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镇远新大桥</font></b></h3><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扫尽五溪烟,汉使浮槎撑斗去;劈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这一幅悬挂在贵州镇远青龙洞祝圣桥上的对联:是对这座汉代以降西南丝绸之路重镇的生动写照。<div><br></div> 镇远地处湘黔驿道与沅江水路的交汇处,是黔东南一座江南水乡式的历史文化名城,从秦定巫建镡城县算起,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这里自古为由湘楚人夜郎舍舟登陆要冲,也是京城与西南边陲以及安南、缅甸、暹罗、印度等国礼物献赠和信使往来的捷径和必经之地,当地有谚流传:“镇远街,人挤人,挑窑罐的被撞破,担桐油的挤不出城”。古城曾经的繁荣兴盛,可见一斑。<div><br></div> 站在石屏山高处俯视宛若玉带的舞阳河,流经古城时拐了个弯,将古城分成两半,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南北两端恰如太极图上的阴阳两点,自然造就一个天然的阴阳八卦太极图,超凡脱俗好似天造地设。<div><br></div> <p class="ql-block">舞阳河上有新老两座大桥名闻天下。老桥祝圣桥位于镇远城东中河山青龙洞畔,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镇远新大桥位于古城中部,始建于上世纪 40 年代,是连接镇远府、卫两城的交通要冲,也是镇远历史地标建筑之一,它的建造过程坎坷曲折,见证了新旧社会两重天。</p><p class="ql-block"><br></p> 在清朝行将覆灭的1919年,当时的镇远知事覃梦松,邀约达官贵人和乡坤,开始议论在古城区内再建一座大型石拱桥,并讨论了运作机制和筹资办法。因此事是肥差,引得众人竞相争夺其位,当时连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随着清王朝的寿终正寝,修桥之事只得作罢。<div><br></div> <p class="ql-block">到了1943年2月,当年民国专员刘时范重提筑桥之事,后因抗战胜利,刘专员调任黑龙江民政厅厅长之职,此事又搁置下来。三年之后,正值镇远专员范埏生任职周年,又逢其四十大寿,重提在古城最高处建一石拱桥之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时定桥名时,范埏生竟想命名为“埏生桥”,不料遭到众人反对,遂改名“第二石桥”。1948年,正值老蒋六十大寿,时任镇独师司令的周中礼,为拍蒋马屁,提议改名为“介寿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因为这是一座为老蒋祝寿的桥,民国省政府为此拨款55亿法币,国民党元老何应钦之弟何辑五,以建设厅厅长的名义调派抽水机一台和一些工程技术员到镇远,新大桥才正式动工。</p><p class="ql-block"><br></p> 为弥补建桥经费的不足,“镇远县介寿桥建筑委员会”向社会各界发出了上千本募捐簿,仅城关8个保,就筹到700万法币。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设各种“桥捐”,合计共征收680万元法币。其中还包括对酱园厂舒万龄的错误罚款48万法币(折合大洋4万元)和7926个岩盐,因当时政府腐败,贪官太多,经常拖欠工人工资,严重影响工程进度。<div><br></div> <p class="ql-block">直到新中国诞生,事情才有了根本改变。那一年的1949年11月,大桥仍有7至8孔未能完工。1950年,新生的镇远县人民政府,在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同中国人民解放军工兵部队一起努力奋斗,不花百姓一分钱,仅用两个月的施工期,就把新大桥修通,并把此桥命名为“新大桥”,以祝贺祖国的新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新大桥全长109米,宽7米,高10余米,共有8拱,每拱跨度10米,它是古城第二座跨过舞阳河的石拱桥。随着大桥的通车,古城人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新大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善古城人民的安全过桥问题,1989年,由政府出资,在不影响第二天古城人民的生产、生活的前提下,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只用了一个晚上,在桥的两边各加宽2米,作为人行专用通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以后,因镇远古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流的巨增,政府虽然在新老大桥的上下游又先后修建了盘龙桥、舞阳河大桥、风雨桥和青龙桥,但仍然跟不上古城旅游事业的高速发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7年,同样不让人民出一文钱,当地政府又对新大桥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对桥梁两边的行人通道又各加宽了1米,极大的改善了古城人民的通行,以及慕名而来游客驻足观光、摄影的需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新大桥从1950年建成后直至今天,在古城人民的记忆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幸福回忆,见证了古城的变迁和发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夜幕时分,烟花齐放,古镇民居和商家的红灯笼、彩带齐齐点亮,把古城和新大桥装扮得流光溢彩,平添不少现代气息。临河房舍的大红灯笼倒映在清澈波动的水面上,就像打翻了调色板,晕染出一道道五颜六色的波纹,如梦似幻,煞是好看。(谢谢浏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