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贵神韵,无事守章句”。阅读能力在语文中占据着核心的位置,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喜欢语文,爱上阅读是每位语文教师的责任。 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生要完成不少于400万字的阅读。在不断的研究实践中,我们感觉发挥各方面的作用,营造读书环境,可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有了兴趣,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让读书成为孩子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一件快乐的事,一件幸福的事,一件品尝成功的事。我们做的就是一项花的事业,根的工程——踏踏实实地做孩子们阅读的“点灯人”。 <br> 一、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br>在育红校园里到处可见的读书提示,时刻提醒孩子们读书的重要性。为阅读做了一个很好地宣传。<br>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要让学生走上阅读之路,首先我们要营造良好班级的读书氛围,利用好板报这一有效宣传窗口,用心出好每期的黑板报,内容包括诗歌,成语,美文,名言警句等,在内容上尽量围绕不同的主题,如童话类,科幻类,小说类等等。其次是建设好班级专栏,如图书角,评比榜,阅读作业等,旨在激励学生热爱读书,让孩子们走进教室就感受到读书的氛围。<br><br> 另外,要求家长也要在家里的不同位置都要放置图书,如卧室的床头柜上,沙发的角落里,餐厅的餐桌旁,卫生间的马桶旁,阳台的窗台边,这样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想读,随时可以翻阅。 二、多种方法让孩子们爱上阅读<br> 想要激励孩子们阅读兴趣,通过一些小活动的举办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1、如我们每月必须要进行的“阅读之星”的评比,这项活动由班委会统一组织,通过阅读作业,读书摘抄,必读答题等完成情况来评定,大大提高了读书的阅读积极性。<br><br> 2、每周利用周五的阅读课进行师生共读一本书,如《狼图腾》《窗边的小豆豆》《青铜葵花》等都是我们利用阅读课的时间共同阅读完成的,下课经常会看到孩子们围在老师身旁一起探讨书中的内容,和老师比赛是孩子们最自豪的事情了。<br>另外,孩子们把一起共同读过的书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了有趣精美的读书小论文。大家互相学习,各自发挥自己的所长有绘画的,有摘抄的,有查资料的。有排版的,既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又增进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真是一举多得。<br><br> 3、建立自己的小书库<br> 学期初大家集思广益,谈论本学期我们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这些全部由孩子们投票决定,孩子们看自己选的书,就有了自愿性,大家一起看就有了竞争性,你追我赶,读书的自觉性大大提高。<br> 4、建立好书交换站<br> 定期把自己读过的好书拿到学校与朋友交换阅读,这样最大化的发挥了图书的价值,书是借来的,读起来也格外珍贵了。 5、好的阅读习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br>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在家庭里的影响远远胜于学校的教育,我们除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也要调动家长的阅读兴趣。 <br><br> 三年前,我们的家长自发组建了读书会,由家长组织“半月读”活动,从选书到测评全权由这些家长负责,每周末,孩子们主动把读书的内容发到班级群里讨论,隔周进行读书测评,对于读的好的孩子进行表扬,测评优秀的孩子选为“阅读小明星”,与“明星家长”,学期末发放奖品与奖状,这样不仅带动孩子的积极性,也把家长的兴致调动起来,孩子和家长从此多了交流话题,也拉近了他们之间亲子关系,收获真是不小。<br> 每周六日是我们班级群里最热闹的时候,每个孩子带一名家长向同学们推荐一篇好文章读给大家听,可以是孩子读,也可以是家长读,最好的是合作读。其他的同学和家长给予评价。大家积极踊跃,兴趣高涨。这是一场好文推荐会,也是一场朗诵比赛,无形中孩子们挺高了阅读和朗读能力,作为语文老师的我看到孩子们的进步也是无比欣慰。<br><br> 后来我们又利用网络平台监督实现了阅读检测,有声阅读和阅读数量统计的一个统一。<br><br>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五六年的时间过去了,孩子们的档案夹也已是满满的一本了。收获也是满满的,他们收获的是知识,是眼界,是心胸。因此我相信只要踏踏实实的干好一件事,回报给我们将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