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关于开展征文纪念活动的倡议</b></p><p class="ql-block"> 筹备组成员和同学们,今天我听了《深深的怀念》这首歌,其中“时光带走了我们的靑春,却留下了难忘的从前;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却改变不了那深深的怀念"感动了我,使我萌生了每个同学写一篇“难忘的一件事"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纪念活动最迟可能推迟到五一节,这一段时间干什么呢?为了使我们的纪念活动深化和延伸,以及活跃气氛,每个同学写一篇印象最深刻、最难忘的一件事的短文,一千字左右,发表在群里。最后整理成“难忘篇"。如大家同意,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思、所感所悟整理一下,让同学们共享吧!</p><p class="ql-block"> ——侯殿忠</p><p class="ql-block"> 2021.01.0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难忘的历史瞬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侯殿忠</p><p class="ql-block"> 光阴荏苒,往事如烟。我离校参军整整半个世纪了,许多事情已经淡忘,唯独与师生告别的场景那一幕,像一张照片镶嵌在我的记忆里,时常在脑海里浮现……</p><p class="ql-block"> 1970年12月25日,我们应征入伍在段芦头中学集中,学校召开欢送大会,领导讲话,同学献花,杨荣清代表我们入伍的同学发言表决心。第二天早晨天没亮,我们身着新军装,胸带大红花,全校师生列队为我们送行,锣鼓喧天,“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口号响彻天空。一直把我们送到段芦头村西公路口。当我登上解放卡车,即将离开的那一刻,我回眸了整个送行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那一眸,我看到了全校老师同学热血沸腾和殷切期望的眼神;那一眸,我看到了班主任王雪冰慈母般的身影;那一眸,我看到了朦胧模糊的暗恋的她在挥手。这一幕是我终生难忘的记忆,这一幕,也是我永运幸福的回忆,这一幕,更是我成长进步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每当回忆起这一场景,我的感恩之心由然而生。我感恩段芦头高中为我参军入伍创造了机遇和条件,当时我作为中农出身的学生能当兵是非常幸运的;我感恩老师们的精心培育和谆谆教诲,为我的成长进步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我感恩欢乐的校园生活,使我结交了许多同窗挚友,成为一生的宝贵财富;我感恩母校让我收获了爱情的种子,带给我一生的幸福!我的爱人当时在一年级七排就读,我入伍后介绍人到她家提亲,因为我们在校互有好感,她没有嫌弃我家穷而爽快答应了这门婚事。</p><p class="ql-block"> 因为感恩,在毕业五十周年之际,年已古稀的我们,自发地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因为感恩,我们饱含深情的撰写回忆文章,为母校恩师歌功颂德、树碑立传;因为感恩,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利用多种形式,使纪念活动开展的斑斓多彩!</p> <p class="ql-block">请欣赏霍勇演唱的《我爱这蓝色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记一件难忘的小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连永</p><p class="ql-block">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经历过无计其数的事情。有大的有小的;有喜欢的也有悲伤的,有不愿回忆的,也有忘不掉的。今天,我就专写一件难忘的小事。</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发生在1964年春。我在段芦头中学上一年级第二学期。崔春凤老师担任我班的数学。当时刚讲完正负数。那时候学校是很正规的。主科数学、语文、俄语每周六节。(单休日)我语文、俄语不费劲学的很好,数学我宁可多花点儿时间,也从没落后过。考试成绩也都排在前面。但是,有一次数学考试,我考了90分。一听我就 蒙了。当发下卷纸一看,用红笔写的一个大大的“一10分”。此刻,像炸弹扔在我胸口一样,心跳加速,大脑空白。过了一会儿,我镇定下来一看,是一道较复杂的计算题,大中小括号,正负号,做了五六步才计算出来的题,最后一步把负号丢了,所以减十分。当时我心痛极了,还觉得老师太狠了,这么多步做对了,一分没给。我伤心透了,也后悔自己太不细心了。为了这事,我好多天不敢见崔老师。</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我只觉的是分数之差,直到后来,我教孩子时,才意识到正负数的实际意义,远远超过分数之差。如一个会计把支出写到了库存拦,他就得自 赔这些款。如果有人欠你1万元,你把负号去掉,就等于他在你这儿存1万元,你愿意无故出这 两万元吗?诸如此类,可见符号的重要。</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考试扣十分儿之事,对我有很大启示,在后来的学习中,再没犯过同样的错误,也教育了我,做事要认真,精益求精。对后来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好处。所以至今都五十多年了,我还是忘不掉这件事。每当我给外甥辅导功课的时候,常给他们讲起此事,让他们引以为戒,认真细致做好每门儿功课,取得好成绩。将来为国家多做贡献。这就是我难忘的一件小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难忘花平同学的粘面窝窝</b></p><p class="ql-block"> 赵兰女 王子</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刚刚恢复,人民的生活还不富裕。但每逢过年,家家还是要准备点粘糕(俗称年窝窝)寓意年年高。那时我们正读初中,放寒假了我们宣传队留在学校排练节目。我们几个女生住在教室里,桌子一对就是床铺,垒个小土炉子取暖兼烤干粮。花平同学把从家里带来的粘窝窝放在炉子边上,支上两块砖慢慢烤。那冻成冰疙瘩似的粘窝窝,离火近了容易`烤糊,离的远了又长时间烤不好。子兰,春花我们几个围在炉子旁边,一会翻翻个,一会儿又挪挪地方,细心地看着那粘窝窝在炉火的边上慢慢变软,又由软变黄再变恁,內里也由硬变软。待炉好了,花平同学不是自己吃,而是让我们几个好伙伴你吃两口我咬两口,大家有说有笑地共同享受着。那个好吃劲就别提了。皮焦酥嫩,里面嚼起来劲道配以红枣的香甜,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当时的感受那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吃在嘴里甜在心头。现在看来那是微不足道的曲曲小亊。在那个物资匮乏,生活并不富裕的年代,花平同学乐善好施,非常大方实感不易。</p><p class="ql-block"> 我们今天生活富足,鸡鸭魚肉蛋奶样"不缺。还常常抱怨这个不好吃,那个不香甜。正所谓,饿了吃糖甜似蜜,饱了吃蜜也不甜。我们经常想起此事,也经常给家人说起这事。一是感激花平同学助人为乐,慷慨大方。二是提醒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恩社会、感恩祖国,感恩父母以及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不挽怨,知足常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搭 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春花</p><p class="ql-block"> 王春花一九九年夏的一天,我在石家庄白球恩国际和平医院学习期间周六回家了。星期天下午返回石家庄到汽车站后,没车了末班车刚走。我心急如焚这时碰见县医院外科宋主任在此经过,他告诉我县医院有辆转送病人的车,是一外伤病人病情严重转上级医院手术。我搭了顺风车,上车一看是一辆大巴车,中间过道上放着一个单架上面躺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面色咣白青紫,呼吸急促,深度昏迷,静脉输液瓶甘露醇,一名年轻医生护送病人,家属有的低着头有的哭泣都冲外坐着。车开的很快叮当直响,突然男孩抽起来了,全身颤抖呼吸停止全身青紫更加严重口吐白沫,突发状况作为医生本能的立即给患者做人工呼吸,呼吸渐恢复青紫好转停止抢救。途中患者共反复发作七次,抢救了七次,总算活着到达了河北医科大学省二院,有年轻医生将他们送入急诊室诊治。我下车鞋子掉了,低头看凉鞋带子断了,因为每次做人工呼吸时一只腿跪着一只腿半卧叉在单架两旁,我找了根小绳子把鞋绑在脚上去了和平医院。</p><p class="ql-block"> 大约三个月后有两位四十多岁夫妇背着几棵大白菜,手里拎着一大兜鸡蛋,找到了我家。那个男的问你是不是王春花大夫?我说是啊?他们几乎异口同声的双眼噙着泪水说:“谢谢你呀!大恩人呐!”我不解的把他请进屋坐下。那个男的说:“就是前些日子你搭车碰到的那个男孩,我们是他的父母。那天到了省二院的急诊室,大夫问情况我们告诉大夫是如何撞的,在来的路上怎么抽风、抢救,还没说完孩子又抽起来了。大夫们七手八脚忙了一阵子孩子总算平稳下来了。省二院的大夫说幸亏那位大夫在路上抢救、人工呼吸,否则孩子一口气上不来就完了。所以我们费尽周折几经打听才找到你。孩子诊断颅底骨折颅内出血血肿,很快做了手术很成功,共住院一个多月。孩子恢复很好,现在做康复锻炼呢。”我告诉他们不要谢我,这是一个医生应该做的,这是职责。孩子出院后的几年还有耳聋、癫痫的发作。但现在已经四十二岁了,痊愈了、无任何后遗症,娶妻生了一双儿女。</p><p class="ql-block"> 直到现在我们像亲戚一样来往,节假日相互看望着。他们一家人很幸福。通过这一件小事儿使我感觉到,当一名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遇到情况随时随地可以救人。我的工作我自豪、我骄傲。所以在工作的几十年中一直督促着我,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倍加努力,几十年如一日对技术精益求精、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竭尽全力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红色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赵巧玲 杨玉双 张秀娥 王秀娟</p><p class="ql-block"> 每当我静下来的时候,脑海里总是浮现那段彩虹般的美好记忆。</p><p class="ql-block"> 那是我们正值“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学生时光。祖国处在动荡的年代,学生被涌入社会的潮流中,被称为“红卫兵小将。”66年的冬季喜讯传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红卫兵。学校里沸腾了,同学们激动了!都多么想去北京接受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检阅啊!</p><p class="ql-block"> 于是同学们纷纷组队,准备北上北京。在那个阶级分明的时期,我这个中农成分的学生没有哪个队肯收,还有几个年小体弱的女同学也没有被组织入队,我们几个非常沮丧。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高年级的同学赵巧玲说:“咱们几个一起去北京吧!”巧玲是学校的学生骨干,办事能力很强,遇事有主意,能跟着巧玲去北京,我们当然很高兴了。</p><p class="ql-block"> 整装好了就出发。杨玉双,张秀娥、张凤焕等一路10人,个个都是一身绿军装,臂带红袖章,举着红卫兵小分队的旗帜,从段芦头中学出发,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通往北京的大路上。我们觉得这是人生中一次伟大的创举,就像红军走两万五千里长征那样神气。我们走枣强,过静县,向天津方向挺进,从天津再到北京。 </p><p class="ql-block"> 第一天我们精神焕发,昂首阔步走着,真有“飒爽英姿五尺枪,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战士的感觉。赵巧玲总是笑微微的看着我们的高兴劲。太阳落山时,我们就住宿在路边的红卫兵接待站,天一亮继续出发。当走到第三天的时候,我们的神气劲没了,脚一踩地就钻心的疼,到了接待站,我们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不想起来。巧玲跑前跑后,给我们端来热水泡脚,又给我们挑脚上的水泡。吃完饭后又嘱咐我们好好休息,真像个大姐姐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这群“文弱病残”的学妹们。 </p><p class="ql-block"> 到了第6天,我们的脚不疼了,一想到能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我们的劲头又来了,大步的走着。路上络绎不绝地走着北上串联的学生。有的可能是从南方来,不知道北方冬天的寒冷,他们衣着单薄,冻得瑟瑟的缩着肩,有的把花衬衣当围巾包住头,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走到了天津,又往通州方向走。我们从开始每天走50多里地,到后来每天走70多里地,我们只有一个念头,赶快到北京见毛主席。天黑了也不想停下来。 </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天黑下来了,我们边走边说着话,一辆大卡车从我们身边嘎的一声停下来,司机探出头来喊“红卫兵小将们上车吧!把你们送到北京去!”我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是步行串联,我们不坐车!”车开走了。我们继续走着走着。在这不停歇的脚步里,锤炼着我们的恒心和意志。</p><p class="ql-block"> 在11月26日这一天,我们终于走到了北京。令人惋惜的是毛主席最后一次接见红卫兵已经结束了。</p><p class="ql-block"> 时光如梭,四十年后,我定居在北京,巧得很,巧玲姐也在北京定居着,我们同城,共同享受着这美丽的城市带给我们彩虹般的生活。我们每每想起那段红色时光,就感到无比的愉悦和幸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难忘的2元助学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王连永</p><p class="ql-block"> 我是在六三年秋升入南宫县段芦头中学的。我们学校是直属南宫县教育局领导的国办学校。当时正赶上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和罕见的水灾,加上苏修的出现,让我们还债。人民生活比较困难。农村是一年一结算,分红很低怜。平时花销都靠养鸡养猪换点零花钱。所以,我考上中学,连7元钱的学费,3.6元的书费都拿不出来,只好舍脸给北京工作的姑姑要了1O元钱,才入了学。</p><p class="ql-block"> 入学后,我很高兴,也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所以,我发誓好好学习,争取每门功课都学得最好。至于吃什么,穿什么,我全不在乎。当时的学习条件是很艰苦的,买几个本,几支笔都很困难,每当向妈妈要钱,我都很不好意思。心想现在谁能借钱给我买学习用品,将来我加倍尝还。可是无奈,我只能语文、数学、俄语用新作业本,其它科和练习本均用别人用过的,反订起来用。既使是这样,我也觉得很知足。</p><p class="ql-block"> 后来,班主任叫我申请助学金,我得了每月2元的助学金补贴。这天大的好消息,象开天劈雷似的震惊着我,又高兴,又不敢相信是真的。又过了些天,我真的领到助学金了。当我第一次双手接过助学金时,激动得热泪都流出来了,象多重似的举着向老师深深举了一躬!跑回了教室,把钱夹在书里,别提多高兴啦!下了课又偷偷地看了一遍。心想,我期盼的“救星”真的来了,我再也不用逼妈妈要钱了。打那时候起,我就痛下决心,更加努力学习,对每样作业都精益求精,每次考试都要名列前矛。因为我知道助学金是党和人民给的,是补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要学好知识,将来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所以,我牢记党的关怀,利用一切可认利用的时间学习,对班团工作积极主动的做好,带领同学们学习。</p><p class="ql-block"> 助学金是帮助我学习用的,我没有乱花过一分钱,都是有计划的买笔和本用,我还常买些白纸自已订,这样还省点钱,买书交学费用。助学金救了我,使我顺利地完成了初中学业。是党和人民的关怀给了我温暖,使我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一个中学生的幸福。我长大了要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作贡献!所以在后来的工作中,我都是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对国家有益的事就多做。还要求自己尽力把每件事做的最好。</p><p class="ql-block"> 事情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可是校园生活的一幕幕还常浮现在我眼前,儿时的学友也常引我思念,2元的助学金助我成长更使我难忘。它不仅助我学习,帮我解决困难,还使我养成了不乱花钱的好习惯。我感谢助学金,感谢党,永远不会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巧玲心灵手巧</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书婷</p><p class="ql-block"> 每当看到同学们那美好的祝福,就勾起了那学生时期的美好记忆: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赵巧玲同学为同学们做衣服。初中时我和巧玲是一届,虽不是个班,可每天都见面。十年动乱时期,我们都是初中二年级。一开始,就打破了学校的正常秩序,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搞斗:批、改。自由活动时间都以自已的爱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的去唱歌;有的去唱戏等等。在这些时间里我看到巧玲同学有时在细心地裁剪衣服。裁好了就到学校的简易棚里的缝纫机上去做。随着缝纫机的轱噜声,她细心地做着每一条线缝。一会儿一条裤子就做成了。当时我在旁边默默的看着。心里暗暗的羡慕和敬佩着这位心灵手巧,慈眉善目,而又乐于助人的这位大姐。现在看来做几件衣服不是什么大事,可是在那经济不发达的年代,我们穿的都是手工缝的如果能穿上一件缝纫机做的衣服,那是很奢侈的一件事。通过这件事,充分体现了巧玲同学从小就有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p><p class="ql-block"> 这次搞庆典活动,我又与这大姐在微信上见面了。这次见面非同一般,这位大姐又在这次活动中作出了更大的贡献!这更让我倍受感动。巧玲同学的奉献不是偶然,是她骨子里那种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精神的不断体现!通过这些事,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人髙尚品德的养成不是一朝一日;良好的道德教育和自幼就有淳朴善良;大公无私的美好心灵,才能为国家、为他人作出更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书本里的饭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玉玲</span></p><p class="ql-block"> 六五年的下学期,我高兴地跨入了梦寐以求的段芦头全日制中学。 </p><p class="ql-block"> 记不清是哪个学期了,学校开展"学雷锋、做好事""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同学们可积极、可勇跃了,都暗暗寻找做好事,寻找帮扶对象。有的结成对子,促膝谈心,帮同学做思想工作,有的互帮互学,一起探讨解决学习上的难题,还有的无声地助人为乐,帮同学解诀生活上的困难。平时同学们对我就很关照,这活动一开展,我的书包里、课本里莫名其妙地多出了好些饭票和零花钱。饭票有三斤的、二斤的、一斤半斤的,零花钱有一元、二元的等等、等等。我知道这是同学们在关心我,在帮助我,在学雷锋、做好事,偷偷地放在我书包里、课本里的。(因当时家庭条件不太好,我还享受着二元钱的助学金)这怎么行呐!当时大家都不富余,困难的也不只我一个,我应该给同学们还回去,去帮助别的困难同学。可我不知道这些都是谁放的,怎么办呐!思来想去,最后我就也学着同学们偷偷地放回秀娟、家香等几个乐与助人的几个同学的书包里、课本里,她们还不承认,争执说:不是我放的,不是我放的,又还回来,我再还回去,这样一来二去的,相持不下…… </p><p class="ql-block"> 我当时好感动好感动,虽说事不大,东西不多,可当吋条件有限,同学们的感情在,真情可贵,情谊无价啊!这充分体现了同学们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和同学之间深厚的革命友谊!</p><p class="ql-block"> 这份深情,这些年来我一直都埋在了心里,一直被深深地感动着,激励着,一直在影响着我。从走出学校,到走向社会,无论在哪儿,它都成了我的座佑铭:助人為乐!无私奉献!直到现在回想起来,我都记忆犹新,终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难 忘 的 岁 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一根治海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陈洪淼</p><p class="ql-block"> 人生不易,总会遇到坎坷和磨难。近半个世纪的一件事,现在回忆起来,依是历历在目,刻骨铭心。</p><p class="ql-block"> 高中毕业后的笫二年,1972年我被村党支部任命为民兵连指导员,这一年春节的鞭炮消烟还未散尽,根治海河的任务已下达。村党支部安排民兵连长郭立臣和我带领10名村民去吴桥根治"四女寺河"。正月二十五早饭后,我告别了父母、爱人和刚满月的儿子,带领12名民工用独轮车推着行里上了路。当时,虽然立了春,但还是寒风刺骨,冻的人直打哆嗦,去吴桥工地近二百里的路程,一路上风餐露宿,经过三天的跋涉,终于到达了挖河工地。衣服溻透,脚上磨出了血泡,但大家还是乐哈哈的,因为大家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小伙子。</p><p class="ql-block"> 根治的是"四女寺河",河道是南北走向,西坝是河北,东坝是山东,两省一河之隔。正月二十八正式开工了,整个工地红旗招展,热火朝天,整个段芦头连队,排与排之间展开了争红旗竞赛。大家从河漕起土装车,经过河套,再由扒挂子(上坝拉车的人)的把车拉上河堤,倒出泥土,往返奔跑,一天要推几十车泥土。以前我力气活干的少,给大家比差距很大,每天起码少推十几车,有时中途还出现过翻车的情况。但我在努力,咬咬牙也要赶上去。这一咬牙可受了洋罪,每天早晨上班穿两件棉衣,推几车土后,衣服一件件往下脱,最后只剩件湿透的秋衣,仍然接着干,心想我是领班的,别让大家看不起。</p><p class="ql-block"> 活是累了点,可伙食也不错,中午每人1斤2两干面的长条花卷,还另加炒菜,大家吃的很香,有的花卷吃不饱还另加两个窝窝头。可我呢,饭量小,花卷只能吃半个,剩余的送给别人,过了两天问题来了,下午顶不到时侯就饿了,没办法,中午饭强吃吧,一长条花卷也吞下去了。可麻烦虽着就来了,本来我的胃口不好,再加上猛吃、强吃把胃给闹翻了,疼痛难忍。多亏公社连部医生李永皋的诊断治疗,使我的病情逐渐好转,自此,从吃上我提醒自己,吃饱就算,别在逞能了。虽然这样还是落了个慢性胃炎的毛病。</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们段一在段头公社连部排序第九排,由于我们人心齐,干劲足,工程完成的较快,被评为全县笫一名。终于摘掉了"挖河打堤帮助段一"的落后帽子,我代表段一到县团指挥部参加了表彰会,并在大会作了录音发言。我们是笫一个发言,王门庄公社笫二由随连资料员侯宗明发言。我们的发言录音天天由县团广播站在工地播放,大大鼓舞了民工的士气,春季工程仅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基本峻工待验收,这是可喜可贺的大喜事。但是不顺心的事随及而至,由于我们段一工程完的早,大家松了一口气,一天早晨没去帮工,县团知道了此事,说我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要惩罚我们。县团制了两个纸牌子分别写上了郭立臣和我的名子,要让我俩带队的游大坝去。消息传出后,段芦头公社各村的民工坚决抗议,集体罢工,这样以来大坝我们也没游成,罚我们去段二、南张工地帮了一天工,事情也算过去了,险些丢了人、灰了脸,县团给我们开了一个大玩笑。</p><p class="ql-block"> 等待验工期间,连部考虑没活可干,人多白吃闲饭,要求各排瞒着县团偷放回一半民工回家。这样我领着一半民工夜里十点,不声不响地偷偷地返程了。第二天早晨赶到了德州,大家一宿没合眼,又困又乏,在德州火车站对面楼房前稍作休息,中午我每人拿着连部伙房发的窝窝头找小饭店焖着吃了一顿,又上路了。顶着阳光,困意而来,推着车子在土公路上颠簸行进。晚上八点多赶到了郑口西徐家庄(这是我街坊一亲戚家,来回落脚吃住在此),吃饭时,大家连累带困实在难忍,大我一岁的陈洪祥大哥,端着碗就睡着了,可惜摔坏了东家一个碗。笫二天傍晚,我们终于返回了老家段芦头。</p><p class="ql-block"> 今日回忆起根治海河的锻炼和磨难,真是别有一番趣味。</p><p class="ql-block"> 2021/0107</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我的小学老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史玉廷</p><p class="ql-block"> 我是1965年九月升入段芦头初中的。想当年我接到录取通知书时高兴地又蹦又跳。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那么兴奋和自豪。我能顺利升入段芦头中学,得益于小学老师的悉心培养,特别是算术耿玉恒老师和语文孙长山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的,是我们的算术耿老师,他高挑的身材、温柔而刚毅的性格、诙谐幽默的语言使我记忆犹新。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工作兢兢业业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感动着我。深深记得有一次上算术课,我突然感觉肚子疼,耿老师知道后,马上骑着自行车带我去徐马寨卫生院看病,拿完药后带我回他宿舍,给我倒水吃药,还让我在他床上休息。使我感到十分的温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恩师如父,至今难忘!</p><p class="ql-block"> 耿老师教我们算术,解题思路清晰,深入浅出,板书工整,声情并茂,上耿老师课从不感到枯燥。耿老师循循善诱和崇高的敬业精神让我们非常感动。</p><p class="ql-block"> 印象最深的是在小学毕业前期,为了使我们能够顺利升入初中读书,耿老师废寝忘食到处搜集复习材料(题型和考试卷),当时交通不方便,他就骑着自行车不怕辛苦到清河一中、原山东武城县十二里庄中学等往返三十多公里搜集试题,回到学校后就自己动手刻蜡纸、油墨印刷(当时14个自然村、共一百一十多名学生),工作量非常大,耿老师为了让我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总是夜以继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我们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还记得耿老师多次让我们搬着凳子到教室门前大院里做模拟试题,为的是让我们能够尽快适应考场环境。随后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不厌其烦的耐心讲解。这种繁忙的工作一直忙碌到中学考试结束。 </p><p class="ql-block"> 深深感到:老师是春蚕,吐尽蚕丝,为人作衣。老师是园丁,辛勤耕耘,桃李满园。总之,我们能顺利考上初中,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的奉献,谨以此文,感谢我们耿玉恒老师、感谢所有教过我们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2021.01.08</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难忘的八大岭长城一游</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连永</p><p class="ql-block"> 这是发生在2016年4月的一天。我和老伴儿带着女儿和外孙女,一起来到北京弟弟家。第二天,也就是4月10日。弟弟带我们坐公交车,一起到了八大岭长城脚下。一看,人山人海。有大人小孩儿,有年轻人也有年老的,还有外国人。好热闹的场面。</p><p class="ql-block"> 除弟弟外,我们 都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长城,大家都很高兴。那时候,外孙女刚过2岁。我领着她 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走。一会儿又抱起她来往前走。走着走着,她又要下来自己走。为了赶路,路人又多,我们只好一人背着她往前走,大家在后面追。这样走了一大截儿。前面路中有一头大象,我们走上去,在那玩儿了一会儿。阳阳坐在大象背上,照了一张象,还拽着象鼻子照了一张,我们自由站着又照了一张。</p><p class="ql-block"> 人挤上来了,我们又急忙往前走。因为上坡,越走越高,我们四个大人轮流着背孩子往前走,不断超越游友。我看到他们中有的走不动了,就留下来歇会儿。我们第一次爬长城,心中高兴,也不觉得累,一边看周围的风景,一边上坡走,很快走到了一半儿多。抬头一看,前面横挂一条红色的调标,上面 写着:“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走到那就停下来教阳阳,然后她自己喊起来:不到长城非好汉,我到长城了,我是好汉了。接着,又 精神焕发的往前走。走到约3/4处,孩子累了。就让她和姥爷留下来休息。我们继续加快速度往前走。越走我们离高望台越近,我们越有信心,就走的越快,也不觉得累。我们终于爬上了长城最高处。站在台上往四周看,好高哇!再往来的路上看,全是人。有往前来的,也有往回走的。我们站在高望台上,高兴极了!听说能照象留念,还给压莫封起来,作为永久留念。我们 觉得很好,就照了一张,上面还有“ 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字样。我们很满意。所以 ,我又叫女儿去接阳阳和姥爷。等到齐了,我们又照了一张五人合影。这样,我们皆大欢喜。阳阳在台上高兴的跳啊跳,又喊起我来到长城了…我们都哈哈笑她。玩够了,我们 满载收获往回走。我们还是觉得下山容易些,轻快些。除了碰上人多时走慢点,还是觉得比去时快多了。</p><p class="ql-block"> 此时我想,想了大半辈子爬山爬长城,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我太高兴了。我们在长城脚下饺子馆吃饱饺子,就高高兴兴地往家走,一路上阳阳又说又笑,边舞边唱歌,看她那高兴样儿,我们这次“八大岭长城一游”值了!我们 永远不会忘记。直到现在有人看到此照片,我还会给他们讲起这个故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粽 叶 飘 香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王秀娟 </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要包粽子,而且要用翠绿透明的粽叶。我包粽子不是因为好吃香糯的米棕,而是为了回放脑海里那段感动我一生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八年的端午节是星期天 我一早匆匆赶到学校,给即将毕业的初三学生补课。 </p><p class="ql-block"> 上课铃还没响,教室外面一个学生也没有,我感到奇怪,往日学生等上课铃响了才跑进教室,今天是端午节,难道学生忘记今天要上课了吗?我怀着好奇心走到教室一看,没想到同学们都端端正正地在教室里坐着,笑眯眯地等着我,一个也不少。再看看我的讲桌,桌上堆了满满一桌粽子。同学们看到我诧异的眼光,异口同声地说;“老师请您吃粽子,”我心头一热,顿时热泪盈眶。回同学们说;“谢谢你们对我的爱心,咱们先上课,下了课一起吃!”“好!”同学们齐声回答。</p><p class="ql-block"> 我开始上课,教室里鸦雀无声,连平时坐在后面的几个爱说小话的大个子男同学也聚精会神的听着课。在这静静的教室里,我感受到了学生对我的敬,看着这一桌子各样的粽子,我感受到了学生对我的爱。我激动的提高了声调,清静的校园里回荡着我讲课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下课的铃声响了,我宣布下课,同学们一窝蜂的涌到我面前,剥开蜜棕让我品尝,吃着这香糯甜蜜的包含着同学们的爱的米粽,我感到无比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望着这群可爱的孩子们,我浮想联翩,我想他们将来一定会成为祖国建设的生力军。果然不出所料,十几年后他们纷纷传来捷报,有的是大学教授了,有的是企业主管了,有的是工厂带徒弟的师傅了,还有的从中国科学院到美国工作去了,就像这清香的粽叶,在各个地方发挥着自己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我见到了毛主席</b></p><p class="ql-block"> 赵巧玲</p><p class="ql-block"> 1966年10月2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9月上旬,学校传来喜讯:毛主席要在天安门广场接见红卫兵。得到消息后,同学们奔走相告,整个学校沸腾了,师生们沉静在激动的憧憬之中。大家期盼去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检阅,聆听他老人家的教导。</p><p class="ql-block"> 九月二十日,学校接到了县委书记的通知,从段芦头初中选拔十二名师生代表,去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检阅。经过多次讨论、筛选、投票,终于选出了我和张存强、芦英华、陈洪信、赵保印、侯梦伶、马殿栋等师生代表,去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检阅。我有幸被选中,别提多高兴了。</p><p class="ql-block"> 9月29日,我们整装出发。12名师生,统一着绿色军装,胸戴毛主席纪念章,臂佩红袖章,手举红旗。从段芦头公社乘汽车,到石家庄换乘火车向北京进发。这是我第一次乘坐火车,第一次去北京见毛主席,激动和好奇伴随着我的旅程。下午5点我们就到达了北京站。我们被安排在离天安门广场不远的一个党校休息。</p><p class="ql-block"> 30日晚,县委领导通知我们:10月2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接见我们。听到消息后,激动的我整夜都没能入睡。</p><p class="ql-block"> 10月2日,凌晨4点30分我们起床准备出发。伴随着黎明前的星晨,我们手持鲜花和红旗,疾步向天安门广场行进。十月的秋风吹拂在脸上,天空中星光闪烁,红旗在手中不停的摆动,激动的心情在心中荡漾。步行两个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天安门广场。 </p><p class="ql-block"> 此时,初升的太阳己映红了大地,晴空万里。碧蓝的天空,有不少鸟儿,在空中盘旋飞翔、在枝头欢乐和歌唱。人们陆续从四方八方,汇集到了天安门广场。</p><p class="ql-block"> 天安门广场奏响了《东方红》的乐曲。眼前的天安门城楼巍然屹立;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随风飘扬;人民英雄纪念碑肃穆庄严。解放军护卫队手握钢枪,像青松一样在天安门东西长安街两侧站岗执勤。我们被安排在天安门东侧接受毛主席的检阅。</p><p class="ql-block"> 八时整,广场的喇叭奏响了《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曲。此时,毛主席挥着手,在其他中央领导人陪同下,健步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毛主席来了”。顿时,广场上的人们开始沸腾了,广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欢呼雀跃。激动的人们高举着红旗和鲜花高喊: *****!毛主席万寿无疆!人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毛主席挥动着他那巨人的手,用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回应到:“ 人民万岁!红卫兵好!″。他那洪亮的声音和人们高呼“*****”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久久回荡。激动人心的场面,使我们热血沸腾。</p><p class="ql-block"> 10时许,毛主席从天安门城楼走下来。站在敞篷检阅车上,开始了检阅。检阅车在长安街从西向东缓缓驶来,毛主席不断向我们招手致意,我们激情澎湃,欢呼声响彻大地。毛主席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他那高大的形象逐渐清晰。毛主席在我身边闪过时,我看到毛主席满面红光,神采奕奕,面带笑容,慈祥威严。望着他那伟岸的身躯,我们激情满怀,激动地敞开嗓门高喊;*****!毛主席万万岁!!</p><p class="ql-block"> 到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检阅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了。我们从少年步入了老年,时代不断发展变化。但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己雕刻在我的脑海里,象流星一样,在我的记忆里闪烁,时刻激励我前行。</p> <p class="ql-block">请欣赏歌曲:《万岁毛主席》 《敬祝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我难忘的一件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淘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王金岭</p><p class="ql-block"> 水是生命之源,当水源不足时人们是何等的着急啊,我在段芦头高中学习时就遇到了这样的事。</p><p class="ql-block"> 那是在一九七零年的秋天,学校唯一的一口砖井由于使用年久、杂物不断落入井中,出水量越来越少,不能满足几百人的用水需求,到距离学校二三里外的地方去拉水,不是长久之计。情急之下,学校领导研究决定自己动手淘井清淤。</p><p class="ql-block"> 我参加了这次活动,淘井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也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距今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但是,每当回想起来依然记忆犹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让我难以忘记。</p><p class="ql-block"> 我们排在班主任王雪冰老师的号召下,我第一个报了名。第二天轰轰烈烈的淘井活动开始了。同学们个个争先恐后冲在前面,谁都不甘示落。学校负责的领导把参加的同学分成七八个班,有下井的;有扒井口的;有拉滑车的。下井的人员两个人一班,大约每半个多小时一班。我是第二班下的井,当时我把脚登在大桶里,两手抓住粗粗的绳子,同学们把我俩顺到井下。虽然井水比较凉,也有点胆怯,但是想到这是为大家办好事、大事,心里又觉得非常高兴。下井后我俩用铁锨把里面的淤泥和砖头瓦块装在桶里,装满后大声的喊:“走”!井上面的同学哗啦啦地用滑车拉上去,扒井口的两名同学把桶里的东西倒出来。当我大声喊“走”的时候,好像在指挥着一场小小的战斗,心里特别的高兴!就这样一桶一桶的杂物被我们清理出去。几个小时的功夫,终于大功告成!井里的水慢慢多起来了。每当看到用清澈的井水煮成干净卫生的饭,都会使我食欲大增,干干净净的蔬菜吃起来感觉特别香,心里十分高兴。因为这里面有我们的劳动成果。</p><p class="ql-block"> 学校几百名师生的吃水问题,靠自己动手解决了。既培养了我们热爱劳动的习惯,又节约了经费。我想后来入学的同学知晓后,会想起毛主席在江西沙洲坝带领人们深挖水井的故事,以至于后人都会用“吃水不忘挖井人”来表达对做出贡献的人的一种感恩和感谢。</p><p class="ql-block"> 看!淘井这件事意义重大吧,怎么能让我轻易忘记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雨中的身影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秀娟 </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衣柜里存放着一套五十年前我上中学时的衣服,看到这套衣服我就想起那个“雨中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记得在段芦头中学读书的时候,母亲为我在裁缝铺做了一套夏天的衣服。月白色的衬衣上钉着小白兔的纽扣,一条黑色的裤子。都是当时流行的府绸布料,我非常喜欢。我把这身衣服叠得整整齐齐的放在我的包袱里。</p><p class="ql-block"> 夏天的一个傍晚,天阴的很沉,我和玉双,凤群,兰秀几个女同学坐在宿舍里闲聊,突然一声炸雷响,把我们吓了一跳,接着就就哗哗的下起了大雨。我起身走到门口看,无意中透过雨线看到不远处的暴雨中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正在东张西望,我喊玉双,凤群,兰秀过来看,她们顺着我指的方向看去,见是一个不认识的老大娘,穿着一身黑衣服站在雨中,浑身都被雨淋透了,雨水不停地从她的头上,脸上流下来,真像一个游泳运动员从水里钻出来一样。我们跑过去问她找谁,她说着,比划着,在哗哗的雨水中我们也听不清。我们就把她扶到宿舍里,她一身湿漉漉的也没法坐,玉双,凤群递给她毛巾让她擦脸,我看她衣服湿得都贴在身上,就毫不犹豫的解开包袱,拿出那套新衣服让她换上。玉双,凤群看着我,我说;“没事,快换上吧!别感冒了!”老大娘千恩万谢的换上了我那套崭新的干爽的衣服。这时我们才问她找谁,家是哪的?她说的要找的人我们不认识,她说的家的地方我们不熟悉。</p><p class="ql-block"> 夏天的天,孩儿脸。一会儿雨停了,大娘起身要走了,我们送出宿舍,挥手道别。望着大娘穿着我的新衣服远去的背影,我的心里有说不出高兴。</p><p class="ql-block"> 过了几天,一个高年级的男生把衣服送回了,也是把衣服叠的整整齐齐的,看得出来这是老人家精心洗过了。从此这衣服我一直放着没穿。但雨中的身影已印在我的脑海里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由“雨中的身影”所想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王连永</p><p class="ql-block"> 王秀娟同学是我的初中隔班同学,高中同排同学。后来担任某一中的校长兼老师。她为人厚道,热于助人;文才双优,不摆架子;深入群众,受人崇敬;她是一个品行兼优的好同学、好老师、好领导。</p><p class="ql-block"> 王秀娟同学来到高中群里也是一马当先,积极奉献。带头撰写诗文和回忆篇。帮助领导完成纪念册,引领同学齐参战,使庆典更深入发展。</p><p class="ql-block"> 今天早晨,看见秀娟同学写的″雨中的身影”篇,浮想翩翩,脑子里马上出现秀娟同学在中学时所做的一桩桩,一件件好事。她雨中的身影所写只是其一。我 今天要写的,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埋在我心里,又忘不掉的一件小事。我记得上初中时,秀娟同学当了赤脚医生,业余为同学们服务。那时候生活比较艰苦,学习又紧张。早晨天不亮就跑步回教室了。接着上自习,一直到晚9点多,两节自习中休息打一次开水喝。尽管如此,同学们还是有的感冒咳嗽、 鼻子不通气、头疼、肚子痛……都来找秀娟同学。吃药、打针、扎汗针……有时一针就好。她不辞辛苦,不怕累。不管多少人,她从没着过急,也没有半点儿怨言,总是耐心的为同学们服务。秀娟同学 不但有医德,还有爱心和耐心。我就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多次头疼,牙疼都是她用汗针扎好的,鼻子不通气,更是一扎就好。虽事过五十多年,我仍记忆犹新。常常想起秀娟同学。</p><p class="ql-block"> 现在,虽然没和秀娟见面,在群里能看到她的照片、诗文,能听到她的声音,并且知道人也很好,我就心满意足了。祝我的同学好友一生平安!</p><p class="ql-block"> 2021.1.10</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姐妹情,永相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张凤群</p><p class="ql-block"> 我的姐妹们都是热心肠,处处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互帮互助的好姐妹。巧玲,秀娟,兰俊,玉双,秀娥都是我的好姐妹。我们经常视频聊天,发短信互相了解。</p><p class="ql-block"> 二0一九年十二份我因心脏不好,住进医院。在我心情恐慌,害怕病情时,秀娟姐给我视频看到我在医院,惊讶的问我,怎么了?我告诉她,大姐知道,姐妹都发信息问侯,安慰我。要来看我,我一一谢绝。不要来,没大事。医院人多,不方便。等我好了咱们再聚。可秀娟姐还是从北京回家看望我,玉双,秀娥,兰俊还有知道的也都来看我,当时我眼泪都掉下来了。姐妹们的安慰和亲切的关心,我不知说什么好,只是感激。在姐妹和亲人的关心和照顾下,我很快就出院了。</p><p class="ql-block"> 上次巧玲姐因家中有事没回来看我,但她天天发信息,要休息好,保重身体。就在去年九月份,不知她从哪里得知我吃的药不好买,买那一种药即使买到也受限制,不多卖给。她就在北京想办法买了几瓶寄给我。收到药我就问巧玲姐,你怎么知道我吃的药名,她说不要问那么多,买到就行了,你要按时吃药,多喝水,身体好我就放心了。一句话我感动的说不出话来,满是感谢。</p><p class="ql-block"> 虽然是一件件小事,但却让我从中深深的体会到,姐妹们的温暖,情深似海。感谢姐妹们!感谢所有关心和鼓励我的同学们!</p> <p class="ql-block">1963.3.5毛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歌曲 《学习雷锋好榜样》伴随着我们唱了几十年,雷锋精神永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难忘的旅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洪淼</p><p class="ql-block"> 春秋迭易,岁月轮回。同学们,我们已风风雨雨走过七十余载,阅尽人间沧桑,一生积蓄了最大的财富是勤劳、善良的人生品格和宽厚待人的处事之道。这一切伴随我们经历了坎坷的岁月,更伴随我们迎来了晚年的生活和幸福。大家说什么是幸福呢?仅仅是吃好喝好的物质享受吗?否,我认为只有物质加精神双享受才是幸福。精神享受只限于读书看报听新闻是不足的,应该开阔眼界,领略新鲜事物,舒缓心情,保持一个良好心态,才能延年益寿,永不衰老。年轻时为儿女,为了工作,我们没时间想这些,可现在不同了,我们年纪大了,应该多考虑一下自已。儿孙自有儿孙福,该让他们当家做主自食其力了。我们要不断的走出家门,奔向祖国的大好河山,走进世外桃园,吸收自然界的天然氧气,补养一下自已的身心,练就一个好的体格这是重中之重。退休前后,我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找到了一个既自由又益于健康的路子一一旅游。</p><p class="ql-block"> 下面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让同学们跟着我幸福回忆的脚步,游览一下祖国的大好山河,从中开阔一下眼界吧。</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泰山、曲阜之旅</b></p><p class="ql-block"> 2000-09、2008-04、2012-07 三次登泰山两次去曲阜。泰山是五岳之尊,泰山极顶1545米。是历代帝王朝圣之山,通过攀登泰山使我真正体会到挑山工的艰辛和劳累。曲阜也是历代帝王朝拜孔圣人之地,孔府、孔庙、孔林历史悠久、建筑独特。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儒家学说已深入人心,他的仁德伦理与日月同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深圳之旅</b></p><p class="ql-block"> 2006-12 我领略了深圳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警世钟"在中英街威武高悬,我们夫妻高兴的在此合了影。中英街一派深港合作的繁荣景象;红树林世界上多种树种,根深叶茂,长势喜人;虎门大桥横跨珠江,使天险变通途;珠海澳门环岛游阅尽了祖国的锦绣山河,开了眼界,长了知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桂林之旅</b></p><p class="ql-block"> 2007-09、2010-03 我两次踏进美丽的桂林古城,山的奇特、漓江的优美、溶洞的秀丽、水的清澈、叠彩山、九马画山似画是山,奇物在人间,荔浦芋头甘甜闻名,大瑶山的山顶梯田光采诱人,真是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华东五市</b></p><p class="ql-block"> 2007-05、2014-04 上海,黄浦江、东方明珠、苏州河、淮海路、城隍庙、浦东新区,历史悠久,辉煌夺目,深为我们的大上海感到自豪。</p><p class="ql-block"> 苏州。古迹多多,山水宜人。苏州园林、拙政园、虎丘、太湖边湖农家乐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杭州。别有一番风味,历史悠久传说多多。西湖、雷峯塔、灵隐寺、南宋御街、岳飞墓、龙井村名传天下,风采照人。</p><p class="ql-block"> 无锡。水浒城,太湖度假村、梅园开原寺、灵山大佛,好一派江南风光。</p><p class="ql-block"> 南京。中山陵、总统府、雨花台、夫子庙,都经过了历史沧桑和战争的洗礼,仍然昂然屹立,对世人讲说着明清以来的历史,教育后人不要忘记国耻,要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大连之旅</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17-05下午7点飞机从石家庄国际机场腾空而起,攀飞到8000米上空,下是白云上是蓝天好一派美丽的画面,说实的我第一次坐飞机,确实有点胆怵,看到飞机上200多旅客都有说有笑,我的胆也壮了起来。7点50飞机平安的落到大连国际机场,我的心也祘落了地。灯火辉煌的海滨卫生城呈现在眼前,心情好激动啊。</span></p><p class="ql-block"> 笫二天到了渤海岸,汹涌澎湃的波涛涌向沙滩,大浪互相碰撞,声势浩大,好一派引人入胜画面。据导游讲大连海边没有沙子,沙子是从秦皇岛调过去的,形成了人造沙滩。行程往西南游览了旅顺口,当年日本侵华是从旅顺口登的岸,所以关东军司令部就设在了旅顺口。我亲眼目睹了关东军司令部的红砖楼房,因门锁着,不让进去参观。午饭后,参观了我国自制己退役的笫一艘潜水艇,并登上潜艇从头至尾参观了內部设施。看到海军士兵睡觉的床位,感到一阵阵心酸,床是用绳子编的吊床,不足20公分。我们的海军战士在艇内一待就是几十天,太辛苦了。自由活动期间我们在海上造船厂,看到了我国的笫一艘航母,虽没近看,只是远望,航母真是雄伟壮观,令人兴奋!走完行程,又坐晚班飞机返航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厦门之旅</b></p><p class="ql-block"> 2017-12上午10点40分,我和内弟吴书强又乘石家庄直达厦门的飞机腾飞了。中途多次遇到汽流,从窗口往外看雾气弥漫,飞机翅膀不停的抖动,我当时又揪起了心。经过两小时50分钟飞机平安着路,厦门国际机场到了。下飞后,一派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树木郁郁葱葱,南海波涛翻滚,金门岛咫尺可见,海南风光太好了。午饭后,我们游览了厦门大学及其它景点。笫二天我们过厦门岛到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陈嘉庚的老家集美村进行了参观。并参拜了陈嘉庚墓,墓碑是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陈嘉庚为家乡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陈嘉庚先生1913年回家乡集美村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中学、大学和厦门大学,建国后,他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晚年的陈嘉庚还请人在鳌园刻录了"台湾省全图"、念念不忘国家统一。曾被毛泽东主席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的光辉"。</p><p class="ql-block"> 最后行程,坐游轮过海游览了古浪屿,以前鼓浪屿是独立管辖,后归置厦门。鼓浪屿是“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一个诱人的岛屿。岛上多处是几百年房龄的建筑,还有外国领事馆的原住宅。多数是华侨归国后的建筑。岛上还出了不少名人,如北京协和医院的大咖林巧稚,就出生在此岛。林巧稚女士,是我国妇产医学的奠基人,也是北京协和医院的开创者。游览时,我们有幸参观了林巧稚女士的纪念园。时间虽过去了四年多,但对厦门风土人情的留恋之情始终不能消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湖南长沙之旅</b></p><p class="ql-block"> 2018-04我和爱人从济南国际机场登机,经过两个小时飞行平安抵达长沙国际机场。我们随团游览了张家界的武陵园,攀爬了十公里之遙的黄龙洞,乘坐了天下笫一梯的爬山电梯,又乘坐铁轨电车游览了十里画廊。山洞的奇观、电梯的惊险、山峰的奇特真令人叫绝。</p><p class="ql-block"> 笫二天,又到了张家界天门仙山。乘坐上旅游车,道路曲曲弯弯,九十九道弯,一直攀到半山腰。后来又坐了几次电梯才到山顶,在山顶还走了一段玻璃栈道,从山顶往四周看,山连山,峰连峰,好一派壮丽景色!坐揽车下车后又欣賞了到了甲午年,作家金庸的题词"天门仙山",真是意外的又一收获啊。</p><p class="ql-block"> 午饭后,又向西南进发了,大约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到了芙蓉镇,也就是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所在地,镇内几乎没有平坦道路,一路爬台阶,把人都累的够呛。游览完后进了一家饭店提前进晚餐。我们这伙人真有福气,饭店老板是习主席到芙蓉镇指导工作时表扬的一老板,饭店大厅里还悬挂着习主席和他的合影照片。晚饭后,我们乘车又向最后一个行行程一一凤凰古城进军了,途中经过了歌唱家宋祖英的家乡一一古丈县。晚上八点许到达了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家乡,凤凰古城。他笔下《凤凰古城之美》,真实地描写凤凰古城的美景和勤劳善良的山民。写出了凤凰古城绵亘逶迤于武陵山脉深处,倚山而筑,环以石墙,濒临沱江群山环抱。此城有1000多年的历史,山川秀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族风情浓郁,而著有"中国最美的小城之称"***总理曾在此题词"芙蓉镇"。</p><p class="ql-block"> 4月30日,我夫妻二人又改换旅游团,先后游览了花名楼刘少奇的故居,又到离此20多公里的湘潭市韶山冲参观了毛主席的故居,圆了我们梦寐以求的心愿和梦想。</p><p class="ql-block"> 4月31日,在外甥女(外甥女张迪当时在长沙上大学,后去英国留学)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大学和湘江橘子州头,我们夫妻二人并合影留念,愉快的走完了10天的湖南长沙之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襄阳、三门峡之旅</b></p><p class="ql-block"> 2020-09去三峡途中,我们游览了汉水之畔,历史古城襄阳城,襄阳千年古都,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深厚。隆中遗址就设在此都、千年古城门和城墙巍然屹立,汉水夜景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三峡大坝,葛州大坝屹立在长江之中,建筑独特,坚固耐久,是世界上一流的水利工程,利国利民、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的创精神和无以类比的聪明才智。三峡之旅深受感动,更增加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更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拜和信仰。</p><p class="ql-block"> 其它旅行如:北京、天津、蓬莱、烟台、威海、日照、青岛、秦皇岛北戴河、张北草原、山西平遙、山西大同、山西洪洞、等等不在一一细述。总之,走一处就有一处的收获,不管是人文地貌,还是风土人情,都含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的渊源,富有教育意义。</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趁着我们还不太老,还能自理,要解放思想,闯出家庭的枷锁,走向社会,多多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汲取大自然的精华,这有益于开阔心胸开拓眼界。要对的起自已来世一遭,不枉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炎黄子孙。</p><p class="ql-block"> 2021/01/10</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我的高中老师吴文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庆魁</p><p class="ql-block"> 老师是漫漫长夜之中为我们引路的盏盏明灯,他们泼洒辛勤的汗水,浇灌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我从上小学到高中,教过我课的老师有几十位,最令我难忘、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高中语文老师吴文藻,他用那深厚的文学功底教我语文知识,使我受益终身。现已到古稀之年,可是我还经常想起上高中时,吴老师讲课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我记的是上三年级开始写作文,我的作文成绩一直不太好,作文成绩按甲、乙、丙判定,一般都是得“乙”。因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从小学到初中的语文成绩总是一般水平,甚至出现了厌烦情绪。</p><p class="ql-block"> 1969年初,王门庄公社成立了社办高中,吴文藻老师从清河中学调入王门庄社办高中教语文课程,他中等身材,大大的眼睛,看上去有点凶,实际上是性情温和。那时上课没有统一的教材,语文课程就是学习毛主席选集和毛主席诗词。第一堂课讲的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他给我们讲了文章的历史背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讲了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的转折、过度、前呼后应;这正是写文章的基础,讲的通俗易懂,听的津津有味,心想真是远来的和尚会念经,是一位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每一堂课都是丰富多彩,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课是讲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前是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就是写现实情况,浪漫主义就是高于现实,如《西游记》就是用浪漫主义的写作方法写出来的。现在的写作方法:就是要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如《欧阳海之歌》。老师精彩的讲课启发了我,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从那以后爱上了语文课程,语文成绩在短期内有了很大进步。</p><p class="ql-block"> 他平易近人。那时学习还不太紧张,偶尔有时到吴老师屋里聊天,得知他是吴侯疃村的,问我多大了,“十八岁”;吴老师您那,“比你大十八岁”。吴老师骑着一辆半旧自行车,每星期回家一次,从王门庄到吴侯疃,路过我们杨家卷村,有时在村外遇见吴老师,他都是从自行车上下来,说上几句话。</p><p class="ql-block"> 1970年夏,社办高中合并到段芦头高中,吴老师担任了副校长,对我还是那么关心。</p><p class="ql-block"> 1978年秋,我回家探家,在段芦头遇见了吴老师,非常高兴,还没等我开口,吴老师就说:“你是卷里庆魁吧”。我向他汇报了入伍后的情况,感谢他对我的教育、关心关怀。这是我入伍后第一次见到他,没想到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吴老师。</p><p class="ql-block"> 他的音容笑貌经常出现在我的面前,在我心中一直有一种愧疚感,对吴老师的付出没有给予回报。</p><p class="ql-block"> 吴文藻老师,我永远怀念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拜 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连永</p><p class="ql-block">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我小时拜妈为师,有什么不会的就去问妈妈。后来上学了,就以老师为师,学习中遇到困难就去请教老师。上中学了,有思维能力了,遇上难题就认真思考分析,还不明白的就和同学一起分析研究,直到弄懂。如果有的很难,实在弄不通的再去问老师,搞清楚为止。</p><p class="ql-block"> 毕业了,离开老师了怎么办?在自己的学习中,在教孩子的过程中也会遇到难题。我就多读多想多思考,有些是可以做出来的,感到惊喜。也有做不出来的时侯,心想,有个永不退休的老师该多好哇!后来,外孙找了一位补奥数的老师,我常带他去听课,我也学习。有个别不懂或不太没把握的题,我就拜他为师,向他请教。我终于又找到一位老师。</p><p class="ql-block">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已经落伍了。电脑不会打,手机不精通。为了孩子学习,我很少玩儿手机。自从入了高中群,才用手机多了。有时看信息,发微信,和同学聊天,写文章。开始写了也不愿意发。还是巧玲在群里喊我的名字,并把稿子给我发出去了,这才写的。开始,只能把写好的草稿用手机照下来再发出去。这样看草稿也看不太清楚,又费劲。后来,我拜外孙女为师,让她教我怎样往手机上写稿,怎样发出去。我学会了,坚持用手机发稿。感觉好了,发到群里也都能看清楚了。后来,我感觉完成一篇文章还是太慢。又找外孙女问,她教我按下说话键读稿子往手机上写。这样速度快多了。当我看到同学的文章上有题目,段落清晰,我怎么么么做不到呢?再次带着问题去拜师请教,外孙女告诉我按说话键,按一下向右调一格。右下角带键头的键是下降键。这样,我学会了写题目,分段落。看上去这才象一篇文章了。我还向她学会了修改文章。昨天我又拜郎老师为师,向他请教,为什么发短信总有错字?他告诉我,你写的文字往下拉看一遍没错了再发。很有效。我又问老师你怎么写文章这么快?他说不在纸上打草稿。我学着在手机上打草稿,再修改好发出去。这样就省了抄草稿的吋间。</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段学习,使我明白了一些道理,世界上的事都是逼出来的。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学习也是这样,不是学会学不会的问题而是想不想学的问题。只要想学,就一定能学会,只不过有快慢之差罢了。过去我想,跟不上形势了,等着被历史淘汰吧!现在我改主意了,活到老,学到老。相信自己,一分耕耘会有一分收获。我想天天学有收获就够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我和我的同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连永</p><p class="ql-block"> 有首歌中唱道:同学情是一辈的情。的确是这样。′在十多年的校园生活中,我结识了许多难忘的好同学、好兄弟姐妹。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只是其中的一个,那就是原籍翟古寨的赵玉兰同学。她高高的个儿,苗条的身材。白白的脸蛋,两只 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她剪着短发,看上去很瘦弱。</p><p class="ql-block"> 我和玉兰是初高中的同班同排同学。历经五年多,(因赶上动乱)占据了我学习生涯的一半。这使我怎能忘记得掉呢?!我们升初中是 1963年。那时候,玉兰在我班是年岭最小的之一。因为从未离开过父母,离家十五里地,只能一周回家一次。所以,她经常哭鼻子。我看了很同情,经常劝她,安慰她,把她当成小妹妹。我俩又正好是同桌,在班第二排桌最右边靠北墙。我清楚的记得我俩一块儿上课,下课一起玩,就是业余时间也在一起讲故事、 聊天。这样 ,长此以来,她就不那么想家了。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她就帮我分析讲解,在语文俄语方面我就帮助她。这样我俩就成了一对亲密 无间的好姐妹,好同学。后来,我们经常在一起 争论问题,明辨是非。她在班内担任组长,工作也很积极。我在团支部任宣委,她也非常支持我工作。我们不是吃吃喝喝的朋友,而是是非鲜明的伙伴。每当看见对方有错误缺点,马上批评纠正,有好的地方也互相学习。</p><p class="ql-block"> 后来升了高中,又分到同一个排。我俩都很高兴,更是亲上加亲。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体贴,工作上相互支持。我俩学习都很好。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热于帮助同学。每当同学遇到困难时,我们就主动去帮助,把每个同学都看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多少年过去了,李淑廷在群里初次看到我时还说,连永姐,你那时总帮我们学习,带我们做这做那。</p><p class="ql-block"> 高中毕业后,我和玉兰 各居一方。后来,我又去了沈阳,更是相隔几千里,再也没见过面,也都遥无音信。直到去年我回老家,玉兰听说我回去了,就急急忙忙从南宫回来,和我见了一面。我们都变老了,唯一没变的是那份真情。我俩又亲又拥抱,恨不得把半世纪以来要说的话都说出来。我们又高兴又激动,含泪讲了一大会儿,又亲切地交谈了两个小吋,她就葱葱地走了。难舍难离的心情持续了好久,我还沉浸在刚才的谈话中。去年春节回老家早,因为疫情把我阻隔了近三个月,3月17号才回沈阳。我走后没多少天,玉兰向我报告好消息:林秀玲白玉英和赵玉兰组建了一个段中双十一女生群(十一班,11名女生)把天南海北的Ⅱ名同学找到入了群。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王清玉同学也帮了很多忙。玉兰拉我进了群,我太高兴了,终于可以见面交谈了。我们班女生曾在威信上面对面交谈过一次。元旦前我班男生也纷纷加入进来。现改名为段中老三届十一班群。后耒我又加入了高中群,参加活动,从中锻炼了自己。一个接一个的欣喜,使我一直处在兴奋中,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我的 “第一名 ”—— 零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金秀</p><p class="ql-block"> 1966年春季,邢台地区在清河县中学举办了全区中学生运动会。我报名参加了400米短跑和800米中长跑两个项目的比赛。比赛前体育老师给我们讲述了比赛的规则、要求和注意事项。经过一段紧张的短期训练,我们这些参赛队员都信心满满地准备着出征。</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运动会开幕的那一天,同学们举着五颜六色的彩旗,春风吹拂着我们纯真的脸庞,阳光沐浴着我们跳动的心房,我们迈着铿将有力的步伐,奔赴赛场。</p><p class="ql-block"> 各班级各就各位,围观的人不一会儿就把整个赛场围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隆重的开幕式结束后,正式比赛开始。待60米、100米、200米、跨栏、接力等比赛结束后,广播里传来参加女子400米比赛的同学到指定地点集合响亮的声音。我整理了一下衣服,将脚下合脚、别致的黑白色斜条布鞋的带子紧了紧。那感觉就像是要参加一场战斗,占领一处高地似的。</p><p class="ql-block"> 站在起跑线上,当裁判员发出:各 就 位 、预 备的口令后,参赛队员都做好了前腿弓后腿蹬,目视前方的准备。只听“呯”的一声枪响,一个个如矫兔般飞离起点。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的爆发力,竟跑在了最前面。同学们的加油声一声接着一声……我奋力拼搏着。快到终点时,比赛场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声音:同学们,最后的冲刺时刻到了,跑在最前面的同学马上就要撞线了!……我第一个撞开了那条拦带。掌声经久不息。几个组的预赛下来,我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决赛时心里有了底,果不出所料,我获得了女子400米的第一名。</p><p class="ql-block"> 回到班里,同学们欢呼跳跃。不一会儿 ,教导主任满面笑容的来到我们班,看着我竖起了拇指,又带头鼓起掌来。他看了看我脚下的鞋子,我有点莫名其妙。</p><p class="ql-block"> 800米比赛时,我犒劳自己,特意在食堂里买了两个馒头。这次心里没了底,不知道瘦小的我自身的体力究竟怎么样,心里不免有些紧张。但我清楚的知道,我必须拿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拼尽全身的力量,争取最好的成绩。</p><p class="ql-block"> 当裁判员又举起发令枪,各 就 位,枪声响起的瞬间,我蹭的冲出去,抢跑恰到好处。800米要两圈才能跑完,因为有400米时的印象,一路加油声、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果然不负众望,我领跑着身后的同学。当再次听到那最后的冲刺时刻到了的时候,我又一次将拦带撞开。这次没有预赛,一次定成败。</p><p class="ql-block"> 焦急的等待着比赛最后成绩的出炉。当听到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没有我的名字时,同学们炸了锅,不对!不对……错了!错了……班主任马上去询问,答复是:你们班的张金秀同学不到可以串道的分离线(800米开始时在各自的跑道上,到可以抢道时有一个标志)就离开了自己的跑道,犯规了,成绩无效。这就意味着我的第一名的成绩是零分。</p><p class="ql-block"> 天哪!……怎么是这样……当我慢慢的镇静下来后,才想起来还真是有那么一步,竟被认真的裁判员发现了。</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并没有就此责备我没有给班级挣得荣誉,反而安慰我,我心里十分感激。</p><p class="ql-block"> 由于那双独一无二的布鞋,之后,有不知道名字的同学,戏称我是“穿马戏团人鞋”的同学。</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对这零分渐渐有了感悟:做什么都不要偏离正确的轨道,否则,有可能将所有的努力归于零;对于没有涉足过的事,要敢于尝试,不然,你就不知道自身蕴藏着多大的潜力;奋斗、拼搏是每个人应有的一种精神,只要坚持,总会有所收获;在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的途中,会出现各种各样预想不到的情况,成败乃兵家常事,关键是要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少走弯路……</p><p class="ql-block"> 这个终生难忘的零分,使我感到虽败犹荣,比赛场上曾经留下过我深深的足迹。我记住了这个无效的第一名,记住了这个零分,感谢它给予我的启迪,让我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和我的至爱 —半旧自行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玉玲 </p><p class="ql-block"> 记得上初二时,六六年下学期秋的一天,我放学回家,一走进家门,就看见院子里停放看一辆半旧的、但擦拭的干干净净的、永久牌国防绿的自行车。我当时眼睛都直了,急着问:哪来的自行车?姥姥从屋里岀来,笑呵呵地说:买的呀!从咱村一人家买的,花了九十块钱呐!喜欢吗?喜欢喜欢,太喜欢了!我当时高兴坏了,简直是喜岀望外。我围着自行车,转来转去,捅捅这儿,摸摸那儿,然后推着车子(因为还不会骑)在院子里转了好几个圈儿。那一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一直高兴着,激动着…… </p><p class="ql-block"> 我有自行车了,我要学骑自行车了。从二年完小,二年初中,我一直是走读生,做梦都想骑自行车。打那以后,我学车的劲头可足了,简直是废寝忘时、不遗余力。在学校抓紧做完作业,路上都是跑步回家,一进家门,二话不说,推起车子就去学。那时不像现在,几岁的孩子拎车就会骑,那时车又高,又是直梁,也没现在这惯性,学起来挺难的。开始不会骑,我就踩着脚蹬子遛,可光遛不行啊!骑不上去呀!后来我就踩着中轴,靠着斜坡遛,这样高一点儿,遛着遛着,借着惯力,猛一上窜,可沒等坐稳,车把一歪,就给摔了下来。这样翻来复去,身上腿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可我不怕,生怕自行车摔坏了,每次都是立马爬起来,先扶起自行车,推推转转,看车摔坏了没有。这样学了一段时日,我渐渐地能踩着中轴骑上,在场院里转圈儿,然后踩着中轴试着下车,就这样上上下下、一来二去的,最后我踩着脚蹬子都能上下自如了,我成了一名真正的"骑士"。 </p><p class="ql-block"> 我会骑车了,从此结束了我的徒步生涯,开始尝试着骑车的美妙。我像长了翅膀一样,每天骑车上学、下学,自由自在、高高兴兴,快活极了!我对我的自行车,爱如至宝,虽说是半旧的,可在我心里,就跟新的一样,沒事了就擦洗、保养,中轴、链子上油,车袋打气;这些年每逢下雨下雪,我宁肯徒步走,从来不舍得骑。这好几年下来,我这车从来都是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直到最后,实在不能骑了,买了新车,我也舍不得丢,一直在家里存放着,存放着。还不时的去看看它,摸摸它,别有一番滋味。 </p><p class="ql-block"> 我和这辆半旧的自行车有着深厚的感情,有着难忘的记忆,它成了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永久牌的自行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聊 天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王连永</p><p class="ql-block"> 昨天,我和老同学满天霞光聊天长达1个多小时。从学校学习聊到串联,又聊到现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场面,一件件欢乐的时刻,都让我们惊喜而难忘。</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学校严格执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习生活都很紧张。当我们聊到班内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时,我俩都笑着说,我们还是一对红呢!那时我俩很要强。经常商量我俩每科成缋必须在前三名,还商议每周做几件好事,何时做。很快我俩就成了班内的标杆。深受大家喜爱。</p><p class="ql-block"> 我们又聊起了五一运动会。为了用行动向“五一″献礼,我俩都报了80米抵拦。刚开始练,经常被抵拦拌倒,摔得膝盖都破了皮,还是坚持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俩很快都掌握了技能,就开始了我俩比赛,看谁用时少。最终在运动会上,还是她比我快了一点儿,她我分别得了冠亚军,为班里争了光。</p><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谈到串联。我们劲头儿又来了。想到那时,我们就象一群出了笼子的小鸟,自由放飞。享受着大地的滋润,呼吸着蓝天白云分享给我们的新鲜空气,我们五男四女的小分队别提多高兴了!雄赳赳,气昂昂行进在奔向北京的路上,不时地喊着:我们是宣传队,我们是播种机……可神气了!我们越走越快。有时太累了,就坐在地上歇会儿再走。这样,每天走七、八十里路, 披荆战棘,脚磨泡了,就歇歇脚,穿破泡明天再走。第二天,一大清早我们就出发了。个个精神焕发地走在前进的路上。男生们高喊累不累?我们女生答道,想想革命老前辈。他们又说苦不苦?我们说,想想长二万五。我们走得更快了,什么累呀,苦呀全都抛到 九霄云外了。来到北京四十里地的通县,虽说已赶不上毛主席接见了,有些失落。但一想到我们就要到首都北京了,还是很高兴。没多久,我们就到北京了。找到国务院接待站,迅速地填表报到,被分到西四京毛二厂。很快我们来到住处,受到热情招待,因为我们是毛主席的客人。</p><p class="ql-block"> 来到北京,当时都是军管,每天早晨6点,就有解放军同志,带我们跑操训练。第五天早集合完,解放军同志告诉我们,今天有任务,我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现马上回去吃饭,7点集合。我们都 莫名其妙,直到进了人民大会堂,我们才猜想是有首长接见吧?!好多红卫兵都坐满了。整个大会堂显得非常隆重。八点四十许,周总理在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陪同下,走进会场讲话台。周总理面带笑容向大家招手,他那和蔼的面孔,用熟悉的声音讲,同志们,红卫兵小将们,你们好!……周总理亲切的讲话持续了十五分钟。我们都大声喊周总里好!周总理…他回手致意。我见到周总理了!……等领导同志。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又回到了住处。</p><p class="ql-block"> 在京的半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多是去各大学读抄中央首长讲话,看字报……我们也去过动物园,天坛、天安门广场,飞机场,东四商场……北京好大啊!每到一地,我们都是惊讶和惊喜。我们 还有很多故事和笑话。</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们听朋友说,明天到东四一个地方去领毛主席纪念章。我们很高兴。第二天,天还不亮,我们就一起到了那地方排队。人越来越多,我们幸好在前面,没等多大会儿,就一人领到一枚金光闪闪的毛主席纪念章。我们如获至宝,小心地戴好。还时儿看看,生怕挤掉了。这样我们便高高兴兴回家了。记得刚来到这里时,也不知在哪边上车下车,出门就上了车,走了好几站地,问车上的人,他说你们犯了方向性错误,所以,我们马上下车往回返。这才明白上车得从右边上,才能前行。</p><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去二十天了,我们和解放军同志也都熟了。有一次晚上他们来查访,问我们有何想法和收获?我们女生说,我想当兵,收女兵吗?那同志说,你们给毛主席写信吧!也许毛主席正在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天真的相信了,后来信也写了。可是……直到进了高中群,结识了侯殿忠首长。才算当了一名小兵。在首长指挥下,英勇作战,不畏艰险,冲锋在先,做一个好兵。也算圆了自己的一个梦。在聊天快结束时,我们互相聊了各自的现实情况。知道孩子都,很好,我们老两口也都健康幸福。也解除了多年的思念和牵挂。人到老年,力不从心。但我要活到老,学到老,实现人生自我价值,少留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赞 雪</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王连永</p><p class="ql-block"> 今早清晨,我出门一看,地上,车上,房顶上全被白雪覆盖,白茫茫一片。一夜变成了银色世界。好景!好景!太美了。雪花还在一大片儿一大片儿的飘着,不时的打在我的脸上。略有一丝凉意,觉得爽!看到树上挂满了小朵小朵的白花,像春天盛开的白梨花。随着小小的似乎感觉不出来的微微小风儿,慢慢的颤动着。走到去小学常走的院旁,看见松树上挂满了雪,像圣诞树穿上了节日的素装。我站在他身旁,跟他照了一张合影,作为节日的纪念吧!我在继续往北走,大雪白白一片,我真不忍心踩上去,玷污他的洁白无瑕。可是,我想逛遍整个小区,享受一下大自然和雪带给我的美。看到雪的美景,我想到人就要有像雪一样洁白的心灵。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类,给人民带来快乐,覆盖病菌,送来新鲜空气,带给人们健康。也正像我们的白衣天使,与新冠搏斗,与毒魔抗争。战斗在一线,忘记自我。他们具有雪一样的心灵,雪一般的风格。为你们点赞!当我走到北门儿,回头一看,一行深深的脚窝。这是我和大雪交友的凭证,是我们握手的印章。大雪你美如画!我爱你!我已经用手机把你拍下,保存在手机里。你下次再来,想着给我打电话。</p><p class="ql-block"> 我深深的被这皑皑白雪所吸引,一点儿也舍不得离开他。我想继续观赏,走遍整个小区院落。每当我脚踏白雪,他就发出吱吱的响声,我似乎觉得踩疼了他。不!也许是他在劝留我,让我再陪陪她。我连转了三圈儿,查看了每个角落,看来雪很公正,散满了每一个角落。真是天美雪美人心悦。好久 没这么享受了。高兴之余,愿把此美景分享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孤 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金秀</p><p class="ql-block"> 一盏孤灯伴随着老人走到了人生的尽头,牵挂了我21个春夏秋冬,怎么能让人轻易忘却哪!</p><p class="ql-block"> 过去农村使用的照明工具小油灯,是用一个玻璃瓶子,剪一个圆形金属片,在中间冲一个小孔,盖在瓶口上,用棉花搓个焾穿过小孔,瓶子里倒上煤油,不一会儿就可以点燃了。</p><p class="ql-block"> 40年前,春节刚过,一个漆黑寒冷的夜晚,一位老人的方桌上,放着这样一盏小油灯。今天晚上,灯头的火拨大了不少。平时独自一个人时,灯头像个黄豆粒般大小,两个人对面,彼此看不清各自的面孔。老人坐在桌子东面的上把椅子上,右手托着下腮,眼睛微闭,像是在思考着什么。</p><p class="ql-block"> 这座土坯屋是他的父母留下来的,一直是哥哥居住。哥哥去世后,他便从更破旧的西屋,搬到了这个正房北屋里居住。房子的梁、檩、椽、苇薄都黑乎乎的。墙壁是用泥抹平的,从未粉刷过,污渍很多。东边的土坯炕上,平铺着一床被窝。室内的两扇门,经多年风吹日晒,已不像样子。为了冬天避寒,夏天透凉,紧挨着门的外边,又安装了一个多棱的竹子门。门上、窗户上都是用棉纸糊的。看来老人春节前没有换新纸,还有几处小破口,外面的风不时向屋子里袭来,灯火被吹的有点摇晃。室内没有生火,很冷,唯有这盏小油灯好像给屋内带来了一丝温暖。</p><p class="ql-block"> 老人有点冷了,不时站起来,在桌子前渡步。一生的劳累,使他的腰几乎弯成了九十度,平时走路常把手背在身后,以求平衡,今天也是如此。慢慢的,渡步的速度加快了,看来他有些焦急。是的,今天晚上他要办一件大事,要把他的后半生托付给他的外甥照顾,他现在是在等来人给办理此事。</p><p class="ql-block"> 老人的父母去世早,兄妹四人相依为命,由于家庭贫穷,除了大哥六十来岁找过一个老伴,不久老伴就离世外,其余二人终生未婚。如今两个哥哥均已走了,他一个人更觉得孤苦伶仃,这把年纪了,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自己的事也该有个说法了。</p><p class="ql-block"> 灯火一闪一闪的跳动着,老人坐下又站起来,站起来又坐下。怎么人还不来?冬天的夜来的特别早,天气寒冷,再加上春节几天的疲劳,八点多钟,村子里已经静的很了。</p><p class="ql-block"> 大门终于响了一下,有人来了,是自己家族的一个家人,他也是主要的一方当事人。按农村习俗,老人可以有近门的家族人赡养,可这个家人也有特殊情况,能照顾老人的没有别人了,但这事需经这家人的同意。</p><p class="ql-block"> 九点多钟了,屋里越来越冷,灯火忽明忽暗。不行!得叫他们去,不然,今晚的事就办不成了,老人终于耐不住性子了。</p><p class="ql-block"> 另外一个主要当事人,就是老人要托付后半生的外甥,外甥曾在这里照顾大舅,大舅找老伴后,他又回到了自己家里。老人对这个外甥有感情,外甥又娶了这个村的媳妇,于是,老人考虑再三,决定以立遗嘱的形式办理此事。</p><p class="ql-block"> 外甥媳妇对本村人熟悉,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到了她的身上。她出门后,深一脚浅一脚,神手不见五指,总算摸到了管此事的叔叔家。叔叔家的大门外挂了两个大红灯笼,半条胡同都照的通亮。院内四盏灯,新盖的房子被映的四壁生辉,顿时,她觉得像是进入了天堂。迈进屋一股酒菜的香味扑鼻而来,屋内正中央放着一张大桌子,桌子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盘子。在坐的人正在推杯换盏,欢声笑语。这几个人都是常年在外工作,春节回家过年的,难得一聚。眼前的情景,她无法开口让他们离开。想到老人那盏小油灯,那个破土屋,准备的那些简单的饭菜,无法和这个场面相比,她不免感到有些凄凉。</p><p class="ql-block"> 叔叔知道侄女的来意,过了一会儿说,先办事吧,过了十五咱们再聚。出了门他们的脚步很急,不一会儿,就来到了老人的家。院内一片漆黑,屋内的灯光没有给它带来一丝光亮。</p><p class="ql-block"> 这时外甥把准备好的酒菜,端到了那张破旧的桌子上;又正了正临时借来的长条板凳;那盏小油灯,被移到了紧靠桌子北面的条几上。老人将酙满酒的杯子端起来,客气了几句,要在坐的各位多喝几杯。大家谈了一会儿过年的事,进入正题。他们从气氛热闹的场景来到这冷静的地方,一时还不太适应,更何况今天的事多少也给他们带来了一点沉重的感觉。因此,满心欢乐的表情荡然无存,显得很凝重、沉稳、一脸的严肃。在老人的再三劝说下,他们多少喝了点酒,菜几乎未动。老人把想法说了一遍,那祈求的目光在微弱的灯光下依稀可见。室内宁静,每个人都沉默不语,每个人的呼吸都听的十分清晰,每个人都呆呆地望着那盏小油灯。过了一大会儿,事情总算没有预料的那么难办。无声的思考后,首先,老人的外甥郑重其事的表态;家族人也表示了同意;村干部发言;大队会计代笔,最后都在各自的位置下签字,按下了手印。</p><p class="ql-block"> 十一点多钟了,人要走了,外面的天泼墨一般。送走他们,老人背着手回到了屋内,外甥及媳妇收拾完桌子上的东西,他们也要与老人告别了,老人又将他们送到大门外。然后,那孤单的身影背过去,只听咣当一声,门被重重地关上了。</p><p class="ql-block"> 伴着他的依然是那盏孤独的小油灯。 </p><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你明白了吧,那个外甥媳妇就是我本人。 </p><p class="ql-block"> 其实照顾老人的义务,遵从父母之命,从70年与其外甥定婚后,根据口头约定,就接过了原来有婆母娘一直照顾的班。(最初是两个老人, 后来一个去世。)</p><p class="ql-block"> 从此,老人的缝补拆洗、做衣、做鞋、买一些日用品都有我家负责(买东西多半是老人的钱);后来年龄越来越大,在我家洗脚弯不下腰,母亲或妹妹们时常帮他搓洗;平时做点改善的饭菜更是从来没有忘记老人;冬天他一个人不愿待在家里,就到我家聊天,有时困了坐在椅子上打起了呼噜,父母都是安静的陪到他自然醒;我们给点钱三家每家一份(特殊情况除外);为了保障老人的安全,为其翻盖了新房;拆房、盖房,活累耗时长。全家人、亲朋、乡亲齐上阵(就连妹妹们的准女婿也派上任务,每人要带几个人来帮工。);新房盖好后,还要将旧房土砸碎推到地里做肥料;整理院落…………这么多年来,我们不在家都是父母和姐妹们替我们尽的孝。一个出嫁了,另一个自然接替上,就这样无怨无悔、天经地义的一直延续着。</p><p class="ql-block"> 有时老人去我那里住上十天八天的。有一次,老人和我们商议要把房子卖了,把钱给了我们来这里养老,我们没有完全同意他的意见。来这里可以,我们给你养老送终,但是不要你的钱,房子咱们不能卖,留着你百年后停灵……老人看我们不答应,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他像个孩子一样,拉着我的衣角双膝跪下说:“我不能让你们白管我这么多年呀……” 我慌忙将其扶起来,泪水啪啪滴落。老人眼睛微闭,我的心好疼,好难过,眼泪一直不止。彼此呆坐,待都平静下来后,再三劝导…………回去后不久,老人将赡养义务交给了家族人。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p><p class="ql-block"> 虽然解除了一纸协议,但亲情仍在,多年来的牵挂没有就此停止,只是老人有时总说亏对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老人去世后,没有通知我们。老天却给了我们最后一次尽孝的机会。那天,我们借出差的机会,开车左绕右拐去看望病重的婆母娘。婆母娘说他是自己坐在椅子上走的,今天下葬。我们立即买了纸钱、炮竹前往。我撩开蒙布,看着他熟悉的面容,长跪不起,失声痛哭。是苍天让我们有始有终,不留遗憾的送他最后一程。</p><p class="ql-block"> 至此,21年的牵挂到了终点,我心也得以释然。</p><p class="ql-block"> 那个漆黑寒冷的夜晚,那盏小油灯及由此延生的许多事,像是用刀刻在了我的心上,永远不会抹掉它的印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一次挣公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韩风言</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一年一月份,段芦头高中毕业以后,回到家中,那时我已经二十岁了。既然不上学了,就要考虑以后如何生存,好在有生产队接着也不会失业。</p><p class="ql-block"> 大约是春节之前的腊月二十前后。生产队接到上级任务:要去隆尧县山口运石料,送到和生店修扬水站。那时候我也没出过远门,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也想看看山是什么样子。所以我就找队长报名要求承担这个任务。因为马上要过年了,大家都不愿去。队长正好为不好派人发愁哩,见有人主动请缨,就很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便出发了,每个生产队四辆车,一辆大车,三辆小车。大车套两匹马两个人,小车一头毛驴一个人,一共五个人。我被分配赶毛驴小车。上午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坐在小驴车上,心里美极了,嘴里还唱起了小曲儿。天有不测风云,当我们走到琉璃庙村附近时,突然刮起了六、七级的西北大风,顿时天昏地暗,黄沙滚滚,公路上什么都看不清了。我们全都下车拽着牲口,艰难地慢慢前行。天黑前终于到了南宫城,住进了老汽车站东边的一个大车店里,赶车的住了店,给个知县都不换,住下来,一天的疲劳一扫而光,洗洗脸,沉沉睡去。</p><p class="ql-block"> 冬天天短,为了多赶路,就要早点起。第二天早上四点钟我们就起床了,赶紧喂牲口,准备出发,谁知到了牲口那里一看,坏了,喂牲口的八十斤黑豆,饮牲口的水桶,全被人偷走了!我们五个人马上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由我借一辆自行车回家去取牲口料,其余人马在城里等我。要求我务必在中午十二点前赶回来。当时天还没亮,借自行车也得等到天明再去借吧。早七点借了自行车,我就飞快地像家里奔去,路上也顾不得欣赏沿途的美景,只有拼命蹬车,汗水把衣服都湿透了,也不敢歇会儿。到家找到保管员取来黑豆,返回南宫时刚好中午十二点。于是我们重新踏上征程。</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住宿在一个叫牛家桥的村庄,那是一个大场院,场院边上有个看场的小屋子。我们就住了进去,有了上次的教训,我们把喂牲口的黑豆枕在头底下,以防被人偷去。天快亮的时候,来了一个拾粪的老头儿,说屋子是他们队的,你们不能白住,这样我们被他勒索了几毛钱,我们牲口拉的粪也都给了他,出门难破财免灾星吧。</p><p class="ql-block"> 二百四十里路走了三天,第四天早晨,就去采石场装车。大车装一吨,三辆小车装一吨,也就是每辆小车装六百多斤。装车的运货单上写了两千公斤的字样,让我收着。装好车以后,我们看了看车上,总觉得不够,没有两吨,怕拉到扬水站不好交代,如果拉回去,人家一过秤,重量不够怎么办。于是我们就在路上捡别人从车上掉下来的石头。一路上捡了十多块,心想,这下够了,回去保准够秤。</p><p class="ql-block"> 到了和生店扬水站,把运单交给负责收货的人员,人家并不过秤,只是数了数块数说:“够咯,还多十多块呢!”这时我发现,发货单的备注栏里写着“40块”。我向收货员讲了我们怕少了不好交差,在路上捡石头的事儿。收货员说了一句话,差点儿没把我气死。他说:“你们真是南天门的过木——老干板,我们只数块数,不称重“。这时的我真不知怎么回答他,真是公公背儿媳妇看会——费力不落人。</p><p class="ql-block"> 此次出公差,历时六天,风餐露宿,受气受累,脸刮黑了,手冻裂了,嘴上起了水泡,头上落了一头黄沙。第一次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在付出艰辛的同时,也得到了60个工分和6元钱的出差补贴。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挣钱,当我把钱交到母亲手里的时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母亲看到我这副模样,心疼得掉下了眼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难以忘却的二、三事</b></p><p class="ql-block"> 陈洪淼</p><p class="ql-block"> 高中毕业,初出茅庐,一介书生难以溶入社会。只有经过一番的磨难,才能使自已锻炼成长为一个名符其实的男子汉。初次踏进社会,我也闹出了笑话,也付出了艰辛,也收获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才能。</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赶牛车</b></p><p class="ql-block"> 七一年冬,我的儿子出生,二十天后,按照农村的老风俗,坐月子的女人要回娘家出满月。时处隆冬,一场大雪后道路结冰。怎么回娘家?七十年代,农村几乎没有汽车,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生产队里的老牛车。再说我又不会驶车,连吆呵声"臾、"喔"也不懂,怎么办呢,又不能让老人代替,为了要脸面,我硬着头皮借用生产队的牛车。</p><p class="ql-block"> 父亲给我套上了车,又在车上扎了布蓬,爱人抱着未满月的孩子上车了。下面就看我的了,车一上道我就傻眼了,路面上除了化雪后冰渣子就是冰凌,拉车的大黑牛随走随打滑。</p><p class="ql-block"> 快到段芦头卫生院门口时,牛突然被滑到,车辕子着了地,我爱人和孩子被甩出车外,好险啊!我赶紧看了看大人和孩子一切都平安,心里也算平稳了些,真是有惊无险!待了一会,来了两位路过的乡亲,帮我把牛解开,轰起牛又重新套上了车。</p><p class="ql-block"> 多亏当时经济条件差,"308"国道还是土路,公路上基本上没什么车,这也算帮了我这个车夫一个大忙。我小心翼翼地总算把车驶到西康村,我悬了一路的心也算落了地。</p><p class="ql-block"> 午饭后,我又上了愁,人是平安送到了,可牛车又怎么赶回去呢?真是好人自有天助,救星来了。我本村的老同学李兴全往西康来走亲戚,要回段芦头。那就要拜托老同学了,兴全驶过车,他熟练的把牛车很快驶回了段芦头,真感谢老同学帮我闯过了一难关。</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喷农药</b></p><p class="ql-block"> 七一年,六月中旬,大田作物长势喜人。可生产队种植的几十亩谷子遭了虫灾,谷穗上爬满了棉虫。为了保证谷子少减产,生产队组织了打药专业队。</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也报了名,决心尽快灭虫,打好虫口夺粮的攻艰战。当时用药是"六六粉",喷药机子是中型的手搖喷雾器,喷药时间要掌握在晚上十点后谷穗上有了露湿再施实喷药。晚上,我们去村西郝家河地块谷子地喷药。干活前我想喷药是个既简单又轻松的活,手一摇喷出药来就行了,可具体操作起来事就不容易了。我武装好自已兴致勃勃的跟着专业队出发了。到了地头后,大家分工作业,每台机子一次喷洒三耧的宽度,要喷匀、喷细,决不能留空档。借着月光我走进几乎一人高的谷地,由东往西喷了起来,大约走了地块东西一半的距离,听着后有人喊我:“小淼你走到哪里去了,快返回来",我回头一看自已偏离了方向,不是往正西走却往南偏了几耧朝西南方向去了。没办法又往北靠再往回喷,一来一往多出了力还落了后。事后,我想自已明明是顺垅走的怎么就偏了呢?就是想不开。后来专业队队长指点说:"本来为自身防护脸捂的严,喷出的六六粉影响了你的视线,再加上第一次缺乏经验,所以出现两次偏离方向的问题"。队长的分析与指导提醒了我,使我深深认识到广阔天地大有学问,大有作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推独轮车</b></p><p class="ql-block"> 七一年,秋收后准备种小麦了。为了抢墒不误农时,要往地里抓紧运糞作底肥。仅靠生产队的一辆牛车会误事的,所以要组织人力通过单独车往地里运灰糞。晚上队长召开会议点了六个人的名字,组织了推车队,其中有我。</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六点,我们六人忙了起来,一人分配一辆独轮车,两个篓子(用荊条编的长方形的盛东西的器具)梱绑在车子两旁,装满灰粪上路了。开始我排位还靠前,很快我们六人就分出了等次。我落到了最后,前五名都是多次挖海河的壮汉,唯独我是刚下学的心高力小的弱书生。看吧他们大步流星,不喘不出汗,哪我呢,汗流浃背,总觉得迈不开步。运粪的途中还要爬一个大漫坡很是吃力。我一早晨总是跟在队伍后面爬行,距离越拉越远,可汗没少出。笫一车排位最后;第二车排位还是最后;笫三车更是最后。既是强咬牙也赶不上队伍了,越落后,还要多卖力气。因倒粪时,前面的离地头近,越居后的离地头越远,还要重载轧新辙。我呢,车车如此,真是房漏偏遇连阴雨,多费了一半的力气,还是落了个落后。</p><p class="ql-block"> 推了三车收工了,一早晨往返二十多里路,挣六个工分,要休息一上午,我当时觉得还不错。吃了早饭,我累的躺在了土炕上,脚上起了水泡,腿脚也不听使唤了,这时两只鸡跑到屋也看我的热闹。怎么撵就是不出去,炕我又下不去,只能借助笤帚把它们赶跑了。</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一磨难,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工作,只有意志坚决,身体健壮,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p><p class="ql-block"> 2021-01-16</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我最喜欢的运动——打乒乓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连永</p><p class="ql-block"> 在平时生活中,我喜欢和孩子一起学习,给他辅导功课; 喜欢早晨5点起来 ,送孩子上学; 喜欢早晨去走步,边走边听每日嗨购节目,然后答题;我更喜欢每天上午打 乒乓球。今天我就专门儿说说打乒乓球的事。</p><p class="ql-block"> 我是63岁那年开始学打乒乓球的。刚开始谁也不会打,更不会发球。只有王洪英比我早打了半个月。又没老师教。就这样打球没有捡球多,苦苦打了两周。总算会发球了。也会接球了,我们更有信心了,打也快些了。一个月后,我和红英比赛,三局两胜。最后,我输给她了。我心想,为什么输球的总是我?!为什么?我回想刚才打球的过程,她 两次扣球我都没有接着。再就是她发球,总是发大三角小三角,有时我就接不着。原因找到了。我就专门儿注意这两方面,接好球。并且我也学扣球。还要学反拍打球和扣球。我这一使劲儿超过了她。平时打球她就说, 王姐,我不如你打的好了,我不会用反拍儿打。我越打越来劲儿了。后来他去外地了。我又和王老师成了搭档。她 用直拍儿,我用的是横拍儿。她 喜欢打长球,速度慢,我 就随时寻找机会扣球。</p><p class="ql-block"> 我现在还有四五个姐妹球友,也有四五个男同胞。经常一起打,单打或者双打。我有一个男对手姓那,我俩打得快,水平不分上下,每次双打,他都点名和我一起。还有一个女对手姓李,她用直拍,我用横拍。她 打得不错,但毕竟是直拍管得面小,不如横拍左右都可以打,双向进攻。还有 两位不错的男同志,再就是我老伴。他 是在我那个搭档住院一个多月里,我让他陪我打的,我俩天天坚持打。在我们这伙儿人群中,有高点儿低点的,我敢打拼!不敢说…第一,但也算是一、二吧!我用左拍儿打扣还是挣分的发宝,一般人接不着。</p><p class="ql-block"> 另外,还有下午班儿的一个男同胞,有时他也上午来打会儿。本人 教练级水平。不忙时也给我们指导。他来了,或者人多了,我们就双打。单打独斗还好应付点儿,双打要赢一局,得要二人配合好方能取胜。每次和老师双打,我们必须给他找一个差点儿的,我们这边儿找两个相当的。我们努力和他们拼搏,有时打个相当或盈一局,还是老师赢的多。我们时而边打边笑, 两边儿沙发上还有等着接班打球的观众,不时的叫好鼓掌,也有时故意逗笑。每打一个好球,大家都哈哈笑,击掌叫好!</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这里打球,不光收获球技,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收获快乐,收获健康。使自己更开心,更幸福,更好的享受人生。最后,祝我的球友们,永葆青春,一生平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老有所乐</b></p><p class="ql-block"> 侯景林</p><p class="ql-block"> 上了年纪的老人要有自己的爱好和追求,要以年轻的心态开心快乐地面对每一天。退休以后,我迷上了健身锻 炼,找到了自己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刚接触健身时,我只是早晨跑跑步,每天坚持五公里。下午骑骑自行车,经常在段头或南宫或临清或枣强骑行着锻炼。有时心血来潮就骑行去邢台,六七个小时就到了,在市里的大女儿那里住上几天,再骑行回段头。那时还不服老,对自己的要求是挑战自我,挑战极限。</p><p class="ql-block"> 儿子在保定市部队工作,回家时间很少,因不放心我 们在家过二人的空巢生活,于 2013年把我们老两口接到保定市居住。刚来这里时还真不适应,远离了同学、战友,没有了老乡、同事,虽然在孩子身边得到了照顾,有时也会感到些许孤独。</p><p class="ql-block"> 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保定是个体育色彩浓重的城市,不仅出了不少体育健将和奥运冠军,而且到处有健 身爱好者,体育锻炼的氛围很好。在这里我有幸接触了太 极拳,在老年大学参加了几期太极拳培训班后,慢慢了解 了杨氏太极拳。世人常说隔行如隔山,其实翻过这山后看 见的是一片新鲜的、让人流连忘返的景色。太极拳就是这 样,越练越有兴趣,越学越有学头。太极拳有几百年的历史,博大精深,极富哲理性。</p><p class="ql-block"> 我对太极的喜爱简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自从学会了太 极拳,不管是寒风凛冽还是 暑气逼人,我都坚持每天学练太极拳。那时见了身着太极服的便视为相见恨晚,见 了老师傅就让人家帮助纠偏指正。每一次练拳都被那松柔顺遂、连绵不断的动作和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协调所陶醉,每一起每一落都在休养生 息中放松自我。</p><p class="ql-block"> 不仅如此,经过几年的学练我结识了许多拳友,拜访 了几个传承老师,加入了市太极拳研究协会,有了我们自 己的太极拳队。去年又加入了西安永年赵幼斌太极拳协会。 每年还自驾车外出参加培训、表演、比赛,去年参加了保 定市组织的太极拳比赛,获得了老年组一等奖。</p><p class="ql-block"> 医学认为,老年人的肌肉每年都在偷偷地流失,骨骼 在慢慢地疏松。要想延缓肌肉萎缩、强壮骨骼,就得做抗 阻运动,锻炼肌肉力量。于是我又去了健身房,开始跟着 教练学器械抗阻运动,经过每天汗流浃背的撸铁锻炼,还 真出现了逆生长,增加了两公斤体重。</p><p class="ql-block"> 来保定市居住这几年,我一直坚持着上午习练太极拳,下午去健身房锻炼的习惯。太极拳练的是松柔协调整体劲, 健身房练的是局部抗阻爆发力,两者互补,深感受益。虽 年逾古稀,身体却依然硬朗,每年除体检外从未与医院打 过交道,体检指标也都很正常,退休这些年里也不曾感冒 过。这都是长期坚持锻炼,提高了身体免疫力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每天和老伴一块儿规律地锻炼身体,不仅丰 富了老年生活,结交了新的朋友,加入了新的生活圈子, 更是有了年轻的心态,有了新的追求,收获了老年独有的 轻松快乐,正所谓是老有所乐,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深刻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b> 王秀娟</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人生记忆中,最深刻最难忘的是奶奶的身影。那近似于九十度的弯腰驼背的身影,像刀子一样刻在我的心里。 </p><p class="ql-block"> 从我记事起,奶奶的背就是驼着的。我好奇的悄悄问母亲:“娘,奶奶的背怎么这么驼呀?”母亲看着我说:“奶奶是累得!”“累得?。。。。。。”我疑惑地在心里反复的想;为什么别人家的奶奶不这样,而我的奶奶累成驼背了呢?</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的王姓在村里是独自一家,没有族里,没有旁支,爷爷奶奶带着我们一家和叔叔一家过日子。父亲和叔叔在城里工作,平时家里十二口人,过年过节父亲和叔叔回来了,全家十四口人,这一大家子的生活靠爷爷奶奶操持着。</p><p class="ql-block"> 我在奶奶身边渐渐长大。亲身感受着奶奶的勤劳和善良。</p><p class="ql-block"> 冬天天冷,我和大妹妹常常睡在爷爷奶奶住的堂屋里的炕上,每当夜深人静时,奶奶便在屋里的地上支好纺车,盘着脚坐在蒲草垫上纺棉花。一盏扣着灯罩的煤油灯放在炕边的桌子上。爷爷坐在炕上,挨着桌子,叼着长烟袋吸着旱烟。他不时地把烟袋凑到灯边,吧嗒着吸燃那灭了火的烟丝。享受着旱烟给他带来的愉悦。我和妹妹睡在暖融融的被窝里,看奶奶纺棉花。奶奶右手摇车,左手捏着棉条,熟练地纺着线,纺车发出嗡嗡的响声,像给我和妹妹唱着催眠曲,棉条像春蚕吐丝一样吐出均匀的白色细线,还像魔术师的袖子里能抽出无穷无尽的丝线一样神奇。奶奶娴熟的动作真像白鹤亮翅一样优美。再看看奶奶消瘦的脸上,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就像演员一样漂亮。又看着奶奶弯着的驼背,裹着的小脚,心里一阵酸楚,奶奶呀你真让我心疼。我暗暗下决心;等我长大有能力了,我一定要带奶奶到北京,找最好的医生给奶奶治腰病。想着想着睡着了。</p><p class="ql-block"> 一觉醒来天大亮了,不见奶奶的身影,看见地上的小筐里放着四个纺好的线穗子,听见隔壁厨房小屋里响着呼啦呼啦拉风箱的声音,我知道这是奶奶在做全家人的早饭。</p><p class="ql-block"> 奶奶是做饭的巧手,在缺吃少穿的六十年代,不管是什么样的食材,在奶奶的手里都能变成美味的食物。记得奶奶做得菜豆腐,是我最爱吃的也是全家人最爱吃的饭。冬天里,奶奶把黄豆泡发,用小磨磨成白白的豆浆,再加上小米熬,然后放些干榆叶,干红薯叶,干白菜叶等煮一煮,就做成了一大锅香喷喷的菜豆腐。奶奶揭开锅,豆香扑鼻,她用一个大海碗,盛了满满一碗,叫我去送给邻居的孤寡老奶奶,我端着一碗快要溢出来的菜豆腐不敢快走,我多么想赶紧送完回去吃贴饼子,喝菜豆腐呀!</p><p class="ql-block"> 我要上中学了,学校要求自带干粮,交点伙食费,学校的食堂给做些米汤,菜汤。我的奶奶又开始给蒸我干粮。奶奶把玉米面和红薯面掺着发开,蒸成铜黄色的窝窝头。一周六天,我至少要带20个才够我一周的口粮,奶奶又给我带些煮熟晒半干的萝卜咸菜,咸咸的劲道。吃着奶奶做得窝窝头和咸菜,我在学校里快乐的学习着,从未感到生活的苦,只觉得奶奶做得窝窝头香喷喷甜丝丝好吃极了。现在回想起来,那铜黄色的窝窝头比味多美店里的蛋糕味道还美。</p><p class="ql-block"> 我的奶奶是三寸金莲的小脚,有时弯腰捡个东西,站起来想往前走,那小脚却不由自主得后退。我从没有见过奶奶宽衣睡觉,看到的是奶奶累了就侧着身,头朝里,穿着衣服,搭个被子角休息会就又开始忙了。奶奶刚六十出头,就因心脏病辞世。我的奶奶这时才直身平躺永远长眠了。</p><p class="ql-block"> 奶奶离世五十多年了,我每每想起奶奶,就泪眼汪汪。这刻在心里的奶奶的身影,永生不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难忘一段师生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侯殿忠</p><p class="ql-block"> 我在王门庄社办高中上学时,有位女老师叫安永珍,是刚从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的高才生,年轻漂亮,比我们也就大个五、六岁。因为是刻板出身,又是大学文艺宣传队的骨干,她举止文雅,多才多艺,板书写的好,标准的普通话,上课表达能力强,教学严谨一絲不苟。</p><p class="ql-block"> 她关心体贴学生,特别是对女同学更是关爱有加。一次白兰双同学病了,她帮助端水送药,让躺在她床上,盖上如雪白洁的棉被,并经常帮助补课,使她很受感动。1970年6月我们合并到段芦头高中就读,安老师调到南宫高中负责四个班的物理课,并负责指教学校文艺宣传队,我们分开后就失去了联系。</p><p class="ql-block"> 我们与安老师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她的音容笑貌深刻地刻在了我们脑海里,安老师渊博的文化知识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让我们终生难忘。我爱人白兰双经常在我面前唠叨,“你想办法打听找找安老师”。为了却这个心愿,我与同学们四处打听安老师的信息。一次看电视,从《等着我》的栏目中受到启发,于是,我约安老师的“得意门生"田学勤同学,在网上发了一个寻人启示:寻找恩师安永珍。这个贴子很快被安老师的侄女看到了,她回家问:姑姑,你在南宫王门庄高中教过学?有叫侯殿忠、白兰双、田学勤的要找您。安老师说,是啊,他们都是我的学生。这样我们就联系上了。2012年夏天,我和爱人及全家驱车300公里到衡水看望了安老师,田学勤一家也从南宫赶到衡水,师生分别42年又相聚,心情格外激动!</p><p class="ql-block"> 学生寻找老师就是一个心情,总想给老师一点报答。去年安老师的外孙女在北京某大学毕业了,我和爱人积极给她出主意、想办法,帮忙安排了理想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去年北京疫情暴发,安老师第一时间给我们打来电话,嘱咐我们做好预防工作。</p><p class="ql-block"> 恩师永铭记,师恩久难忘。老师的谆谆教诲和辛勤培育,传授给了我们科学文化知识,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人生航向和插上了理想的翅膀,让我们飞得更高更远!我们衷心祝福老师健康长寿!</p> <p class="ql-block">歌曲 :《老师我总是想起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难忘瞻仰毛主席遗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连永</p><p class="ql-block"> 2008年7月2号,天气晴 朗。我带着外孙女一起送姐姐回老家。路过北京,准备玩儿两天再回家。我和姐姐三人一起上了 开往北京的火车。阳阳(大名李湘璨)当时四岁,因为一直跟着我,所以我走到哪就把她带到哪。</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她可高兴啦,又唱歌又跳舞。我们觉得很快就到了北京。</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早晨7点就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纪念堂还没开门。我们就在天安门毛主席象前照象,单照,合影,照了好几张。又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照了几张。有时正给她照着她跑了。有时照的前仰后合的…这时我看到有不少人在纪念堂前排起长队了。我们也赶快走过去。</p><p class="ql-block"> 我们也一起站到队列里,跟着队伍往前走。我看了看前面,又望后面,头尾都快接上了。队列中有年青人、老人,也有小朋友,还有外国人。队伍走得很快,过了十多分钟,我们就到入口了。进门开始检查,身份证,手机,手表…都严格审查之后才让进,要求不能说话。我们三人每人手举一束鲜花,去看毛主席,瞻仰毛主席的衣容和光辉思想。我们先向毛主席献花,然后走过去向毛主席三鞠躬!也有的给毛主席 磕头。我们跟着前面的也给毛主席 磕的头。赶快睁大眼,生怕看不清楚似的,不敢 眨眼睛。看着毛主席身盖党旗象睡觉一样静静地躺在那里。当视线要离开的时候,我心一酸眼泪都流出来了。脑子里呈献的全是毛主席逝世后好象天塌下来,全国人民都在哭的情景。呆了一会儿,情绪好些了,我们才在纪念堂门外的门台上和阳阳照了一张合影。上面有毛主席纪念堂的字样,作为永久的留念。</p><p class="ql-block"> 我们取出照片,一看还不错,拿着就离开了。阳阳边走边给我说,我看着毛爷爷差点喊出声来。爸爸说,毛主席是湖南人。还跟我爷爷是同乡呢!我说,毛主席是我们的大救星。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时我又想到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讲话,想到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巨照。更加怀念毛主席。我带阳阳来这里,也是想让她受到革命传统教育。从小埋下革命的种子,敬仰领袖,长大以后,更好地为国家作贡献。</p><p class="ql-block"> 事情过去十几年了,我还是记忆犹新。阳阳也随着年龄的增大,常常回忆起此事,她总是骄傲的说,爸妈都没去过毛主席纪念堂,我四岁就去过。现在我长大了,有机会我还要去。这是我们永久的记忆。永远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感 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刘明玉</span></p><p class="ql-block"> 2004年退休后,我又被单位返聘,一晃又工作了十多年。之前不想去工作的想法反复在脑海中出现,但考虑到平时在家无事可做,也就慢慢坚持下来。2020年我满70周岁,我和爱人经过商量,决定今年就不再去工作了。这样也好有时间在家陪陪她,来弥补我这些年由于长期在外工作而无暇照顾她生活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到真正闲下来,一时也感觉无所适从,感到生活节奏慢了,时间充裕了,于是回忆也就多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令人羡慕的——自行车</b></p><p class="ql-block"> 每当我骑上自行车时,总会想起一个人——侯殿忠。</p><p class="ql-block"> 侯殿忠和我是高中同学,又是邻村,相处的一直很好,感情深厚。我高中毕业后参加了工作,他则参了军。他勤奋好学,文笔非常棒,发表的文章多次获奖,也深得领导赏识。后来,他提了干,成为了一名军官,在北京任职。</p><p class="ql-block"> 80年代初期,社会经济不发达,物资匮乏,一些重要生产物资和生活用品实行配额销售。那时,乡下更落后,在农村唯一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了,且大多数是城市淘汰下来的旧车子,就是这样的自行车也不是每家都有,试想在那样一个年代,一个普通家庭买辆新自行车谈何容易。</p><p class="ql-block"> 记得一次殿忠探家,我们相约出行时,我骑着一辆既没有手闸也没有后座架的车子。殿忠一看到,便打趣道你这自行车真像侯宝林相声中说的那样“除了铃铛不响,其他都响”,你这“老古董”可是该换换了。我知道买一辆新自行车不仅需要钱,还需要找关系,非常困难,于是对他说:“买新的可不是闹着玩的,不容易”。他说:“这样吧,我帮你买一辆”,我笑着回应“行啊,我可是求之不得”。我当时以为他在开玩笑,过后就把这事忘了。直到不久后的一天,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出现在我面前时,我才意识到我这兄弟是认真的。</p><p class="ql-block"> 真的难以想象,他省吃俭用,在北京托人找关系买到自行车,又东奔西跑委托一位老乡把自行车捎回来带给我,这期间他付出了多少?他为朋友不辞辛劳,看重情意的精神和行为深深的感动了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刘艺博从军的缘分</b></p><p class="ql-block"> 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家两个男孩排行在前,小儿子家一个一个女孩一个男孩。</p><p class="ql-block"> 2011年春节,侯殿忠回家探亲,我们聚在一起享受着过年的热闹氛围,感慨着现在的幸福生活。畅聊中,他突然提到:“明玉,你的两个儿子我都没帮上忙,你孙子我是一定要帮的,现在上什么学,成绩怎么样?”我说大孙子刘艺博在上高中,成绩还可以,一般班上前十名。他说“那挺好的,以后可以考虑让他报考军校,上学不但不用花钱,每个月还给发放补助,而且毕业后还能直接安排工作,我虽然能帮上忙,但也一定要达到一本分数线才行,回去后多鼓励鼓励孩子,让他好好学习,争取考上。”过后,我也一直鼓励大孙子好好学习,争取将来报考军校。告诉他这样一是可以报效祖国,二是还可以省去找工作的麻烦。刘艺博也向我表达了想成为一名军人的意愿。</p><p class="ql-block"> 2011年高考过后,我们就带着他去邢台进行体检、参加面试。那年,刘艺博高考成绩627分,远远超过一本分数线,他成功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录取。入校后殿忠也一直记挂着孙子,每次到武汉都会约上他,和他聊聊平时的学习,谈谈他之后的发展,给他指出努力的方向,等等。</p><p class="ql-block"> 现在刘艺博已经当兵快十年了,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海军上尉军官。如果不是他的帮助和提携,刘艺博到现在也不可能发展得这么顺利这么好,正是有他方方面面的帮助、指导、鼓励,才改变了孩子的命运,让孩子走上了一条光明的人生之路。</p><p class="ql-block"> 回忆是人生的一种幸福,友谊是情感的一种诠释。</p><p class="ql-block"> 曾记否,在那如歌的岁月里,记忆镌刻了友情的真谛;曾记否,在那如诗的年华中,记忆定格了友情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生 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连永</span></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来沈阳三十一岁的生日。真是弹指一挥间。</p><p class="ql-block"> 三十一年前,我带着一个十岁,一个七岁的两个女儿,离开我视为生命的事业,热爱的工作,阔别家乡,来到沈阳。(我丈夫侯存福工作的地方。)这个陌生的地方。刚来时,改革开放初期。沈阳还未放开,吃粮靠户口本,买油肉衣服…都要票,其他物资也没那么流通。一句话有钱也买不到想买的东西。那时存福每月工资136元。一次上商店只买了一个电饭锅,再想买个炒勺,因钱不够就没买。对于一个四口之家,三人没户口,怎样生存呢?我来这里是对还是错?怎么自己也不知道考察一下,就糊涂的来了呢?幸亏他在单位放媒的仓库边间闭了一间房住下。他说,冬天饿不死无粮的麻雀。马上就快过节了,幸亏路过北京,姑姑给我们带了一些年货。那时他每月只领半斤白面和30斤大米。真是老天有情降白面,同事有情送口粮。一夜大雪封门铺满地。可是,大雪挡不住有情人。大年初一中午,我爱人单位的冯科长,踏雪送来一袋50斤的大米,这是春节的第一份大礼。后来,保卫科的小李,又送来他家的户口本,让我们买粮。还有的送衣服… 雪中送炭使我们倍加温暖。春节后我就上班儿了。在面包厂认识一位大姐。他托人给我买了一袋儿面。后来还送过一次。随着时间的迁移,我两姨弟(存福战友)来沈送货,也顺便给我们从老家带来一些米面。姑姑也从北京让人给我们带来面和粮票。帮我们度过了难关。现在还有剩余的粮票呢。真是老天有情人更亲,亲情友情暖融融。这使我想起了一首歌词唱的,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河深海深不如阶级友爱深。</p><p class="ql-block"> 大雨过后,必出彩霞。我们现在生活的很好。两个女儿出嫁,安居乐业。我有一个大外孙女,两个外孙。两个大的都上高中,小的上小学。我俩单过。他每月工资3600元,我每年2万元,还有民办老师补助每年5000元。我们现在生活很幸福。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白天可以 打打球,走走步,逛逛公园,串串超市。总之,很悠闲。也可以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买件自己喜爱的衣服。结交一些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老朋友,在威信上说说话,聊聊天。还参加一些健康讲作活动,生活有滋有味。现在还可以在高中群和老同学谈心聊天,作文评判,为大团圆作贡献。我觉得很幸福。我忠心也感谢党,感谢祖国,感谢新时代给我带来的幸福。我一定把自已的余热奉献给祖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回忆三十年生涯(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连永</p><p class="ql-block"> 我高中毕业就从事教育工作。当了20年的民办老师。1990年元月,因受家庭的制约离开了我心爱事业。带着两个女儿,来到分居16年的丈夫身边一沈阳。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了新的生活里程。</p><p class="ql-block"> 我做过面包、看过孩子、当过保姆、 做过保洁员、小时工,还刷过瓶子、 送过牛奶…这三十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二十年是拼搏奋斗的阶段。后十年是管教下一代的阶段,现在还未毕业卸载。</p><p class="ql-block"> 我刚来这里时,很不习惯。离开了自己选择一辈子的事业,自己耕耘20年心爱的工作,心里很不是滋味,再说临时工时儿用你,时儿被辞掉。还有,我女儿刚七岁,从没离开过妈妈。因他爸单位不知道有她,所以才把她寄存到苏家屯小姑家。小姑家也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哥姐都比她大。他们也是偷着打架争东西。那两个强势,又是在自己家。二对一,当然是他们占优势。但也是我的心病。那时虽然生活困苦,但我除了给她交借读费、饭费、还要买吃的,给她点零用钱。生怕孩子受委屈。心里明镜似的,明知孩子吃不上,花不着。但我还是给。不然我心不安。总觉得亏对孩子。有一次,我去看她,她见爸妈去了,就赶快跑过来了,她左手踹在兜里。我看不对劲,拿出来一看,肿的像个小黑馒头。我的心再也控制不住了,唰的一下泪水蜂涌而出。她姑忙解释说,他爸要打她哥,他也不敢回家了。 我每次去看她,孩子从来没说过一句委屈,总是对着妈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心都快碎了。每次我们回去,孩子都是掂着脚看着远去的爸妈,失望地站在那里许久不愿离去。我离开小姑家,上了路就哭起来,一直骑自行车走了三十多里路,一句话都没说。心想,我生了孩子,保护不了,是我失职,我不是一个好妈妈。但我从没打过她一下。泪水湿透了我的衣襟,也滴满了我的草稿。我慢慢地让自己冷静下来。从那以后,我每周去看女儿(叫侯霞)一次,不管因为什么去不了或晚去,我都会心烦发疯。</p><p class="ql-block"> 但我有一欣慰的是侯霞有一位好老师。她同情她,喜爰她,带她玩,鼓励她。孩子学习很好。据说是考超了她姐,被挨打的。幸好只住了十个月,我就把她接回来了。我们还一起去看她那可敬可爱的园丁老师。至今孩子还想着这位同老师。</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正在沈阳冶金技校面包厂上班,每月工资400元,每天从晚7点到次日早7点,工作12小时。我从没做过面包,第一次学。那里负责人可严厉了。规定新人三天学会。违者走人。他只教了我们一遍,就让我们自己练。我心想,要是两天学不会,我就自动退出。我又小心又害怕,认真的练,到了第二天下午,我终于做出来了。经负责人验收合格了。我太高兴了。现在想起来,就像刚发生的事一样。我一手拿着一个面团,两手同时轻轻的往里转。一会儿,两个好好的面包做出来了。这小小的胜利使我充满信心。我每天白天都睡好觉,晚上认真的做。越做越快越熟练。整个晚上我从来没困过,还成了一把好手。但也有的半夜困得死去活来,做着做着倒在案子上就睡。有负责人看到是要批评的。还有一个好管事儿的阿姨,她总是看,这也不对,那也不好。但她从来没说过我。还给我交上了朋友。他女儿不在身边。有点儿重活就让我帮忙。有一次,他买了一大袋面,就是让我给他送上他家五楼的。我在这干了一年了,也算是老人了。我那时40岁。有一天停电了,做面包的面都发好了。怎么办?领导让我们每人领了一大块面,就回家了。到家后,我就蒸了馒头。几十个大馒头,香喷喷的面包味儿,可好吃了。使我永久难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惊心动魄的五分钟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桂菊</p><p class="ql-block"> 2010年6月9日,我门诊收治了一名故意隐瞒病史(门脉高压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使我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五分钟。</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天高气爽,我和往常一样,早上八点开门营业。突然听外面有人喊,张医生给我侄子输瓶液。我迎上去一看是师大门卫尹师傅,后面紧跟着一个三十多岁小伙子。我问怎么不好?小伙说:“昨天中午给我叔过生日,我吃了四个冬枣,喝了一瓶啤酒,昨晚吐了口血”。我问呕血多大量?他说一口。我又问:“你以前有胃溃疡、肝病史吗?” 两人异口同声说:没有,尹师傅说,“张大夫你给孩子输瓶止血药吧”。 我说:“先检查一下”。 尹师傅说:“他没什么病,给他输瓶液得啦”。 </p><p class="ql-block"> 都是熟人,不好推托。我心想以前没有什么病史,就没再检查。我说护士配药:5%葡萄糖注射液500mI,止血敏3g,静点。输了大约300mI时,患者猛地坐起,头向前一伸,口像喷泉,一下子喷出大量鲜血,喷在地上,足有350mI 。我急忙右臂托住患者脖子,左手抱住患者腰,将患者侧身放倒,扭头一看患者屁股下面白单染红了一片。我马上意识到这是门脉高压消化道大出血。我一边安慰小伙子,不要紧张,没事,把患者放稳。我一个箭步窜到院里。急呼120,120 :“我门诊一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我地址新石南路203号,桥西张桂菊西医诊所。我开始给你记时间5分钟一定要赶到,患者很快就会休克“。对方答好的,马上出发。</p><p class="ql-block"> 我转身回屋。老尹迎面过来说,张医生快救他。我急的一把抓住他脖领说:“你们隐瞒病史,他有肝病”。“是、他有乙型肝炎”,尹师傅说。我又问,“为什么不早说”?尹师傅说:“他不住院不叫说”。 我说:“你会害死他的,我真想揍你,可我没有时间”。</p><p class="ql-block"> 护士记录:紧张细致的观察工作开始。 BP112/72mmHg ,心律76次/分,律整。 Bp100/60mmHg,心律74次/分,律整,音弱。 一边测血压,听心脏,一边呼唤患者。测血压,听心脏,呼唤患者,一遍一遍重复…….. 我又急呼120 、120对方答,车已出发。再测血压,80/40mmHg,心音弱、律整。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血压一直下降,说明消化道仍在出血。我心急如焚,束手无策。这时输血是最好的止血,门诊根本做不到,只有盼着救护车早点赶到。我急的黄豆大的汉珠从额头滚下,汉水浸湿了我的眼睛当住了我的视线,看不清血压器的毫米汞柱。BP60mmHg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这时听到救护车警笛声,我一边往外跑一边喊,快!单架。救护车没停稳,车上医务人员就打开了车门,提着单架跟我往屋跑,这时再呼唤患者已唤不应。</p><p class="ql-block"> 我说快,抢救休克。葡萄糖注射液500ml、多巴胺100mg、阿拉明50mg。护士熟练地把止血药换上了抢救休克药。同时救护车医务人员以最块速度把患者抬上车。司机喊去哪个医院,我说那个医院近就去那个医院。快!快!这时我看下手表整五分钟。我站在路旁树下目送着飞快驶去的救护车。总算松了一口气,心情久久不能平静。</p><p class="ql-block"> 傍晚尹师傅来找我说:救活啦,救活啦。医院主管医生叫我来感谢你,没有后边那瓶液体侄子根本到不了医院,我谢谢你张医生。话音未落,我跳起来扯大嗓门喊到,你不用谢我,你知道吗,隐瞒病史是会死人的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我这一嗓子把他惊呆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看来他真的不懂法。 欣慰的是患者输了十三磅血,次日手术很成功,至今还活着。</p><p class="ql-block"> 由于自己没有认真查体,差点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p><p class="ql-block"> 回顾我四十五年临床生涯,不知治疗了多少例心脑血管病患者;抢救了几例脑梗塞昏迷、超早期心肌梗塞、过敏休克患者。在抢救这些患者的过程中,我都能做到有条不紊。金旗、荣誉匾挂满墙,还曾上过邢台电视台,这些在我脑海里已摸糊不清,唯有这个病例,每当想起就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刻骨铭心。我这一辈子也难以忘记这惊心动魄的五分钟!</p><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23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父亲的足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李淑婷</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父亲是一名抗日战争时期入党的老党员。父亲的学历只有小学四年级。虽然学历不髙,但是经常和学校的老师、校长打交道,(那时我们村有两所学校,东头是完小,西头是小学)。受智明人士的熏陶,也懂得一些革命道理。经校长(董振修)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地下党)。</p><p class="ql-block"> 父亲很慈祥,从来没打骂过我们,经常给我们兄弟姐妹六个讲故事。</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的时候,父亲就给我们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因此,我们兄妹几个从来不挣吃、不挣穿、不打架。</p><p class="ql-block"> 我们懂事了,父亲就给我们讲一些待人接物的礼仪。我们家的家训是“忠厚为本,诚信做人”。还给我们讲"不要信迷信,父亲说:“共产党是无神论者,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因此我们家的人都不怕鬼、不信神。</p><p class="ql-block"> 我们姐妹三个到了出嫁的年龄,就给我们讲:“家有贤妻丈夫不作横事”。这些做人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父亲还常给我们讲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1937年父亲参加了抗日游击队,他带领村里的年轻人跟随第十九团打游击、抬伤员。那时父亲是抗日模范班的班长。</p><p class="ql-block"> 还组织全村妇女做军衣做军鞋。那时侯农村人穿的都是便服,军装是制服。刚开始妇女们都不会上袄袖子,父亲就找了个裁缝,教会了这些妇女们。做好了一批批的军用物资由游击小分队、模范班送往前线。</p><p class="ql-block"> 1945年日本投降后,就在村里领导民兵工作。1947年任张侯町大乡的党委委员兼村主任。</p><p class="ql-block"> 1948年区里要调父亲到区政府工作,我们家是独门独姓,我爷爷英年早逝,父亲没有叔叔.、大伯、也没有兄弟,只有年迈的奶奶和两个年幼的姑姑,他是家里唯一的男丁,那个时候又是单干,自己种地。父亲不能脱身,所以就谢绝了政府的调令,在本地担任区里的公安协助员兼村主任。</p><p class="ql-block"> 1956年闹大水,洪水来的很猛,清凉江的水位已经超过了警界线,情况非常危急。上级下达命令两天之内必须把群众转移出去,那一天父亲就在村里喊了数十遍,让群众做好准备明天转移。老百姓有的不愿意走,还得登门动员。第二天一早父亲就带领全村的老少爷们一起出发。父亲担着挑子,一头挑着行李,一头挑我四岁的二妹。母亲抱着我四个月大的二弟,十岁的哥哥背着包袱,七岁的我在后边乖乖的跟着走。到了中午才走到了桥村,在桥村大街上的茶馆里打了点开水,吃了点干粮,又继续往西走,晚上才到达了目的地(大潘庄村),我们这些难民都累的坐在了大街上。大潘庄的村干部接待了我们,父亲代表全体村民,向大潘庄的干部群众讲话,表示感谢。然后开始安排大家的住处 (都是住在老百姓家里)。住处安排完毕,天己经亮了,又赶紧分配生活物资,(政府发的大米、油、煤)布置好这一切,父亲两天一夜没歇脚、没合眼。</p><p class="ql-block"> 稍作体息之后,又想起了在家的老、弱、病、残 (由于走的太急,家里的事有些不妥),就又回到村里,在村北的场里挷了几个大木伐子,用绳索固定好。指定个村干部把这些留守老人都集中到这里,然后又回到了大潘庄。每天走街串户了解和处理群众的一些生活状况。直到大水退去,又帶领大家回村。父亲就这样年复一年的为百姓们操劳奔搏着。</p><p class="ql-block"> 到了六十六岁那年父亲的嗓子哑了,才辞去了村里的一切职务。父亲的声音嘶哑越来越重,到了北京宣武医院又转到了友谊医院,确诊喉癌晚期。医生说:“声带长期过度受损,声带增生一息肉一癌变”。那年代村里开会,布置工作没有扩音器,都是站到房顶上,拿着啦扒筒子使出全身的力气大声喊,让全村的人都听到。因此伤了声带,才导制了这样的后果。</p><p class="ql-block"> 1990年的夏天父亲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父亲虽然没有留下金钱,没有留下房产,却让我们永远怀念。这也使我深深体会到了红灯记里唱的“爹爹留下无价宝,光辉照儿永向前”的涵意。我会踏着父亲永远跟党走的足迹,永往直前,奋斗不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回忆三十年生涯(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连永</p><p class="ql-block">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固然也是我从小爱孩子人的心中至宝。我爱看孩子这项工作,也算是我教书工作的延续吧!</p><p class="ql-block"> 这天,天气晴朗。我随着爱人同士谢大嫂来到她女儿家看孩子。这儿离他们单位很近,离中街繁华街不远,交通便利,是个好地方。孩孑妈叫谢燕。她是开商店的。经营一些机器物件,有批发的也有零售。有空闲时,她 也让我给他守商店。她有两个女儿一王阳和王燕。王燕刚一岁多点儿,才学会走路说话。总是走呀跑的。有时,我怕她累就抱一会儿。我看孩子很细心,只跟在孩子身后,从不让她摔着。及吋让她吃饭喝水。她 睡觉候,我就帮他姐俩洗衣服。棉衣脏了,给她们拆洗完做好。她一岁半的时候,我就教她背古诗,数数,用手指法教她十以内加减。带她出去玩的时候,教她认这是什么树呀,那是啥动物,这是啥牌子车啦…谢燕对我工作很满意,每月工资1700元,从没拖延过。她 看我诚实,也相信我。都把存放钱的地方炕洞告诉我,让我给她看着点儿,因为往她家去的人很多。正当我看到七个月的时候,她想 给我长工资到两千元。我大伯哥让我给他去看孙子。那时孩子刚五个月。我要是告诉谢燕,去给别人看孩子,她 肯定不让我走,再说也得对得起她妈,在我失业时给我找工作。这让我一个不会撒谎的人很为难。只好说,我大嫂住院让我去护理,才挣脱开。谢燕说,大姨那里完事儿你再回来。我就一去没回头。其实,当时我大嫂确实住院,但最终目的还是让我看孩子。大嫂出院后,我一边伺候她,一边看孩子。我侄子对孩子的把控是很严格的,每天吃什么,吃多少?几点吃?间隔又吃什么都有严格规定的我是照章行事。我大嫂身体慢慢变好,孩子也日日长大。有时哥嫂跟孩子玩会儿或者他睡着的时候,让我帮他们做新被、拆旧被,一连做了五床被,可算逮着劳工啦。</p><p class="ql-block"> 孩子渐渐的长大,孩子爱跑爱闹。有一回,他家刚捕完的地砖,又亮又滑,我生怕他摔着,总是小心翼翼,紧跟在他后面,这次还是一把没抓住,他趴在地上,把嘴里面儿隔破了。可把我吓坏了。他爸带他去医院打针又上药。我沮丧着脸回家了。晚饭也没吃,觉也没睡好,我爱人非要打电话,给他说不干了。我说,这是我的失职,没让打。第二天,侄 媳妇给我打电话说,婶儿,别难过了,过几天就好了。孩子磕磕碰碰也是常事。我这才心情好点儿了。忍着心又去看他。从他五个月,一直看到三岁。这孙子长得又帅又周正。他会背二十多首古诗,还认得不少字,也会算十以内的加减,还会背绕口令讲小故事呢!他马上该上幼儿园了。我也该退席了!</p><p class="ql-block"> 这一段和幼童在一起的日子里,心中喜悦又高兴,如陪仙童度人生。虽说天天在变老,心中以为还年轻。虽说陪伴有苦甜,心不服老不认输。我愿乘坐逆风船。船工练得硬本领。革命就是 拼干劲,不弯腰来不认怂。大海无浪谁勇士?潮起潮落是正常。让我们迎着灿烂的朝霞,享受着祖国开放的红利,迈着矫健的步伐前进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回忆三十年生涯(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连永</p><p class="ql-block"> 社会在发展,生活在继续。看孩子的工作结束后,我姪女又给我介绍到她同学家当保姆。她同学叫韩艳芬,在学校工作。中午在学校吃饭。她爱人在单位,不回家吃饭。有个儿子在学校寄宿。她爸爸是沈阳电大学校校长,她妈是某中学老师,已退休。她现犯有老年 痴呆症。我每天早7点上班,中午给韩校长夫妇做饭,我也和他们一块吃,中午不回家。午饭多是米饭三菜一荡。有些时候,也给他们做手赶肉卤面。他二老很喜欢吃,我们都是每人一大碗。晚上韩艳芬也回家吃饭。我每天都是给他们做好晚饭再回家。每天早饭他们自己做。我每天在家吃完早饭再去上班。到他家后,我先收拾一遍卫生,就带老太太出去玩。他家离鲁迅公园近,离带状河也不远。我有时带她去公园玩,有时去河边玩。反正每天至少去一次。然后做午饭。</p><p class="ql-block"> 下午洗洗衣服,吃点水果,再做晚饭。如有时没活干,我再带她出去逛一圈。如果韩校长休息,就在家里玩,只下午出去溜溜弯儿。韩校长对老伴儿可好了,给她削个苹果,扒个香蕉的,每次都让我一块儿吃。有时我不吃,他们就非让吃不可。后来老太太病有些加重,辨不清方向,也找不回家。所以后来出门我都跟她手挽手。</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午后我让她躺下休息一会儿,我在厨房洗衣服,不一会儿,她又起来了,在走廊里来回走。我还继续洗,在我快洗完时,一看,人哪去了?我赶快跑出去找,跑到大街上东看看,西找找,没找到她,我就赶快跑回家,到家马上给韩校长打电话,他很快回来了。他在家周围找,我就下楼在大街上一直往西找。没见人影,我心里 焦急万分。此刻韩校长叫人喊我回来。我跑上楼一看,老太太回来了。韩校长告诉我,她上楼了,是楼上人把她送回来的。我说,一眨眼工夫她哪能跑那么远。总算是有惊无险。后来她女儿告诉我,六婶你以后天天锁上门吧。后来,她的病不断加重,光急操,还扔东西 。我便更加用心地陪她,看好她。这样,又继续了一个月之久,韩艳芬怕影响她爸休息,就把她妈送敬老院了。我告别了长达9个月工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为了养家护口,供孩子上学,我又去了沈阳市酒厂工作。给人家刷瓶子。每周开200元左右不定。这里任务重,工作量大。每天从早7点工作到晚9点,除了吃饭没有休息时间,一天工作l2个小时。工作的地方全是水,必须穿到膝盖的水鞋…这里员工都是农村来沈的务工人员,素质不一,有的特好骂人。这对我一个内向人来说有些不适应。但是,为了生活,我还是留下来了。这里的瓶子多是从各地收上来的,有的很脏,很顽固,用火碱水泡都洗不掉,还得用刷子再三涮。盛瓶子的都是大麻袋,每袋120斤。为了快,抱起一袋就往桶里倒,常有坏了的瓶子在水里,又看不着。我刚去也不知道小心,又怕人家嫌慢,总是急忙忙地下手捞瓶子刷,有时被瓶子拉破,血流出来了,只能把手往脏水一伸洗掉血,从没包扎过,也顾不得想水脏有毒会感染什么的,就接着干。从外面往里推瓶子也是一次两袋,每袋I20斤。每次推的时候,都是把车靠上,先抱一袋放好,然后再取来一袋,一手扶车,一手拽上另一袋,推起就走,放到洗瓶子那里。这活对一个初干的新手来说,确有难度,一切苦累,只有自己知道。人家熟人都可以抽个烟儿,去个卫生间偷个懒,可我总是一个劲的干,还怕别人说闲话呢!只能干到晚上回家了,才松一口气。可是手上的伤又疼起来。拉的口子被那火碱脏水一泡,肿得象小孩子的嘴一样张着。我爱人每天看我这样子,都很心痛的帮我用热水洗手,然后上好药。我这一夜痛的睡着又醒来,也不知怎么熬过的。时间久了,也就慢慢地好些了。大女儿学校离我上班地方很近,她中午来这儿吃饭,我给她准备好,来了一起吃。我现也记不清在那里干了几个月了,反正穿坏了三双新水靴子。在这里工作虽然很苦很累,能多挣点钱贴补家里,对当时的我来说,也是一件幸事,至今难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回忆三十年生涯(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连永 </span></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当了保洁员,一干就是五年。每天早5点我就起床去扫院子,把三个院都扫完,再把拉圾袋装完,拉到院外一个规定地方,好用大车拉走。完成之后,就去吃早饭。8点半再收拾一遍。有时去打扫楼梯,每周扫三次。如果赶上检查,就得随时在你承包的区域巡逻。哪处脏了扫一扫。袋子满了换上一个。直到天黑。有时存福下班回来也帮我。孩子有空也干点。所以,我又找了两份小时工。每周一家去两次,每月一家l20元共240元。每去一次,打扫卫生一晌时间。保洁工作又脏又累,兼职就更加辛苦了。当时我想,有付出才有收获。有收获才有惊喜。活脏,争的钱都是一样的。就在我们干这工作的头一年春天,我们就买了一台当时最有名,也是最畅销的,而且最大的长虹25寸彩电。全家人可高兴了,劳动之余看看电视,了解国家大事,看看样板戏,听听革命人的故事,还有世界新文……感到视野开阔了,劲头更足了。又过了两个月,又按了一台座机,终于可以和老家亲人们打电话联系了。我们很高兴。</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大女儿又找了一个送牛奶的工作。当时,大女儿和她爸 都上班。送奶自然以我为主。开始我和大女儿侯爽,一有空就去宣传。买了一个大拉叭,到那片小区去喊:一天一杯辉山奶,一生一世不缺钙。就这样,宣传了一些客户。就开始了定奶送奶。周六、日还去宣传,用户不断增加。存福在单位是电工,轮流支班。他在家 就和我一块儿去。不在我就自己去。候爽早晨5点能帮送一小时,这样,就能保证6点钟之前全部送到,不耽误上学的学生喝奶。要是我自己去,那就凌晨一点出发,到离家三站地的地方去取奶,骑着三轮车到另一三站地之多的北市场去送,还有十二线处有一片。我自己送三十来个单元,剩下点儿侯爽早晨一 接迎也就送完了,从来没耽误过用户。就是停电,高楼层的我们爬楼梯也要送上去。我就爬过27楼29楼30楼。用户很感动,他们都说下次停电就别送了,以后补上就行。但我们从没少送过一袋。诚信是我们的宗旨。</p><p class="ql-block"> 你知道我们是怎样送奶的吗?就是跑着上楼,飞着下楼。也就是下来比上时还快。也不都是那么一番风顺。那时旧小区还未改造,还没实现亮化工程,所以上下楼梯没灯 ,就很困难。有时扒倒在楼梯上,有时隔梯下迈栽个大根头。我就这样摔过一次,半天起不来。还有一次下楼梯子歪了脚, 脚面起了一个小拳头大的黑包,我还坚持送完四个单元,才回家。这下可坏了,一个月没法送奶。他们三个又叫上我一个在沈打工的侄子帮忙,才熬过来。我脚不太疼了,就又开始了。还有一次在十二线片送奶,也是没灯,好不容易爬上五楼,一个醉酒的人躺在那里,叫我吓得一口气跑下来,腿都软了。直到送完天都亮了,才叫存福送上去.。还有一次下大雪,我自己拉车过去的,当时虽然很费劲,但我还是拉到了。送完奶雪下的已有尺八深了,回来我和侯爽两人都拉不动空车,风也大了,走几步歇一会儿,真象逃难人一样,衣服湿透了,腿也发直,两个女人站在雪地里,东西南北中,除我俩连个人影也没有,更没有路,只有白茫茫的大雪包围着我们。真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但是,那时候我没伤心难过,也没胆却害怕,因为天已亮了,还有我女儿相随,我得做好女儿的榜样,不怕困难,永往直前。这样我们走了好久…好久才回到家。那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也鼓舞我们,永远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直到2006年,为了回十一年未回的老家,才告别了送奶的生涯。也正是这年趁着送奶爬耧有劲,才爬的八大岭长城,圆了半个多世纪的长城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回忆三十年生涯(五)</b></p><p class="ql-block"> 王连永</p><p class="ql-block"> 没有暴风雨的狂袭,哪有彩虹的靓丽。没有革命烈士的光荣牺牲,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白衣天使逆景抗挣,哪有人民的庆生?所以我们付出多少也比不上这时代的英雄。我这一段点滴回忆只是生话经过。不值一提,从未倾诉过。在此献丑一只觉你们都是我兄弟姐妹一亲人啊,若给你们带来人伤害,我向您郑重道歉!这些年的拼搏,使我收获多多。不仅培养了我的意志,使我勇敢坚强;还使我树立了永不服输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思想;勇往直前,永得第一的思想;相信自己,世界上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只是想不想做。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p><p class="ql-block"> 我失去工作没有养老金。2008年11月辽宁省有一个“43”号文件即:到了退休年岭而没有工作单位的拿49998元买十五年工岭,每月460元工资。我就买了,每年都长工资,现1800元加上民办老师补贴每年5000元,虽无法和大家比,但我自己也够吃够花够用了。老伴每月3600元。孩子们都各有家庭,孩子不用我们花钱,两个女儿都知道孝顺,不时的给买些东西送来。她们都和我是一个小区。我俩单过。我们也注意保健,2008年,我就买了一台“益康源高电位治疗仪”,每天做。随着发展,又出新机器了,2017年又买了一台“奥琳德多功能治疗仪”。每台都是8800元。同年我还买了3台奥琳德饮水机。两个女儿每人一台,我们一台,都用上了干净的水,我想让外孙外孙女都健康成长。这次又花了14000元。我还带外孙女去学打乒乓球、游泳…我们从2016年又进入中科,学些养生知识,买点保健品,也从此开始喝康乃馨鲜羊奶。 每天除送外孙上学,白天就是玩儿。打打乒乓球,羽毛球,散步,逛公园,上市场串超市…疫情期间就宅家。看电视,看手机,写文章,谈体会。孩子在家,就辅导一下功课等。总之,我现在生活幸福,身体也不错,开心快乐。我老伴血糖高点,其他还好,他在喝海参原液。我们很好,请大家放心。</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毕业分手我们都是学生,弹指一挥间,我们都变老了。人生还有几何?我愿和同学们一起,好好地爱自己,尊重自己的意愿,想吃 就吃,想喝就喝,想玩儿就玩儿。想做什么就立即出发。想买衣服,看中就就买。毛主席早就解放了我们,何必还要束缚自己的?!打破牢笼,放飞自己。让自己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吧。让自己的人生更加靓丽光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我和老伴赏雪</b>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连永</p><p class="ql-block"> 昨夜里沈阳又下了一场大雪。它是在人们的睡梦中悄悄降落的。除了第一场雪小点儿,这三场均可以称得上中雪了。常言说,大雪兆丰年。看来,2021年是个好兆头。</p><p class="ql-block"> 沈阳 严管严控,杜绝聚集,出门戴口罩。已经成为惯例。近一个月来,没有出现病毒先例。已降为低 风险区。大家自觉做好没事宅家。形势大好。又接连下了三场雪,这是老天对我沈阳的赠赋吧!</p><p class="ql-block"> 今天吃完早饭,我就和老伴一起去踏雪。一看,真是雪的世界。有的刚清出一条小道,两边都是厚厚的雪。有的把自己门前的雪堆的一堆一堆的。南面还有一个小孩子在白白的雪上踩脚印。我和老伴直奔小树林。一出门就觉得冷,又呼的刮来一阵风,卷着雪向我们袭来,打在我们的头上脸上和身上,额头还真有点痛。它好象向我们示威似的,阻拦我们的去路。我就是爱坐逆风船,善于顶着风浪走。到了小树林,整个林子都捕上了一层厚厚的白棉被。树上大朵大朵的白花,好美,好美!我们走过去,照了两张合影就去八一公园了。</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风还在吼 ,我们象 急行军一样,眉毛都结冰了。我们来到八一公园前门一看,在阳光下,一层白白的地毯,闪烁着银色的光芒 。陈列的飞机、大炮、坦克、装甲车……都穿上了白色的战袍。我们站在雪里,狂风卷着雪又向我们袭来,面裤被打透了,好冷啊!我们继续往前走。边走边看,树上的花儿对着我们笑,矮点的柏树也戴上了白帽,沉甸甸的,压的抬不起头。高高的树上顶着几朵小花对着它笑,好象觉得没有它轻松高傲。我们边走边拿出手机照象,手冻红了,我们不怕。看到三三两两的人来了,他们在转圈儿。有两个大妈专往雪里走,嘎吱嘎吱的响,好像在享受跟雪儿玩的快乐。我们的 手都冻疼了,一个手机也没电了。我们就把手插到口袋里,暖一暖。但还是觉得凉。我们就站在那儿,看两个小朋友打雪仗,投雪球。你来我往,打中一 个两人就发出“啊”的一声。球越投越快,穿蓝羽绒服的小朋友,总是 打中的多。最后一个还投在了装红羽绒服的脑袋上,便大叫“阿”的一声。在旁边站着看的,穿红衣服小朋友的妈妈,以为自己孩子吃了亏,啪啪的投过去三四个雪球,都打在了对方的背上。其实,双方都离得远,也不会打疼的,只是好玩罢了。两个孩子又对打起来。我俩也就离开了,绕圈儿走着,又拿出另一个手机拍照。这么好的机会,谁能错过呢?我们边走边照。手冻的拿不住手机了,也照了不少张。我们向南走,看见十来个女同志,都躺在雪里照象。照完几张,就从雪里呼的跳出来,又每人捧一些雪上扬拍照片。我看挺有意思, 也跑过去随伙照了一张。后来他的手机也没电了,我们就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因为马路上全是化的水。我们一直在马路涯子上走。虽然深一脚,浅一脚的不好走,我们还是走的很快。穿过一条街和三条马路,我们来到了三经街。风还是紧一阵慢一阵的刮着。我们走完这条街,还有一段路就到家了。这时,他说腿有些累了,快走不动了。我没觉得累,今天一直是我走在前面。也许是收获颇多,心里高兴,才觉的浑身有劲儿。来到单元门口,我一口气 爬上五楼。进家卸了装,我还是很精神的。</p><p class="ql-block"> 老天也是捉弄人。你不胆却,勇往直前,就是胜者。不但获得知识,还能得到锻炼,纯洁心灵,陶冶情操。若你怕它,他就会蹬鼻子上脸,把你往后推,直到不再前进,成为一个懒惰的懦夫,随之身体垮掉。经过这次艰难的抗疫斗争,使大家明白,谁的身体免疫力强,就能抵挡一切来袭。身体才是最最重要的。走步、 广场舞,打拳射击,已是老年人的专利。祝天下老年人平安、康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记一件高兴的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连永</p><p class="ql-block"> 2021年一月30日,我女儿侯霞上晚班,叫我去她家做饭看孩子。吃完晚饭,我就在那里陪外孙背书、读英语,他去写作业了。我就听网课,答题,交笔记。课结束后,我又看手机修改文章。这时,十点的钟声刚响,我女儿就回来了。刚进屋就掏出一个盒子。她说:“妈,我给您买了一个新手机5G的。它容量大,功能多,今后你写文章就不用 愁容不下了。”再说,你辛苦大半辈子了,还没用过新手机呢!这部手机还是OPPO牌子的。我给你装上,你就会用。她说着就把手机打开,换上我的卡。然后,把旧手机上的内容全转到新手机上。又教我使用了一遍后,交给我了。</p><p class="ql-block"> 我接过新手机, 心里砰砰直 跳,虽然很舍不得,但看在女儿的一片孝心上,我还是欣然接受了。我拿回手机,自已用了用,也会用。但还是有点儿不太习惯,慢慢就好了。我现在用它写文章、修改作文、发微信,写评论,今天又和老同学聊天, 很 好使。七十岁的人了,又赶 潮流,也用上了5G手机,深感荣幸,我也特别高兴。</p><p class="ql-block"> 心想,女儿给我买了新手机,一定 是希望我学更多运用手机的知识,紧跟发展的新形势,不至于被历史抛弃,也满足我用手机写文章的需要,又让我高兴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手机的技一些技能,学会和使用手机。我还要学习怎样用手机买东西、付款、扫码、坐车扫验证码……我都要学会。</p><p class="ql-block"> 我要做一个性格开朗,心情舒畅,放飞自我,敢于爱自己的人。做一个善于学习,紧跟时代的新人。做一个勇往直前,永放光热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小 学 生 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吴成德</p><p class="ql-block"> 从入小学开始,转眼到了1958年,我上了三年级。当时全公社的小学生都集中就读于吴候疃村的各户村民家中,这样我们村就变成了小学城,学生村。几百名学生吃大食堂,住宿也分别分组住在村民的房子里。</p><p class="ql-block"> 开始食堂的生活很好,有窝窝头,有咸菜也有饭。当时全国人民都吃食堂,管理没经验,浪费较多,后来管理越来越紧了,我们学生晚饭就没有干粮了,只能喝红薯稀饭。但还不错,能随便喝,我与其他几个男同学们每个人都能喝六七碗。真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不是酒囊而是饭袋。晚饭后上两节课或自习后去村民家睡觉。我们10个男同学住在大约10平方米的村民西屋里。炕上,地面都铺上麦秸,四个人睡炕上,六个人睡在地上。夜里经常有同学一边喊,一边推旁边的同学,"你被窝里怎么有那么多水,都流到我被子里了。"被推醒的同学揉一揉眼睛说:"我正做梦在茅房尿尿呢!你一推我把尿给憋回去了,要不然等我尿完,流到你被窝里的尿更多。"同学们扒一扒尿湿了的麦秸,向外赶一下尿,抓一些不湿的麦秸垫上,捡被子不湿的地方躺下又睡。那时年龄小,不知苦,只知道乐,一天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晚上喝六七碗饭,累了睡不醒,能不尿炕吗。一天夜里,邻村的一个同学的母亲,不放心自己的独生儿子,去我们住的地方看他,看到儿子住的地方,心疼儿子住的地方不好,一手搂着心爱的儿子,一手扶摸着旁边同学的头泪如雨下。早晨起来同学们第一件事就是抱起尿湿了的被子搭到村民的墙头上凉晒,然后再去上早操。</p><p class="ql-block"> 很快到了1959年,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给我们国家要债。全国人民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自力更生,发奋图强,艰苦奋斗,勒紧裤腰带也要还债。三年不知为国家省下了多少粮食,做了多少贡献。终于度过了灾害,还清了外债。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了一个既没有外债,也没有内债的国家。</p><p class="ql-block"> 大灾难过去后, 我的 小学生涯(小学和完高小)也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我是“老三届</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吴成德</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三年我被段头中学录取,成了初中学生。来到学校一看,教室前,路两边,榕花树成行,树上和地面都是榕花,在校园里一转,就象游荡在仙景里。走进教室里,教室宽敞,窗户高大明亮,心里真是高兴极了。曾经有一位母亲来校给同学送干粮,看见这么漂亮的学校,在教室前一直抬头观看,欣赏,口中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房子,看了又看,东瞅西看,久久不愿离去。</p><p class="ql-block"> 一开始,我是走读生,中午带一顿干粮在学校吃,晚上回家。后来就背干粮,在学校住一周。三年自然灾害虽然是过来了,但是物资仍然短缺,生活困难,我家兄弟五个,姊妹七个,个个都是青少年,正是能吃的时侯。背上母亲给蒸的黑窝窝头,红薯和咸菜去学校,对我来说已经是很不容易了。</p><p class="ql-block"> 六三年闹洪水,天天下雨,不管是走读还是住校,路上总是挨淋,趟水,特别是学校附近趟水更多,有时还有急流。有时干粮长毛、发酸,也舍不得扔,熥一熥还要坚持吃到星期六。</p><p class="ql-block"> 那时学校为了改善学生生活,中午给弄一锅绿白菜叶炖肉,哈哈,只不过不是猪肉,而是黑呼呼的一层蜜虫。当时有人说吃蜜虫生虱子,所以思想上就不愿吃,吹一吹,用筷子一搅又上来一层,真是层出不穷,根本洗不净,也吹不净。</p><p class="ql-block"> 那时住的宿舍是学校新盖的房子。地上铺些麦秸,把自己的被褥铺好就睡在地上,每个人也只能有一尺宽的地方。仰睡,同学们胳膊压胳膊,侧卧只要一踡腿,膝盖顶的相邻的同学就叫喊受不了。在教室里睡的有六个同学,白天就把被褥和棉袄放在教室后头。</p><p class="ql-block"> 一年级时,我们十班的王汉玉同学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选为滑翔员,二年级八班的盖文利同学被选为飞行员,还选过两个空军地勤和一个伞兵。那时解放军在学校,只选特种兵,标准又非常高,大多数同学无缘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所以同学们都非常羡慕他们。在学校的男生只能人人当师(虱)团长,个个被窝里,衣服里都有成团的虱子。放在教室里后头的衣服和被子上,白天就可以看到排成队的虱子在上面爬。课间休息时,只要不做操,没有集体活动,我就赶紧跑到宿舍,脱下衣服消灭一个班、一个排。学校开完运动会后,老师通知男同学,把穿的运动裤衩烫一下,洗好后再集中收藏。手巴掌大小的小裤头,同学们把它放在脸盆中开水一烫,吡哩叭啦乱响,一抖,一涮水面上漂起一层虱子,不计其数。它们被养的肥大,个个象麦仁,现在想起来就恶心。</p><p class="ql-block"> 六六年上学期,同学们个个集中全力准备迎接中考。三月八日五时二十九分和三月二十二日下午四时邢台发生两次六级以上地震,波及我的家乡和学校。第一次时是在天不亮时,只见远处沿地平面一道地光过后传来隆隆的闷雷地声,地声过后大地开始抖动,教室、桌子跟着晃起来,直晃的教室的房顶和桌子嘎吱 嘎吱一直响。住的离老师近的同学们都被喊到操场上避难,可我们六个在教室住的同学还在教室里傻大胆呢,象打秋千一样乐在其中。幸亏那次房子沒倒,否则我们将不知是怎样的下场。</p><p class="ql-block"> 这两次地震隆尧、宁晋受灾最为严重,周总理代表党中央,毛主席乘直升飞机到达隆尧、宁晋慰问指导救灾。鼓励灾区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p><p class="ql-block"> 我们与地震灾区人民一起欢呼跳跃,感谢党中央毛主席和周总理对灾区人民的关怀,感谢解放军支援抢险救灾。</p><p class="ql-block"> 地震后,我们在操场上搭起了防震棚,十几米宽,二十几米长,男同学挤睡在里面。睡在最里边的同学们夜里想出去解手,真比爬雪山过草地还难,抬不起头,只能压着绕着同学们的身体向外爬,疼的同学们怨声载道,此起彼伏,回来时还得再重复上演一遍,可见住地震棚是如何艰难的了。</p><p class="ql-block"> 五月底在学校和县城开完运动会后,我和几名同学们被选参加邢台地区中小学生运动会。先在南宫一中集训一周后坐大轿车去邢台。那是我第一次坐汽车,同学们在车上一路欢声笑语,歌声不断,非常兴奋,非常高兴。</p><p class="ql-block"> 在邢台市一中开运动会快结束时,不知是因为我个子高还是我的运动会项目投手榴弹第一名,一位老师找到我问:"你叫吴成德是吧!愿意上我们天津体育学院吗?"。当时同学们的理想是读清华,北大,复旦,南开大学,将来当工程师,当科学家,但是那要经过中考、高考,并且还得考高分,才有希望实现理想,否则一次考试不好就会理想成梦想,梦想成泡影。在南宫一中集训时就听高三的队员同学说想报考天津体育学院,现在老师来找我,又不用考试,那不是天上掉馅饼吗!我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爽快的答应了。那位老师说:"那就明天再来这里测试一下。"第二天其他队员都跟老师去邢台市里逛街了,有一个小女生,看样子是小学生,十四五岁,不知是什么地方、哪个学校的,她要跟我一起去一中测试,我很高兴。当时住在体育场地区招待所,没有公交车,于是我们两个就高高兴兴的步行去了一中体育场。测试时我脱下衣服让她给我抱着,也不知衣服上有虱子没有,到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感激她。测试完跳高,跳远,短跑和蓝球后又进行了口试和面试。那次共有四个参加测试的同学,我顺利通过了。完毕后老师让我回学校等入学通知书!</p><p class="ql-block"> 六月六日我们全体参加运动会人员回到南宫一中,吃晚饭时带队的体育老师对运动员们说:"不能为大家服务了,宿舍,办公室门上贴满了大字报,不知道怎么办。"第二天我们回到了段头中学,学习生活秩序还是正常的,校内也有了少量大字报。同学们都知道了我要去天津体育学院上学,有的同学说我的毕业证天津体育学院都已经要走了,应该很快就会接到入学通知书的,大家都为我高兴,我自己也很高兴。</p><p class="ql-block"> 过了一段时间,学校来了几名工作组成员,其中一个叫郁庄廷。从此就开始了停课闹革命。很快就把老师的自我批评会改成了批斗会。老师们被关闭在了防震简易房内吃住。吃饭时用脸盆的脏水涮涮饭盆就吃饭,头发被剪成了不忍目睹的样子。老师白天推土干活,晚上挨批斗,完全没了一点老师的尊严。记得一位老师的爱人带孩子来校探望,她没有见到自己的丈夫,只能一把鼻涕一把泪,又抱着孩子一步三回头的挥泪而去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2008年我们十班同学聚会时,请到了当时的老师。对同学们当年的过激行为老师们没有任何的怨恨、报怨和责备,而且还是那么慈祥和蔼。吃饭时我为老师敬酒,代替有过激行为的同学们为老师道个歉,老师说:"没事的,不用客气。"充分显示了老师们的宽广的胸怀和高风亮节。同学们都被恩师的宽容深深感动了。</p><p class="ql-block"> 1968年7月,我们并沒有等来中考,我上天津体育学院的梦想也就变成了一股青烟直上重霄九,化为了泡影。</p><p class="ql-block"> 初中五年的寒窗苦读,虽然艰难困苦,但是我们在母校,学习了毛主席的选集、语录选读。老师给我们传授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教会了我们怎么做人,做事。教我们树立了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心中不但沒觉得苦而是天天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欢歌笑语和蹦蹦跳跳的欢乐之中,每到课余时间都有女生们排在教室门口小合唱,嘹亮的歌声充满了校园,也成了学校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初中要毕业了,要离开母校和恩师了,同学们个个都是那样的恋恋不舍。7月28日举行了毕业典礼,照了毕业合影,然后慢慢的收拾好自己的生活用品,结伴互送到校外,怀着对母校和恩师的敬仰、崇敬之心回头鞠躬道别!再见了,亲爱的母校!再见了,,亲爱的老师们!</p><p class="ql-block">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千里相送终有一别,同学们互送一程后,相约段头会,段头集再见,个个挥泪而别。</p><p class="ql-block"> 初中毕业后,回到家乡那广阔的天地,那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务农生活的地方。那里有自己的爹娘和兄弟姐妹们,那里是永远接纳我们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我一天三晌去生产队做农活,挣工分。收秋,过麦,打场,转碈,扬场,赶车,样样与社员抢着干,不计较工分多少。浇地时是土井,一天下来掉到井里多只水桶,收工时只能下去人捞上来。没人愿下井里去捞,我就要求下,下到井底后向上一看,井口象碗口一样大小,即敝闷喘不上气来又害怕。水深超过胸口时,冰的上不来气,不能潜下去,就用脚摸到水桶后慢慢的提上来,井下待的时间长了,井水冰的皮、肉、骨都疼。从井里上来后队长说给我加二分工,我很高兴。收工回家后,与母亲一起做饭收拾家务,补鞋、钉鞋、缝衣服,学织毛衣,开始了我新的人生之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希望在学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吴成德</p><p class="ql-block"> 1968年初中毕业后,在广阔天地里改造自然、修理地球时,接到了通知,叫我去张候疃社办高中上学。当时我很尴尬,因为家庭贫困,考虑事多,精神压抑,我又长了满脸胡子,再说咱长的又丑,脸上皱纹好多,面容跟实际年龄相差不少。比如,在我嫂子村挖河时,她村的妇女们认出我,就说我有四十岁了。叫我去上高中,脸上有些挂不住。但我又一想人生希望还应该是在学校吧,于是就硬着头皮去了张侯疃,成了社办高中的学生。 刚一去的时候,牛英杰老师给我们上数学课,他讲数列,我听不懂,很有压力,老师讲完一遍后问同学们听懂了吗,大家异口同声回答说不懂,老师又讲一遍,再问同学们还是不懂。我看大家都不懂,也就没压力了。老师只能擦擦汗再讲。</p><p class="ql-block"> 当年在社办高中的同学,全部都是走读生。在家里我母亲夜里要纺花,给全家做鞋,做衣服,很辛苦的。早晨起来再做九个人的饭,家里没钟表,我吃过饭就近九点了,反正八点前赶不到学校,我就干脆早晨去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回家后洗脸、洗脚、吃饭再去学校。 后来学校搬家到张候疃村西头,正规了不少。上午四节课,第一节是毛主席著作天天读,可是我每天都赶不上,去的时候第一节课早下了,只能上第二节课时喊报告进教室。文化课听着也不那么费劲了。下午的课倒能上全,课外活动主要是建校劳动。我不怕苦不嫌脏都是抢着干,心里就是想着来弥补不能上上午第一节课的亏欠。</p><p class="ql-block"> 在社办高中我特别感恩校长、老师,感激同学们的手足情意,老师同学们没人批评我故意不上毛主席著作天天读课,此情我至今不忘。</p><p class="ql-block"> 1970年夏天,经过考试我上了段芦头高中。这时早晨就不能去生产队干活了,再去连第二节课也赶不上了。早晨起来有时炒个饼子或窝窝头,有时母亲给拌一碗疙瘩汤,一人吃后去学校。段头高中显然是比社办高中又好了许多,能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p><p class="ql-block"> 转眼到了12月份,我看到了一些希望。一天学校通知我到段头招待所去一下,有位解放军带兵的连长找我。我去后连长问我愿不愿参加解放军。我说:"朝思暮想,太愿意了,那是我一生的愿望。他说:“那怎么没上站。" 我说:"村里不让去,你要能把我带走,我终生感激您,一定好好干。"后来这事不知怎的不了了之了。没过几天又看到了新的希望,那就是参加县体委决定在各学校的参加蓝球比赛的队员中选拔一批队员组建一支县业余蓝球队。当时我和我校两个女生被选定了。说是等毕业后就牵户口,办手续,工作安排到县食品公司的糖厂为正式员工,平时不训练就在工厂上班。那时候没有高考,如果不上学的话,连个临时工都不好找,对我来说这简直是天大的好事啊。在南宫比赛后期,一位招工干部好像原先认识我,他找到我说:"你是吴成德吧?"我说"对。"他又问我:"你愿不愿意去邢台煤矿去上班?如果愿意现在就可以直接招工去上班。"当时我想在南宫蓝球队,还得等毕业后再安排,有没有变化,谁也说不准,也不保险。于是我就答应了那个招工的。这样,没等到毕业,就在1971年元月1日被招到了邢台煤矿参加了工作。从此便一头扎进煤海里了。</p><p class="ql-block"> 我在煤矿工作后也有上大学的机会,但因我家庭贫困,工龄又短,按政策规定不能带工资上学而放弃了。</p><p class="ql-block"> 千米井下把煤挖</p><p class="ql-block"> 国民经济需要它</p><p class="ql-block"> 烈火焚烧全不怕</p><p class="ql-block"> 照亮世界暖万家</p><p class="ql-block"> 上学和煤矿工作虽然都很艰难困苦,这毕竟是我在学校等到的希望。在煤矿一直工作到退休年龄后,我便光荣的退下来了。现在我享受着国家发给的养老金,在石家庄跟着我的儿子生活,看看孙子,打打蓝球,下下象棋,练练太极,找朋友聊聊天,生活的有滋有味,幸福安详的颐养天年。每每想起这些,我心里非常高兴,我由衷的感恩我们当初的母校,感恩这个伟大的祖**亲。我老家伙吴成德这辈子啊……知足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没有蹉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致段芦头高中一届的老同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张金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时光苍老了我们的容颜,却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往事如烟,岁月如歌,歌中有你也有我。</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幸福的成长</b></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代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雨露,唱着东方红、社会主义好……革命歌曲长大。</p><p class="ql-block"> 在那朗朗的读书声中有我们的音符;在那学雷锋的队伍里有我们的身影;在那母亲纺花的油灯下,有我们的陪伴和模仿;在那父亲流淌的汗水里,有我们的微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特殊的年代</b></p><p class="ql-block"> 正当青春年少之时,时代改变了我们的轨迹。扔掉书本,投入轰轰烈烈的运动。还没有太涉世的我们,有过彷徨、有过冷静、有过思量。选边站队、选择立场。有的保护着那无辜者免受身心之创伤;有的可能有过冲动、甚至不当的激情;有的……但那都是一颗红心向着党。那些特殊的岁月,流逝了我们美好的学习时光。</p><p class="ql-block"> 待到教育制度逐渐步入正轨,亡羊补牢,只争朝夕,未免有些晚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激情的岁月,奋进中的我们</b></p><p class="ql-block"> 离开母校,大学停招。正值青春年华、激情燃烧的我们,要用时光去描绘未来的颜色;用汗水去打造理想的殿堂;用岁月承载着梦想一次次启航!</p><p class="ql-block"> “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有多少有志之士,报名应征,奔赴疆场,到革命的大熔炉里锻炼成长,为保卫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那军人的气质形象、军人的素质修养、军人的作风……成为人生战胜一切的保障。无论是栋梁,还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只因是用锤炼的不锈钢制成的,而闪烁着永恒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到田野里挥洒汗水,立志“人定胜天”,在学农的路上收获着春播秋收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学工的村办副业里,为父老乡亲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奉献着自己的心血和智商。</p><p class="ql-block"> 有的选择了世界上最神圣的教师职业,由一名代课教师或民办教师做起,坚持没有放弃。祖国没有忘记你,为你正名转正或给予补贴。既是在那手捧微博收入的岁月里,也依旧用阳光雨露滋润学子心田绿草成荫,繁花似锦。辛勤耕耘的园丁啊,传授知识,播种希望,收获了桃李芬芳。</p><p class="ql-block"> 有的招工进了企业工厂,为建设社会主义高楼大厦增砖添瓦,发热发光。那竖起的座座高楼、平房;那方向盘的位置上;那车辆制造的车间;那机器轰鸣的厂房;那一头扎进煤海里,照亮世界暖万家的艰苦环境里……各行各业的岗位上,有你出力流汗的身影,目不转睛的眼神,认真操作的模样……你不负众乡亲和人民的厚望,脚踏实地,一生一如既往!中国的工人阶级,理应受到赞扬!</p><p class="ql-block"> 有的走上了艺术发展的道路,倾尽心血,谱写那美妙动听的乐章,沿着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誓做有所作为的好儿郎。</p><p class="ql-block"> 有的从事党的宣传工作,深入村庄,写稿广播,喇叭声声响,送去党和政府的政策,农村落实及新变化、新人、新事等情况。</p><p class="ql-block"> 有的走进了信用社、物资供销行业,为金融管理、农资及生活需求提供服务保障。</p><p class="ql-block"> 有的……;有的……</p><p class="ql-block"> 劳动锻炼几载,幸运者踏入校门,成为“工农兵学员”,继续深造,成了国家的人才、栋梁,在各条战线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奉献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收获了诸多奖励和赞美的目光。</p><p class="ql-block"> 有的当上了国家机关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忘。坚守初心,奉献、担当;可能夜深人静的时候,你还在灯光下制定规章;忙碌着琐碎的工作;思考着利国利民的主张。</p><p class="ql-block"> 有的进了企事业单位,尽职尽责,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企望,发光发热,科技战线展风采,技术成果获大奖,为国争光美名扬。</p><p class="ql-block"> 医务岗位上的你,第一个迎接婴儿的降生,为母子平安保驾护抗;你们时刻牢记“ 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神圣职责,争分夺秒抢救回了多少患者宝贵的生命,救命之恩谁能遗忘;又使多少患者解除病患,重新焕发容光。</p><p class="ql-block"> 田野里的兄弟姐妹们,继续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四个现代化续写篇章。有所作为,激励着你们磨练意志,锻炼臂膀。实验田里探索农作物增产的奥秘;农业站里研讨种植良方;拖拉机驾驶员令人向往…………多少人望着你那披红戴花的脸庞;铮铮男子汉、女中娘子军靓丽风采映红农村的战场。</p><p class="ql-block"> 党、团支部书记、村委成员、民兵连长、指导员,妇女主任、县妇联委员、战天斗地标兵、技术骨干…………光荣榜留下你事迹件件桩桩。</p><p class="ql-block"> 敬老爱幼、勤俭持家、养儿育女、带孙成长,好家风一代一代传承发扬。半边天成绩斐然,功劳簿上书写着你闪亮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还有那条路上的你、我、他(她),无论是平坦、崎岖、还是布满荆棘,我们都是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千里马,奔驰在祖国的四面八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改 革 开 放</b></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夜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与时俱进,不容彷徨;甘为孺子牛,继续耕耘那片养育自己的田地,收获着人生美好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春风带来了新的机遇,有潜力、有胆量的你,再次成为弄潮儿。自办企业,带头致富,秉承儒商之道、合法诚信经营,博得国内外客商一片赞赏。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一浪高过一浪。佩服你们啊!如今的一棵棵不老松,迎春风、斗严寒,为国富民强再创辉煌!</p><p class="ql-block">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任你纵横驰骋,选择适宜的土壤生根发芽,凭借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孕育那片充满生机活力的大地,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留下美丽画卷册册、篇篇。</p><p class="ql-block"> 至今,久经历练的你,还在大展宏图,奏响新的乐章!</p><p class="ql-block"> 商海拾贝的你,集聚能量,忽如一夜春风来,四季花开绽芬芳。</p><p class="ql-block"> 股票、基金、这币那币,瞬息万变的市场里,能瞅准时机,让投资获取最大利益。</p><p class="ql-block"> 下岗失业的千万大军里,你没有怨恨,收起忧伤,将过去所有的荣誉都变成遥远的回忆,重又走进风雨。似一只只战舰,迎风再启航!</p><p class="ql-block"> 发家致富行列里的你呀,开动脑筋,拓宽思路,寻找市场,风餐露宿,酿造那世上至臻至纯的蜜浆。</p><p class="ql-block"> 在那浩浩荡荡的打工人流里,你迎着朝霞上路,踏着黄昏归来,一次次转业,一次次改行,人生的征途上依旧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奋斗中收获的不只是那淡淡的苦涩,更有那自信、坚强、毅力、拼搏和那豪迈、健壮的体魄。</p><p class="ql-block"> 在那……;在那…………</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 在那奔腾的海洋里,你就是那浪花一朵;在那辉煌事业的长河里,你在奔流不息的歌唱!</p><p class="ql-block"> 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b>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没有蹉跎。</b>职场不同、职业有别,历经风雨沧桑,却一直勇敢的往前闯!</p><p class="ql-block"> 岁月在我们脸上刻下了印记,白发沉淀了我们的记忆, 啊 !……来不及沉醉,来不及回味。 转眼,我们已步入古稀之年,夕阳无限好,晚霞更绚烂,让我们互道珍重,祖国百年庆典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人 间 大 爱</b></p><p class="ql-block"> 一记外孙女的一件事</p><p class="ql-block"> 王连永</p><p class="ql-block"> 人间有大爱。钱学森同志,不顾美国阻拦,毅然决然回到中国,为祖国的原子弹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大爱。歌手韩红亲临武汉捐款,支援抗疫,这是大爱。白衣天使,战斗在抗疫一线,不顾个人安危,拼命抢救患者。这是大爱。我外孙女李湘璨为救老师生命,积极带头捐款。也是大爱。</p><p class="ql-block"> 外孙女李湘璨现年16岁,在沈阳市某高中二年级就读。她从小接受革命教育。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她是一个活泼可爱,乐于帮助别人的人。</p><p class="ql-block"> 今年春天因为新冠病毒捣乱,学校推迟了开学时间,刚恢复上课不久,担任她们语文课的贺老师就请了短假。 贺老师刚49岁。她是一位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非常有爱心, 又特别温柔,认真负责的一位老师。后来听班主任老师说,贺老师是忍着极大的疼痛,才给我们讲完最后一节课的。她回家后,去了医院检查,结果脑袋里长了一个瘤,必须手 术。噩耗传来,湘璨和她的同伴们都哭了,而且泣不成声。这时,我这可爱的外孙女灵机一转,光哭救不了老师。咱们捐款吧!有的同学也这样想。那就决定明天捐吧!在这时,老师的家人传来微信传递捐款。班主任老师就发到了朋友圈里。直到晚上回家后,外孙女说,她才从朋友圈里看到班主任发的爱心传递水滴筹捐款。我看到后,就第一个捐了50元。然后看到同学们也在接着捐2O元、30元……我就立即又把这个水滴连接捐款转发到各大群里, 朋友圈里。我要让更多的人为我老师捐手术费。习爷爷说,人民第一,生命至上。捐款就是抢救我老师的生命啊!看!孩子多有爱心呀!看到外孙女在长大,我打心眼里高兴。这就是尊师爱子,新型的师生关系。捐款在进行中。有学校的同学们,贺老师的同事、好友,还有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很快就捐款20余万元。真是病魔无情,人有情。人间大爱!正如歌词所唱,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后来,老师的手术成功了!也给孩子们带来一点安慰。通过捐款也和贺老师建立了联系通道,同学们有时问候一下贺老师。都希望她早日康复,重返校园。</p><p class="ql-block"> 事情过去以后。在一次早晨我送她上学的路上,她告诉我这件事,我忽然觉得外孙女长大了。我说,你做得对,有爱心,懂得感恩,你很棒!我还以为你们小,不懂事,只知道自己吃穿呢。看来,我错怪你们这代人了。武汉抗疫中就有00后不满二十岁的白衣天使,奋斗在一线,救死扶伤,做出了很大贡献呢!我相信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会加倍努力,用最好的 成绩,向党汇报,将来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节 前 总 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王连永</span></p><p class="ql-block"> 快过春节了。我入高中群已经好几个月了。在这 段时间里,我和同学们一起扩群、入册,一起写文章、忆母校、赞誉培育我们成长的老师、校长。庆典因疫情被延迟后,我们继续战斗,写美篇、咏诗评论等。我们收获颇多,焕发了青春。我个人也受益非浅,向同学们学习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领导的指挥下,不断成长进步。思想上也有一种放飞的感觉。和大家在一起觉得亲热愉快,幸福。又是一段难忘的经历。现个人几点收获总结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学会了用手机写文章。包括写题目、分段;文章断开后的链接、修改…。</p><p class="ql-block"> (二)写文章的速度提高了。写的多,思维快了;大脑想好,直接在手机上打草稿;充分运用说话键。按键说话落句,有错即改,无错继续成文;完成后先发送到手机上(免点错失掉全文),然后复制粘贴修改,直到满意即可发到要发的群。</p><p class="ql-block"> (三)经多位同学指点,使我认识到文章不能有错字,不然会影响文章质量和你要表达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四)学会了写顺口溜。现写得顺畅了,速度也写得快了。熟能生巧嘛!</p><p class="ql-block"> (五)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写出生动富有感情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六)向金秀学习!平时注意积累材料、图片,用时取之即用。</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我的点滴感受。与自己比有点进步,但还是不熟练、太慢。不敢和同学们比。手机的好多功能还不了解,不会用。如手机储存,手机购物,怎持使用电子版…都需要再学习。让我们不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不断提高自已吧!</p> <p class="ql-block">歌曲:《深深的怀念》演唱/王爱华 词曲/熊庆郑</p>