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CCTV1电视剧《跨过鸭绿江》</p><p class="ql-block"><b> 反霸成常态,维和显治强。克难倾国助邻邦。中华万千儿女,跨过鸭绿江。</b></p><p class="ql-block"><b> 抗美军威烈,援朝士气昂。保家卫国打豺狼。壮也忠魂,壮也义师钢。壮也筑牢防线,纸虎迫投降。</b></p><p class="ql-block"><b> ——2021.1.4</b></p><p class="ql-block"> 近日cctv1热播《跨过鸭绿江》。<b>1950年朝鲜特使朴一禹(王巍 朝鲜人),到中南海递交求援信。任志愿军副司令副政委。朴一禹是当年中国平西抗日根据地“涞涿县”首任县长,中国名叫王巍,是涞涿抗日根据地的开创者,党的七大代表。回国后任内阁副相、次帅。</b>后以“延安派”的“宗派头子”被秘密杀害。多年未与公众播报,过去也少有谈与他的关系,会有人给上纲上线。</p><p class="ql-block"> 今央视播出,也算是还原历史真貌。<b>郑君(名 君,字 福顺,八路军“挺近军涞涿支队”政委,笔者家父)当年是他的秘书。</b>让我们缅怀“涞涿抗日人民政府”的开创者——王巍(朴一禹)县长。</p> <p class="ql-block"> 朴一禹(王巍 抗战时期涞涿首任县长),到中年海递交求援信。</p> <p class="ql-block"> 朴一禹(朝鲜语:박일우,1904年-?),曾用名王巍、王魏、朴一宇,朝鲜革命家和共产主义战士,延安派之一。原籍朝鲜平安道,生于朝鲜平安道间岛一个贫农家庭。在本国当教师时参加民族解放斗争,日本占领朝鲜,流亡中国东北,在延边龙井中学任教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抗联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关内。</p> <p class="ql-block"> 东北沦陷后,流亡关内,华北大约有20万朝鲜人。王巍县长流亡华北后,到平西从事抗日活动,先在南口扶轮学校,后到平西涞涿边界的蟒石口、王村、东古丘等涞涿边境的学校,以教师为掩护,(其实当教师,能挣几斗粮食,是生活的来源,大家不要拿现在的官员套当年的革命者,是没人发工资的,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受到当地乡绅温锡琪等的资助,秘密开展抗战动员,并进到由东北人赵侗在平西组建的“国民抗日军”,后被八路军统战的“晋察冀第五支队”做党的秘密工作。“七七事变”后,为保护自己的利益,涞涿地区出现了十几股抗日民团,起初与“八路”合作,后来日伪扫荡全部被日伪怀柔收编。1937年9月,王巍老师组织了以教师学生为主的“抗日军政训练班”,这些人员大都成为涞涿后来的抗日骨干。</p><p class="ql-block"> 后学生郑君(郑福顺)告诉王巍老师说,听从山里往平原贩山货赶羊的人说,平型关大捷后,涞源那面有八路,闹得挺厉害的,1938年初,刚过了年,王巍就带着郑君等学生,从平西的“涞涿”出发,一路风餐露宿,与老百姓家讨口饭吃,走了五六天,过涞源到五台山(晋察冀)一分区参加了杨成武、邓华的八路军队伍。又引领东进的邓华支队返回平西,在等待岳北的宋时轮支队期间,开辟平西根据地,任“宣涿怀”县县长,郑君(郑福顺)任秘书。邓华在平西集结部队挺进冀东,王巍任民运科长,带着他的学生郑君等随组建的四纵到冀东参加暴动,任蓟县县长,郑君任秘书兼十六暴动总队政委。冀东暴动失利,10月,回师平西,<span style="font-size:18px;">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span>为解决粮食供给和打通红色通道等问题,王巍任八路军四纵政治工作团团长,郑君任秘书,开辟平西平原“涞涿抗日根据地”,解决粮食等供给问题。肖克到平西组建挺近军,成立了冀热察区,建立“涞涿县”,王巍(朴一禹)任涞涿办事处主任、涞涿县长。</p> <p class="ql-block"> 1941年春,从涞涿出发,到太行山八路军总部的山西桐峪,参加“朝鲜抗日同盟”大会,组建“华北朝鲜义勇队”,在这里第一次结识了八路军副总司令员彭德怀,评价他“对敌斗争机智勇敢,为人正直和善”,被选为执委。从这里到延安参加党的“七大”,朴一禹(王巍)是中国共产党的“七大”代表。</p> <p class="ql-block"> 由于“七大”延期召开,被安排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到已迁至太行山(涉县)的“抗大”学习,参加抗日斗争。组建“朝鲜抗日义勇军”,任政委、副司令。组建“朝鲜青年革命学校”,任副校长。司令和校长是参加过长征的八路军炮兵团长武亭,回国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 25, 25);">也曾是朝鲜早期的第二号领导人,1950年武亭被撤消一切职务,开除军职。在1952年10月,在一间普通的军人医院里含冤孤默的去世。他们作为正副司令组建了在华抗日义勇军,</span>领导在华朝鲜人参加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日斗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43年,冀中抗日形势紧张,根据中央指示,为保存实力,带着朝鲜队伍撤到延安,继续革命活动和开办“朝鲜青年革命学校”,为朝鲜的解放培养了干部和骨干。1945年参加了党的“七大”,并在大会上发言,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参议员。是“延安派”的领袖,代表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10日,奉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开赴东北,任朝鲜义勇军政委、副司令兼第五支队政治委员,还任延边地委委员。后这支以朝鲜人为主的队伍,改编成东北野战军的156师、164 师和166师。1946年3月,朴一禹等回国参加解放斗争。</p> <p class="ql-block"> 中朝兄弟唇齿相依。<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 25, 25);">1949年6月,他和朝鲜人民军政治部主任金一(朴德三)到中国请求军事支援,对抗李承晚的军事势力,借回了两个驻扎在中国东北的164师和166师两个朝鲜师。因156师正随四野参加中国南方的解放战役</span></p><p class="ql-block">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凭借与中国的深厚友谊和特殊关系,作为特使到中南海送求援信。志愿军司令部成立,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宣布中央命令,朴一禹任志愿军副司令、副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组成联合司令部,朴一禹任中朝联军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为打击美帝联军侵略朝鲜,取得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朴一禹(王巍),平西抗日根据地“涞涿”人民政府和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创建者,中朝友谊的代表人物,重大事件中起到了纽带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