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冬日里一个午后,气温比往日能稍高一些,我在福安小区约上前槽村的前任支部书记秦德海,越过前咀子水库,一路向西,顺着沟道,向前槽村“杀”去。</p><p class="ql-block"> 前槽村是小丘镇最偏远的一个山村,是以前白瓜乡的紧靠咸阳市淳化县的“老边陲”,山大沟深,有百十来户人家。老秦指着远处说:这地方四面环山,围成一个“长吊巴子”形状,像个马槽,因为后面还有一个村叫“后槽”,这个村就叫“前槽”了。人们祖祖辈辈都在这“槽”里转圈圈,把太阳从东山背到西山,梦想着什么时候能走出这大山,就能过上好日子。</p><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去前槽村是在十几年前,我协助镇上的干部去前槽村指导人口普查和综治工作。那时秦支书正带领着村民,栽核桃、养梅花鹿、建移民新村、修学校、打水泥路。</p><p class="ql-block"> 同是村干部的我,当时就被老秦的魄力感动。二〇〇七年,老秦的那条通往山外的九公里二的水泥路就足足打了一个夏天,移民搬迁项目就争取了三四批,几年下来,老秦脱了一层皮,本来就不灵便的腿脚越拐越历害了。记得当时有记者写了关于他的报道,用一篇题为“背着大山赶太阳的人”的文章,赞美我们老秦的干劲。他说话时,思路很清晰,不时的用手指着远处,有一股不服输的感觉,他的眼光、思想、智慧、境界、信念远远越过了连绵大山。</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移民新村的街道上边走边聊,浏览着干净整洁的道路,规划整齐的民居,白色的墙壁上画着美丽的农民画、孝道文化、《村规民约》等宣传资料。这种优美的环境在山外的农村都是很少见的。</p><p class="ql-block"> 老秦刚说完移民搬迁和道路建设,就来到一个院子,他说这里以前是村办小学,后来成了村委会办公室,现在住着电力系统的驻村的扶贫干部。他说小丘镇党委封振涛书记九一年就开始在这里任教,后来走上了行政岗位。怪不他工作起来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因为他从这里开始就把半辈子的血汗撒在了丘隅的山山卯卯上了。</p><p class="ql-block"> “你现在退休了,你对前槽村的发展有啥看法?”和我同行的原党村的第一书记李健问老秦。</p><p class="ql-block"> “我当时在上级的支持下,带领大家努力发展生产,改善居住环境,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党和政府也给了我不小的荣誉和奖励,我现在还享受着副科级待遇么,我当时退下来时,还挂念我村的那十来个老光棍的。后来脱贫攻坚工作开始了,现在你看,村上享受移民搬迁政策为他们建了房子,享受兜底保障政策,开始集中供养了,我心里的石头落地了……”。老秦边说边走,我们就到了五保户居住的地方,同样是干净整洁,环境优雅。</p><p class="ql-block"> “前面是我村的核桃加工厂,每年全村收获的核桃都在这里脱皮、烘干、包装,然后外运,解决了群众发展核桃产业的后顾之忧。”老秦又说:“全村四十八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了,看病有医保,住房有新居,水、电、路已全面入户,了却了我的心病。自从前槽村和白瓜、山家坡、焦子河合并之后,村上兴办了养羊场、养鸡场,还有扶贫托管项目,这些贫困户年年可分红。”</p><p class="ql-block"> 原来,尽管经过老秦和村民多年的奋斗,还是解决不了一些老大难问题,前槽村长期以来是被形似“马槽”的贫困、闭塞等因素困绕着。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现在的前槽已“破槽东进”,走上了“合纵”的合并之路,整合资源、统筹规划,迎来了新的生活。 </p><p class="ql-block"> 今天,尽管是在冬季,但是,近处,漂亮的移民新村、宽敞的核桃加工厂、平坦的水泥路、洁白的文化墙。远处,成行的核桃树、绿色的麦田,依然能找到春天的感觉。在这些美丽的景色的后面,作为基层干部的我,扶贫干部的付出和艰辛是我是知道的,为了把党的阳光送到人们的心坎里,他们扑下身子、无怨无悔、扎根基层,一工作就是好几年,他们已经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出了比春天的景色更加美丽的花朵。</p><p class="ql-block"> 来年,春暖花开时,我将约上几个知心文友,来前槽认一门干亲,借一所窗户向东或向南的房子,小住几日。临窗阅读、构思,写两篇关于有山有水的、原生态的、反映人们心声的美文,然后打开《沮水微澜》的链接,投出去……,试问,世上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么?</p> <p class="ql-block">摄影:李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