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半月里,位于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坊行政村,是纯畲族聚居的村,迄今巳有三百多年历史。村庄东望玉兔山,背靠状如弯月的弥勒山山麓,南临双福桥水库。因村居形似月牙儿而得名,是一个拥有诗意般的名字。仿佛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山水环绕,古朴古韵,古树参天,钟灵毓秀,人文景观丰富独特。高墙青砖的清代古宅,飞棱重檐的古宫旧祠,无不散发着静谧祥和的气息。现为历史文化名村,也是全国五大畲族文化村之一,同时,还是我国目前保存畲族历史文化遗产最为完整的村落。</p><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10日,辽宁旅游摄影协会旅拍分会闽浙采风团来到半月里,最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村口一棵百年古榕树枝繁叶茂,树上挂了许多宫灯,喜气洋洋,好像是在热情的迎接远方的客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古榕树边是一座清雍年间的古建筑一一龙溪宫。</p><p class="ql-block"> 宫中供奉有畲民信仰的神祇,最为称奇的是这里山区村民也崇奉海神妈组。龙溪宫2006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龙溪宫为硬山顶砖木结构,自南而北依次为戏台、环楼、众厅、神厅、神龛等。其作用为祭祀神灵、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宫内最具特色的戏台藻井,以五层方斗逐级装嵌,形成既大四方斗,又呈小八角斗,远观为四方藻井,近视为八角藻井,台上立柱既有柱头斗拱,又有角头斗拱。由斗、升、翘、昂、拱组合,其工艺繁琐细致,形成一斗三出跳。</p> <p class="ql-block"> 半月里生活着70多户人家,基本上都是雷氏的后人。现为网络红人,被称为“半月里的名模”的老阿嬷,就是雷举人的后裔。这位老阿嬷今年巳89岁了,身体硬朗,梳着畲族妇女特有的凤凰头,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拔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p><p class="ql-block"> 老阿嬷虽是普通村民,在拍摄过程中,老人家演绎的烧火做饭、做针线活、梳妆等,每个动作、每个表情都体现出专业化水平,一举一动,一颦一蹙非常有范儿,看来无数次的表演,已使她驾轻就熟。不时引起拍摄者们连声叫好。</p> <p class="ql-block">慈母手中线</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举人府,沿着鹅卵石和青砖铺就而成的村巷拾级而上,半月里的建筑布局像极了大片中的古城。整个村庄建筑沿着山形从最高处层层往下排列,大多数由青砖和鹅卵石砌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半月里村内山青水秀,林壑幽深,是畲族古建筑,古文物的特色村落,村里一座座青砖青瓦的畲族古民宅,一处处明清古建筑,雕梁画栋,古朴古韵,至今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 古村内不仅有近300年的龙溪宫,还有雷世大厂厝、秀才院、雷氏宗祠、雷位进故居等。</p> <p class="ql-block"> 从雷氏宗祠折返,行经月牙儿走廊,随处可见养蜂人放置的蜂箱,本地盛产柚子花蜜和荔枝花蜜。</p> <p class="ql-block"> 半月里村民雷其松用二十多年时间,自己出资在闽浙两省收集1600多件畲族文物,并以自家300多平方米的老房屋为展馆,筹办了这座畲族民间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由畲族人龙旗图腾图案做的拐杖</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眺望半月里村庄对面山坡上的白茶园,青翠玉滴;山坡下一排排竹林,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 村里的畲族青年在山梁上的一颗榕树下,给游客表演放牛的情景。据地导介绍,这位年轻人是的献爱心自愿者,经常参加公益活动。</p> <p class="ql-block"> 半月里,三百多年光阴在这里穿越,在这里流淌,渊远的畲族文化底蕴和文化遗产在这里传承。一个形似月牙儿的古村落,会给你想要的诗和远方。</p> <p class="ql-block">文字:白玉微瑕</p><p class="ql-block">摄影:白玉微瑕</p><p class="ql-block">编辑:白玉微瑕</p><p class="ql-block"> 2021.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