感受这里的人、这里的事,感受这里陌生的未知。我喜欢这种在路上的感觉,因为只有这样,我才真正的活着。</div><div><br></div> <b>《错那之行》</b> <div>错那”藏语意为“湖的前面”,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下辖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喜玛拉雅山脉东南。有些朋友可能会问,这个“湖”是什么湖?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你们可以自己去查,查到之后记得告诉我。(我问了一些藏族朋友,也查了一些资料,但是没有确定的说法,拜托各位了)<br></div><div><br></div><div>我今年7月下旬有幸去过一次错那,并在那里待了一个多月,也因此拍了不少的照片。真正感受过才知道,错那是一个非常冷的地方,我7月份的时候在那边穿着羽绒服瑟瑟发抖,山南市传说中的“两cuo一浪”果然名不虚传……<br></div><div><br></div><div>Ha Ha……刚才只是调侃一下,错那县其实没有那么糟。因为它的海拔落差非常大,最高海拔达到7000多米,最低海拔只有十几米,所以也就导致了一些地方(如错那县城,海拔4000多米)比较冷,一些地方(如麻麻乡,海拔2000多米)比较热。而且,“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在这里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div><div>(PS:普及一个知识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摄氏度,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吧,不知道的自行做笔记)</div><div><br></div><div>其实,对于此次错那之行,我是抱着极大的期待,因为我知道,在那“湖的前面”,就是仓央嘉措的故乡。我现在仍然记得他那句“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而错那也真的没有让我失望,这里随处可见仓央嘉措的诗篇,随处充满着浪漫,我还在一户农家的窗户上发现了不经意的小美好,对我而言,这些都是生命中的惊喜。</div><div><br></div> <b>《藏族人的起源——猕猴变人的传说》</b> <div>这是我在山南泽当拍到的一幅壁画(局部),大致描述的是藏族人的起源——猕猴变人的传说,对此我也查了一些资料,感觉非常有意思。<br></div><div>藏文史书《西藏王统记》里记载了一段有趣的传说:</div><div><br>那普陀山上的观世音菩萨,给一只神变来的猕猴授了戒律,命它从南海到雪域高原修行。这只猕猴来到雅砻河谷的洞中,潜修慈悲菩提心。正当猕猴在认真修行之时,突然山洞中来了一个女魔,她原是食人的女鬼。女魔来到山洞,施尽淫荡之计,用女色和情欲来引诱他,并且很露骨地对猴子说:“ 我们两个结合吧!你将能享受七情六欲给你带来的快乐。”起初,那猴子决心很大,他要忘掉一切欲望修成正果,于是很坚决地回绝了罗刹女的诱惑:“我乃观音菩萨的弟子,是受命前来修行,若与你结合,岂不前功尽弃,你快走快走,莫扰乱了我的佛心。”</div><div><br>那女魔看猕猴如此冷酷无情,丝毫不为女色所动,显得十分悲伤,她突然变得温柔而哀凄:“你如果对我如此薄情,决心不与我结合,那也无法强求,可怜我只有死路一条了。”</div><div><br>猕猴不解:“你这是为何?”女魔十分悲切地说:“我乃前生所定被降为妖魔的。因为我和你命里有缘,在天界地界里找你好苦,谁知你竟变成了一只猴子,我是专门找你作为恩爱之人的。如果我们成不了亲,日后我也许会成为妖魔的老婆,他追求我已经多年了。若与他结合,必染上妖气魔法,将要杀害千万生灵,并生下无数的魔子妖孙。到那时,这西藏就将成为妖魔鬼怪的世界,这是多么可怕,也是我多么不愿意干的事情。所以,我恳求你答应我做你的妻子,我是敬佩你的善心和德行才追求于你的!”</div><div><br>那猕猴因为是菩萨降世,自有一番悲善心肠,听了罗刹女这番话,心已动了几分,不禁心中念道:“我若与她结成夫妻,就得破戒,我若不与她结合,又会伤害一个生命,而且造成可悲的后果……这可如何是好。”想到这里,猕猴翻了一个跟头,施展起腾云驾雾的本领,来到普陀山找到那观音菩萨,把遇到罗刹女的前后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观音菩萨,并真诚地请示该如何去做。</div><div><br>那观音菩萨想了想,开口说道:“罗刹女登门求爱,这是上天之意,也可以说是一个吉祥之兆。你能与她结合,在此雪域繁衍人类,是莫大的善事。作为一个菩萨,理当见善而勇为,速去与女魔结成夫妻。”</div><div><br>猕猴听了观音菩萨的指点,又是一个跟头翻到雅砻河谷的山洞中,见那罗刹女还在苦苦等候,那千般的温柔,万般的娇媚更显得楚楚动人。从此他二人结成夫妻,开始了新的生活。</div><div><br>情爱的生活改变了一切,使这里开始充满朝气和生机。不久,这对恩爱的夫妻生下六只小猴。这也是神的安排,六只小猴是经过如六道众生转生那样而转生出各不相同的六个孩子。而且那些“类父性”的是思想敏锐,悲心广大而内心善良,那些“类母性”的多是赤面,而恶业深重,秉性顽强。以此逐渐繁衍成为西藏人种的起源。</div><div><br>那菩萨化身的猕猴,将这六只小猴送到果树林中,让他们各自寻食生活。三年以后,那猴父前去探视子女,发觉他们已经生殖到五百只了,由于繁衍的速度很快,树林中的果子就显得愈来愈少了,面临即将枯竭的危险,开始威胁他们的生存。</div><div><br>众小猴见老猴来了,便纷纷嚷道:“你们生了我们,我们又繁衍了子女,现在果子愈来愈少,我们吃什么呢?我们该如何生存下去?”他们一个个摊着双手,模样十分凄惨。</div><div><br>老猕猴见此情景,束手无策,无言以对,他不禁自言自语道:“我与罗刹女结合,是遵守圣言,今天生下这么多后裔,想必也是观音菩萨的旨意。今日之事,着实令我为难,也使我伤透了脑筋,我何不再去请示于观音菩萨呢?也许观音菩萨能给我拿个主意出来。”想到这里,他旋即来到普陀山又去请示圣者了。</div><div><br>菩萨道:“我早知你会再来找我。你的后代,我是有办法哺养他们的。你想,他们只吃桃子野果,怎能长久?你必须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地让他们生活,这样千秋万代才能有生活的保障。”</div><div><br>于是,老猕猴便遵命于须弥山中,取了天生五谷种子,撒向大地,大地不经耕作便长满各种谷物。那父猴才别了众小猴回到山洞里去。众猴子因得到充足的食物,尾巴慢慢地变短了,也能说话了,逐渐变成了人,这就是雪域上的先民。</div><div><br>这就是藏族人民家喻户晓的猕猴变人的故事,它是对藏族起源的一种很有意思的解释。这个故事不仅记录在古老的经书上,而且还搬上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的壁画上,得到了认可。<br>那猕猴住过的洞穴,据说就在泽当的贡布山上,而“泽当”也因是“猴子玩耍的地方”而得名。离泽当五六里的撒拉村,就是藏族传说中的第一块青稞地。此后,每逢播种时节,人们都要到这里来抓一把“神土”,以求祖先保佑丰收。<br></div><div><br></div> 好了,看完最后一个故事,我想今年就这样了,我要开始收篇了。 <b>结语:</b><br><br>写着写着,话就多了起来,觉得意犹未尽,恨不得要把所有到过的地方、拍过的照片都放到上面,但又怕啰里吧嗦,影响观感,于是到此就戛然而止。<br><br>我记得一位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踏遍西藏的山山水水,触及西藏的边边角角,只为遇到那个最初的自己。我想我还没有改变,虽然受到了岁月的摧残,我还是最初的那个自己,我的灵魂依旧温暖,至少现在如此。(突然想到一句话:岁月看似残忍,却也温柔了你。我觉得这句话用在我身上还挺合适的,哈哈……)<br><div><div><br></div><div>2017年的时候,我在《洛扎随笔》里写过这样一段话:“不知道这座偏僻的小城还埋藏着多少故事,也不知道我会发生什么故事,待我以后慢慢挖掘给你看。”对于这个承诺,我想应该没有食言,因为这些事,我都在坚持,都在继续。</div><div><div><br></div><div>好了,言之未尽,不知所云,就这样吧,以后有时间再补充完善。</div><div><br></div><div>谨以此篇致曾经的自己。</div></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